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中国的移动通讯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随着移动通讯终端的普及,移动通信网络升级的动力相对减弱。
4G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三足鼎立格局并未改变。不过,几大运营商发展道路渐行渐远,市场境遇截然不同,中国联通就是个典型。3G时代迎来快速增长期的中国联通,当下却遭遇了成长的烦恼:一方面由于在4G领域布局较晚,错失了聚集忠实拥趸的机会,导致4G市场份额及影响力远不及较早布局的中国移动;另一方面,受当前移动运营商在经营模式、客户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局限,用户增长乏力。
成长烦恼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前不久在“中国联通双4G领先计划产业链高端峰会”上表示,中国联通将全面加快TDD/FDD双混合组网建设,2015年实现移动网络覆盖到村,将拿出50亿元重点补贴双4G终端,计划2015年双4G终端销量达到1亿台。同时,中国联通提出“双4G”终端战略,将在国内同时支持TD-LTE、LTE-FDD两个4G网络。
中国联通的这一计划非常宏伟,但如何真正落地并开花结果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着力解决的。中国联通在4G新业务布局方面确实显得有些无力。截至今年10月,中国移动4G基站已达50万个,年底将冲刺70万个。相比之下,中国联通的建设进度比较缓慢,尽管在200多个城市部署混合组网,但重点覆盖与连续覆盖在用户体验上差别依然很大。另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联通新增4G和3G基站8.4万个,总数达到49.1万个,而其竞争对手仅仅4G基站新增量就超过了40万。可以判断,联通必将在3G网络上下功夫,尽管新的提法是“双4G”,但一段时间内,将依然推行“3/4G一体化”,来弥补4G的不足。
问题不止于此。作为市场的后进者,中国联通面临的真正危机远不止在4G市场的跟随那么简单,如何扭转用户数量增长颓势已成最大难题。截至今年8月,中国联通移动用户累计达29652.6万户,当月净增63.5万户;移动宽带用户累计达14458万户,净增数126.2万户;而今年7月,中国联通在移动业务方面的用户净增长88.8万户——当时这一数字已创年内最低,但8月数据显然再次刷新了这一低点。
随着整个市场发展变化,未来市场推广及普及成本将越来越高。根据新政策要求,运营商在市场推广中要逐步削减营销费用占比,这将带来终端产品补贴额的直接降低,同时各大运营商在营销时禁止赠送实物礼品。按照这一政策,以往运营商们熟稔的依靠补贴快速进行市场推广的方式或许将走不通。
此外,随着国进民退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民营资本在移动通讯领域进行布局,特别是虚拟运营商们的快速发展,传统运营商的发展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虽然虚拟运营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仍然要依赖于传统运营商,但其拥有运营灵活、套餐设置合理等优势,同时虚拟运营商们大都还能实现移动通信业务与其他相关业务的捆绑,从而并不天然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竞争之道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中国的移动通讯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随着移动通讯终端的普及,移动通信网络升级的动力相对减弱。
在传统模式下,通信运营商要做的就是实现终端整机与移动通信网络的捆绑,采取的大都是相对较为简单粗暴的方式,那就是依靠运营商的补贴对某个或某些与运营商关系良好的终端品牌进行捆绑销售,刚性的信息通讯需求与相对较低的购机成本结合起来,便构成了当时的市场供求关系。
然而4G时代,传统的需求增长已经无法长期为继,随着人们对移动通信网络需求发生改变,整个市场都在寻找一条能够适应未来的新道路。然而,面向未来的移动通信发展道路只有两条:一是不断强化并提升满足人们要求的基础技术研发;二是更加满足人们要求的、能够随需而变的个性化资费套餐系统。
在基础技术研发层面,通信运营商们要做的恐怕是像那些精明的液晶面板生产企业一样,量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形成梯次配置的技术产业化排期。具体而言,当前要做的就是努力通过基站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4G网络的普及与应用。但同时,运营商们最大的功课应该是寻找应对下一代通信技术(如5G)时期的成熟路径。在技术创新研发上,运营商完全可以借鉴当前正在流行的平台化理论思想,通过技术整合以及联合开发的方式形成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标准,从而在根本上提升综合的市场竞争力。
在套餐个性化方面,通信运营商们或许还有很多路要走,因为这种运作模式将彻底让运营商们与用户间的话语权颠倒,原来处于强势地位的运营商转眼间变成了被人们挑选的服务商。虽然这种变化很突然,但却是完全符合市场规律的。在个性化的用户需求面前,运营商们提供基础的资费可选模块,人们选择套餐就像进入一个模块服务超市,随便打包,最后只需要一次性付款就可以。这种运作模式其实并不遥远,部分虚拟运营商已经开始在试点。
