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央视《对话》栏目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其中,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今年“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
整个节目看下来,感受还是很多的。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首先由中国学生阐述。我们的孩子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入手,从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到吟咏茶马古道,然后有人弹古筝,有人弹钢琴,有人吹箫,三个女生大合唱,一人一句,一会又是一个人深情地背诵,然后是大合唱。最后对非洲的援助计划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只说组织去非洲旅游,组织募捐,还去非洲建希望小学。整个感觉是一个大扫帚,只是在后面拖个小小的“尾巴”,很不协调。
这时,现场有一个留美的华裔作家发问说,你们募捐,要我掏钱出来,首先你的整个援助计划得打动我,我还要知道我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我捐出去的每分钱是不是都真正发挥作用了。我们的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面面相觑,谁也回答不出来。
而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是从非洲目前的实际情况,从也许我们想都想不到的非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来很细小的实际问题入手,每一项,做什么,准备怎么做,甚至具体到每项的预算,而那些预算竟然准确到几元几分。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拿来就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与美国学生的成熟干练稳重不同,从节目表现的东西来看,中国学生完全与社会实际脱钩,眼光局限,而且欠缺整体意识,除了才艺展现,就是书本上的知识。
看完之后,我老是在想一个问题,作为咱们顶级名牌高校的优秀学生,到底“差”在哪儿?不是知识不丰富,不是才艺不高,而是缺少思考,缺乏起码的行动能力。如果我们思考一下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模式,再来谈这个问题,就不会令人惊讶了。我们平时要分数呀,这个过不去的“坎”,是包括考生、家长、老师、学校在内的所有人都需要的。也就是在这样的“考”“拷”“烤”之下,学生的思维品质、行动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都没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那又怎么能要求他们在“实战状态”下能从容应对呢?
这就是教育体制问题,也就是我们国情所在。恐怕一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作为教师的我深知目前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困惑,喊落实素质教育,其实还是在搞应试的那一套。许多时髦的口号都只是美丽的标签,并没多少可供实际操作的成分,即使有那么一点点也在实际执行当中损耗掉了。
所以理智想来,我们的学生不如人家美国学生发挥的好,就得服气才是。毕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吗?天上不会掉下馅饼的。如果再把眼光放远一点的话,我们就会想到为什么世界上那些顶级的发明创造我们所占的比例很小,诺贝尔奖好像老是跟我们在捉迷藏。
最近看到一则资料,说是的新加坡通过协作学习“打造动感课堂”。有一个案例是这样的:一个班级要学习的课文是一篇关于噪音危害的小型调查报告,课文内容涉及了不同的人对噪音问题的看法。小组活动时,每个小组要选出一个学生充当记者,对不同的人进行采访,小组其他学生则根据课文的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分别充当医生、教师、游戏厅的老板、居民、家长、学生等不同的社会角色,回答记者的提问。
在一番准备、彩排之后,一个个小组依次上场了。在“记者”的采访中,“医生”分析了噪音对人听觉器官的损害,“教师”回答了噪音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后果,“老板”讲述了自己的游戏厅因为噪音问题被政府勒令停业的经历,“居民”诉说了噪音影响休息的痛苦,“家长”表达了对孩子在嘈杂的游戏厅里玩耍的担忧……
有一个“居民”愁眉苦脸地说,因为噪音自己一夜一夜不能睡觉,简直生不如死;还有一个“老板”说,因为停业,自己的肚子每天饿得像打鼓,还要天天被老婆骂……学生们夸张幽默却不乏真实的语言逗得大家笑声一片。
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动感课堂”,学生充分“动”了起来,在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在目前新课改理念逐步深入的情况下,也有学校有各种各样让学生享受过程的尝试,但我总觉得我们所做的表演的成份多于实际操作的成份,给人不是“拔苗助长”就是“画蛇添足”。
再来看他们的一个案例,学生要写议论文了,怎样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呢?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怎么想都是一团乱麻。
课堂上,教师在白板上写下了这样的论题“新加坡的人力资源有限,在可预见的将来,女性也需要参与国民服役”。在学生们思索片刻后,教师让学生们全部起立,教师说:“你们同意女性参与国民服役吗?完全同意的同学,请站在我的右边排成一列;完全不同意的,请站在我的左边排成一列;又想同意又不想同意的,站在这两行中间排成一列;如果有人现在还没有任何想法,就暂时当一下流浪汉,在教室里逛一逛。”
很快,教室里出现了三个队列,有几个人在队列外目光游移地看着大家。教师随机选择右边一列的学生,让他解释站在这一列的原因。解释完后,教师问全班学生:“你们和他想得一样吗?如果不同,可以调整行列。想法和他越接近的,就越靠近他站的行列。”话音刚落,几个男孩子立刻聚集起来,亲热得搂成一团。教师又向另外一列的学生随机提问。这样,每一次教师发问以后,队列就要发生一些移动。不一会儿,那几个“流浪汉”也悄悄地走进了自己选择的队列中。
反复几次以后,教师停止发问,开始布置下一个阶段的任务:左边队列为正方,右边队列为反方,中间队列为中立。相同立场的学生聚在一起,设法罗列出说服或反驳对方的若干理由,中立的学生负责总结双方看法,找出双方立论中的不足加以补充。最后,每个学生根据总结的结果,写出一篇议论文。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纷乱的思路,同时聆听别人的意见,逐步明确自己的观点。把相关观点整理出来就是作文,学生就有话可写了,自然内容就不会空泛。
反思一下我们所做的,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技法,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组织结构,怎样润色语言,观点和材料怎样统一等等,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即使让老师逼着要交作文了,也只是应付了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责任编辑:陈国庆
