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练习系统多维分析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84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理念和编写体例方面,较以往的教材有很大变化。在阅读领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阅读练习系统的设计也随之体现了其独特性。笔者将从阅读能力测评指标的分布、阅读方法、阅读策略、文体知识的体现、非连续性文本的运用与指导,以及综合学习特征的彰显等方面对阅读练习系统进行多维度分析。
  一、全面关注阅读过程
  阅读练习的设计目的在于针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同时指向阅读能力的提升。如何针对阅读过程进行合理的问题设计,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Reading Literacy Studv)为我们提供了参照。PIRLS将四年级作为“学会阅读”的关键时期,
  针对该阶段的学生进行阅读素养测评。测评选用文学类文本和信息类文本(各50%)进行四个层面阅读过程的评价,每个阅读过程体现为若干个具体指标,其阅读过程与具体指标总结见表1。
  PIRLS阅读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全面地体现了阅读过程中的各级阅读水平,是由低到高的阅读能力分布体系。笔者深入分析了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四至六年级阅读练习,将其分类统计后,得到如下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四至六年级阅读练习全面且相对均衡地体现了PIRLS测评的四个阅读过程。其中,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阅读过程的题目设计比重偏高,体现了对高水平阅读能力的关注。第_层次阅读过程的题目设计比重略高,体现了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提取明确信息的能力的关注;第二层次阅读过程的题目设计比重相对来说比较偏低,这一层次是要考查学生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作出合理概括总结的能力。第一层次的题目设计可以适当降低比重,第二层次的题目设j十可以适当提高比重。整体来说,这套教材阅读练习系统全面地体现了PIRLS测评中的各个阅读过程,分布比轼曲衡,有勖于提升学生各层级的阅读能力。
  同时,PIRLS测评的四个阅读过程中的具锌指标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练习中也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比如,第三层次——“懈释整合信息与观点”中的具体指标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涉及。例如,三年级上册《掌声》阅读练习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默默课文,想一想:英子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该题属于“比较和对比文本信息”这_具体指标。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阅读提示中提出:“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心理感受。”该题属于“识别文本的整体信息或主题”这—具体指标。五年级下册课文《草船借箭》课后练习设计了这样—道题目:“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该题属于“考虑人物行为”这—具体指标。五年级下册《手指》的阅读练习让学生思考:“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该题属于“解释文本信息的实际应用”这—具体指标。四年级下册《白鹅》课后习题中问道:‘把‘鹅’比作‘鹅老爷’,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该题属于“推断故事的情绪或语气”这一具体指标。
  二、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编人了阅读方法指导专题,其阅读练习系统与之相呼应,在题目设计方面围绕阅读方法进行了问题设计。例如,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课后阅读练习中要求学生:“照樣子给其他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参考已经给出的小标题给文章划分层次,进而以精简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通过指导学生运用给文章加小标题的阅读方法来概括所划分的每个部分的重点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小标题将课文主要内容串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故事发展脉络。又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要求学生学会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本单元课文《牛和鹅》阅读练习系统中指导学生运用这种阅读方法设计了这样—道题:“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和同学交流。”这是引导学生通过作批注的阅读方法学会对文章内容作相应的评价,同时体会作者描写具体事物的语言特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重视阅读策略的运用
  阅读策略作为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重要策略性知识,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给予其充分重视,不同年级部有专门的阅读策略指导与训练板块,在借助课文介绍阅读策略知识的同时,又通过阅读练习强化了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掌握和运用。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学生通过猜测与推想来学习并运用阅读策略中的预测策略,让学生依据文章的题目预测文章可能要讲的内容。《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在阅读练习中就问道:“读读下面这些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什么。”《不会叫的狗》课后练习题中提出:“故事的几种结局可能是怎样的?说说你的理由。”这就是让学生通过运用阅读策略中的预测策略来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后续故事或结局。《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后有这样一道类似的题目:“读文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和同学交流。”这也是借助阅读让学生边读课史边对故事后面可能发生的情节进行预测。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图像化阅读策略训练。例如,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围绕着图像化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如果可以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哪几幅?试着给每一幅画取个名字。”通过启发学生依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课文中描绘的优美景色的想象来构建图像,侧重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图像化阅读策略将作者优美、生动的书面语言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在直观的图像与感性的文字形象之间搭建桥梁,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对文本意义的建构。由此可见,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围绕阅读策略模块进行相应的阅读练习设计,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阅读策略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并能很好地迁移到其他作品的阅读中,形成终身受用的阅读能力。
  四、反映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的渗透也是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特色,其课后阅读练习围绕文体知识同样进行了相应的训练。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以童话作为主要文体类型,要求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写童话、编童话。在本册书的《去年的树》阅读练习系统中,围绕着童话这种文体类型设置了这样—道题目:“联系课文展开想象,试着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说说鸟儿在想些什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进而展开想象,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童话里的鸟儿,自己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这种文体单元呈现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童话这种文体的一些特点,体会童话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增加学生的文体知识。