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mi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延安时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成熟期,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生命线”,以陕北公学、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为依托,培养了成千上万优秀的党员干部,为我党革命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也为丰富和完善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留下宝贵经验。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學为例,对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内容等一系列理论进行研究学习,以期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经验。
  关键词: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5-0216-02
  延安时的中国共产党处于艰难困苦中,硝烟四起、环境艰苦、经济封锁、物质匮乏,大量知识水平和理想信仰参差不齐的各个阶层爱国人士奔赴延安,中国共产党顺应时势创办了陕北公学、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等十余所高等学校,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依托,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始终对学员进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积极配合抗战,推动了我党革命事业的历史性转折,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史上一颗璀璨之星,为当时高等教育从稳健到成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当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概况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爆发后,为了响应毛泽东同志“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的要求,教育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阶级、知识水平相差甚远的爱国人士,为我党革命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军事干部而创办的一所七分军事、三分政治的高等学校。毛泽东同志担任抗大的教育委员会主席并亲自制定教育方针和校训,林彪任校长。学校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校训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的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承担”为学校校歌。根据当时形势,抗大确立了“少而精”“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的”等切实可行的教育原则;实行了讲授理论与民主讨论相结合、教育工作与文化活动相结合、学员自学与教员引导相结合、理想信念与战争实际相结合等特色新颖的教学方法;设置了有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文化教育等一系列丰富全面的教学内容,不但为特殊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干部人才,也为陕甘宁边区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政治觉悟,发展壮大了党员队伍。
  二、“抗大”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一是“少而精”原则。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军势单力薄,战争迫切需要人才而党员干部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只能选取最紧缺实用的知识武装我党。抗大顺应实情,要求教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讲授马列主义思想宝库最精华、最精髓的部分,教育内容上要求教员根据学员实际选取马列主义思想宝库中学员需要的内容,将“少”与“精”辩证统一,教学时间上也严格要求教学总时间不能超过学员自习时间。
  二是“因材施教”原则。当时的延安汇聚了全国各地理想信念、思想觉悟、文化程度不一的仁人志士,“抗大”在坚持正确的办学方针下,安排了学期四个月的普通班和为期一年的高级班两种学制,分别培养优秀学员和师资。文化水平相对低下的学员注重文化课程;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知识青年,着重培养他们的革命斗争精神;文化水平高实践经验也丰富的学员,学校时常组织研讨会,以培养更高层次的军政人才。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抗大也将这一原则融入教学,强调原则的具体化和中国化。为了帮助学员理解学习一些抽象概念,要求教员运用具体例证由浅入深、联系实际进行讲解。毛泽东同志在为抗大学员讲授《矛盾论》和实践论时,列举了大量生动案例,使晦涩难懂的哲学原理也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抗大特色新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是讲授理论与民主讨论相结合。“抗大”在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先经过大课堂讲授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的方法,同时开展鼓励学员发扬民主精神,提倡怀疑与谈论的学风,课后学员根据教员课上提出的讨论题目翻阅参考资料进行探索研究,最后集体交流讨论,答疑解惑。这种特色的教育方法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思政课教学效果,而且拉近了学员之间、学员和教员之间的距离。
  二是教育工作与文化活动相结合。延安时期的“抗大”在高度重视思政课堂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一系列各种各样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提高学员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唱校歌、排革命剧目、讲故事、做游戏、扭秧歌等。“抗大”还组建了文工团,宣传抗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不但丰富了学员们的课外活动,而且提高了师生的思想水准和业务水准,宣传抗日,活跃边区人民文化生活,激发了人们的革命斗志。
  三是学员自学与教员引导相结合。在延安时期进步思想的引导下,以“抗大”为代表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讲授方法灵活多样。一方面非常重视学员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提倡教员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启发式的方法,带动学员课堂主动发言的积极性,诱导学员根据自身文化水平更加全面地了解、解决问题。既提高了学员的自学水平,也加强了教师的指导水平,达到了教学双赢的效果。
  四是理想信念与战争实际相结合。当时的延安城硝烟四起、环境艰苦、经济封锁、物质匮乏。“抗大”要求学员通过生产劳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始终对学员进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思想教育,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学员们白天为抗日战争解决实际问题,晚上学习贯彻共产主义理论,使战争中的延安化身共产主义的“大熔炉”,时刻充斥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宗旨。
  四、抗大丰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一是理论教育。1942年10月,中共中央强调指出“理论教育的成败是革命成败的第一个关键”。“抗大”通过对干部包括政治科学、经济科学、文化科学、历史科学、文化科学的理论教育,使他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应用得更加融会贯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国情紧密结合,在战争中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是政治教育。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在1937年7月中央军委对抗大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指出“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因此教育应当是中心……政治教育是中心之一环”。因此,按照党和中央的要求将“抗大”政治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为学员安排了全面系统的政治教育。第一,阶级教育。教育学员认清阶级矛盾,时刻警惕国民党。第二,通过看报,召开时事报告会,教员讲解实事问题、中央领导来校做时事、形势报告会等方法对学员进行时事政治教育。第三,政策策略教育。毛泽东同志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关乎一个革命政党的成功与失败的大问题,是党的生命。”毛泽东到“抗大”讲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报告,宣传党的政策,消除了学员的思想困惑,更为中国革命指明道路。
