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孝子坊,又名周孝子弄。南起清波街西段,北至河坊街的西段,与荷花池头相对,长约一百六十米,宽约三米,是一条沥青铺面的小巷。这条巷以孝子命名。那这位孝子是谁呢? 孝子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孙子周之官,他避金兵而南迁杭州至此居住。《杭郡诗辑》载:南逃至杭州,家产全无,仅保留元祖公像,在艰难之时,仍以祖像为重,虽多污渍痕迹,依稀可辨“宋玺及董元宰题字”。 周之官,字待圣,兄弟五人,皆友爱,住在一起不分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子坊,又名周孝子弄。南起清波街西段,北至河坊街的西段,与荷花池头相对,长约一百六十米,宽约三米,是一条沥青铺面的小巷。这条巷以孝子命名。那这位孝子是谁呢?
孝子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孙子周之官,他避金兵而南迁杭州至此居住。《杭郡诗辑》载:南逃至杭州,家产全无,仅保留元祖公像,在艰难之时,仍以祖像为重,虽多污渍痕迹,依稀可辨“宋玺及董元宰题字”。
周之官,字待圣,兄弟五人,皆友爱,住在一起不分家。周之官平时好施予。一次杭城有灾,他便出资煮粥广施,活着数千人。他有子女七人,仍然合住不分家,杭城孝龙家风由此传播。
《杭郡诗辑》又载周家后裔周玉章(1692—?),字淑大,号药栏。乾隆元年(1736年)荐试博学宏词,次年中进士,入馆阁,精史学,能文章,精词赋,历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生平笃于气谊,事后母亲孝,为时称重。家甚贫,一时薪水俱尽,弹琴招施舍。坊中原有周公祠,即周孝子家祠,后废。
其他文献
简介: 施建华是杭州高新公共设施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的洒水车驾驶员。作为一名老司机,他具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开车永远讲求“安全第一”,为达到安全行车,他一贯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执行安全行车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交通规则和操作规程,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清醒的头脑。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在车队里常常以身作则,任劳任怨,谁有需要帮忙,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每逢节假日,总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主动提出
《轻尘》 作 者:高梁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简 介:罗马老城区,一座偶尔闹鬼的公寓里,住着美丽孤独的中餐馆领座小姐小鱼。大厨王大江渐趋平庸的爱情对她正迅速地失去吸引力,但她又无力摆脱。就在此时,貌似阴郁高傲的意大利律师江尼出现在小鱼的生活中。她竭尽全力企图抵挡他的魅力,但心底却充满了对他的生活及所属社会阶层的深深向往…… 近日,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长篇小说《轻尘》,为我们描绘了一群“
近年来,杭州致力于打造全国闻名的“礼仪之都”,“最美司机”“斑马线让人”等事件的宣传报道使杭州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推进“美丽杭州”建设,杭州传媒品牌促进会与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等单位共同举办2014“美丽行者”活动,宣传文明驾车、文明出行,弘扬谦和礼让之风,鼓励表彰遵章守纪的“美丽行者”,让“美丽行者”活动在交通中得到延续和彰显,让美德成为马路新风尚。 2013年12月2日,“美丽行
已经过去的2015年春节,有一篇“返乡日记”文章在网上爆红。作者是上海大学80后博士生,他的家乡是湖北大别山的某个乡村。二十多年的家乡记忆和朴素感情,让他在文中深情关切了老家触目惊心的孤寡老人和留守老人现象,为无数被废弃和变卖了的乡村小学和中学而悲怆,还有为“农村大学生”更严峻的就业问题表达强烈不满。虽然这篇原题《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的文章笔墨朴实、情真意切,引起了数百万人的叫好和感叹,但
如今在饭局上,人们经常碰到这一幕:当一道菜上来,有人不是伸出筷子夹菜,而是举起手机拍照。微信朋友圈上,晒各种美食图片已成为“拉仇恨”的一道风景线。 对这种做法,有人乐此不疲,有人嗤之以鼻。我一般并不反对,偶尔也会掺合一把。但我知道,许多人对这一举动的意味,并不那么了解。那些掏出手机拍照并发微博、朋友圈的人,或许不明白,这不仅是在把自己的私人生活公共化,还可能是将他人的私生活曝光于众。 私人生活
七奶奶八十多了,七奶奶胡说八道是出了名的,譬如,她说,她一梳头,梁上就有动静,什么动静,她不能说,反正是有动静。 七奶奶,冬天皮袄,夏天拷皮衫,纺绸裤,一看就是有来头的。这样跟你说吧,前个三十年,七奶奶闻一记桶里的水,就知道这水是哪里一口井吊起来的。那时候一条巷里有七八口井,哪里跟哪里啊,一般人,弄都弄不灵清。 三十年前,一条巷里,两百来户人家,只有七奶奶家备有狗油,这是七奶奶的父亲七公公传下
初夏时分,又是杜鹃花开时,节日的主人,是天台山上的云锦杜鹃。山野间常见的映山红,曾邀得多少路人驻足,眼下已悄然退隐远去。这姗姗来迟的云锦杜鹃,则在温暖的五月,将山门轻轻打开,盛装素裹,笑脸迎来八方宾客。原本宁静的峰林间,顿时车水马龙,人声熙攘,栖息在枝头的鸟儿,也闻之雀跃。 云锦杜鹃古名“娑罗”,俗称“佛花”,也叫千花杜鹃,是一种常绿乔木,树高四五米,冠呈浑圆,主干分明,旁枝逸出,树干显着黑褐色
立夏的第五天。 田间:蓑衣,笠帽,一个人,一头牛。 这一幕,就好像是从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在五联,牛已越来越少。我问父亲,这次能否雇到犁田佬,为我们的大田翻耕。父亲说,有点难。我们整个的千人大村,如今只剩了三头还是四头牛。我们这片田畈,距犁田佬的家有些远,足有三里地。只我们家一丘田用牛来耕,他得挑着犁、耙、耖几百斤重的
杭州柳浦渡坐落在钱塘江畔,上有白塔。自古以来,大江东去,塔影阡陌,风帆点点,渔人撒网捕鱼。晨曦中,小船在波浪里时隐时现,滩边牛羊悠然,牧童短笛,白塔与六和塔遥相对峙,构成了江上一幅最美的图画。 白塔为杭州最古老的佛塔之一,建于吴越王钱俶时期(929—988年),因宝塔采用纯白石材故名,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古代,我国南北运输主要依赖水运,钱塘江上舟楫如棱,有运货、有打鱼、有官员赴任的、赶考的读书人
我父母都是绍兴人,我从小则是在杭州的郊区生活的,要我写年俗,很有可能是杭州和绍兴混搭的,好在以前有句话叫杭州萝卜绍兴种,反正从大处说,无论绍兴还是杭州都可算是江南地域。而我的少年时代,物质生活还相当贫乏,我理解的年俗,大约就是农业社会里年年重复代代相传的那一部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吃,二是信仰和禁忌,这是两个最大的问题。 我十八岁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算是跟年俗有了一点关系。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