整个节目看下来,感受还是很多的。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首先由中国学生阐述。我们的孩子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入手,从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到吟咏茶马古道,然后有人弹古筝,有人弹钢琴,有人吹箫,三个女生大合唱,一人一句,一会又是一个人深情地背诵,然后是大合唱。最后对非洲的援助计划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只说组织去非洲旅游,组织募捐,还去非洲建希望小学。整个感觉是一个大扫帚,只是在后面拖个小小的“尾巴”,很不协调。
这时,现场有一个留美的华裔作家发问说,你们募捐,要我掏钱出来,首先你的整个援助计划得打动我,我还要知道我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我捐出去的每分钱是不是都真正发挥作用了。我们的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面面相觑,谁也回答不出来。
而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是从非洲目前的实际情况,从也许我们想都想不到的非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来很细小的实际问题入手,每一项,做什么,准备怎么做,甚至具体到每项的预算,而那些预算竟然准确到几元几分。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拿来就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与美国学生的成熟干练稳重不同,从节目表现的东西来看,中国学生完全与社会实际脱钩,眼光局限,而且欠缺整体意识,除了才艺展现,就是书本上的知识。
看完之后,我老是在想一个问题,作为咱们顶级名牌高校的优秀学生,到底“差”在哪儿?不是知识不丰富,不是才艺不高,而是缺少思考,缺乏起码的行动能力。如果我们思考一下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模式,再来谈这个问题,就不会令人惊讶了。我们平时要分数呀,这个过不去的“坎”,是包括考生、家长、老师、学校在内的所有人都需要的。也就是在这样的“考”“拷”“烤”之下,学生的思维品质、行动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都没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那又怎么能要求他们在“实战状态”下能从容应对呢?
这就是教育体制问题,也就是我们国情所在。恐怕一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作为教师的我深知目前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困惑,喊落实素质教育,其实还是在搞应试的那一套。许多时髦的口号都只是美丽的标签,并没多少可供实际操作的成分,即使有那么一点点也在实际执行当中损耗掉了。
所以理智想来,我们的学生不如人家美国学生发挥的好,就得服气才是。毕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吗?天上不会掉下馅饼的。如果再把眼光放远一点的话,我们就会想到为什么世界上那些顶级的发明创造我们所占的比例很小,诺贝尔奖好像老是跟我们在捉迷藏。
最近看到一则资料,说是的新加坡通过协作学习“打造动感课堂”。有一个案例是这样的:一个班级要学习的课文是一篇关于噪音危害的小型调查报告,课文内容涉及了不同的人对噪音问题的看法。小组活动时,每个小组要选出一个学生充当记者,对不同的人进行采访,小组其他学生则根据课文的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分别充当医生、教师、游戏厅的老板、居民、家长、学生等不同的社会角色,回答记者的提问。
在一番准备、彩排之后,一个个小组依次上场了。在“记者”的采访中,“医生”分析了噪音对人听觉器官的损害,“教师”回答了噪音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后果,“老板”讲述了自己的游戏厅因为噪音问题被政府勒令停业的经历,“居民”诉说了噪音影响休息的痛苦,“家长”表达了对孩子在嘈杂的游戏厅里玩耍的担忧……
有一个“居民”愁眉苦脸地说,因为噪音自己一夜一夜不能睡觉,简直生不如死;还有一个“老板”说,因为停业,自己的肚子每天饿得像打鼓,还要天天被老婆骂……学生们夸张幽默却不乏真实的语言逗得大家笑声一片。
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动感课堂”,学生充分“动”了起来,在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在目前新课改理念逐步深入的情况下,也有学校有各种各样让学生享受过程的尝试,但我总觉得我们所做的表演的成份多于实际操作的成份,给人不是“拔苗助长”就是“画蛇添足”。
再来看他们的一个案例,学生要写议论文了,怎样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呢?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怎么想都是一团乱麻。
课堂上,教师在白板上写下了这样的论题“新加坡的人力资源有限,在可预见的将来,女性也需要参与国民服役”。在学生们思索片刻后,教师让学生们全部起立,教师说:“你们同意女性参与国民服役吗?完全同意的同学,请站在我的右边排成一列;完全不同意的,请站在我的左边排成一列;又想同意又不想同意的,站在这两行中间排成一列;如果有人现在还没有任何想法,就暂时当一下流浪汉,在教室里逛一逛。”
很快,教室里出现了三个队列,有几个人在队列外目光游移地看着大家。教师随机选择右边一列的学生,让他解释站在这一列的原因。解释完后,教师问全班学生:“你们和他想得一样吗?如果不同,可以调整行列。想法和他越接近的,就越靠近他站的行列。”话音刚落,几个男孩子立刻聚集起来,亲热得搂成一团。教师又向另外一列的学生随机提问。这样,每一次教师发问以后,队列就要发生一些移动。不一会儿,那几个“流浪汉”也悄悄地走进了自己选择的队列中。
反复几次以后,教师停止发问,开始布置下一个阶段的任务:左边队列为正方,右边队列为反方,中间队列为中立。相同立场的学生聚在一起,设法罗列出说服或反驳对方的若干理由,中立的学生负责总结双方看法,找出双方立论中的不足加以补充。最后,每个学生根据总结的结果,写出一篇议论文。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纷乱的思路,同时聆听别人的意见,逐步明确自己的观点。把相关观点整理出来就是作文,学生就有话可写了,自然内容就不会空泛。
反思一下我们所做的,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技法,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组织结构,怎样润色语言,观点和材料怎样统一等等,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即使让老师逼着要交作文了,也只是应付了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