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体育教学研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永恒课题。前段时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键博士,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0第8期发表的《归去来兮 身体素质“课课练”——学生体能下降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之一》、2011第5期发表的《创新是“课课练”持久生命力的笫一要务——再论“新课课练”》两篇文章呼唤“课课练”回归体育课堂,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能训练水平,遏制和扭转学生体能持续下降的趋势。《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5第12期又发表了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主编赖天德教授的《为什么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又成了教研的热点》的文章,再次重新关注体育课的运动密度研究,对促进学生的体能素质发展、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都必将对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提高学生体能和技能水平的根本保证,也是衡量一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下面谈谈有关体育课运动负荷的问题。
一、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内涵和意义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上做练习时,在机体承受的运动“量”和“强度”的作用下,机体反映出来的生理机能变化。运动负荷包括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两个层面。外部数据是学生练习的次数、总时间、总距离、练习密度、强度;内部数据是从事体育练习时机体在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气体交换等方面的变化。两者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外部数据是因,内部数据是果,一般成正比的关系,即外部数据越大,内部数据也越大。但是相同的外部数据对于不同的学生(身体发展的水平不同),对于同一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阶段身体机能状况不同),内部数据也可能是不一致的。如同样的运动强度,可能有的学生就感到过大,有的学生感到适宜;同一学生这一阶段感到适宜,而另一阶段就感到运动负荷小了,这是因为这个学生的运动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
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运动的“量”,另一個是运动的“强度”。运动的“量”是指有效的练习时间和练习的重复次数、距离、重量等。运动的“强度”是指学生练习时用力紧张的程度,练习的密度、节奏和速度等。运动的“量”和运动“强度”的关系,即练习的“强度”越大,练习的“量和密度”就应相应地减少,一般成反比的关系。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对发展和增强学生的体能,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防止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都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人体形态、机能的改善和发展以及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都必须在适宜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刺激下才能实现。如果运动的“量”和“强度”过小,就起不到刺激身体新陈代谢的作用,不能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反之,如果运动的“量”和“强度”过大,就会造成一定的运动伤害事故,甚至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发展和增强学生的体能。学生的体能基础扎实了,就为运动技能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掌握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二、安排和调控运动负荷的方法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来安排。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其身体机能水平的变化,一般是通过“逐步上升→保持稳定→逐步下降”三个阶段来进行的。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运动负荷一般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并要注意大中小负荷合理交替,到课的结束部分,逐步降低运动负荷,使学生身体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从一个学期课的整体安排来看,每学期初教学的开始阶段,由于学生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身体机能水平可能有所下降,课的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可适当小些,随着学生身体训练水平的不断恢复,运动负荷 再逐渐增大。具体安排和调控课的运动负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椐课的类型和要求,安排每节课的运动负荷。如新授课讲解、示范、纠正错误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就会相对减少,运动负荷就会适当小一些。而复习课和综合课主要是复习和改进技能,练习次数和时间就会多一些,运动强度也会相对提高,课的负荷就会适当的大一些。我们要根据课的不同类型来适宜地安排和调控课的运动负荷,一般来讲,新授课生理曲线的高峰出现在课的中间(达到最高),然后再逐渐下降。复习课的生理曲线高峰出现在课的后半部分达到最高,然后再逐渐下降为好。如果课的任务要求是为最近考核的体育项目作准备,就应适当加强该项目练习的次数和强度,从技术上和体能上为该项目的考核作好准备。
2.要根据教材的性质安排课的运动负荷。静力性的体操和武术教材与动力性的跑和跳跃教材,运动负荷的大小与过程有着明显的差异。体操和武术教材练习的次数多、时间长,而运动的强度相对较小,安排运动负荷时练习密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而跑、跳跃的教材,应合理安排练习的间歇时间,使练习和休息合理交替。练习的强度大、时间短、练习的次数相对较少、练习密度可以适当的小一些。总之,要根据教材的性质合理安排练习的密度和强度。
