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代大学本科生普遍存在研究意识缺失的问题,高校教师应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向大学生渗透研究意识。文本阅读是获得研究意识不可或缺的前提,应指引大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并尽量与课程教学同步;把握学科前沿动态,以自身的研究现身说法,构建艺术化的研究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研究意识的直接浸润;作业设计应遵循可操作性、创新性、循序渐进等原则,让学生在学术训练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研究意识。
关键词: 研究意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型课堂
学生作业缺乏原创性,论文是不断复制、粘贴、拼凑而成的,这令当今高校教师十分苦恼。当代大学本科生普遍存在研究意识缺失的问题,原因主要表现在:首先,中国高等教育已走向大众化时代。上世纪90年代以降,大学生逐渐失去“天之骄子”的身份光环,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其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学习趋向务实性。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忙着考英语、计算机和其他各种等级证书,忙着兼职以获取工作经验,无意于科学研究。再次,就现状来看,大学生一般都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进入大学学习,又基本是在课程体系下完成学业的。大学课堂大多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研究意识的培养。研究意识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品质,培养科研工作者是当今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研究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研究意识的缺乏必定会损害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应当引起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如何培养和拓展大学生的研究意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意识,是十分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文本阅读:研究意识获得的前提
“文学教学基础的基础就是对文本直接的解读和体悟”[1],只有对文本有了个性化的感悟,才会发生赏析、阐释、评论作品的冲动,因此,文本阅读是获得研究意识不可或缺的前提。
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对多数大学生而言,一款刺激的网络游戏肯定会比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更具有诱惑力,他们盯着手机屏的时间也要远远超过他们捧着世界名著的时间。“少上点网,多读点书”,成为对当前大学生最常见的忠告。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重要的职责。在笔者看来,指导学生阅读应注意趣味性、经典性和同步性等几个方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离不开兴趣,阅读更离不开兴趣。要想让学生顺利地进入现代文学领域,首先必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要让大学生感到阅读不是一种压力和任务,而是一种享受,它能给予我们精神的寄托、情感的慰藉、性情的陶冶。一旦在阅读中发现无限的乐趣,自觉阅读的习惯很快就会养成。为此,我们可以在课前布置阅读任务,并要求同学在课堂上复述作品内容或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迫使学生阅读作品。在作品的选取上我们可以先安排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如钱锺书的《围城》、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等,让学生快速地进入阅读状态、轻松地获得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应鼓励学生广泛涉猎,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所在,并进行深入阅读,为以后的毕业论文或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强调多读书的同时,还应该强调读好书。名著是各个时代的经典之作,阅读名著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净化心灵。然而,在信息化的今天,快餐式的或碎片化的阅渐成趋势,爱读名著的青少年越来越少了,即便是文学专业的大学生,这种情形着实令人担忧。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不计其数的经典名著,从《哈姆莱特》《战争与和平》等外国名著,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都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都像是蕴藏丰富的矿山,值得当代学生去挖掘。名著一般篇幅都较长,内容与现代生活远亦有距离,难以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有必要指引大学生戒骄戒躁,沉潜入世界名著之中,了解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体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在现当代文学领域,一些畅销的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等受到大学生的追捧,但经常流连其间,过多地贪恋“零食”,必然会败坏胃口,要让学生认清一流作家作品的“正餐”位置,指导他们多读鲁迅、沈从文、莫言、贾平凹等。
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还应与课程教学同步。以何种次序来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向来没有定论,一般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所当然可以成为阅读的导向。但是,通常一个人的兴趣多变,全凭兴趣来阅读就过于随意,是不可能系统地掌握一门学科知识的。实践证明,指引学生按照教学进度来阅读文学作品,不但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形成整体了解。为此,在讲授一个时段的文学史之前,教师可以列出重点阅读作品目录,并适当拟出几个相关问题,让同学们在阅读中去寻找答案,或者请同学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作品。比如,在讲述新时期先锋文学时,可以让同学重点阅读马原、苏童、孙甘露等的作品,拟的问题可以是宏观方面的,如先锋文学叙事有何特征,它与传统小说叙事有何不同,也可以是具体的某个问题,如你是如何理解马原的“叙述圈套”的等。对即将讲授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同学们带着如许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上通过讨论交流阅读感受,结合教师的分析讲解,势必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知识的识记就更加牢固。