4G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三足鼎立格局并未改变。不过,几大运营商发展道路渐行渐远,市场境遇截然不同,中国联通就是个典型。3G时代迎来快速增长期的中国联通,当下却遭遇了成长的烦恼:一方面由于在4G领域布局较晚,错失了聚集忠实拥趸的机会,导致4G市场份额及影响力远不及较早布局的中国移动;另一方面,受当前移动运营商在经营模式、客户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局限,用户增长乏力。
成长烦恼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前不久在“中国联通双4G领先计划产业链高端峰会”上表示,中国联通将全面加快TDD/FDD双混合组网建设,2015年实现移动网络覆盖到村,将拿出50亿元重点补贴双4G终端,计划2015年双4G终端销量达到1亿台。同时,中国联通提出“双4G”终端战略,将在国内同时支持TD-LTE、LTE-FDD两个4G网络。
中国联通的这一计划非常宏伟,但如何真正落地并开花结果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着力解决的。中国联通在4G新业务布局方面确实显得有些无力。截至今年10月,中国移动4G基站已达50万个,年底将冲刺70万个。相比之下,中国联通的建设进度比较缓慢,尽管在200多个城市部署混合组网,但重点覆盖与连续覆盖在用户体验上差别依然很大。另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联通新增4G和3G基站8.4万个,总数达到49.1万个,而其竞争对手仅仅4G基站新增量就超过了40万。可以判断,联通必将在3G网络上下功夫,尽管新的提法是“双4G”,但一段时间内,将依然推行“3/4G一体化”,来弥补4G的不足。
问题不止于此。作为市场的后进者,中国联通面临的真正危机远不止在4G市场的跟随那么简单,如何扭转用户数量增长颓势已成最大难题。截至今年8月,中国联通移动用户累计达29652.6万户,当月净增63.5万户;移动宽带用户累计达14458万户,净增数126.2万户;而今年7月,中国联通在移动业务方面的用户净增长88.8万户——当时这一数字已创年内最低,但8月数据显然再次刷新了这一低点。
随着整个市场发展变化,未来市场推广及普及成本将越来越高。根据新政策要求,运营商在市场推广中要逐步削减营销费用占比,这将带来终端产品补贴额的直接降低,同时各大运营商在营销时禁止赠送实物礼品。按照这一政策,以往运营商们熟稔的依靠补贴快速进行市场推广的方式或许将走不通。
此外,随着国进民退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民营资本在移动通讯领域进行布局,特别是虚拟运营商们的快速发展,传统运营商的发展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虽然虚拟运营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仍然要依赖于传统运营商,但其拥有运营灵活、套餐设置合理等优势,同时虚拟运营商们大都还能实现移动通信业务与其他相关业务的捆绑,从而并不天然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竞争之道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中国的移动通讯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随着移动通讯终端的普及,移动通信网络升级的动力相对减弱。
在传统模式下,通信运营商要做的就是实现终端整机与移动通信网络的捆绑,采取的大都是相对较为简单粗暴的方式,那就是依靠运营商的补贴对某个或某些与运营商关系良好的终端品牌进行捆绑销售,刚性的信息通讯需求与相对较低的购机成本结合起来,便构成了当时的市场供求关系。
然而4G时代,传统的需求增长已经无法长期为继,随着人们对移动通信网络需求发生改变,整个市场都在寻找一条能够适应未来的新道路。然而,面向未来的移动通信发展道路只有两条:一是不断强化并提升满足人们要求的基础技术研发;二是更加满足人们要求的、能够随需而变的个性化资费套餐系统。
在基础技术研发层面,通信运营商们要做的恐怕是像那些精明的液晶面板生产企业一样,量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形成梯次配置的技术产业化排期。具体而言,当前要做的就是努力通过基站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4G网络的普及与应用。但同时,运营商们最大的功课应该是寻找应对下一代通信技术(如5G)时期的成熟路径。在技术创新研发上,运营商完全可以借鉴当前正在流行的平台化理论思想,通过技术整合以及联合开发的方式形成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标准,从而在根本上提升综合的市场竞争力。
在套餐个性化方面,通信运营商们或许还有很多路要走,因为这种运作模式将彻底让运营商们与用户间的话语权颠倒,原来处于强势地位的运营商转眼间变成了被人们挑选的服务商。虽然这种变化很突然,但却是完全符合市场规律的。在个性化的用户需求面前,运营商们提供基础的资费可选模块,人们选择套餐就像进入一个模块服务超市,随便打包,最后只需要一次性付款就可以。这种运作模式其实并不遥远,部分虚拟运营商已经开始在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