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经济工作成就(下)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ovicovicovi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1949~1979年计划经济时期,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起点,中国共产党执政仅62年就使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和平崛起,这在世界政党史上是罕见的。有人将十一届三中全会比作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将毛泽东贬归王明、博古者流,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才走上了富强之路,否定了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为使国家富强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进展。这正应了一句名言: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当毛泽东在 1949年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时候,上海的资产阶级曾经给共产党经济上打零分,于是在人民政权刚一建立它就开始了与我们党在经济上的第一次较量,先是“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继之以“五毒”进攻①,不出三年,他们就彻底失败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的能力服气了。此后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共产党建国后62年的经济工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中间有挫折、有错误,但错误和挫折教育了我们,使我们党越来越聪明,才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振兴、国家的独立富强。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候,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这个曾经衰落的文明古国,现在已经和平崛起。
  现在我们分三段来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第一个30年的经济工作。
  (一)1950~1957年这8年是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中经济工作成就最辉煌的时期
  这8年由三年恢复时期(1950~1952年)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构成。建国初这8年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主要精力抓经济的最初实践,所取得的惊世骇俗的成就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在处理各种复杂矛盾、领导管理经济和治理国家方面的杰出才干和惊人的工作效率。
  新中国成立时,面对的是国民经济严重衰退和全面萎缩的严峻形势,农业减产,工厂倒闭,交通梗阻,物资奇缺,物价飞涨,失业众多。1949年的全国生产,同解放前历史上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下降了一半,农业大约下降25%;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减少80%;粮食1.13亿吨,减少约25%。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只有亚洲国家平均值44美元的61.36%,连印度人均57美元的一半都不到。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政府手里接收下来的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而且不少人对共产党管理经济的能力表示怀疑,或者根本就不相信共产党会把经济管好(所谓共产党“在经济上恐怕要得零分”)。但中国共产党人在建政以后抓经济,一开局就得了满分!
  1949年11月29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关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总体设想,即“三年五年恢复,十年八年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观察,他在1951年2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更明确地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被中共中央正式确定为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战略。这里所说的“三年准备”,就是用三年的时间恢复国民经济。共产党说到做到,到1952年,国民经济完全恢复了: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77.5%,年均增长21.1%,比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历史最高水平增长20%;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145.1%,年均增长34.8%;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53.5%,年均增长15.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绝大多数都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记录;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提高70%左右,各地农民的收入一般增长30%以上。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也是执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 “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一五计划这5年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同样是正确的,经济建设是卓有成效的。