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并逐步溶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网上银行、网上购物、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地球的呼声日渐提升。以上种种,使人们清醒地看到,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社会中有效地生活和工作。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至关重要,对学生们来说,学习信息技术,不仅是学到了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搜集信息、掌握信息、利用信息的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担负着“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使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的重要责任。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获取信息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是我们要努力研究的。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影响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制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前还不能达到其理想状态,具体表现为:
1.学习的功利性太强,人们的观念认识不到位。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今天,虽然信息技术是作为人的终身发展的基本素养被认同,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仍被列入副科之列。学生及教师的思想认识不明确,他们始终认为信息技术是副科,充其量是其他主科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学的好与不好,不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升学及工作。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行动上的不作为,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对素质教育理念认识的偏颇及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
2.教材内容不能切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相距较远,学生在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没有应用的空间,使学生缺乏动手的条件,基础操作内容太少,理念、发展前景方面的内容太多,久而久之,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大大降低,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3.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同时有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思想上没有重视,平时不注重学习,自身知识比较陈旧,另外,在平时的教学及学习中不注意对知识的学习及整理,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讲课时,语言苍白无力,空洞无物,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毫无兴趣可言,更谈不上学习效果。
4.评价机制不完善、不科学。在应试教育的大前题下,学校只注重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科教师虽然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在评优选先中,因为没有值得炫耀的教学成绩,对学校的升学率没有贡献,却始终得不到学校及同行的认同。久而久之,这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被完全打击掉了。
二.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种种存在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它们,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调整:
1.改变观念,提高认识,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学习需要而表现出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信息技术课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欲望。不要过分限制学生进行益智游戏的活动,适当的游戏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在玩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的学习,永远对学习充满兴趣。
2.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整合是指用不同课程的素材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简单的说,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帮助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3.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充实自己,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善于发现,要做好知识的梳理,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用最适合的教育方式、最新的知识教育学生,因材施教,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作为教师,我们要乐于奉献,淡泊名利。“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更要教会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们学习的技能,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主动的、自主的学习。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育理念及新课改的引导下,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教给学生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理念,而是要教给他们学习、使用计算机的方法,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及创新精神,注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无论今后他们从事何种职业,自主学习、创造性的学习都是他们所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作者联通:714004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信义初中)
信息技术课程担负着“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使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的重要责任。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获取信息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是我们要努力研究的。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影响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制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前还不能达到其理想状态,具体表现为:
1.学习的功利性太强,人们的观念认识不到位。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今天,虽然信息技术是作为人的终身发展的基本素养被认同,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仍被列入副科之列。学生及教师的思想认识不明确,他们始终认为信息技术是副科,充其量是其他主科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学的好与不好,不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升学及工作。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行动上的不作为,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对素质教育理念认识的偏颇及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
2.教材内容不能切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相距较远,学生在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没有应用的空间,使学生缺乏动手的条件,基础操作内容太少,理念、发展前景方面的内容太多,久而久之,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大大降低,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3.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同时有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思想上没有重视,平时不注重学习,自身知识比较陈旧,另外,在平时的教学及学习中不注意对知识的学习及整理,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讲课时,语言苍白无力,空洞无物,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毫无兴趣可言,更谈不上学习效果。
4.评价机制不完善、不科学。在应试教育的大前题下,学校只注重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科教师虽然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在评优选先中,因为没有值得炫耀的教学成绩,对学校的升学率没有贡献,却始终得不到学校及同行的认同。久而久之,这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被完全打击掉了。
二.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种种存在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它们,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调整:
1.改变观念,提高认识,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学习需要而表现出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信息技术课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欲望。不要过分限制学生进行益智游戏的活动,适当的游戏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在玩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的学习,永远对学习充满兴趣。
2.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整合是指用不同课程的素材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简单的说,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帮助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3.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充实自己,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善于发现,要做好知识的梳理,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用最适合的教育方式、最新的知识教育学生,因材施教,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作为教师,我们要乐于奉献,淡泊名利。“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更要教会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们学习的技能,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主动的、自主的学习。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育理念及新课改的引导下,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教给学生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理念,而是要教给他们学习、使用计算机的方法,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及创新精神,注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无论今后他们从事何种职业,自主学习、创造性的学习都是他们所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作者联通:714004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信义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