阅读是掌握现代文学学科知识的基础,更是获得这一学科研究意识的前提。没有自身的阅读感受,教师的讲述只能使学生云里雾里,也就更不可能进入研究层面了。因此,必须强调对文学原典的阅读,使同学们获得审美愉悦和情感体验,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以及研究的能力。
二、研究性课堂:研究意识的直接浸润
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明确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概念,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2]。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应是所授专业知识的研究者,还应是教学艺术的探索者。
中小学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教书育人,而高校教师的职责应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条即科学研究。大学教授必须是科学研究者,必须探索科学的前沿阵地,并且将最新的科学知识迅速地传递给大学生。如果一个人掌握较好的教学方法,而科学研究一塌糊涂的话,那么,他很可能不能胜任高校教师这一职业。要想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研究意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研究意识的主阵地,有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学生直接得到研究意识的浸润。 首先,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研究知识。学生最讨厌的莫过于照本宣科的课堂,教材里有什么讲授什么,这样的课堂了无生趣,只会让学生昏昏入睡。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尽管不可能对所授课程方方面面都有研究,但他必需是这门学科方方面面研究的关注者,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学科最新的前沿动态。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师应时常关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等本专业学术刊物和人大复印报刊《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资料,翻阅近年出版的文学史著作及各类学术专著,广泛吸收新鲜的研究成果,并将其渗透至课堂之中。例如我们在讲文学分期时,就必须注意到丁帆提出的将“民国元年”作为现代文学的起点[3];在讲授相关作家作品时,有必要知道新近出版的作家全集的相关信息;在分析张爱玲创作时,如果不读2012年出版的《小团圆》,就没法得到完整的张爱玲。当然,向学生传授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并不是说完全抛开教材,我们的课堂教学依旧仍应以教材为旨归,那些文学史著作上的知识是经过长时期积淀的,是关于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其次,教研相长,以自身的研究实践现身说法。一个不做科研的高校教师很难搞好教学,因为他无法把学生引到相关知识领域的前沿上去,也把握不了一些研究的思维方式。试想一下,一个从来不写学术论文,也不会写学术论文的老师,能指导学生做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来吗?科学研究其实就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诸种能力,当然即包括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言传身教,教师的科研会直接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科研,教师的科研能力强势必会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会不断地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发现新的学术生长点,并在理性思考中作出合理的解决,当新的研究成果取得后,必然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跨文化戏剧改编”的课题研究,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讲授戏剧板块时,尤其是洪深、曹禺、李健吾等的剧作时,我会专门分析他们的跨文化改编,结果很多学生对这个课题产生兴趣,研究热情高涨,以此方向作为毕业论文的不在少数,相继指导出《论陈治策的跨文化改编剧》《论奥尼尔〈天边外〉的三次“中国化”》《莫里哀喜剧在现代中国的改编》等,这些论文都取得不俗的成绩,有些还达到了公开发表的水平。
再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构建艺术化课堂。为了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本学科课堂教学的“三结合”原则。一、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在学习海子的代表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可以讨论这首诗作的情感基调,有的同学会认为诗作是积极向上、令人振奋的,有的同学则会它的情感基调是灰色的、消极的,随后,教师告之诗作的写作背景,进而归纳诗作表面上是明亮的、温暖的,但内里却潜藏着危险与悲凉。二、正史与野史相结合。讲授文学史知识的同时,可以穿插着讲述相关的名人轶事,作家的婚恋故事等,如讲授老舍时,可以顺便提及较少被人关注的作家赵清阁。近年来随着赵舍之间一段隐秘材料的曝光,赵清阁的名字逐渐浮出水面,赵舍的亲密关系,在当年重庆文化圈是“公开的秘密”,他们一起居住,共同创作。这样讲述不仅让学生对女作家赵清阁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还能为老舍由小说转向话剧创作及老舍之死作一个很好的注脚。三、文学作品与影视艺术相结合。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在课堂上适当的播放影视剧片段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分析张贤亮小说时,可以选用谢晋导演《牧马人》中许灵均和李秀芝结合的片段,来阐释作家“才子落难,小难养汉”的叙事模式。学生对阿城《棋王》中的一些棋类术语“下盲棋”、“车轮战”等了解不多,如果看到徐克导演的《棋王》中相关片段的话,就会对这些术语形成直观的认识。