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就超额完成。1957年与1952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8%,年均增长率为10.9%;工业总产值增长128.5%,年均增长18%;农业总产值增长25%,年均增长率达到4.5%。1957年与1952年相比,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例如:钢产量为535万吨,增长296%;煤1.31亿吨,增长96%;粮食产量3900亿斤,增长19%;棉花产量为3280万担,增长26%。1957年与1952年相比,国民收入总额增长了53%,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增长42.8%,农民的收入增加近30%;城乡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增长了23%,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按照“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用5年时间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新中国刚成立,世界即进入20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早已经实现了工业化,中国要想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及时、果断地抓住了这一主要矛盾、主要任务,这就是当年总路线中的“一化”。“一化”的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1953年起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展开了以156项重大项目为核心的工业建设,到一五完成时,工业化基础奠定了: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农业产值超过工业产值一倍多,而1956年的工业产值就超过农业产值。七十岁以上的老同志都参加了那个火红年代的奋斗,世界上有哪一个党、有哪一个政权在短短的5年时间就在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仅此一项,就足以粉碎“中国共产党不懂经济”、“毛泽东不懂经济”之类的谰言。
  说到这里,还有必要评论一下社会上对这一时期我党经济工作的两大质疑和指责。
  第一,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问题。在毛泽东逝世以后,某些人嘲讽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没有统购统销,1952年全年粮食产量(包括大豆)为3278亿斤,按当年5.6891亿人口计算,人均原粮仅576斤,农民能提供的商品粮本就很有限,不依靠统购统销,我们能在短短的5年内,就为贫穷的农业国打下工业化的基础吗?能平稳地解决1亿多城镇人口的吃饭问题吗?如果50年代就将粮食供销完全交给自由市场,可以断定,那一定没有中国现在的和平崛起。所有否定当年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人,如果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根本不懂经济却要冒充经济学家。
  第二,关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改革开放以来受攻击最多的问题之一,我们党内相当多的人也存在糊涂认识。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是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大工业不能建立在农业小生产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靠剥夺殖民地进行原始积累,我国政权的性质和国情不允许和不可能这么做,我们只能依靠内部,在农民身上打主意。同样,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所决定,要靠农业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同时又必须使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有所提高,唯一的出路在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或者说生产力,那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走农业集体化之路。其二,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的目的,从避免土地的封建周期律来看,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必须的。
  应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8年,是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中经济工作成就最辉煌的时期,也是广大工人和农民群众幸福感最强的时期。还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了理论创新,这就是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他提出的如何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者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十大关系的意见,既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又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十大关系》的精髓是强调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和科学发展,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它对此后半个多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都发挥着指导作用。
  (二)1958~1965年,社会主义建设艰苦探索时期(上)
  1958~1965年这8年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的特点,是全党希望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力争经济建设的速度尽可能快一些,多快好省,多快置于好省之前,突出的也是速度。