3.合理安排练习的间歇时间。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根据运动负荷强度的大小,合理安排练习的间歇时间,使练习和休息合理交替。同时,我们不仅要安排好练习的量和强度,还要安排好休息的量和恢复强度。休息的量是指机体能力恢复前休息时间的长短。如体育课上跑100m×2,第一个百米跑完后休息2分钟,第二个百米跑完后休息1分半钟,这就是休息的量。恢复强度是指在休息间歇时间内,机体恢复过程的水平。如上述学生跑两个100米,第一个百米跑完后,经休息2分钟心率从150次/分降到110次/分;第二个百米跑完后,经休息1分半钟,心率从150次/分降到130次/分,这就是恢复强度。实践证明,休息间歇时间的长短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和效果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安排好练习的量和强度,还要安排好休息的量和恢复强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同时,还要安排好间歇休息的方式,采取积极性的休息方式比消极性的休息方式好。
4.相对固定的体能练习时间是保证运动负荷提高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每一节体育课都要安排8~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时间,包括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要高度重视体能练习手段和方法的丰富多彩、实用有趣,有些专项体能对肢体发展可能是不均衡的,可以进行补偿性体能练习,如跳远运动项目,下肢和躯干的运动较多,强调速度,就需要进行上肢运动和心肺耐力的补偿性体能练习,以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历史上,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第一次提出了“课课练”的概念,即以简单易行,发展身体素质有效的教材,在每节课中反复出现来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提高课的密度和负荷,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积极效果。但时间长了,由于这些教学内容简单、枯燥、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等原因,“课课练”又逐渐淡出了体育课堂。但是,这并不等于对“课课练”的全面否定,教学实践证明,相对固定的体能练习时间仍是保证运动负荷提高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前面所讲的近年来,发展身体素质的“课课练”又重新回归体育课堂就说明了这一点。只要不断丰富和创新“课课练”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仍可在提高课的密度、运动负荷和学生体能水平上发挥积极作用。每一节体育课都要安排8~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时间,就是在新的条件下对“课课练”的发展和继承。 三、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调控学生的运动负荷
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运动负荷的预计和安排,基本上是针对该班中等训练水平的学生来设计的,但实际上学生的身体训练水平是有差异的,加上课中情况也不可能事先都全部预料到,所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还要细致观察和分析课的运动负荷的大小及其变化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通常调控的方法有:
1.改变练习内容。如短距离跑的教学,学生下肢负担较重,出现疲劳,就可采用一些以上肢活动为主的活动性的游戏加以调控,这既可以降低运动负荷的强度,又可以通过上肢活动游戏减轻下肢活动的负担。
2.改变练习的速度、幅度、时间、速率等基本要素。如在韵律体操和舞蹈的教学中由于练习的速度较快、幅度较大、时间较长、速率较高,造成运动负荷过大,就要通过适当地降低练习的速度,减小练习的幅度,缩短练习的时间,降低练习的速率来调控课的运动负荷。
3.改变练習的重复次数。如在体能练习的教学中,原计划安排5组下蹲跳的练习,每组5次,有的学生感到负担过重,有的学生又感到强度不够,对此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练习的次数,5组下蹲跳的练习,每组3~6次,让学生根据自已的情况进行选择。
4.改变练习的间歇时间。如进行50m×3的反复跑,第一次跑完后间歇1分半钟,第二次跑完后间歇2分钟,也可根据运动负荷的大小和学生承担负荷的反映加以适当地调整。如第一次跑完后间歇2分钟,第二次跑完后间歇2分半钟等。
5.改变练习的条件。如进行急行跳远练习,全班40个学生,但学校场地设备条件有限,仅一个沙坑,全班不分组进行练习学生人数多,练习次数少,不可取。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10人,有两组可利用沙坑的侧面,用小垫子做两个踏板,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练习,另两组进行跳远的专项练习和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为急行跳远的练习做准备,然后再与在沙坑练习的组轮换。
四、课后运动负荷的检验
教师课后如何检查和判断运动负荷的合理性?常用的方法有3种:
1.教育观查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对学生的外部表现进行观察。主要是从学生的肤色、呼吸、汗量、完成动作的质量、注意力是否集中等方面来判断学生运动负荷的合理性。这是教师最直接、最常用的检查和判断运动负荷合理性的方法。如果学生出现面色发白、直冒虚汗、动作质量完成得越来越差、练习打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从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表现就可以反映出运动负荷过大的程度,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使运动负荷降下来。如果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脸色红润,微微出汗,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注意力都集中在练习的动作上,完成动作的质量逐步提高,那么运动负荷的安排就是合理和适宜的。
2.自我感觉法。自我感觉法是以学生的主观感觉来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这对检查运动负荷也有一定的意义。自我感觉包括饮食、睡眠、精神、对练习的情绪和兴趣等方面。教师应经常听取学生反映,并与教育观查相结合,加以分析研究,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适宜。
