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虽然本刊曾连续报道了自2010年以来,中国企业在华尔街上市热潮中,于管理、诚信、公关能力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种种弊端与败笔,但质疑是为了能够从中寻找到折戟的原因,塑造成功的榜样,以期重新崛起。毕竟到美国上市,能够为企业创造出一种氛围和契机成为国际化的伟大企业。
华尔街毫不客气地给中国企业的赴美淘金热泼上了一盆冷水。
受中国概念股大范围造假的影响,2011年6月,搭上这一轮赴美上市班车的中国企业,开始报复性下跌:股价“腰斩”、破发,甚至美国证监会下发的退市通知也已经是屡见不鲜。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中国概念在华尔街的市值凭空蒸发五分之一强,中国企业开始面临新一轮的国际信任危机,对资金极度渴求的成长性中国公司在华尔街的未来之路被打上了“非诚信”的标签。
华尔街,正在向中国企业展示近乎于苛刻的“宽进严出”规则。
“降温”进行时
中国概念股的蜜月期并没有像投资人想像的那般长久。在经历了2010年的赴美上市热潮后,这些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对因为自身问题所带来的信任危机。
据公开数据显示:美股的中概30指数仅仅在6月份上半月就下跌近15%,TMT(数字新媒体,本刊注)行业下跌幅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麦考林、网秦科技、世纪佳缘、人人网等多家TMT上市公司出现破发。6月13日,美国证交会启动了针对中国智能照明,以及中国盛世巨龙传媒的诉讼程序
这对于遭受信任危机的中国概念股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其兴也勃焉,不到10个月的时间,先后有数十家中国企业成功登陆华尔街,让中国企业看到了集群作战的力量。这些企业的共同特征,是通常为市值10亿美元以下的小型上市公司。他们很多都是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也有部分在纽交所或其旗下的美交所,或者在美国的场外市场上市。因为企业本身市值就不高,因此在上市时的财务、审计和法律程序都很不健全。
阴谋论者一厢情愿地将这一轮中国企业陷入低潮认为是华尔街的“做空”基金背后捣鬼,以从中牟取暴利。一组来自华尔街的数据似乎也佐证了这种观点:全球领先的上市公司研究机构益普索,近日发布的“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美国股民”首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截至2011年5月1日的前12个月里,中国公司股票交易者的平均利润为2433美元,有96.5%的人称其从对中国公司股票的投资中获得净收益。
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结果:超过90%的中国企业陷入了这一轮华尔街的中国概念低潮之中,但是却有超出95%的华尔街投资人从中国概念股中获益!
难道已经有超过200年历史的华尔街,真的在酝酿对中国概念的“做空”阴谋?
悖论的背后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根据益普索调查显示:这些购买中国公司股票的美国股民往往较其他投资者更加富有、年轻,受教育水平更高、会做更多研究。“他们对中国股票的乐观度高于去年。”益普索大中华区高级研究经理李柰发现:88%的投资者都表示对中国概念股乐观,其中50%的受访者表示近期会购买,或有强烈欲望购买中国概念股,38%的人表示会继续持有中国概念股。
对于中国概念的低迷,华尔街投资者的观点一针见血:“被发现的都是有问题的,难免会牵连到其他公司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标签‘中国概念’,并且共属于同一板块。但优秀的、有价值的公司,总会脱颖而出。”
华尔街投资者看中的是中国概念的未来成长性,而被质疑与调查的却是中国概念的前世
包括:财务造假、伪造数据、法律漏洞等问题。前者潜力十足,但后者却可能扼杀梦想。
任何市场中,都存在优秀的企业,也存在造假的公司。华尔街投资者的看好虽然没能在这个夏天拯救中国概念,却为我们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在资本市场上,企业的市值是由其内在价值决定,靠注水和造假取得一时股价辉煌的公司,并不能维持其高市值,迟早市值将回归到内在价值。
做空中国,是目前的主流趋势,我们相信:在集体唱衰的声音中,定然会有卓越者挺身而出,捍卫中国概念在华尔街的一席之地。而发现和寻找这样的企业、这样的成功基因,对于后继者们将意义深远。
一些管理规范的中国公司,是时候将自己从泥淖中“摘”出来,证明自己了。
探底机遇
所以眼下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为中国企业找到一条能够持续繁荣的华尔街之路。
与投行打嘴仗、两口子闹离婚、暂缓上市计划以避风头,还有回购、声明、巡演,当当网、土豆网、迅雷下载这些标志性的TMT企业所采用的“自救”方式层出不穷。虽然目前仍未看到行之有效且立竿见影的措施,但有面对的勇气,就已然是一种进步。探底,对于此时的中国概念,同样也可以是一种机遇。低潮中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寻找自我救赎之路。
在这一轮的探底风波之中,相信中国将涌现出一大批真正有潜力有实力的公司,局部的泡沫破灭很可能变成一种良性的淘汰,为今后优质的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平心而论,中国概念虽然仍存在管理上的不成熟痕迹,但却并不存在真正的泡沫。中国是全球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地区,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公司的信心未减,对于迫切希望得到华尔街信任的中国公司来说,这就是底气。
对于先行者与后来者,必须重新审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市绝非圈钱,而是投资与负债。进入资本市场,意味着更严格的公司治理和更大的监管成本,同时要为更大范围的股东创造价值。中国的新生代企业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问题:上市不是终点。