  现在很多人对大跃进啧有烦言,其实有多少人知道大跃进的真实含义?1964年12月13日毛泽东在审阅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时加写的一段文字:“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我们所说的大跃进,就是这个意思。
  在一个落后国家发展经济,提出大跃进,是必要的,事实上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大跃进运动中存在着浮夸风,一度还很严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现在想起来,让人仍然很痛心。但是,大跃进本质上是要求加快物质生产和建设运动,它不等于浮夸风,而只是浮夸风的诱因,把造成浮夸风的原因归结为大跃进运动的原因显然也是不科学的。
  让我们东鳞西爪般简单地回顾大跃进时期广大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所创造的一些奇迹。
  第一,工业。工业方面至少有以下20个第一: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制成(1958年3月);第一套电视发送设备试制成功(1958年3月);第一台40匹马力柴油拖拉机出厂(1958年4月);我国第一座小转炉1958年在首钢建成;第一部国产“东风”牌轿车试制成功(1958年5月);第一台最大的平炉在鞍钢建成出钢(1958年6月);第一个最大的炼钢厂武钢炼钢厂开工兴建(1958年7月);第一台内燃电动机车试制成功(1958年9月);第一艘潜艇建成(1958年9月);第一座年加工能力100万吨以上的现代化大型炼油厂——兰州炼油厂一期工程完工(1958年9月);我国第一台数控机床在清华大学诞生(1958年秋);第一台液力传动的内燃机车试制成功(1958年9月);第一艘排水量2.21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试航(1958年11月);试制出第一辆坦克(1958年12月);制造出第一架国产超音速战斗机──歼6型(1958年12月);第一台138吨交流电力机车试制成功(1959年1月);第一座重型拖拉机厂建成投产(1959年1月);第一座大型氮肥厂,试制首批氮肥(1960年);第一台1.2万吨压力自由锻造水压机制成(1962年6月,当时世界上只有美、英、德、捷克能制造这种机械);我国自制的第一种直升飞机“旋风25型”开始成批生产(1959年10月)。此外,有一万工人、三万复员转业军人参加的大庆石油会战开始(1960年,到1965年我国使用的原油及石油制品已全部自给),这也堪称第一。
  第二,交通运输:⑴铁路:1958年宝成铁路全线通车(全长668.5公里)、鹰厦铁路全线通车(全长698公里)、包兰铁路通车(全长1000公里),昆明铁路同越南铁路正式开始国际联运;1959年黔贵铁路正式通车(全长605公里);1960年兰新铁路通车(全长1315公里)。⑵民航:1958年北京一包头一银川一兰州航线正式通航,1959年北京—平壤国际航线正式通航。⑶桥梁:1959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1960年郑州黄河大桥建成通车。
  第三,技术进步:1958年6月,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开始运转,同时建成回旋加速器;1959年9月,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1万次的快速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试制成功;1961年中科院在研究蛙科动物的人工单性生殖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单性繁殖小蟾蜍成功,走在了法、美、德、比、日等国的前面。1961年9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激光器,即红宝石激光器。我国激光技术在当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四,水利建设:⑴河流治理:1958年黄河三门峡截流工程全部结束,1960年黄河刘家峡水库胜利截流、黄河青铜峡水库拦河坝合龙截流,黄河基本上得到治理;1958年海河拦河大坝合拢(使华北五条内河的淡水不再流入大海,从此咸淡分家)。⑵水利灌溉设施:1958年修建北京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全国修建的大大小小水库星罗棋布;1958年春,修建全长170公里的淮沭新河,1960年河南省林县动工修建红旗渠;1958~1961年农村出现了一批新的电力灌溉区,其中有著名的产稻区广东珠江三角洲;江苏南部和北部地区;浙江杭(州)嘉(兴)湖(州)等地区;重要的棉产区河北天津、唐山、保定、张家口地区;陕西关中地区;河南豫北和郑(州)洛(阳)三(门峡)地区;安徽史(河)、淠(河)杭(埠河)地区;山西南部中部地区,等等。这都是造福当代、泽被后世的艰苦伟业。
  总之,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也有很多教训,但还是靠中国共产党,还是靠中国人民自己进行总结,发扬成绩、纠正错误,走出一条新路来的。
  (三)196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艰苦探索时期(下)
  这基本上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从政治上评价文化大革命,与我们今天谈的主题无关,本文只谈经济。从“文革”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统计数字上看,“文革”时期的经济取得了发展,是明显的事实。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9%,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1976年和1966年主要产品产量相比,钢增长33.5%,原煤增长91.7%,原油增长499%,发电量增长146%,农用氮、磷、钾化肥增长117.7%,塑料增长148.2%,棉布增长20.9%,粮食增长33.8%,油料增长61.6%。②有人提出“文革”时期的这些统计数字是否准确的问题,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认为:“现在公布的十年内乱期间的数字,尽管有若干估算成分,但数字来之有据,又经过反复核对,可以说是基本可靠的。”③如果“截止197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这比文革前夕的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年均递增率达6.8%;主要产品的产量更是大幅度增长,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例如:钢产量达3178万吨,原油产量达10400万吨,原煤产量达61800万吨,粮食产量达30475万吨,它们分别是1965年的2.6倍,9.2倍,3.09倍,1.6倍。”③这怎么能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了呢?