除此之外,四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以记叙文作为主要文体类型,要求学生学会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例如,本单元的《麻雀》阅读练习中要求:“观察家人炒菜、擦玻璃或者做其他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把这个过程写下来,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这套教材重视通过阅读练习系统来反映相应的文体特征,以此加强对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这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   五、体现非连续性文本的价值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练习还非常重视非连续性文本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的作用。一方面在练习中以列表、信息表、表格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路线图、表格、流程图等理解文本。例如,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顧客》阅读练习便以表格的方式引导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时也厘清了这篇课文的故事发展线索。这种类型的题目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复述与概括课文内容。又如,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课后的一道阅读题目为:“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这是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通过画出路线图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文章结构脉络,学会复述故事主要内容,进一步增进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由此可见,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练习通过适当穿插多种类型非连续性文本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准确提取或整合课文信息,同时感受非连续性文本在阅读理解本中的作用。
  六、兼顾综合性学习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练习系统对综合性学习也很重视,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习题。例如,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的课后练习中以综合学习为中心设置了这样一道题目:“课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再和同学们演一演。”以习题的方式让学生发挥想象将故事情节具体化,并分角色扮演。这种方式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口头扮演角色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各种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特点,同时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除此之外,在这套教材阅读练习系统中还出现了许多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课后习题,也体现了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关注。同样围绕着综合性学习这个维度,《牛郎织女(二)》的阅读提示中编写了这样一道题目:“联系上一篇课文,说说如果给《牛郎织女》的故事绘制连环画,你打算画哪些内容,每幅图画配什么文字。”设置这种类型的题目,就是将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相结合,通过绘制连环画的形式,既能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出故事主要内容,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来画出具体的画面。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
  总之,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练习题目设计全面关注到了学生的各级阅读水平,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把握不同文体的特征,并借助非连续性文本帮助学生建构文本理解思路,同时,将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整合,并延伸到生活,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试从叙事方言、书信叙事和叙事声音三个角度分析非裔美国女才子艾丽斯·沃克的最高成就作品《紫色》。这些叙事策略的精妙编排充分展示了非裔女性的辛酸苦难以及她们的重塑诉求,完美构建了女性主体及群体意识,揭示了女性对自身价值的孜孜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苦苦探索。  关键词:《紫色》叙事方言书信叙事叙事声音  艾丽斯·沃克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非裔美国女作家。她写作风格多变、涉猎广泛,在诗歌、小说、随笔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创立的“语文导读法”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流派,“问”是导读法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学会阅读、形成语文素养的主要手段和方法。靳老师在教学中善于以问引读,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以问促读,引导学生深度阅读;以问研读,带动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升。  一、以问引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阅读的关键时期。明确阅读的目的,把握阅读的关键点,是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的重点。靳老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以问来引导
作为艺术家,最完美的生活是艺术与生活的浑然一体,最完美的作品是形而上之艺术精神与形而下之现实经验的创造性结晶。  走进画家敬庭尧,走进他的师生艺术场域,可见他们在艺术践行中的不同学术观念的碰撞与思考,不同画风与样式的争鸣与共存,不同见解的求同与存异,是难能可贵的,也是让人注目的!  本次展出的作品均为敬庭尧师生群近年来以西藏高原及田园、都市生活为题材的精心之作,也是近几年敬庭尧师生们的学术成果再次
蜀绣 53cm×42cm 2020年  《闻鸡起舞》为蜀绣三异绣创新题材作品,由省工艺美术大师姬金泉老师设计,何杨绣制而成。相比活跃在市面上的题材,此画除了尊重和继承传统外,还在传统基础上丰富和延伸。作品创意根据成语故事而来,鸡鸣起来舞剑,借以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通过蜀绣三异绣巧妙地把此表现出来。在技法层面,相对常见三异绣,尺幅较大,呈现两幅几乎完全不同的画面,本身具有一定难度,
布面油画 150cm×180cm 2019年  这幅作品呈现了城市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场面。画面中左边为广元三线建设厂区老建筑;右边前景是老城街景一角,有小汽车,有共享单车;中远景有城市中正在建設的高楼大厦。画面通过构成形式进行分割,分割的每块画面仿佛在述说着家乡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变化。画面色调沉稳,蓝、橙、黄、紫等颜色的和谐搭配,互补色、同类色的运用,使画面既有客观的依据,又有主观自由的处理。  
主管单位:自贡市沿滩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主辦单位:自贡市沿滩区文化馆  夏毅  XIAYI  《龙湖》主编。自贡市沿滩区文化馆馆长,1974年8月出生自贡市,西北工业大学法学本科毕业,爱好摄影及影视创作,擅长曲艺(戏剧)编剧、导演及表演。  寄语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光阴荏苒,《龙湖》已经创刊五周年了。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驱车奔驰在釜溪河畔,悠闲迈步于龙湖边,我们看到春天已经把沿
剪纸 120cm×102cm 1997年  為了迎接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庆祝香港600多万同胞回归祖国的怀抱,作者于1997年年初,采用传统的剪纸技艺手法镂刻而成该作品。  作品由两个身着传统白马民族服饰的白马少女、万年青、紫荆花和一个象征团圆的圆环、以及圆环上“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个篆字为主要元素,以礼花、红梅、气球和一九九七字样等为基本元素,构成了视觉上的明亮清爽。  平武剪纸展
摘要:本文选取美国华裔文学不同历史时期的三位代表作家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结合她们所处的不同历史背景,分析其主要代表作中主人公各自追逐的“美国梦”,力图阐述不同时代美国华裔女作家在其文学作品中诠释这一主题的变化,理清其发展脉络和成因。  关键词:美国梦 美国华裔文学 美国文化  美国华裔女作家在中美双重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在美国的文学界坚强地占据了一席之地,那么她们的作品到底具备怎样的特点?这些女作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第十九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暨优课评选活动,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获得特等奖第一名。反思这节课之所以脱颖而出,我觉得是因为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真实的语文活动中,让学习变得自主而高效。  一、突围:任务驱动式语文活动摆脱备课困境  根据要求,此次赛课要上起始课。在市里选拔时,我按常态的第一课时设计,凭着过硬的基本功和亲切的师
廖金文《我与祖国共成长》  廖金文  1966年生于四川仁壽。四川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铁二局摄影协会会员,数百幅图片散见于各级报刊。  现于中铁二局物资公司从事企业宣传文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