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小蔓教授曾经指出:“在学校教育诸多关系的和谐中,追求师生关系的和谐运动最为基本和核心。”可见,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关系,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学校班集体的面貌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平等待人,信任学生
平等待人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而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渴望得到正向的爱与关怀,尤其是平等的师爱。但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教师对学习成绩优秀、表现优良的学生能给到更多的关爱与鼓励;而对学习成绩不理想者或调皮捣蛋的学生常常给予挑剔和批评;对于表现平平的学生则是把他们放在只需稍加关注与照顾的层面而已。基于此,我们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开展了市级课题研究——《基于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有效教与学的实践研究》,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素质发展,在施教育人的过程中需一视同仁,而不是厚此薄彼,尤其对所谓的“差生”“问题学生”不漠视、不歧视、不轻视,不使一个学生掉队落伍,不使一块心灵的田园荒芜。我们坚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同样也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因此,除了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制定了“智葩方案”外,还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制定了“智蕾方案”,为激励那些行为表现与习惯养成比较差的学生制定了“奋进方案”。通过方案的有效实施,我们发现:学生会因为教师平等的师爱和信任而变得信心倍增,积极主动。例如,优秀的学生,老师越是信任他,他在学习方面就越勤奋自觉,自信心也就越强,产生了强大的学习动力,取得了更大的进步。而对后进生、学困生的教育,老师们就更注重呵护他们稚嫩的心灵,给予充分他们鼓励,不断培植信心,如:老师相信你能行!你还有着很大的潜力!老师确信你能取得好成绩……
二、维护自尊,尊重学生
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第三要学会欣赏学生,努力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放大,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去年,我所任教的班级内有着较多的单亲家庭孩子,他们有的自卑忧郁不合群,有的厌恶学习成绩差,有的行为怪异易冲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单亲家庭的学生是不幸的,但在学校里如果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重视和恰当的引导,那他们将是幸运的,也一定会有所改变与收获。我深知注意保护这些学生 “敏感”的自尊的重要性,因此,尊重他们的隐私,耐心教育,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健康成长。平时,我常以平等的态度与他们相处,把他们看作是有“特殊身份”的普通学生,而不是“另类学生”,给予他们所需的尊重、关爱与信任。同时,我还组织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吸引这些不合群的单亲家庭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加与同学的交往机会,引导他们向榜样学习,不断发挥自己的优点,挖掘自身的潜能,让他们在真实地体验活动中产生情感,调整行为,确立信念,增强学习的动力。
三、换位思考,宽容学生
爱因斯坦曾说过:“善于宽容,是教师修养的情感问题,宽容中蕴含的理解、信任、平等,表明教育者对自己和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浸透了一种对事业、对孩子们的诚挚和热爱。”宽容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是一种教育的境界,是一种无私的接纳。由此,让我想起了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同时,也联想到了身边的一个小事例:有个一年级小朋友学习拼音时平翘舌音总是读不准,语文老师没有批评呵斥他,而是送给了孩子一粒水果糖,并且告诉孩子说只要吃了老师的这粒水果糖,再照着老师教的发音方法练,就能读准平准翘舌音了。孩子深信不疑,通过努力练习,终于能准确地发音了。瞧,一粒再平常不过的水果糖消除了孩子的焦虑、恐惧心理,帮助孩子树立了学好拼音的信心。我们从两个“糖果的事例”中得到启示:宽容的魅力似一缕温暖的阳光,能够照亮孩子的心灵,激励他们不断进步,超越自我。
在教育中,教师的换位思考也是开启心智世界的钥匙,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只要我们教师变一变视角,换一换位置,常怀揣包容之心待人,多用仁爱之心去关爱学生的成长,校正他们的人生,就能让学生体会、铭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爱。
四、绽放微笑,亲近学生
微笑是校园里最美的花朵,是沐浴在学生心中最灿烂的阳光,是沟通师生情感最神奇的桥梁,是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更是体现了教师的一种教育情怀。当我们的师爱长出了微笑的翅膀,教育就会真正成为一种“师生和谐之乐,教师善教之乐,学生爱习之乐”的事业。
例如:我校的小周老师,以前认为向学生微笑、使用礼貌用语会有失自己的“严师”尊严。但经过学校“辅导员成功礼仪交往”的培训后,小周老师逐步自觉地运用了交往礼仪并让学生测评,每日还反思运用交往礼仪后的所得。如今,小周老师的“严师”身份没有改变,但在学生眼中更像“严师朋友”,有学生说:“现在周老师看到我们总是微笑,再也不是以前凶巴巴的样子了,真亲切!”学校其他教师看到小周老师的变化后也觉得:小周老师绽放微笑,亲近了孩子,与学生缩短了距离,建立了平等赏识的关系,有效地促进了班级管理,值得大家认真学习。总之,教师具有良好的微笑等交往礼仪素养不仅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意识,还有利于改善与学生的关系,能倾听学生心声,走进学生内心,学生也乐于接受、乐于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我们看到,教师用和蔼可亲的微笑,换来了与学生的心心相印。这种唯独从心底發出来的真诚笑容,真正地打动到了学生心灵的深处。
