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品德课程改革以及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本文从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以及现实性的动态意义和具有教育性、活动性、因材施教、实效性、综合性等原则为基础,充分提出了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捕捉课程资源;以学生生活为起点,筛选课程资源;以教学流程为切入点,生成课程资源;以现代媒体为手段,激活课程资源等思路。
【关键词】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是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实现课程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我国学校和教师长期习惯于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所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毕竟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尽管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已经逐步认识到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针对性。
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外在的形式,缺乏有效性。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一些随意性,缺乏适切性。
面对着课堂的“美丽”和“热闹”,面对老师的坦白和执着,我们不禁要重新审视小学德育新课程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其价值和意义何在?课程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何在?在不断研究和学习中,我认识到:
1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开发和利用品德课程资源的意义何在呢?其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体系,而是博大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不是某种静止不动的状态,而是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性的动态。因此,最需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最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品德课程要加强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能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
2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2.1 教育性原则。 品德课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的一门课程,一直担任着“德育主渠道的角色”。品德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成长为具备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以教育意义为准则,进一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道德的情感,形成高尚情操。
2.2 活动性原则。 品德教学目标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培养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人。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体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确保学生通过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获得道德水平的发展。
2.3 因材施教原则。 不同的学生其生活经历、生活方式、生活经验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生活实际需要,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共性,还要关注个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2.4 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就是要根据资源的不同特点,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2.5 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开发和利用时,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3.1 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捕捉课程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帕普雷什学校在每年迎接新生入学时,大门的墙壁上,总是挂着一幅大标语:“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时,苏霍姆林斯基回答说:对于8岁的孩子,不能讲这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祖国吗?
2002年实施颁布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课程的性质: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可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预期并最终实现的教学质量标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和动力。教学目标最终决定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方向,也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效益。因此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捕捉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根本。
在品德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列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是共同存在于生活中,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提升的关系。它是多维的、综合的。然而,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教师再创造、再设计的自主权,加之提倡回归生活、关注儿童,我们的教师反而把握不住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加强目标意识,在了解课标,建立课标理念的基础上,把握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在备课时根据课标和单元目标,以及学生生活经验,预设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作为教学目标,教学中的活动、情境、教学内容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设定和进行。
3.2 以学生生活为起点,筛选课程资源。 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学生才能够体验到如海德格尔所描绘的“诗意人生”。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所以儿童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尤其是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就要求课程内容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这具体有:真实的生活、日常的生活、普通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正在进行的生活)、首属群体中的生活(在儿童主要生活圈中的生活)。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起点,筛选出符合儿童需要的课程素材,才能激活我们的品德课堂。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目的不是单纯地展示生活场景,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引导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指的是,它呈现的不仅是一种“生活图景”,更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图景”,或者说“富含价值的生活图景”,即经过“重构”的、体现教育意图的、有教育意义的、能够发挥价值教化作用的和引导儿童创造与发展美好生活的生活“图景”。
3.3 以教学活动为途径,优化课程资源。
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一点“我要学生怎么做”,多一点“我能帮助他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成长”!
儿童天性好玩,生性好动,可以说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品德课程被称为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重要特点,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儿童更多的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课程标准语)以活动为载体,把德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认知获得偏重于“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转变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帮助儿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即在水中学习游泳,在生活中过更好的生活。教学活动作为品德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须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教学空间,遵循针对性、趣味性的原则,以课堂实效为标准,优化教学活动。
3.3.1 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 品德的效果应是知行并重,“教学不能满足于间接的经验和虚拟的沟通,因为知识的建构有赖于既有知识和直接经验的支撑。”课堂上,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促进情感的内化,道德具有实践性的特征,离开道德实践活动无法在真实意义上学习道德。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举例:“我们从小孩子说起,他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
3.3.2 采用开放有效的组织形式。 我们的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我们的品德课堂中出现了许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辩论式”“答记者问式”“拔河式”“小组合作式”……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有利于改变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但是,教学组织形式是为课堂教学实效服务的,应与所设计的教学活动相适应。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必须以课堂实效为准绳。
3.4 以教学流程为切入点,生成课程资源。 动态的,才是美丽的。因此,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些留白,多一些灵动;多一些生成,多一份精彩!
