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可能会骑自行车去办公室上班,但当他因此减肥六公斤的时候,他仍然被鉴定为“非环保”的。这一鉴定让鲍里斯非常苦恼,而原因则是他极力反对少吃肉。
此前,鲍里斯市长与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帕乔里有过一个关于是否应该吃素的争论。他反对帕乔里关于少吃肉的言论,帕乔里曾在他的博客上有所回应,他建议说,每周一天不吃肉是缓解气候变化最有效的方法。而鲍里斯则表示,他要每周吃肉一天,但那将是一个“极为丰盛的荷马式烤肉宴”,有排骨、香肠、牛肉饼和杂碎等,他会将这一天称为“帕乔里日”。
吃肉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欧洲人嗜肉,如今已经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4月11日发布的《欧洲氮评估》研究结果显示,氮污染正在给欧盟每年带来高达280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97万亿元)的经济损失。报告中指出造成氮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家畜饲养,而农业活性氮排放是目前最难控制的,因为它们来自很多分散的源头。
报告说,欧洲本身的食品安全需要氮肥,但很多农民在进行作物施肥时并不在意,造成过量的氮进入径流污染水源。不仅如此,来自动物粪肥的径流也污染水源,不加覆盖的粪堆释放的氮氧化物污染空气。
“我们大家可以通过少吃一些肉来为这个问题的解决贡献一份力。肉类消费是欧洲氮循环的主要决定因子。”作为《欧洲氮评估》的责任编辑,爱丁堡生态与水文中心马克·苏顿(Mark Sutton)表示。
《欧洲氮评估》是一项为期5年的研究项目,研究称,活性氮造成的空气污染不仅加剧了气候变化,而且据估计普通居民寿命会因此缩短6个月。这份600页的报告由来自21个国家89个组织的专家共同完成。它估计氮在整个欧洲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50—2800亿英镑。
在欧洲,70%的氮氧化物排放来自农业。减少农业氮排放的新条例将于明年出台,但有人质疑新的条例能否做到足够严格或得到正确执行。报告说农民将因更小心地施肥减少了费用而受惠,气候也将因减少了用于生产化肥的能源而受惠。马克·苏顿曾这样告诉BBC新闻,“作物中80%的氮用于饲养牲畜而非人类,从植物中获取蛋白质比从动物中要有效得多。我们大家都可以通过少吃一些肉来为这个问题的解决贡献一份力。”
欧洲嗜肉由来不久
如今,欧洲人是人均食肉最多的民族群体。无论是法国的牛排,意大利的肉丸子,德国的香肠,丹麦的鹅肝,西班牙的兔肉,英国的成肉,匈牙利的牛肉汤(曾一度被赫鲁晓夫称为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还是各类动物蛋白产品:奶酪、黄油、牛奶、鸡蛋、火鸡……再配上法国葡萄酒、英国威士忌、德国啤酒、俄国伏特加、摩尔多瓦酒……那就是典型的欧式大餐了。但欧洲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大吃特吃各种肉类的。
其实,在罗马时代,除法国外,欧洲其它部分的生活还相当艰苦。美欧学者的研究成果显示,欧美国家土地产量很低,产量/种子比为2:1。这些曾叱咤世界风云五百年的自称“统治种族”的白人,他们当年的贫困令今天的中国人难以设想。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证实,直到十三、四世纪,英格兰还是农奴制。在俄罗斯,尽管有十二月党人抗争,直到1905年日俄战争失败,沙皇政府才彻底废除了农奴制,在农奴制的压迫下,领主难道会让农奴们大吃肉制品吗?