三、作业设计:研究意识潜移默化的渗透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作业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对所学专业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更是对学生素质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的期中时期即布置作业,作业形式为学期小论文,作业的方向和内容由教师统一安排,在学期后半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经过小论文多次的训练,不但写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意识也可以得到培养。要让学生知道学术研究不只是教师或专家们的专利,并非是离他们遥远的事,竭力使学生端正作业态度,重视小论文的写作,将其看作是神圣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教师应不断地鼓励学生,提升他们的研究信心,激发他们的学术热情。
教育是授人以渔的过程,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将打渔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指出哪里有鱼打,具体怎么打、用什么工具来打则应靠学生自己通过学术实践来解决。因此,作业设计对教师来说是一门艺术。一份优秀的作业设计可以将研究意识轻松地渗透其间,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
首先,作业设计应具可操作性。作业任务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难易程度亦宜适中,应是一个本科生所能胜任的。切忌大而空泛的话题,如动辄就来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爱国主题”或“20世纪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等,这些拔苗助长式的作业设计只会使学生望而却步,丧失研究兴趣和信心。同时,作业设计应该有针对性,任务明确,目的清楚,也就是说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例如,在学习现代文学作品选时,我们可以读到一些包含月亮意象的小说,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老舍的《月牙儿》和张爱玲的《金锁记》等,或者一些包含鸟意象的诗歌,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戴望舒的《乐园鸟》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可以指导同学们比较分析这些月亮意象或鸟意象在不同文本中的象征意蕴;在分析新时期的小说叙事时,我们可以让同学比较阅读方方的《风景》、莫言的《生死疲劳》和余华的《第七天》等,让学生尝试“新时期小说中的亡灵叙事”这样的论题。
其次,作业设计应富于创新性。一篇学术论文是优秀的学术成果,还是低劣的学术垃圾,关键要看它能否给人们以新的启示。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新。在小论文的训练中,应指引学生追求创造性的学术成果,拒绝制造学术垃圾。将平时的作业训练当作科学研究来做,不重复前人的学术成果,以创新作为学术训练的评价标准,长此以往,必然让学生形成创新品格和科研意识。教师必须在选题上下足功夫,要有科学研究的敏锐眼光,想他人之不敢想,不走平常路。例如,很多学者关注到莫言小说的欲望化叙事,但少有人注意到其小说中的排泄,我们可以选取“莫言小说的排泄叙事”为题。在选题方面,我主张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为避免同学之间的重复,可以列出与本学期学习内容相关的十余个或者更多的论题方向,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作具体选择,当然也允许学生以课堂上获得的研究启示或在自己平时阅读中的发现所得作为选题,但这必须得到教师的认可。新颖的选题使想偷懒的同学发现根本找不到可以抄袭的材料,这样,抄袭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销声匿迹了。要想顺利地通过本课程的考核,只得自己构思,融入个人的心得体会、思维观念,做出虽然稚嫩但创新意味浓厚的论文。 再次,作业设计应循序渐进。科学研究并非一日之功,必须有长时期的积累,学术训练更是如此,不可能一蹴而就。可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水平,因材施教,合理地设计作业,由易至难,可先从读后感开始,到文本细读,再到理性批评,由感性鉴赏逐步过渡到理性论证。笔者所任职的南通大学文学院长期推行“五四三”工程,其中“四”指的是“四种训练”,“即要求本科生一年级写一篇让导师满意的研究综述;二年级写一篇让导师满意的研究述评;三年级写一篇让导师满意的学年论文;四年级写一篇让答辩组满意的毕业论文。”从“研究综述”到“研究述评”,从“学年论文”到“毕业论文”,显然,“四种训练”即是一种典型的循序渐进式的训练方法。有了平日里的学术经验,学生做毕业论文就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了,教师指导起来就轻松多了。接收“四种训练”的学生,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很多同学因此考取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的研究生。实践证明,我院实施的“四种训练”项目是成功的,值得在广大高校推广。
优秀的作业设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业完成的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学生研究体验的获得。教师应始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积极给他们以指引,将他们领进一个未知的世界,让他们自由驰骋。论文完成后,教师还应当及时讲评,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肯定,对于不尽如人意的论文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研究成绩的关注。另外,还可以推荐部分优秀的研究成果在一些小报刊上发表,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激励。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意识,是培养和拓展大学生研究意识行之有效的办法。从课前文本阅读的指引,到课中研究意识的直接渗透,再到课后作业训练时研究意识潜移默化的接受,文本阅读是基础,课堂教学是主体,作业训练是实践,三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校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课前和课后两个环节,唯其如此,大学生的研究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高校的人才质量工程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微观分析是宏观理论的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3-25.