实践证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的润滑剂,只要我们教师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少一些高高在上、绝对权威,多与学生打成一片、平等相处、善用和蔼之行呵护学生,就能孕育和谐的师生情,前行在温馨的育人路上,一路收获桃李,芬芳四溢。
一、平等待人,信任学生
平等待人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而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渴望得到正向的爱与关怀,尤其是平等的师爱。但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教师对学习成绩优秀、表现优良的学生能给到更多的关爱与鼓励;而对学习成绩不理想者或调皮捣蛋的学生常常给予挑剔和批评;对于表现平平的学生则是把他们放在只需稍加关注与照顾的层面而已。基于此,我们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开展了市级课题研究——《基于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有效教与学的实践研究》,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素质发展,在施教育人的过程中需一视同仁,而不是厚此薄彼,尤其对所谓的“差生”“问题学生”不漠视、不歧视、不轻视,不使一个学生掉队落伍,不使一块心灵的田园荒芜。我们坚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同样也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因此,除了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制定了“智葩方案”外,还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制定了“智蕾方案”,为激励那些行为表现与习惯养成比较差的学生制定了“奋进方案”。通过方案的有效实施,我们发现:学生会因为教师平等的师爱和信任而变得信心倍增,积极主动。例如,优秀的学生,老师越是信任他,他在学习方面就越勤奋自觉,自信心也就越强,产生了强大的学习动力,取得了更大的进步。而对后进生、学困生的教育,老师们就更注重呵护他们稚嫩的心灵,给予充分他们鼓励,不断培植信心,如:老师相信你能行!你还有着很大的潜力!老师确信你能取得好成绩……
二、维护自尊,尊重学生
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第三要学会欣赏学生,努力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放大,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去年,我所任教的班级内有着较多的单亲家庭孩子,他们有的自卑忧郁不合群,有的厌恶学习成绩差,有的行为怪异易冲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单亲家庭的学生是不幸的,但在学校里如果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重视和恰当的引导,那他们将是幸运的,也一定会有所改变与收获。我深知注意保护这些学生 “敏感”的自尊的重要性,因此,尊重他们的隐私,耐心教育,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健康成长。平时,我常以平等的态度与他们相处,把他们看作是有“特殊身份”的普通学生,而不是“另类学生”,给予他们所需的尊重、关爱与信任。同时,我还组织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吸引这些不合群的单亲家庭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加与同学的交往机会,引导他们向榜样学习,不断发挥自己的优点,挖掘自身的潜能,让他们在真实地体验活动中产生情感,调整行为,确立信念,增强学习的动力。
三、换位思考,宽容学生
爱因斯坦曾说过:“善于宽容,是教师修养的情感问题,宽容中蕴含的理解、信任、平等,表明教育者对自己和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浸透了一种对事业、对孩子们的诚挚和热爱。”宽容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是一种教育的境界,是一种无私的接纳。由此,让我想起了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同时,也联想到了身边的一个小事例:有个一年级小朋友学习拼音时平翘舌音总是读不准,语文老师没有批评呵斥他,而是送给了孩子一粒水果糖,并且告诉孩子说只要吃了老师的这粒水果糖,再照着老师教的发音方法练,就能读准平准翘舌音了。孩子深信不疑,通过努力练习,终于能准确地发音了。瞧,一粒再平常不过的水果糖消除了孩子的焦虑、恐惧心理,帮助孩子树立了学好拼音的信心。我们从两个“糖果的事例”中得到启示:宽容的魅力似一缕温暖的阳光,能够照亮孩子的心灵,激励他们不断进步,超越自我。
在教育中,教师的换位思考也是开启心智世界的钥匙,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只要我们教师变一变视角,换一换位置,常怀揣包容之心待人,多用仁爱之心去关爱学生的成长,校正他们的人生,就能让学生体会、铭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爱。
四、绽放微笑,亲近学生
微笑是校园里最美的花朵,是沐浴在学生心中最灿烂的阳光,是沟通师生情感最神奇的桥梁,是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更是体现了教师的一种教育情怀。当我们的师爱长出了微笑的翅膀,教育就会真正成为一种“师生和谐之乐,教师善教之乐,学生爱习之乐”的事业。
例如:我校的小周老师,以前认为向学生微笑、使用礼貌用语会有失自己的“严师”尊严。但经过学校“辅导员成功礼仪交往”的培训后,小周老师逐步自觉地运用了交往礼仪并让学生测评,每日还反思运用交往礼仪后的所得。如今,小周老师的“严师”身份没有改变,但在学生眼中更像“严师朋友”,有学生说:“现在周老师看到我们总是微笑,再也不是以前凶巴巴的样子了,真亲切!”学校其他教师看到小周老师的变化后也觉得:小周老师绽放微笑,亲近了孩子,与学生缩短了距离,建立了平等赏识的关系,有效地促进了班级管理,值得大家认真学习。总之,教师具有良好的微笑等交往礼仪素养不仅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意识,还有利于改善与学生的关系,能倾听学生心声,走进学生内心,学生也乐于接受、乐于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我们看到,教师用和蔼可亲的微笑,换来了与学生的心心相印。这种唯独从心底發出来的真诚笑容,真正地打动到了学生心灵的深处。
实践证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的润滑剂,只要我们教师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少一些高高在上、绝对权威,多与学生打成一片、平等相处、善用和蔼之行呵护学生,就能孕育和谐的师生情,前行在温馨的育人路上,一路收获桃李,芬芳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