  三是思想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教育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法宝。延安时期的“抗大”尤其重视学员的思想教育,要求学员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统一的指导思想,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第一,教育学员反对教条主义,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抗大”教育党员干部必须从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员的根本宗旨和行动指南。第三,注重学员的思想道德修养,组织他们参加革命实践学习马列思想理论,学员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
  四是文化教育。1941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没有较高文化水平,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是不可能的,凡文化水平太低而又需要学习与可能学习的县营级以上工农出身的老干部,应先补文化,这种补习不应只限于识字之多少,而应包含阅读写作能力,历史地理常识,社会政治常识与自然科学常识的获得”。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延安时期,“抗大”注重发挥文化活动的价值引领功能,通过开展唱校歌、演新戏、办墙报等一系列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员的学习生活,激发学员们的革命热情。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培养了成千上万优秀的党员干部,激发了民众的革命热情,为我党革命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是艰难困苦的延安时期高校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案例,为当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成熟壮大奠定了基础,也为当时高等教育从诞生到稳健成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对提高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建设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洪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1939—194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3]白均堂.再论陕甘宁边区教育—中国特色和哲学价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4]陈方猛.干部教育创新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5]胡琼.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6]胡柏,胡守强.延安时期中共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兰台世界,2015(28).
其他文献
摘 要:两性老年人在健身的参与度和方式选择上存在差异,从社会性别角色定位、自我认同、情感沟通途径三个方面解读两性老年人在健身活动中存在的差异,探尋促进两性老年人积极参加健身活动,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老年人;健身;社会性别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7-0089-02  国家统计局2016年发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期刊
摘 要:我们在重庆市高校展开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的现状调研,并运用SPSS分析软件,指出当前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存在问题的原因,为后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提升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提出解决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民族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5
期刊
摘 要: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习俗的变迁,很多法学家认为传统习俗主要以道德、习俗形成的习惯法表现出来,且是与保守落后联系在一起的,是应该被改造的。在強调社会主义法治的今天,国家制定的成文法主要都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便偏爱用习俗惯例以及道德这些非正式制度来解决问题。因此,现代社会的法治需要厘清民俗惯例等本土资源对法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山东省沿海城市烟台市为例,对朝鲜族流动人口融入进行分析,并提出在融入城市过程存在烟台市主流社会客观拒入、朝鲜族流动人口自身局限性等问题,并对此找出适当性路径。积极推进朝鲜族流动人口与城市的双向适应,促进朝鲜族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关键词:朝鲜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困扰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5-0093-02  少数
期刊
摘 要:家庭暴力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还会衍生其他社会问题。因此,促成家庭暴力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家暴值得探究。论文在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广东省中山市的部分家暴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和访谈法研究家庭暴力问题,设计个案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研究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影响,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改善家庭暴力的现状,促进家庭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家庭暴力;反家暴;家庭社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凝练的民族文化,是经受了实践多次检验的优秀文化,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鲜明内涵和哲学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哲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期刊
摘 要:兰纳王国(1296-1939)是历史上泰阮人在泰国北部建立的一个国家,前后持续了600多年的历史。兰纳王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孟莱王朝统治时期(1261-1578),是兰纳王国的黄金时期;第二阶段,缅甸统治时期(1578-1774),兰纳王国沦为缅甸的属国;第三,七王子王朝统治时期(1782-1939),兰纳王国成为泰国的藩属国。本文通过对兰纳王国的三个历史时期进行分析来
期刊
摘 要:现代大学制度逐步推进,“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参与式治理模式已经逐渐成型。高校院系党组织在基层院系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及保证监督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校院系党组织监督缺位的原因,探讨了在参与式治理的视角下,通过制度化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领导干部的选拔和考核、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来完善高校院系党组织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参与式治理;院系党
期刊
摘 要:本课题从民办高校党员教育与管理出发,以大连科技学院为例,以提高党员教育培训与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目标,旨在对民办高校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进行探索,并试从多角度、多层面来构建符合民办高校党员实际的教育与管理体系,从理论上进行补充,从实践上进行指导,进一步创新民办高校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员;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
期刊
摘 要:如何更好地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探索建立全新的更具生命力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采用理论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学校办学理念存在偏差、教学方式流于形式、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管理和创新是思政课程教改的主要阻力,提出了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充分利用网络大胆创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两种方法。  关键词:地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