[2]冯文全.现代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2.
[3]丁帆.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J].当代文坛,2011(12):4-10.
基金项目:南通大学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例”(编号:2011B01)。
关键词: 研究意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型课堂
学生作业缺乏原创性,论文是不断复制、粘贴、拼凑而成的,这令当今高校教师十分苦恼。当代大学本科生普遍存在研究意识缺失的问题,原因主要表现在:首先,中国高等教育已走向大众化时代。上世纪90年代以降,大学生逐渐失去“天之骄子”的身份光环,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其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学习趋向务实性。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忙着考英语、计算机和其他各种等级证书,忙着兼职以获取工作经验,无意于科学研究。再次,就现状来看,大学生一般都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进入大学学习,又基本是在课程体系下完成学业的。大学课堂大多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研究意识的培养。研究意识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品质,培养科研工作者是当今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研究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研究意识的缺乏必定会损害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应当引起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如何培养和拓展大学生的研究意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意识,是十分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文本阅读:研究意识获得的前提
“文学教学基础的基础就是对文本直接的解读和体悟”[1],只有对文本有了个性化的感悟,才会发生赏析、阐释、评论作品的冲动,因此,文本阅读是获得研究意识不可或缺的前提。
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对多数大学生而言,一款刺激的网络游戏肯定会比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更具有诱惑力,他们盯着手机屏的时间也要远远超过他们捧着世界名著的时间。“少上点网,多读点书”,成为对当前大学生最常见的忠告。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重要的职责。在笔者看来,指导学生阅读应注意趣味性、经典性和同步性等几个方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离不开兴趣,阅读更离不开兴趣。要想让学生顺利地进入现代文学领域,首先必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要让大学生感到阅读不是一种压力和任务,而是一种享受,它能给予我们精神的寄托、情感的慰藉、性情的陶冶。一旦在阅读中发现无限的乐趣,自觉阅读的习惯很快就会养成。为此,我们可以在课前布置阅读任务,并要求同学在课堂上复述作品内容或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迫使学生阅读作品。在作品的选取上我们可以先安排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如钱锺书的《围城》、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等,让学生快速地进入阅读状态、轻松地获得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应鼓励学生广泛涉猎,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所在,并进行深入阅读,为以后的毕业论文或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强调多读书的同时,还应该强调读好书。名著是各个时代的经典之作,阅读名著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净化心灵。然而,在信息化的今天,快餐式的或碎片化的阅渐成趋势,爱读名著的青少年越来越少了,即便是文学专业的大学生,这种情形着实令人担忧。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不计其数的经典名著,从《哈姆莱特》《战争与和平》等外国名著,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都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都像是蕴藏丰富的矿山,值得当代学生去挖掘。名著一般篇幅都较长,内容与现代生活远亦有距离,难以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有必要指引大学生戒骄戒躁,沉潜入世界名著之中,了解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体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在现当代文学领域,一些畅销的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等受到大学生的追捧,但经常流连其间,过多地贪恋“零食”,必然会败坏胃口,要让学生认清一流作家作品的“正餐”位置,指导他们多读鲁迅、沈从文、莫言、贾平凹等。
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还应与课程教学同步。以何种次序来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向来没有定论,一般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所当然可以成为阅读的导向。但是,通常一个人的兴趣多变,全凭兴趣来阅读就过于随意,是不可能系统地掌握一门学科知识的。实践证明,指引学生按照教学进度来阅读文学作品,不但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形成整体了解。为此,在讲授一个时段的文学史之前,教师可以列出重点阅读作品目录,并适当拟出几个相关问题,让同学们在阅读中去寻找答案,或者请同学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作品。比如,在讲述新时期先锋文学时,可以让同学重点阅读马原、苏童、孙甘露等的作品,拟的问题可以是宏观方面的,如先锋文学叙事有何特征,它与传统小说叙事有何不同,也可以是具体的某个问题,如你是如何理解马原的“叙述圈套”的等。对即将讲授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同学们带着如许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上通过讨论交流阅读感受,结合教师的分析讲解,势必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知识的识记就更加牢固。
