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调整教案的反思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i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大带小”活动之后,我们都要与幼儿进行讨论,以梳理、提升和拓展幼儿经验。下面就以藝术活动“过新年”前后两次不同的目标定位、组织过程和活动效果为例,和大家分享我的思考与感受。

活动背景:


  本月我们班的主题是《新年好》,孩子们对我弹奏的《过新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于这一点的考虑,我这节音乐活动就尝试由大班的孩子来教小班的小朋友们学唱《过新年》。

活动目标:


  1.在与大哥哥、大姐姐的互动中学唱歌曲。
  2.体验与大哥哥大姐姐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片段)
  师:今天大哥哥和大姐姐们要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你们欢迎他们吗?
  幼1:欢迎!幼2:我最喜欢和他们玩游戏了。
  师:他们特地为你们准备了节目,你们想不想看?
  幼1:想呀!幼2:太好了!
  师:他们表演的歌曲好听吗?你们想学吗?
  幼:想,但我不会唱。
  师:没关系,由大哥哥和大姐姐来教你们。大哥哥、大姐姐们你们要负责把我们班的小宝贝教会哟!一人负责教一个小宝贝,大家行动吧!
  在活动中,我进行了观察。我们班的孩子们并不是特别热情,涵涵小朋友害怕得大声哭起来。茹茹小朋友干脆捂着自己的耳朵,一点都不想听大哥哥的教唱。而欣欣呢,木然地望着四周完全不理会旁边教唱的“小老师”。这种活动的效果是我没有想到的,必须及时调整才行。
  交流一:
  师:涵涵,你为什么哭呀?大哥哥、大姐姐对你不好吗?
  涵:他们拉我的衣服,使劲拉,我害怕!
  师:茹茹,你为什么捂耳朵呢?
  超:他们唱得声音太大了。
  分析:大班的孩子由于第一次教孩子唱歌,感觉非常新鲜,比较兴奋,为了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他们有点太热情了,以至于吓到了小班的孩子。
  调整:
  师:大哥哥,大姐姐们,我们班的孩子比较小,我知道你们急于想教会他们歌曲,可别吓着他们,轻轻地和他们说好吗?
  孩子们学得很认真,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很有一种成功的感觉。于是,我让孩子们停下来:“到老师这来把大哥哥、大姐姐教的歌曲一起唱一遍好吗?”没想到在钢琴的伴奏下,小班的孩子一句都唱不出来,怎么回事呀?
  交流二: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样教弟弟妹妹的?
  幼3:我在旁边给她唱。幼4:我唱给他听呀。
  师:你们是怎么唱的呢?是一句一句唱的,还是把一首歌唱完呢?
  幼儿3:我是把一首歌唱完,再让她唱。
  师:怎么样才能让弟弟妹妹学得更快呢?
  幼3:我们慢慢唱。幼4:我们一句一句教吧。
  师:好,你们再试试看,看看哪种办法更好?
  这些孩子认真地去教了起来,全班的气氛又活跃了,他们教一遍看孩子们学不会,就放慢了速度;有的教一句就让孩子们学一句,可认真了。
  分析:孩子们没有教唱歌曲的经验,他们只知道把自己学会的歌曲整曲唱出来,再让弟弟妹妹去学,就认为孩子们一定能学会,但事实不是这样的,经过调整,他们知道要一句一句地教。
  又到小班孩子们唱歌的时候了。可是又出现了问题。有一个孩子唱成了这样:“咚咚咚,锵锵锵,过新年,萝卜响(应该是锣鼓响)。”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又让她唱了一遍果真就是这样的。
  交流三:
  师:王欣怡,你刚才唱的“萝卜响”是什么意思?
  幼:大哥哥就是这样教我的。
  师:(转向大班孩子)你们教的时候,让小弟弟、小妹妹们听懂歌词了吗?你们给他们说这个歌词是什么意思了没有?
  幼5:没有,我没有讲。幼6:我以为他们能听懂呢!
  师:弟弟妹妹比你们小好多,你们教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们歌曲的意思,这样他们才能理解。
  幼5:哦,是这样呀!幼6:我试试看!
  分析:一次大带小的活动就在我三次调整之下完成了,活动中幼儿对一些问题的反应并不像我预想的那样主动。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孩子们在教歌曲的过程中出现了那么多的问题呢?他们只是在完成任务,并没有表现出帮助别人的那种良好情绪,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从活动的目标和课程的价值取向出发,对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进行了反思:1.为什么活动中都是我在发现问题,孩子们怎么没有发现问题呢?是不是我在牵着孩子的鼻子走呢?2.在我和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我的这样切入的方法是不是很有效呢?怎么样才能引发幼儿将体验活动中的重要经验表达出来呢?经过我的思考,我决定将目标重新制订,让孩子们自己交流在当老师的过程中碰到了哪些问题,如何去解决等等。