3.生理测定法。它包括测定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 、吸氧量、尿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这些方法虽然比较客观准确,但是有些方法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而且过程也比较复杂。体育课中最常用的生理测定法是测定运动时的心率,通过一次课上多次测定学生的心率,来了解和掌握一次课上学生的心率变化的情况,判断运动负荷安排是否适宜。
作者简介:
滕子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编委会委员。
一、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内涵和意义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上做练习时,在机体承受的运动“量”和“强度”的作用下,机体反映出来的生理机能变化。运动负荷包括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两个层面。外部数据是学生练习的次数、总时间、总距离、练习密度、强度;内部数据是从事体育练习时机体在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气体交换等方面的变化。两者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外部数据是因,内部数据是果,一般成正比的关系,即外部数据越大,内部数据也越大。但是相同的外部数据对于不同的学生(身体发展的水平不同),对于同一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阶段身体机能状况不同),内部数据也可能是不一致的。如同样的运动强度,可能有的学生就感到过大,有的学生感到适宜;同一学生这一阶段感到适宜,而另一阶段就感到运动负荷小了,这是因为这个学生的运动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
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运动的“量”,另一個是运动的“强度”。运动的“量”是指有效的练习时间和练习的重复次数、距离、重量等。运动的“强度”是指学生练习时用力紧张的程度,练习的密度、节奏和速度等。运动的“量”和运动“强度”的关系,即练习的“强度”越大,练习的“量和密度”就应相应地减少,一般成反比的关系。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对发展和增强学生的体能,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防止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都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人体形态、机能的改善和发展以及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都必须在适宜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刺激下才能实现。如果运动的“量”和“强度”过小,就起不到刺激身体新陈代谢的作用,不能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反之,如果运动的“量”和“强度”过大,就会造成一定的运动伤害事故,甚至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发展和增强学生的体能。学生的体能基础扎实了,就为运动技能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掌握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二、安排和调控运动负荷的方法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来安排。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其身体机能水平的变化,一般是通过“逐步上升→保持稳定→逐步下降”三个阶段来进行的。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运动负荷一般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并要注意大中小负荷合理交替,到课的结束部分,逐步降低运动负荷,使学生身体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从一个学期课的整体安排来看,每学期初教学的开始阶段,由于学生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身体机能水平可能有所下降,课的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可适当小些,随着学生身体训练水平的不断恢复,运动负荷 再逐渐增大。具体安排和调控课的运动负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椐课的类型和要求,安排每节课的运动负荷。如新授课讲解、示范、纠正错误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就会相对减少,运动负荷就会适当小一些。而复习课和综合课主要是复习和改进技能,练习次数和时间就会多一些,运动强度也会相对提高,课的负荷就会适当的大一些。我们要根据课的不同类型来适宜地安排和调控课的运动负荷,一般来讲,新授课生理曲线的高峰出现在课的中间(达到最高),然后再逐渐下降。复习课的生理曲线高峰出现在课的后半部分达到最高,然后再逐渐下降为好。如果课的任务要求是为最近考核的体育项目作准备,就应适当加强该项目练习的次数和强度,从技术上和体能上为该项目的考核作好准备。
2.要根据教材的性质安排课的运动负荷。静力性的体操和武术教材与动力性的跑和跳跃教材,运动负荷的大小与过程有着明显的差异。体操和武术教材练习的次数多、时间长,而运动的强度相对较小,安排运动负荷时练习密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而跑、跳跃的教材,应合理安排练习的间歇时间,使练习和休息合理交替。练习的强度大、时间短、练习的次数相对较少、练习密度可以适当的小一些。总之,要根据教材的性质合理安排练习的密度和强度。
3.合理安排练习的间歇时间。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根据运动负荷强度的大小,合理安排练习的间歇时间,使练习和休息合理交替。同时,我们不仅要安排好练习的量和强度,还要安排好休息的量和恢复强度。休息的量是指机体能力恢复前休息时间的长短。如体育课上跑100m×2,第一个百米跑完后休息2分钟,第二个百米跑完后休息1分半钟,这就是休息的量。恢复强度是指在休息间歇时间内,机体恢复过程的水平。如上述学生跑两个100米,第一个百米跑完后,经休息2分钟心率从150次/分降到110次/分;第二个百米跑完后,经休息1分半钟,心率从150次/分降到130次/分,这就是恢复强度。实践证明,休息间歇时间的长短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和效果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安排好练习的量和强度,还要安排好休息的量和恢复强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同时,还要安排好间歇休息的方式,采取积极性的休息方式比消极性的休息方式好。