阅读是掌握现代文学学科知识的基础,更是获得这一学科研究意识的前提。没有自身的阅读感受,教师的讲述只能使学生云里雾里,也就更不可能进入研究层面了。因此,必须强调对文学原典的阅读,使同学们获得审美愉悦和情感体验,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以及研究的能力。
二、研究性课堂:研究意识的直接浸润
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明确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概念,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2]。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应是所授专业知识的研究者,还应是教学艺术的探索者。
中小学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教书育人,而高校教师的职责应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条即科学研究。大学教授必须是科学研究者,必须探索科学的前沿阵地,并且将最新的科学知识迅速地传递给大学生。如果一个人掌握较好的教学方法,而科学研究一塌糊涂的话,那么,他很可能不能胜任高校教师这一职业。要想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研究意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研究意识的主阵地,有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学生直接得到研究意识的浸润。 首先,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研究知识。学生最讨厌的莫过于照本宣科的课堂,教材里有什么讲授什么,这样的课堂了无生趣,只会让学生昏昏入睡。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尽管不可能对所授课程方方面面都有研究,但他必需是这门学科方方面面研究的关注者,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学科最新的前沿动态。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师应时常关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等本专业学术刊物和人大复印报刊《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资料,翻阅近年出版的文学史著作及各类学术专著,广泛吸收新鲜的研究成果,并将其渗透至课堂之中。例如我们在讲文学分期时,就必须注意到丁帆提出的将“民国元年”作为现代文学的起点[3];在讲授相关作家作品时,有必要知道新近出版的作家全集的相关信息;在分析张爱玲创作时,如果不读2012年出版的《小团圆》,就没法得到完整的张爱玲。当然,向学生传授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并不是说完全抛开教材,我们的课堂教学依旧仍应以教材为旨归,那些文学史著作上的知识是经过长时期积淀的,是关于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其次,教研相长,以自身的研究实践现身说法。一个不做科研的高校教师很难搞好教学,因为他无法把学生引到相关知识领域的前沿上去,也把握不了一些研究的思维方式。试想一下,一个从来不写学术论文,也不会写学术论文的老师,能指导学生做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来吗?科学研究其实就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诸种能力,当然即包括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言传身教,教师的科研会直接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科研,教师的科研能力强势必会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会不断地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发现新的学术生长点,并在理性思考中作出合理的解决,当新的研究成果取得后,必然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跨文化戏剧改编”的课题研究,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讲授戏剧板块时,尤其是洪深、曹禺、李健吾等的剧作时,我会专门分析他们的跨文化改编,结果很多学生对这个课题产生兴趣,研究热情高涨,以此方向作为毕业论文的不在少数,相继指导出《论陈治策的跨文化改编剧》《论奥尼尔〈天边外〉的三次“中国化”》《莫里哀喜剧在现代中国的改编》等,这些论文都取得不俗的成绩,有些还达到了公开发表的水平。
再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构建艺术化课堂。为了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本学科课堂教学的“三结合”原则。一、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在学习海子的代表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可以讨论这首诗作的情感基调,有的同学会认为诗作是积极向上、令人振奋的,有的同学则会它的情感基调是灰色的、消极的,随后,教师告之诗作的写作背景,进而归纳诗作表面上是明亮的、温暖的,但内里却潜藏着危险与悲凉。二、正史与野史相结合。讲授文学史知识的同时,可以穿插着讲述相关的名人轶事,作家的婚恋故事等,如讲授老舍时,可以顺便提及较少被人关注的作家赵清阁。近年来随着赵舍之间一段隐秘材料的曝光,赵清阁的名字逐渐浮出水面,赵舍的亲密关系,在当年重庆文化圈是“公开的秘密”,他们一起居住,共同创作。这样讲述不仅让学生对女作家赵清阁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还能为老舍由小说转向话剧创作及老舍之死作一个很好的注脚。三、文学作品与影视艺术相结合。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在课堂上适当的播放影视剧片段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分析张贤亮小说时,可以选用谢晋导演《牧马人》中许灵均和李秀芝结合的片段,来阐释作家“才子落难,小难养汉”的叙事模式。学生对阿城《棋王》中的一些棋类术语“下盲棋”、“车轮战”等了解不多,如果看到徐克导演的《棋王》中相关片段的话,就会对这些术语形成直观的认识。
三、作业设计:研究意识潜移默化的渗透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作业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对所学专业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更是对学生素质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的期中时期即布置作业,作业形式为学期小论文,作业的方向和内容由教师统一安排,在学期后半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经过小论文多次的训练,不但写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意识也可以得到培养。要让学生知道学术研究不只是教师或专家们的专利,并非是离他们遥远的事,竭力使学生端正作业态度,重视小论文的写作,将其看作是神圣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教师应不断地鼓励学生,提升他们的研究信心,激发他们的学术热情。