  调整后的活动目标:
  1.愿意将自己学会的歌曲教给小弟弟妹妹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2.尝试以一对一的方式教小弟弟小妹妹歌曲,并试图解决教唱过程中的困难。
  活动之后的交流。
  师:你们在给弟弟妹妹教歌曲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怎么去解决它呢?
  幼7:他一开始不听我唱,让他看着我的眼睛我再唱。
  幼8:我先给她讲故事,讲我们家过年的样子,她就爱唱了。
  幼9:我唱一句他再唱一句,他老跑调,我就一遍一遍地教。
  我和孩子们一起总结了如何教弟弟妹妹唱歌,让孩子们在合作交往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生活经验,体验通过自己努力,教会弟弟妹妹唱歌的乐趣。
  感悟:两次活动为什么会出现前后不一样的效果呢?我觉得是我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前一个活动目标定在小班幼儿身上,而后一个活动目标则定位在大班孩子身上。后一活动只要大班孩子们领会我的意图,就能很好地去完成任务,他们会很自然地引领小班的孩子,一对一的形式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在对目标的把握上我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次活动我始终在牵着孩子们走,问题都是我发现的,而没有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而第二次活动我则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在第一次活动里,我两次调整了方案,在这方面还是有进步的,发现问题→调整方案→解决问题。反过来说如果目标定得到位,那么我就不会出现这三次调整,因此目标的制定是一次活动的重中之重。这三次调整为我的专业成长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联合共享的King图书馆产生的背景、重组后的组织机构以及IT部门是如何实现集成的,归纳出King图书馆机构重组和集成IT管理带给我们的启示。
从哲学图书馆学的观点,来审视图书馆增权的内容、模式,对当前图书馆学的发展,起到新的借鉴作用和理论指导。
6月9日-10日,第二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在天津武清成功举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发表了主题演讲。在大会上,李所长就新形势
当今社会,以硅材料为代表的半导体材料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光学、光伏能源以及国防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诸多领域对硅晶体的表面质量、加工精度以及平整度等加工要求越来越高,一些高精尖仪器如双晶单色器还有异形零件加工的要求。常见加工方式由于有机械应力的存在,硅晶体易崩碎、断裂。电火花线切割技术具有电极丝与工件无接触、无宏观应力的特点,极其适合加工硅晶体这种硬脆材料。但是由于硅晶体存在体电阻和接触势垒,使用
20世纪90年代,物业作为一个舶来品进入西安,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熟,逐步专业化、市场化、系统化,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西安市物业水平有了质的飞跃。1997年成立的西安高新枫叶
我园尝试借助“互联网 ”,通过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师资、幼儿保教情况、游戏活动的教育内涵来创新对家长的宣传方式;尝试借助“互联网 ”引导家长学习幼儿保健知识,更新教育观念,开展阅读活动,促进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有效、持续地开展。  借助“互联网 ”创新对家长的宣传方式  要想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幼儿园要加大自身的宣传力度,只有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师资水平、保教能力以及开展的活动才能更好地被家长接纳和
在企业管理中,“一致性偏见”所造成的认知差异,不仅严重影响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更会对管理决策造成干扰与误导。因此,避免陷人“一致性偏见”的陷阱,是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文从专利申请情况和专利技术发展态势两大方面,对比分析了1995—2005年期间广东、北京、上海三个地区的专利发展情况,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以期为各省市在自身专利发展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