4.相对固定的体能练习时间是保证运动负荷提高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每一节体育课都要安排8~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时间,包括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要高度重视体能练习手段和方法的丰富多彩、实用有趣,有些专项体能对肢体发展可能是不均衡的,可以进行补偿性体能练习,如跳远运动项目,下肢和躯干的运动较多,强调速度,就需要进行上肢运动和心肺耐力的补偿性体能练习,以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历史上,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第一次提出了“课课练”的概念,即以简单易行,发展身体素质有效的教材,在每节课中反复出现来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提高课的密度和负荷,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积极效果。但时间长了,由于这些教学内容简单、枯燥、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等原因,“课课练”又逐渐淡出了体育课堂。但是,这并不等于对“课课练”的全面否定,教学实践证明,相对固定的体能练习时间仍是保证运动负荷提高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前面所讲的近年来,发展身体素质的“课课练”又重新回归体育课堂就说明了这一点。只要不断丰富和创新“课课练”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仍可在提高课的密度、运动负荷和学生体能水平上发挥积极作用。每一节体育课都要安排8~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时间,就是在新的条件下对“课课练”的发展和继承。 三、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调控学生的运动负荷
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运动负荷的预计和安排,基本上是针对该班中等训练水平的学生来设计的,但实际上学生的身体训练水平是有差异的,加上课中情况也不可能事先都全部预料到,所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还要细致观察和分析课的运动负荷的大小及其变化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通常调控的方法有:
1.改变练习内容。如短距离跑的教学,学生下肢负担较重,出现疲劳,就可采用一些以上肢活动为主的活动性的游戏加以调控,这既可以降低运动负荷的强度,又可以通过上肢活动游戏减轻下肢活动的负担。
2.改变练习的速度、幅度、时间、速率等基本要素。如在韵律体操和舞蹈的教学中由于练习的速度较快、幅度较大、时间较长、速率较高,造成运动负荷过大,就要通过适当地降低练习的速度,减小练习的幅度,缩短练习的时间,降低练习的速率来调控课的运动负荷。
3.改变练習的重复次数。如在体能练习的教学中,原计划安排5组下蹲跳的练习,每组5次,有的学生感到负担过重,有的学生又感到强度不够,对此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练习的次数,5组下蹲跳的练习,每组3~6次,让学生根据自已的情况进行选择。
4.改变练习的间歇时间。如进行50m×3的反复跑,第一次跑完后间歇1分半钟,第二次跑完后间歇2分钟,也可根据运动负荷的大小和学生承担负荷的反映加以适当地调整。如第一次跑完后间歇2分钟,第二次跑完后间歇2分半钟等。
5.改变练习的条件。如进行急行跳远练习,全班40个学生,但学校场地设备条件有限,仅一个沙坑,全班不分组进行练习学生人数多,练习次数少,不可取。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10人,有两组可利用沙坑的侧面,用小垫子做两个踏板,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练习,另两组进行跳远的专项练习和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为急行跳远的练习做准备,然后再与在沙坑练习的组轮换。
四、课后运动负荷的检验
教师课后如何检查和判断运动负荷的合理性?常用的方法有3种:
1.教育观查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对学生的外部表现进行观察。主要是从学生的肤色、呼吸、汗量、完成动作的质量、注意力是否集中等方面来判断学生运动负荷的合理性。这是教师最直接、最常用的检查和判断运动负荷合理性的方法。如果学生出现面色发白、直冒虚汗、动作质量完成得越来越差、练习打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从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表现就可以反映出运动负荷过大的程度,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使运动负荷降下来。如果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脸色红润,微微出汗,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注意力都集中在练习的动作上,完成动作的质量逐步提高,那么运动负荷的安排就是合理和适宜的。
2.自我感觉法。自我感觉法是以学生的主观感觉来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这对检查运动负荷也有一定的意义。自我感觉包括饮食、睡眠、精神、对练习的情绪和兴趣等方面。教师应经常听取学生反映,并与教育观查相结合,加以分析研究,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适宜。
3.生理测定法。它包括测定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 、吸氧量、尿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这些方法虽然比较客观准确,但是有些方法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而且过程也比较复杂。体育课中最常用的生理测定法是测定运动时的心率,通过一次课上多次测定学生的心率,来了解和掌握一次课上学生的心率变化的情况,判断运动负荷安排是否适宜。
作者简介:
滕子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编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