教育是授人以渔的过程,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将打渔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指出哪里有鱼打,具体怎么打、用什么工具来打则应靠学生自己通过学术实践来解决。因此,作业设计对教师来说是一门艺术。一份优秀的作业设计可以将研究意识轻松地渗透其间,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
首先,作业设计应具可操作性。作业任务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难易程度亦宜适中,应是一个本科生所能胜任的。切忌大而空泛的话题,如动辄就来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爱国主题”或“20世纪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等,这些拔苗助长式的作业设计只会使学生望而却步,丧失研究兴趣和信心。同时,作业设计应该有针对性,任务明确,目的清楚,也就是说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例如,在学习现代文学作品选时,我们可以读到一些包含月亮意象的小说,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老舍的《月牙儿》和张爱玲的《金锁记》等,或者一些包含鸟意象的诗歌,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戴望舒的《乐园鸟》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可以指导同学们比较分析这些月亮意象或鸟意象在不同文本中的象征意蕴;在分析新时期的小说叙事时,我们可以让同学比较阅读方方的《风景》、莫言的《生死疲劳》和余华的《第七天》等,让学生尝试“新时期小说中的亡灵叙事”这样的论题。
其次,作业设计应富于创新性。一篇学术论文是优秀的学术成果,还是低劣的学术垃圾,关键要看它能否给人们以新的启示。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新。在小论文的训练中,应指引学生追求创造性的学术成果,拒绝制造学术垃圾。将平时的作业训练当作科学研究来做,不重复前人的学术成果,以创新作为学术训练的评价标准,长此以往,必然让学生形成创新品格和科研意识。教师必须在选题上下足功夫,要有科学研究的敏锐眼光,想他人之不敢想,不走平常路。例如,很多学者关注到莫言小说的欲望化叙事,但少有人注意到其小说中的排泄,我们可以选取“莫言小说的排泄叙事”为题。在选题方面,我主张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为避免同学之间的重复,可以列出与本学期学习内容相关的十余个或者更多的论题方向,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作具体选择,当然也允许学生以课堂上获得的研究启示或在自己平时阅读中的发现所得作为选题,但这必须得到教师的认可。新颖的选题使想偷懒的同学发现根本找不到可以抄袭的材料,这样,抄袭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销声匿迹了。要想顺利地通过本课程的考核,只得自己构思,融入个人的心得体会、思维观念,做出虽然稚嫩但创新意味浓厚的论文。 再次,作业设计应循序渐进。科学研究并非一日之功,必须有长时期的积累,学术训练更是如此,不可能一蹴而就。可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水平,因材施教,合理地设计作业,由易至难,可先从读后感开始,到文本细读,再到理性批评,由感性鉴赏逐步过渡到理性论证。笔者所任职的南通大学文学院长期推行“五四三”工程,其中“四”指的是“四种训练”,“即要求本科生一年级写一篇让导师满意的研究综述;二年级写一篇让导师满意的研究述评;三年级写一篇让导师满意的学年论文;四年级写一篇让答辩组满意的毕业论文。”从“研究综述”到“研究述评”,从“学年论文”到“毕业论文”,显然,“四种训练”即是一种典型的循序渐进式的训练方法。有了平日里的学术经验,学生做毕业论文就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了,教师指导起来就轻松多了。接收“四种训练”的学生,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很多同学因此考取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的研究生。实践证明,我院实施的“四种训练”项目是成功的,值得在广大高校推广。
优秀的作业设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业完成的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学生研究体验的获得。教师应始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积极给他们以指引,将他们领进一个未知的世界,让他们自由驰骋。论文完成后,教师还应当及时讲评,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肯定,对于不尽如人意的论文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研究成绩的关注。另外,还可以推荐部分优秀的研究成果在一些小报刊上发表,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激励。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意识,是培养和拓展大学生研究意识行之有效的办法。从课前文本阅读的指引,到课中研究意识的直接渗透,再到课后作业训练时研究意识潜移默化的接受,文本阅读是基础,课堂教学是主体,作业训练是实践,三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校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课前和课后两个环节,唯其如此,大学生的研究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高校的人才质量工程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微观分析是宏观理论的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3-25.
[2]冯文全.现代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2.
[3]丁帆.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J].当代文坛,2011(12):4-10.
基金项目:南通大学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例”(编号:2011B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