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抓住思维活动的切入点和渗透点,通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情境中思维。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谈几点看法。
一、充分利用图画创设情境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欠缺。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能极大的引发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很好的起到传授知识,吸引学生兴趣的作用。而图画通常给学生以鲜明、直观的形象,在教学中利用图画来创设课文情境,可以让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课本中的插图,或者是教师自己创作的简笔画,都可用来作为课文情境创设的素材。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边读课文便在在黑板上勾画:计谋得逞后摇头摆尾的狐狸、上当受骗后一头雾水的老虎,还有那些被吓得惊慌失措的小兔、小鹿等等。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课堂上顿时变得欢呼雀跃,学生们兴味盎然,自然地理解了狐假虎威的文意,也增添了阅读的兴趣。再如在教学《再见了,北京》一课时,虽然很多学生对北京奥运会仍然记忆犹新,但当我在课堂上通过课件给学生展示绚烂多彩的礼花、气势恢宏的鸟巢画面的时候,学生仍然感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从学生发出的一声声惊叹声中,我感受到学生被画面上磅礴的气势所震撼、折服:我们的首都原来如此美丽、我们的国家原来这么强大!
二、运用优美的音乐来渲染情境
自古以来,音乐与文学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常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引起听者心灵的共鸣,将听众引入特有的意境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一些恰当的音乐来烘托气氛,渲染情境,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意境。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但愿人长久》、《我们爱你啊,中国》等课文时,选择一些恰当的乐曲,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或高歌、或低吟,他们的心绪自然地被牵引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轻松领悟课文的本质。再如在诠释、朗读课文时,配上适合课文情调的音乐,如《走,我们去植树》、《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等,配上欢快明了的音乐旋律,让读者感受春天的气息;《梦圆飞天》等课文则配上喜气洋洋的进行曲,此时,读者也仿佛置身于欢乐的海洋中。事实证明,学生在音乐造就的氛围中,伴随着跳动的音符,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情境,放松身心,产生强烈的心灵契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接受了艺术的熏陶。
三、让学生在表演中感悟情境
课堂表演,是很多小学生热衷参与的教学形式,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喜欢观看,而且也乐意表演。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恰当组织,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煞有介事,入情入境的表演,可以让学生潜心领悟人物的内心,感受课文的本质。如在上《狐假虎威》、《狼和小羊》等课文时,我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班级中举行课本剧表演,学生们演的惟妙惟肖,同学们看的兴致勃勃,既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又训练了表达能力。
四、创设灵活多变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所以会对学习兴趣越来越淡,甚至厌恶学习,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兴趣,缺乏探究的欲望。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引发积极的思维呢?我以为,教师在教学中,抓住点滴时机,创设灵活多变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情境中,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1、采用引人入胜的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手段。一个好的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迸发思维的火花,还能及时有效的反馈学习效果。如我在教学《黄山奇松》一文时,当学生已被神奇,秀美的黄山深深吸引之后,我设置问题:通过语段阅读,大家能感受到黄山奇松“奇”在哪儿?作者是怎样描写黄山奇松的“奇”的?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就自然的越过表象直入问题的深层。
2、善于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时机,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使他们在探究心理的驱使下,自觉主动的思维。如在教学《军神》一课时,我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后,问:“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的?针对这一点,大家能提出哪些问题?”之后,学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沃克医生为什么惊呆了?”“沃克医生的手为什么会微微颤抖?”“沃克医生为什么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教师抓住这些问题,因势利导:“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问题,而且都有一定的深度,很值得我们去探究。有了问题,就有了读书的动力,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文中,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中,一边读一边想。”这时,学生们情绪高涨,兴趣浓烈,边读课文边展开讨论,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中,认识也步步被引向深入。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牵引学生的思维。情境创设的方法也形式多样,在教学中巧妙设计情境,能较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使教与学的过程永远呈现和谐、高效的特点。
【作者单位:淮安市人民小学江苏 223000 】
一、充分利用图画创设情境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欠缺。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能极大的引发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很好的起到传授知识,吸引学生兴趣的作用。而图画通常给学生以鲜明、直观的形象,在教学中利用图画来创设课文情境,可以让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课本中的插图,或者是教师自己创作的简笔画,都可用来作为课文情境创设的素材。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边读课文便在在黑板上勾画:计谋得逞后摇头摆尾的狐狸、上当受骗后一头雾水的老虎,还有那些被吓得惊慌失措的小兔、小鹿等等。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课堂上顿时变得欢呼雀跃,学生们兴味盎然,自然地理解了狐假虎威的文意,也增添了阅读的兴趣。再如在教学《再见了,北京》一课时,虽然很多学生对北京奥运会仍然记忆犹新,但当我在课堂上通过课件给学生展示绚烂多彩的礼花、气势恢宏的鸟巢画面的时候,学生仍然感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从学生发出的一声声惊叹声中,我感受到学生被画面上磅礴的气势所震撼、折服:我们的首都原来如此美丽、我们的国家原来这么强大!
