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ong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康托尔指出:“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好的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而不好的课堂提问,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耽误了教学进程,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设计有效地课堂提问,对搞好教学意义重大。
  【关键词】 课堂提问;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当前的课堂提问存在以下几个误区:1、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2、提问离题遥远,脱离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启而不发。3、备课时问题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开河地提问,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4、反馈性提问流于形式,教师诊断效果失真。教学时,教师一般要通过提问,以诊断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程度,以判断能否顺利引入新问题,这种提问不能只是“是什么?”,“叫什么?”这样的提问,无法有效地诊断学生的知识缺陷,获得真正的反馈信息,从而不利于教师调控教学过程。5、提问只求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这样提问,学生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容易被教师否定扼杀,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6、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无时间思考。教师的提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回答,必须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其目的在于让全體学生能在这个“时间差”里去动脑思维,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像这样的提问,不利于学生冷静地思考问题,达不到提问的应有作用。7、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教师的问题设计,如果只针对少数学生能回答,课堂上就会“冷场”,就会有“被遗忘的角落”。所以,教师要针对提问的难易程度从“学情”出发,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以便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做到恰倒好处的抛砖引玉,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一、提问要抓住关键
  所谓关键,是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的重点处提问,重点就会突出,在教材的难点处提问,难点就容易突破。
  例如: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是教学的重难点,在帮助学生理解简单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时可以这样问:出示一个月饼图,让小红和小明分着吃,两人都很谦让,师:你们说他们怎样分才公平?生:平均分。师:怎样才知道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了两块?演示把两个半块恢复成一个饼再平均分,小红和小明每人得了半块月饼的过程。师问:这半个月饼是几份中的几份?(闪烁半个月饼)我们就说它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另外半个月饼是多少呢?(闪烁另外半个月饼。)生:也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师:你是怎样想的?生:这半块月饼是两份中的一份。师:从刚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什么?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这样提问过程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概念: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二、提问要抓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数学知识结构严谨,系统性强,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要素,相近的问题情境,相似的思维方式,只要找到具有沟通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就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这种由浅入深,以旧引新的提问方式,可称为迁移法,是数学教学常用的提问策略之一。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由于学生广泛掌握了长、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了用割补法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策略,所以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解决问题。
  (1)分别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那么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能否拼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3)动手测量数据,填写操作实验报告,找出求一个三角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在运用迁移法提问时,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渗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迁移类推作好充分的铺路搭桥的准备工作,沟通所搭的路与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路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学习数学的策略经验。
  三、提问要抓住学生的思维方式
  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刺激素。学生思维方式一般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所以我们提问时,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语言要生动、形象、具体,有一定的启发性,同时要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和接受能力,不能太难或太易,否则会事倍功半。提问时,可以把教材的内容与一定的故事或实际事例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就会轻松愉快地理解知识。
  例如在高年级教学相互啮合的齿轮关系时,让学生回答这样的几个问题:大人带着小孩在路上行走时两人的步伐一样吗?谁的脚步更快?谁的脚步更慢?小孩为什么跟着大人跑?再如:教学圆的知识时,我们让学生思考这几个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呢?这样用实际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就来源于我们生活中,使知识由教材中死东西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接受,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问题设计要开放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在四年级教学图形的拼组时,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拼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教师进一步问:你还能用不同颜色三角形拼出什么美丽的图案?给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就会放开思维的去发挥想象力,会有意外的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必须贯穿诱发思维,使学生受到从简单到复杂、从有疑到无疑的思维牵引。提问时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提问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具体、准确,力求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激励性。提问还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实际和接受能力,问题的难度不要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允许范围,教师提问的计划要心中有数,提问的开展要循序渐进,步步进逼,顺流而下,学生才能对答如流,达到我们提问的意图,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2012
  [2]张灵通,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提问的有效性,新课程,2012(1)
  [3]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闭.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4]张丽,试论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如何实现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梦想,如何做实做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探讨话题。  【关键词】 高效课堂;教学探究;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一、教师在课前准备中的思考  我认为,每一堂课就是教师的一个作品
【摘 要】 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教学艺术,通过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挖掘教材生活因素等策略。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创建。作为小
目的:  硫胺素响应性巨幼细胞贫血(thiamine-responsive megaloblastic anemia,TRMA)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大细胞贫血、高血糖、逐渐加重的
【摘 要】 许多初中生反应,初中历史课堂比较枯燥,学生只能背诵书本上的知识点,并掌握习题的解答思路,而感受不到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不善于运用激励策略来教学。如果教师能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完善激励策略,可以从适当鼓励和批评、组织小组合作、制定学习目标等角度入手,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热爱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新课标指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对高中数学感不感兴趣,那就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下面是我对某堂数学课的教学设计:满身粉尘的老师,一边滔滔不绝的讲解,一边奋笔疾书。学生们有的自我欣赏;有的埋头苦读;有的飞鸽传书;有的谈古论今。教师怨学生太调皮,学生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精心设计提问。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提问运用得好,不但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氛围之中,还可以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激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語文;课堂教学;提问;思维能力;主体作用  【中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教学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学生的课程安排越来越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水平有了不断提高。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上的45分钟要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科研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是:  1、明确课堂教学目的、任务,突出教学重点、化解难点  人类任何社
【中图分类号】G6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把课前有效预习作为高效课堂的有力支点,运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激发兴趣,重视教师情感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探究深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一、激發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