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探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zh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水平,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进行改革,本文主要探讨了项目化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
  1.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背景
  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需要紧密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为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许多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择不再仅限于一张文凭,而是要考察其是否有能力。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而言,掌握计算机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其应用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素质。因此,技工院校要高度重视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开展,并将其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大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主,突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重视学生未来的职业分析,以校企合作等形式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要注重教学过程,力求彰显职业特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确保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生即使在学校学习,也如同有实际的工作经历一般,这是项目化教学的应用关键。以校企合作为例,计算机应用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内容
  第一,在对技工院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走访和调研的过程中,找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方案。第二,制定全新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课程标准。第三,制定全新的课程设计。第四,制定全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典型单元设计。第五,制定全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方案。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特色
  3.1教学内容针对性强
  目前,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教学能够更有针对性,与专业相结合。同时,将一些考证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之中,一边学习基础知识,一边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考取证书。
  技工院校的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呈现出了参差不齐的现状。有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好,动手能力较强,但有些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时候就显得十分吃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分层次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可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所收获。
  3.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第一,项目驱动法。这种方法主要结合了教学、学习和实践三个环节,使其不再各自分离,而是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的任务,实行项目驱动教学。这些任务通常是由一个案例分解而成,对于学生而言,这些任务构成了一种驱动力,使得学生能够对课程的知识点更加专注,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主动探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第二,多媒体讲练结合法。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融合了多媒体技术,这样可以使传统的教学课堂不再枯燥,还能够对学生开展个性化辅导,符合学生的需求。采用多媒体演示配合真实影片的播放,能够为学生带来良好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可以对抽象的知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同时,多媒体所带来的内容通常都十分新鲜,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使教学更加轻松,有效率。
  第三,以测促学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阶段性安排测验的方式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测验可以找到学生存在的不足,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通过以测促学这一方法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第四,作品考核法。这种考核法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的原创作品能够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要对作品要有较高的要求,鼓励学生多多创作不同风格的作品,不断发挥创造力。对于优秀的作品要进行展览,鼓励学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第五,对比法。对比法要有技巧,以客观公正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调研应用项目教学法和未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学习效果,这样就可以找到该教学方法存在的优势。
  3.3构建立体化教学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有计算机,充分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结合极域电子教室、软智、大屏幕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学生与教师机同步,在第一时间内将知识反馈到学生这里。该方式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相应的学习平台,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现代技术手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有针对。
  3.4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的机会,其中还包括强大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學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考核方案、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课程视频等等。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真正实现在线互动,咨询,答疑,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教学平台,可以及时收获知识,解开疑惑,下载所需的学习资源。
  4.结束语
  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之中,可以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有了新的课程标准、框架、考核方式。学生通过项目化课程的学习之后,既可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还能够提高其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卫伶,黄浪.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初探[J].职业,2016.06:94
  [2]陈永彪.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创新[J].信息通信,2015.08:274-275
其他文献
【摘 要】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以往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资源和电教设备来丰富学生的课堂,使导入趣味化;使句型游戏化;使对话情景化;使练习趣味化;使作业开放化。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多元化;增强学习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很活跃,经常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参加课堂活动;而有的学生总是沉默不语,对教学活动并不热心,怎样才能让他们“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科技进步对提高农业生产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科技发展的状况以及科技对农业的支撑
介绍了读者服务工作的概念,阐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工作的特征,探讨分析了高职院校读者需要的多样性,提出了做好高职院校读者服务工作的建议。
【摘 要】晚清状元、教育家张謇以爱国情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开辟了教育的新路子,推动了江海地区教育,对海门当地教育界影响尤深。张謇在教育上的贡献与其独特的育才观有密切关系。本文对张謇的育才观解读,借此了解其对海门普高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张謇;育才;教育  近代以来,海门教育逐渐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标识,形成一种特有的地方教育文化范式,为经济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追本溯源,晚清教育大亨张
分析了高师院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面临的困境,论述了文献采访虚拟团队建设的必然性,提出了通过开展工作分析、厘清团队目标、促进有效沟通等策略来加强虚拟团队建设。
开展"首问责任制"是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阐述了高职图书馆"首问责任制"的含义与实施要求,分析了高职图书馆推行"首问责任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