显然,尽管企业境遇、环境、底子各不相同,但在纳斯达克的大市场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中国概念股。显然也应该有一套共同的应对现下危机的解决办法。
责任编辑:化石
华尔街毫不客气地给中国企业的赴美淘金热泼上了一盆冷水。
受中国概念股大范围造假的影响,2011年6月,搭上这一轮赴美上市班车的中国企业,开始报复性下跌:股价“腰斩”、破发,甚至美国证监会下发的退市通知也已经是屡见不鲜。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中国概念在华尔街的市值凭空蒸发五分之一强,中国企业开始面临新一轮的国际信任危机,对资金极度渴求的成长性中国公司在华尔街的未来之路被打上了“非诚信”的标签。
华尔街,正在向中国企业展示近乎于苛刻的“宽进严出”规则。
“降温”进行时
中国概念股的蜜月期并没有像投资人想像的那般长久。在经历了2010年的赴美上市热潮后,这些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对因为自身问题所带来的信任危机。
据公开数据显示:美股的中概30指数仅仅在6月份上半月就下跌近15%,TMT(数字新媒体,本刊注)行业下跌幅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麦考林、网秦科技、世纪佳缘、人人网等多家TMT上市公司出现破发。6月13日,美国证交会启动了针对中国智能照明,以及中国盛世巨龙传媒的诉讼程序
这对于遭受信任危机的中国概念股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其兴也勃焉,不到10个月的时间,先后有数十家中国企业成功登陆华尔街,让中国企业看到了集群作战的力量。这些企业的共同特征,是通常为市值10亿美元以下的小型上市公司。他们很多都是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也有部分在纽交所或其旗下的美交所,或者在美国的场外市场上市。因为企业本身市值就不高,因此在上市时的财务、审计和法律程序都很不健全。
阴谋论者一厢情愿地将这一轮中国企业陷入低潮认为是华尔街的“做空”基金背后捣鬼,以从中牟取暴利。一组来自华尔街的数据似乎也佐证了这种观点:全球领先的上市公司研究机构益普索,近日发布的“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美国股民”首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截至2011年5月1日的前12个月里,中国公司股票交易者的平均利润为2433美元,有96.5%的人称其从对中国公司股票的投资中获得净收益。
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结果:超过90%的中国企业陷入了这一轮华尔街的中国概念低潮之中,但是却有超出95%的华尔街投资人从中国概念股中获益!
难道已经有超过200年历史的华尔街,真的在酝酿对中国概念的“做空”阴谋?
悖论的背后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根据益普索调查显示:这些购买中国公司股票的美国股民往往较其他投资者更加富有、年轻,受教育水平更高、会做更多研究。“他们对中国股票的乐观度高于去年。”益普索大中华区高级研究经理李柰发现:88%的投资者都表示对中国概念股乐观,其中50%的受访者表示近期会购买,或有强烈欲望购买中国概念股,38%的人表示会继续持有中国概念股。
对于中国概念的低迷,华尔街投资者的观点一针见血:“被发现的都是有问题的,难免会牵连到其他公司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标签‘中国概念’,并且共属于同一板块。但优秀的、有价值的公司,总会脱颖而出。”
华尔街投资者看中的是中国概念的未来成长性,而被质疑与调查的却是中国概念的前世
包括:财务造假、伪造数据、法律漏洞等问题。前者潜力十足,但后者却可能扼杀梦想。
任何市场中,都存在优秀的企业,也存在造假的公司。华尔街投资者的看好虽然没能在这个夏天拯救中国概念,却为我们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在资本市场上,企业的市值是由其内在价值决定,靠注水和造假取得一时股价辉煌的公司,并不能维持其高市值,迟早市值将回归到内在价值。
做空中国,是目前的主流趋势,我们相信:在集体唱衰的声音中,定然会有卓越者挺身而出,捍卫中国概念在华尔街的一席之地。而发现和寻找这样的企业、这样的成功基因,对于后继者们将意义深远。
一些管理规范的中国公司,是时候将自己从泥淖中“摘”出来,证明自己了。
探底机遇
所以眼下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为中国企业找到一条能够持续繁荣的华尔街之路。
与投行打嘴仗、两口子闹离婚、暂缓上市计划以避风头,还有回购、声明、巡演,当当网、土豆网、迅雷下载这些标志性的TMT企业所采用的“自救”方式层出不穷。虽然目前仍未看到行之有效且立竿见影的措施,但有面对的勇气,就已然是一种进步。探底,对于此时的中国概念,同样也可以是一种机遇。低潮中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寻找自我救赎之路。
在这一轮的探底风波之中,相信中国将涌现出一大批真正有潜力有实力的公司,局部的泡沫破灭很可能变成一种良性的淘汰,为今后优质的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平心而论,中国概念虽然仍存在管理上的不成熟痕迹,但却并不存在真正的泡沫。中国是全球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地区,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公司的信心未减,对于迫切希望得到华尔街信任的中国公司来说,这就是底气。
对于先行者与后来者,必须重新审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市绝非圈钱,而是投资与负债。进入资本市场,意味着更严格的公司治理和更大的监管成本,同时要为更大范围的股东创造价值。中国的新生代企业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问题:上市不是终点。
显然,尽管企业境遇、环境、底子各不相同,但在纳斯达克的大市场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中国概念股。显然也应该有一套共同的应对现下危机的解决办法。
责任编辑: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