  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对这一时期的农业状况非议的比较多,我们着重谈农业发展情况。“文革”期间中国农业的发展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1965年至1978年全国粮食产量由3889亿斤增长到6095亿斤,增幅达42.4%;人均粮食从536斤增加到634斤,增加18.3%。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改革后的90年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承认:“文革”时期“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其实,何止是粮食生产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最重要的还是在提高农业生产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改革开放后的农业发展打下了好的基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建国以来成就最大的时期,也是中国几千年中成就最大的时期。60年代前期至70年代后期基本上完成了包括海河治理、淮河治理、黄河治理、辽河治理等在内的许多大江大河的治理工程:1969年竣工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将长江、淮河、大运河和里下河联结起来,通过自流和机动引水结合进行排涝和抗旱,可灌溉农田250多万亩;1972年竣工的辽河治理工程,共修筑堤防4500公里,修建水库220座,流域共建电力排灌站920处,可灌溉农田1100多万亩;1973年完成的海河治理工程,共修筑防洪大堤4300多公里,开挖、疏浚河道270多条,新建涵洞、桥、闸六万多座,同时还建了许多水库,对洪、旱、涝、碱等灾害进行了全面治理,使海河的排洪能力比历史上提高了十倍多,使海河流域实现了每人一亩水浇地。截止到1977年全国各地共兴修了近百条人工河(例如林县红旗渠),建了七万多座大中型水库。1977年和1965年相比,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增长41%,全国机电排灌面积和水电站机电总装机容量分别增长355.58%和643%;1975年全国机井数比1965年增长935.89%。1976年与1965年相比,农业机械化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拖拉机、手扶拖拉机产量增长5.7倍和65倍,农业用电增长4.7倍,农用排灌动力机械拥有量增长4.9倍。抗自然灾害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以全国受灾面积基本相同的1976年与1965年相比,成灾面积由53.9%下降到26.9%。 ④
  以上三个时期基本上属于毛泽东时代。这一时期的成就放在国际上与主要大国比较,都是非常出色的,请看表1。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党领导新中国在这三十年取得的经济成就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以下我们给出了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至十一届三中全会那10年的6组关键数据,并与普遍认为较好的1965年进行对比(见表2)。
  上表数据表明,至少在改革开放之前的20年,1978年我国的经济形势算是比较好的:中国1978年GDP增长11.7%,财政收入增长28.2%,人均粮食633斤,达到196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物价总指数仅上涨0.7%,根本不存在通货膨胀。如果联想到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提出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仅用8年到1957年时就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那么,又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到1978年,我国工业和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构成,已经从1952年的43.1∶56.9,变为75.2∶24.8,初步实行了国家工业化的目标①。
  四、1979~2011年实行市场取向改革,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正式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之经过毛泽东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几年之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使我党在取得政权之前就设想的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加快经济发展有了可能,中国共产党抓住这一机遇及时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获得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这三十多年的变化是大家亲身经历的,所以不用多说,我这里仅简单列出两组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8年与1952年比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增加441倍,年均增长11.5%;工业总产值增加370倍,年均增长11.1%;农业总产值增加72倍,年均增长7.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加391倍,年均增长11.3%;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加1319倍,年均增长13.8%;财政收入增加333倍,年均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5倍(1952年用的是人均消费水平),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7倍(1952年也是用人均消费水平)年均增长8.1%。②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价格大部分放开,特别是发生过几轮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一时期的物价水平上涨了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不等,用经济的价格总量对比,要打一定的折扣。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可以考察若干重要的实物指标。在工业方面:原煤产量增加41倍(按人均增加17.8倍),布产量增加18倍(按人均增加7.8倍),原油产量增加431倍(按人均增加187.4倍),发电量为474倍(按人均增加206倍),钢产量增加370倍(按人均增加160.9倍),水泥产量增加4894倍(按人均增加2170.8倍)。在农业方面:粮食产量增加2.2倍(按人均增加0.96倍),棉花产量增加为5倍(按人均增加2.2倍),油料产量增加6倍(按人均增加2.6倍),猪牛羊肉产量增加21倍(按人均增加9.1倍),水产品产量增加28倍(按人均增加12.2倍)。即使从人均拥有的物质产品而言,除农产品而言,真正是大跃进了。即使是农产品,如果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硬约束——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个成绩也应该是不俗的了。
  至于这一时期存在什么问题,党内外,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要而言之,还是两点论,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这32年经济上的成功客观存在、举世瞩目,无论有多少问题,都不能否定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方面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 对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只见种植的香花,而不见杂陈期间的毒草;只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受益者雷鸣般的掌声,而不闻本已缺乏话语权的弱势群体的低沉呻吟,必将影响日后继续前进的步履。衷心希望十年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党在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方面更臻完美。
  (作者单位:北京特华财经研究所)
其他文献
经过向热心读者求证,我们确认了瑞星防火墙在半开放的局域网中确实存在功能缺陷,容易导致网络阻塞。正当我们准备撰文提醒广大读者注意的时候,瑞星发表了对吉林大学声明的回应。这份声明让我们忍无可忍,瑞星对消费者的漠视以及对自身产品极度不负责的态度跃然纸上,声明全文本刊不屑转载,下面让我们剖析一下瑞星的这份“流氓声明”中的关键字句,看看瑞星“独特的思维方式”。
期刊
用QQ邮箱收发邮件是很平常的事,不过想过用QQ邮件向好友送出美妙音乐呜?