教学流程就是将教学设计内容以最优化的原则进行“组装”。大家都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同样的马,由于调整了出场顺序,结果却反败为胜。同样,在课程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也需要依据学生对三维目标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流程。
3.5 以现代媒体为手段,激活课程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伴随课程改革的脚步声,悄然走进了课堂。以其拥有的强大表现力、交互性、较好的受控性和直观性赢得广大教师的青睐。随着网络的普及,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成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辅助手段,《品德与社会》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但是,对此类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形式化”、“表演化”、“无效化”等问题并不少见。这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非多多益善,而是为了缩短时空距离,举行情感升华,推进教学进程。
在《品德与社会》的每个年段中都有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主题为——走近世界,通过介绍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文化遗产、节日风俗、民族习惯、科学技术、战争与和平等不同侧面,引导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但由于时空所产生的距离,与学生生活距离遥远,通过媒体缩短时空距离,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激发想象其中包含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甚至影视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因而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形象,更加多样化,节省教学时间,调整、学习内容的掌握、学习方法的改革、学习负担的减轻,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品德课程资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资源,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课程标准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网络文章) 康长运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3]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 《道德学习论》 王建敏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 《小学德育》2005年各期刊 《小学德育》杂志社
[6] 《三级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的利用》(网络文章) 王嘉毅 西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是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实现课程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我国学校和教师长期习惯于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所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毕竟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尽管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已经逐步认识到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针对性。
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外在的形式,缺乏有效性。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一些随意性,缺乏适切性。
面对着课堂的“美丽”和“热闹”,面对老师的坦白和执着,我们不禁要重新审视小学德育新课程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其价值和意义何在?课程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何在?在不断研究和学习中,我认识到:
1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开发和利用品德课程资源的意义何在呢?其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体系,而是博大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不是某种静止不动的状态,而是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性的动态。因此,最需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最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品德课程要加强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能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
2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2.1 教育性原则。 品德课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的一门课程,一直担任着“德育主渠道的角色”。品德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成长为具备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以教育意义为准则,进一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道德的情感,形成高尚情操。
2.2 活动性原则。 品德教学目标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培养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人。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体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确保学生通过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获得道德水平的发展。
2.3 因材施教原则。 不同的学生其生活经历、生活方式、生活经验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生活实际需要,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共性,还要关注个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2.4 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就是要根据资源的不同特点,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2.5 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开发和利用时,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3.1 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捕捉课程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帕普雷什学校在每年迎接新生入学时,大门的墙壁上,总是挂着一幅大标语:“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时,苏霍姆林斯基回答说:对于8岁的孩子,不能讲这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祖国吗?
2002年实施颁布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课程的性质: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可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预期并最终实现的教学质量标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和动力。教学目标最终决定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方向,也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效益。因此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捕捉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根本。
在品德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列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是共同存在于生活中,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提升的关系。它是多维的、综合的。然而,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教师再创造、再设计的自主权,加之提倡回归生活、关注儿童,我们的教师反而把握不住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加强目标意识,在了解课标,建立课标理念的基础上,把握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在备课时根据课标和单元目标,以及学生生活经验,预设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作为教学目标,教学中的活动、情境、教学内容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设定和进行。
3.2 以学生生活为起点,筛选课程资源。 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学生才能够体验到如海德格尔所描绘的“诗意人生”。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所以儿童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尤其是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就要求课程内容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这具体有:真实的生活、日常的生活、普通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正在进行的生活)、首属群体中的生活(在儿童主要生活圈中的生活)。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起点,筛选出符合儿童需要的课程素材,才能激活我们的品德课堂。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目的不是单纯地展示生活场景,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引导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指的是,它呈现的不仅是一种“生活图景”,更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图景”,或者说“富含价值的生活图景”,即经过“重构”的、体现教育意图的、有教育意义的、能够发挥价值教化作用的和引导儿童创造与发展美好生活的生活“图景”。
3.3 以教学活动为途径,优化课程资源。
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一点“我要学生怎么做”,多一点“我能帮助他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成长”!
儿童天性好玩,生性好动,可以说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品德课程被称为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重要特点,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儿童更多的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课程标准语)以活动为载体,把德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认知获得偏重于“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转变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帮助儿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即在水中学习游泳,在生活中过更好的生活。教学活动作为品德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须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教学空间,遵循针对性、趣味性的原则,以课堂实效为标准,优化教学活动。
3.3.1 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 品德的效果应是知行并重,“教学不能满足于间接的经验和虚拟的沟通,因为知识的建构有赖于既有知识和直接经验的支撑。”课堂上,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促进情感的内化,道德具有实践性的特征,离开道德实践活动无法在真实意义上学习道德。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举例:“我们从小孩子说起,他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
3.3.2 采用开放有效的组织形式。 我们的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我们的品德课堂中出现了许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辩论式”“答记者问式”“拔河式”“小组合作式”……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有利于改变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但是,教学组织形式是为课堂教学实效服务的,应与所设计的教学活动相适应。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必须以课堂实效为准绳。
3.4 以教学流程为切入点,生成课程资源。 动态的,才是美丽的。因此,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些留白,多一些灵动;多一些生成,多一份精彩!
教学流程就是将教学设计内容以最优化的原则进行“组装”。大家都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同样的马,由于调整了出场顺序,结果却反败为胜。同样,在课程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也需要依据学生对三维目标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流程。
3.5 以现代媒体为手段,激活课程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伴随课程改革的脚步声,悄然走进了课堂。以其拥有的强大表现力、交互性、较好的受控性和直观性赢得广大教师的青睐。随着网络的普及,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成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辅助手段,《品德与社会》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但是,对此类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形式化”、“表演化”、“无效化”等问题并不少见。这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非多多益善,而是为了缩短时空距离,举行情感升华,推进教学进程。
在《品德与社会》的每个年段中都有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主题为——走近世界,通过介绍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文化遗产、节日风俗、民族习惯、科学技术、战争与和平等不同侧面,引导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但由于时空所产生的距离,与学生生活距离遥远,通过媒体缩短时空距离,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激发想象其中包含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甚至影视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因而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形象,更加多样化,节省教学时间,调整、学习内容的掌握、学习方法的改革、学习负担的减轻,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品德课程资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资源,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课程标准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网络文章) 康长运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3]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 《道德学习论》 王建敏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 《小学德育》2005年各期刊 《小学德育》杂志社
[6] 《三级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的利用》(网络文章) 王嘉毅 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