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在中职医学生的培养中也逐渐由知识型人才向创新性人才转变。但是,中职医学教育受到中国传统知识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职学生的片面发展阻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产生,而采取新型的知识观、教育观,改革教育教学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中职医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
一、中职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非智力性因素欠缺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中国传统知识观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主要靠机械记忆和模仿,学习结果的评价指标集中于知识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更多情感的参与,简化为知识的容器,使得非智力因素发展欠缺。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自信、好奇、坚强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进取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对中职医学生的调查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各项指标都比较低,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创新思维能力低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传统课堂认为知识是独立于认识者而客观存在的,是有标准的解读的,不能随意建构,因此传统课堂的教材是专家根据知识脉络按照一定的逻辑编写的,教学是教师在专家编写的教师指导用书的引导下,对知识的标准化解读进行理解,然后传授给学生,学生接受科学系统的知识。这种知识观表面上看起来保证了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因为没有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的个性化建构,学生对问题没有扩散性的认识,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自主意识薄弱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集体主义思想是中国的一种主题思想,这一方面保证了民族的团结,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们的群体的依存性,体现在中职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喜欢群体学习,而不愿单独学习,在思想的交流中,观点容易被同化。学生自主意识薄弱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降低,学生的学习主要依赖于课堂学习,课余学习的自主性降低。在问题的解决上,依赖群体的力量,没有个人个性化的自我解读。
二、中职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
(一)以兴趣为动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的强劲动力,学生只有对医学知识感兴趣,才有可能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索,也只有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才能不断地产生新的疑问,产生多维的思考视角和解决办法。传统的医学教学将医学的学习看做是一种学习结果的记忆和模仿,学生利用书本上呈现的生物知识机械地解答医学试题,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标准答案的指引,这样就造成学生思维的一种固有模式,也就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对生物学习采用开放性的思维,包括课程素材的丰富、探索方法的多元性和实践运用的多样性。在信息化时代,可以利用网络丰富的教学案例视频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医学知识的自主建构
医学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只有学生的医学知识不断积累和丰富,才能够实现对医学知识的灵活提取和运用,才能够利用医学知识来不断实践。显然,医学知识的积累和丰富,依靠教师讲授制的灌输显然是不够的,这种知识没有经过学生的思考,学生无法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图,而是随意的堆积在学生的大脑中,这些知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内化和吸收,也就无法在需要的时候自由提取,也不会在解决实践问题时,碰触思维的火花。因此,创新能力的发展始于基础知识,而基础知识的牢固性始于学生的活动。新时代背景下的知识观已有由标准化知识向个性化知识转化,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和自主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这是基础知识内化为学生个体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
(三)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力
中职教学的特色在于其实践性,通过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再度学习和思维的开放。但是,在传统的中职医学教学中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职院校很少为学生提供实践观摩和模拟的医学实践,这样就造成学生的知识脱离学生的个性化认识,这种知识是空洞的,学生运用起来存在困难,创新力也就很难被激发。实践是知识的源泉,也是创新力不断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学生对知识才能够建立自己个性化的认知,在遇到外界感性事物的刺激时,学生的知识才能够实现重新组合,构建创新思想和观点。
综上所述,传统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力轻非智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及教育观和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此一方面教师要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借助实践教学,扩展学生的思维,增加知识的个性化。
参考文献:
[1]于双成,刘海杰,刘彬. 医学方法学知识有助于医学创新能力的形成——基于专家与学生的调查[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02:38-40.
[2]安力彬,于双成,刘晓冬. 基于培养医学创新能力的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构建[J]. 医学与哲学(A),2013,02:47-48+56.
[3]刘小红,王明旭. 创新教育与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西北医学教育,2001,01:15-16.
关键词:中职医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
一、中职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非智力性因素欠缺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中国传统知识观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主要靠机械记忆和模仿,学习结果的评价指标集中于知识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更多情感的参与,简化为知识的容器,使得非智力因素发展欠缺。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自信、好奇、坚强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进取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对中职医学生的调查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各项指标都比较低,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创新思维能力低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传统课堂认为知识是独立于认识者而客观存在的,是有标准的解读的,不能随意建构,因此传统课堂的教材是专家根据知识脉络按照一定的逻辑编写的,教学是教师在专家编写的教师指导用书的引导下,对知识的标准化解读进行理解,然后传授给学生,学生接受科学系统的知识。这种知识观表面上看起来保证了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因为没有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的个性化建构,学生对问题没有扩散性的认识,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自主意识薄弱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集体主义思想是中国的一种主题思想,这一方面保证了民族的团结,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们的群体的依存性,体现在中职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喜欢群体学习,而不愿单独学习,在思想的交流中,观点容易被同化。学生自主意识薄弱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降低,学生的学习主要依赖于课堂学习,课余学习的自主性降低。在问题的解决上,依赖群体的力量,没有个人个性化的自我解读。
二、中职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
(一)以兴趣为动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的强劲动力,学生只有对医学知识感兴趣,才有可能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索,也只有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才能不断地产生新的疑问,产生多维的思考视角和解决办法。传统的医学教学将医学的学习看做是一种学习结果的记忆和模仿,学生利用书本上呈现的生物知识机械地解答医学试题,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标准答案的指引,这样就造成学生思维的一种固有模式,也就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对生物学习采用开放性的思维,包括课程素材的丰富、探索方法的多元性和实践运用的多样性。在信息化时代,可以利用网络丰富的教学案例视频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医学知识的自主建构
医学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只有学生的医学知识不断积累和丰富,才能够实现对医学知识的灵活提取和运用,才能够利用医学知识来不断实践。显然,医学知识的积累和丰富,依靠教师讲授制的灌输显然是不够的,这种知识没有经过学生的思考,学生无法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图,而是随意的堆积在学生的大脑中,这些知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内化和吸收,也就无法在需要的时候自由提取,也不会在解决实践问题时,碰触思维的火花。因此,创新能力的发展始于基础知识,而基础知识的牢固性始于学生的活动。新时代背景下的知识观已有由标准化知识向个性化知识转化,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和自主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这是基础知识内化为学生个体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
(三)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力
中职教学的特色在于其实践性,通过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再度学习和思维的开放。但是,在传统的中职医学教学中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职院校很少为学生提供实践观摩和模拟的医学实践,这样就造成学生的知识脱离学生的个性化认识,这种知识是空洞的,学生运用起来存在困难,创新力也就很难被激发。实践是知识的源泉,也是创新力不断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学生对知识才能够建立自己个性化的认知,在遇到外界感性事物的刺激时,学生的知识才能够实现重新组合,构建创新思想和观点。
综上所述,传统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力轻非智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及教育观和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此一方面教师要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借助实践教学,扩展学生的思维,增加知识的个性化。
参考文献:
[1]于双成,刘海杰,刘彬. 医学方法学知识有助于医学创新能力的形成——基于专家与学生的调查[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02:38-40.
[2]安力彬,于双成,刘晓冬. 基于培养医学创新能力的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构建[J]. 医学与哲学(A),2013,02:47-48+56.
[3]刘小红,王明旭. 创新教育与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西北医学教育,2001,0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