美国中世纪史学家米迪斯·本内特的研究成果显示:
“……1000~1300年间,有些村庄、有的地区有时仍然会出现食物短缺的情况,但是大范围的饥荒没有出现过。相反,人们比以前能够吃上更多的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豌豆和大豆(都是三块地轮耕制的作物)、奶酪和鸡蛋,还有鱼和肉。猪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农民的餐桌上;从伊比利亚引进的兔肉也在加洛林王朝晚期进入法国,在12世纪进入英国。在中世纪中期的整个过程中,欧洲人成了世界上最喜欢吃肉的人。”
而欧洲人的主食为肉,这与欧洲的气候条件也有关。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旁边的国家像意大利、法国等国家是地中海气候,欧洲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属于温带气候。除了一些在北极圈以内的国家(芬兰、瑞典等),气候的原因使得欧洲不适合种粮食(气温不够,粮食不能很好地成熟),但是牧草却能得到很好地生长,尤其是多汁牧草。因此,欧洲有些地区很适合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英国,这种情况下导致欧洲的国家整体喜欢吃肉。
少吃肉少排放
肉食生产引起的氮排放已经被多国政府作为全球议题提出。英国国家保健服务倡导无肉菜单为对抗气候变化而奋斗。德国联邦环保局也强烈建议回归到战前的肉食消费水平,只在特别的日子吃肉。英国“披头士”成员暨动物保护人士保罗·麦卡尼在2009年就呼吁每周一不吃肉。
2009年12月3日,欧洲议会举行关于“全球暖化和粮食政策”的听证会,在会上,保罗·麦卡尼发出了“周一无肉日”的倡议。他表示:“我是在读了联合国在2006年发表的报告《牲畜的巨大阴影》之后,才发起这项运动的。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比所有交通工具排放的还要多,包括汽车、飞机、火车、货车。我们以前曾认为它们才是罪魁祸首。但是,数字说明,畜牧业排放得更多。”畜牧业还排放很多一氧化二氮,它的温室效应是310倍,在大气中停留114年。这些温室气体在今天排放出来后,会从现在开始破坏气候。
保罗·麦卡尼发起的活动是“每周一天无肉日”。“这实际上并不难。当你真的开始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发现很有好处。所以我们建议‘周一无肉日’。当然,哪一天都可以。”保罗解释,“如果你跟人们说‘吃素’,对大多数人来说非常难——你需要有激情,你要对此有足够的关注。但我认为,如果你建议人们吃素一天,大家知道,多数人在周末会放松一下,而在周一会去健身房。所以我建议他们在周一不吃肉,这也许是最合适的一天。”
据世界粮农组织的调查,所有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中,约有18%来自于畜牧业。在这些温室气体中,有些气体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很短。因此,如果以100年的时间尺度计算,畜牧业产生的二氧化碳占9%,其它气体有甲烷占37%,氧化氮占65%。所以,这个产业对环境的危害真的非常巨大。上述报告称,畜牧业已经成为导致严重环境问题的三个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在欧洲有200亿农场牲畜和家禽需要喂养。2006年,农场主生产了2.5亿吨肉,是20世纪50年代的5倍。纵观整个历史,有大量非常著名的人士喜爱素食饮食。比如爱因斯坦就曾说:“没有什么能比选择素食饮食更有益于人类健康,更能增加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机会的了。”
2009年12月23日在欧洲会议听证会上,与会各方提出了“少吃肉少排放”(less meat less heat)的议题。IPCC主席帕乔里博士则大声疾呼:“如果我们要保护地球的气候、稳定温度的增长,也就是说,控制在2°C以下,那么我认为,要利用一切手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再一次向各位主张,削减肉类消费是达成目标的极为有效的方法。”
此前,鲍里斯市长与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帕乔里有过一个关于是否应该吃素的争论。他反对帕乔里关于少吃肉的言论,帕乔里曾在他的博客上有所回应,他建议说,每周一天不吃肉是缓解气候变化最有效的方法。而鲍里斯则表示,他要每周吃肉一天,但那将是一个“极为丰盛的荷马式烤肉宴”,有排骨、香肠、牛肉饼和杂碎等,他会将这一天称为“帕乔里日”。
吃肉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欧洲人嗜肉,如今已经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4月11日发布的《欧洲氮评估》研究结果显示,氮污染正在给欧盟每年带来高达280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97万亿元)的经济损失。报告中指出造成氮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家畜饲养,而农业活性氮排放是目前最难控制的,因为它们来自很多分散的源头。
报告说,欧洲本身的食品安全需要氮肥,但很多农民在进行作物施肥时并不在意,造成过量的氮进入径流污染水源。不仅如此,来自动物粪肥的径流也污染水源,不加覆盖的粪堆释放的氮氧化物污染空气。
“我们大家可以通过少吃一些肉来为这个问题的解决贡献一份力。肉类消费是欧洲氮循环的主要决定因子。”作为《欧洲氮评估》的责任编辑,爱丁堡生态与水文中心马克·苏顿(Mark Sutton)表示。
《欧洲氮评估》是一项为期5年的研究项目,研究称,活性氮造成的空气污染不仅加剧了气候变化,而且据估计普通居民寿命会因此缩短6个月。这份600页的报告由来自21个国家89个组织的专家共同完成。它估计氮在整个欧洲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50—2800亿英镑。
在欧洲,70%的氮氧化物排放来自农业。减少农业氮排放的新条例将于明年出台,但有人质疑新的条例能否做到足够严格或得到正确执行。报告说农民将因更小心地施肥减少了费用而受惠,气候也将因减少了用于生产化肥的能源而受惠。马克·苏顿曾这样告诉BBC新闻,“作物中80%的氮用于饲养牲畜而非人类,从植物中获取蛋白质比从动物中要有效得多。我们大家都可以通过少吃一些肉来为这个问题的解决贡献一份力。”
欧洲嗜肉由来不久
如今,欧洲人是人均食肉最多的民族群体。无论是法国的牛排,意大利的肉丸子,德国的香肠,丹麦的鹅肝,西班牙的兔肉,英国的成肉,匈牙利的牛肉汤(曾一度被赫鲁晓夫称为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还是各类动物蛋白产品:奶酪、黄油、牛奶、鸡蛋、火鸡……再配上法国葡萄酒、英国威士忌、德国啤酒、俄国伏特加、摩尔多瓦酒……那就是典型的欧式大餐了。但欧洲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大吃特吃各种肉类的。
其实,在罗马时代,除法国外,欧洲其它部分的生活还相当艰苦。美欧学者的研究成果显示,欧美国家土地产量很低,产量/种子比为2:1。这些曾叱咤世界风云五百年的自称“统治种族”的白人,他们当年的贫困令今天的中国人难以设想。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证实,直到十三、四世纪,英格兰还是农奴制。在俄罗斯,尽管有十二月党人抗争,直到1905年日俄战争失败,沙皇政府才彻底废除了农奴制,在农奴制的压迫下,领主难道会让农奴们大吃肉制品吗?