二、运用优美的音乐来渲染情境
自古以来,音乐与文学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常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引起听者心灵的共鸣,将听众引入特有的意境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一些恰当的音乐来烘托气氛,渲染情境,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意境。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但愿人长久》、《我们爱你啊,中国》等课文时,选择一些恰当的乐曲,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或高歌、或低吟,他们的心绪自然地被牵引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轻松领悟课文的本质。再如在诠释、朗读课文时,配上适合课文情调的音乐,如《走,我们去植树》、《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等,配上欢快明了的音乐旋律,让读者感受春天的气息;《梦圆飞天》等课文则配上喜气洋洋的进行曲,此时,读者也仿佛置身于欢乐的海洋中。事实证明,学生在音乐造就的氛围中,伴随着跳动的音符,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情境,放松身心,产生强烈的心灵契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接受了艺术的熏陶。
三、让学生在表演中感悟情境
课堂表演,是很多小学生热衷参与的教学形式,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喜欢观看,而且也乐意表演。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恰当组织,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煞有介事,入情入境的表演,可以让学生潜心领悟人物的内心,感受课文的本质。如在上《狐假虎威》、《狼和小羊》等课文时,我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班级中举行课本剧表演,学生们演的惟妙惟肖,同学们看的兴致勃勃,既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又训练了表达能力。
四、创设灵活多变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所以会对学习兴趣越来越淡,甚至厌恶学习,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兴趣,缺乏探究的欲望。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引发积极的思维呢?我以为,教师在教学中,抓住点滴时机,创设灵活多变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情境中,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1、采用引人入胜的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手段。一个好的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迸发思维的火花,还能及时有效的反馈学习效果。如我在教学《黄山奇松》一文时,当学生已被神奇,秀美的黄山深深吸引之后,我设置问题:通过语段阅读,大家能感受到黄山奇松“奇”在哪儿?作者是怎样描写黄山奇松的“奇”的?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就自然的越过表象直入问题的深层。
2、善于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时机,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使他们在探究心理的驱使下,自觉主动的思维。如在教学《军神》一课时,我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后,问:“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的?针对这一点,大家能提出哪些问题?”之后,学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沃克医生为什么惊呆了?”“沃克医生的手为什么会微微颤抖?”“沃克医生为什么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教师抓住这些问题,因势利导:“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问题,而且都有一定的深度,很值得我们去探究。有了问题,就有了读书的动力,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文中,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中,一边读一边想。”这时,学生们情绪高涨,兴趣浓烈,边读课文边展开讨论,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中,认识也步步被引向深入。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牵引学生的思维。情境创设的方法也形式多样,在教学中巧妙设计情境,能较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使教与学的过程永远呈现和谐、高效的特点。
【作者单位:淮安市人民小学江苏 22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