期刊
盛夏时节,走进黑龙江省肇东市,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全市上下一心、合力打造的一处处文明温馨的和谐社区。肇东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距省会哈尔滨53公里,距油城大庆74公里,处于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走廊与哈尔滨都市圈的叠加部位,地理位置优越,是黑龙江西部一个重要城市。  近年来,为给市民营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该市打破资金瓶颈,采取财政拨付一块,向上争取一块,开发商提供一块,城乡部门资助一块等
期刊
由大连市政府主办,以“游钓长山群岛、尽享乐活人生”为主题的2011大连长山群岛国际钓鱼节于2011年8月26日拉开帷幕,自1997年至今,大连长山群岛国际钓鱼节已成功举办了13届。十多年来,在各级各界的关怀帮助下,大连长山群岛国际钓鱼节日渐成熟,成为推广海钓运动、彰显海岛风采、促进经贸交流、提高地区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知名品牌。本届大连长山群岛国际钓鱼节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和利用大连海
期刊
卢平,生长于天府之国的成都,现任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革中央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中山书画社社长。她的先生纪清远也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是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六世孙,现任北京画院创作室主任。这对画坛伉俪从1991年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举办“伉俪画展”, 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画展,屡次获奖。  在绘画风格上夫妻俩各有千秋,但艺术成就上却同领风骚。多年来,他
期刊
第十三届大连国际啤酒节于2011年7月28日在星海广场盛大启幕,本届啤酒节是中国国际啤酒节落户大连的第十个年头,经过十年的融合、发展,大连国际啤酒节已被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所熟知,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的啤酒盛会。大连这座浪漫的海滨城市也因为啤酒节的到来,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与活力。作为大连旅游品牌活动,啤酒节不但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更对促进城市旅游的发展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多年的啤酒节举办历
期刊
经常使用网络电视软件的朋友在享受在线欣赏影视节目的便利时,是否注意到各类网络电视软件会在磁盘里产生一些垃圾文件呢?网络电视软件一般都要将相关的视频文件存放到一个临时的缓存文件中,当你关闭电影时,这些文件一般会被自动清理,但假如出现意外关闭等情况时,缓存文件就不会被清理,这时就需要手动清理了。
期刊
使用vista系统的用户都知道,它的地址栏不再是传统的绝对路径样式,而是由层层目录名称组成。如果想进入上一级目录,只要点击相应的名称就行了。而且,展开每个目录名称旁的小三角图标,还可以快速切换到其他子目录,从而避免了手动输入路径地址的麻烦。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蓬勃发展的城市化,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还没有被彻底破除的背景下推进的。虽然已有近2亿农村人口在各类城市就业和生活,但却不可能与普通市民一样,享受同等权利、机会和待遇。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化,必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民转变为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第二阶段,是农民工转变为市民,即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城市的缩影。我国的城市化因此面临着如何面对“半城市化”所带
期刊
硬盘内部盘片的磁介质密度(即单碟容量)越人就意味着数据密度越大,同转速情况下单碟容量大的硬盘读取数据更快。以前硬盘都是采用纵向记录(Longitudinal Recording)技术,但随着存储密度的快速提升,特别是单碟容量100GB的硬盘出现以后,纵向记录不可避免的超顺磁效应导致了硬盘容量增长速度停滞不前,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硬盘性能的提升。那么是什么成为了影响硬盘发展的瓶颈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