美国中世纪史学家米迪斯·本内特的研究成果显示:
“……1000~1300年间,有些村庄、有的地区有时仍然会出现食物短缺的情况,但是大范围的饥荒没有出现过。相反,人们比以前能够吃上更多的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豌豆和大豆(都是三块地轮耕制的作物)、奶酪和鸡蛋,还有鱼和肉。猪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农民的餐桌上;从伊比利亚引进的兔肉也在加洛林王朝晚期进入法国,在12世纪进入英国。在中世纪中期的整个过程中,欧洲人成了世界上最喜欢吃肉的人。”
而欧洲人的主食为肉,这与欧洲的气候条件也有关。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旁边的国家像意大利、法国等国家是地中海气候,欧洲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属于温带气候。除了一些在北极圈以内的国家(芬兰、瑞典等),气候的原因使得欧洲不适合种粮食(气温不够,粮食不能很好地成熟),但是牧草却能得到很好地生长,尤其是多汁牧草。因此,欧洲有些地区很适合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英国,这种情况下导致欧洲的国家整体喜欢吃肉。
少吃肉少排放
肉食生产引起的氮排放已经被多国政府作为全球议题提出。英国国家保健服务倡导无肉菜单为对抗气候变化而奋斗。德国联邦环保局也强烈建议回归到战前的肉食消费水平,只在特别的日子吃肉。英国“披头士”成员暨动物保护人士保罗·麦卡尼在2009年就呼吁每周一不吃肉。
2009年12月3日,欧洲议会举行关于“全球暖化和粮食政策”的听证会,在会上,保罗·麦卡尼发出了“周一无肉日”的倡议。他表示:“我是在读了联合国在2006年发表的报告《牲畜的巨大阴影》之后,才发起这项运动的。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比所有交通工具排放的还要多,包括汽车、飞机、火车、货车。我们以前曾认为它们才是罪魁祸首。但是,数字说明,畜牧业排放得更多。”畜牧业还排放很多一氧化二氮,它的温室效应是310倍,在大气中停留114年。这些温室气体在今天排放出来后,会从现在开始破坏气候。
保罗·麦卡尼发起的活动是“每周一天无肉日”。“这实际上并不难。当你真的开始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发现很有好处。所以我们建议‘周一无肉日’。当然,哪一天都可以。”保罗解释,“如果你跟人们说‘吃素’,对大多数人来说非常难——你需要有激情,你要对此有足够的关注。但我认为,如果你建议人们吃素一天,大家知道,多数人在周末会放松一下,而在周一会去健身房。所以我建议他们在周一不吃肉,这也许是最合适的一天。”
据世界粮农组织的调查,所有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中,约有18%来自于畜牧业。在这些温室气体中,有些气体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很短。因此,如果以100年的时间尺度计算,畜牧业产生的二氧化碳占9%,其它气体有甲烷占37%,氧化氮占65%。所以,这个产业对环境的危害真的非常巨大。上述报告称,畜牧业已经成为导致严重环境问题的三个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在欧洲有200亿农场牲畜和家禽需要喂养。2006年,农场主生产了2.5亿吨肉,是20世纪50年代的5倍。纵观整个历史,有大量非常著名的人士喜爱素食饮食。比如爱因斯坦就曾说:“没有什么能比选择素食饮食更有益于人类健康,更能增加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机会的了。”
2009年12月23日在欧洲会议听证会上,与会各方提出了“少吃肉少排放”(less meat less heat)的议题。IPCC主席帕乔里博士则大声疾呼:“如果我们要保护地球的气候、稳定温度的增长,也就是说,控制在2°C以下,那么我认为,要利用一切手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再一次向各位主张,削减肉类消费是达成目标的极为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