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础上,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所谓“立德树人”,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从而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归纳起来,即树立德业,完善人格,培养英才。作为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美育重要途径的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却有着独特的价值。[1]
一 艺术教育与树立德业
据工信部《2014年1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38亿户。[2]互联网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尤其是在“黄海波事件”中,居然有六成多网友对如此明显的违法行为表示理解。由此可见,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差别,使得“现代社会的道德标准和底线都在软和、降低,从而导致人们对待一些有违社会主流道德标准的事件上持宽容甚至支持的态度。”[3]
近年来,政府、社会、学校等方方面面,都做了许多加强道德建设方面的工作,也的确起到了十分关键的指引作用。但是仅靠道德理念在人们脑海中的约束力,很显然不足以彻底影响或改变人的主观能动性。究其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有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客观实际的道德观念与客观实际的审美情感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正如德国美学家席勒所说:“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状态的转变,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虽然这种状态本身并不完全决定我们的见解和信念,不会由此否定智力和道德价值。然而,这种状态仍然是我们获得见解和信念的必要条件。总之,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4]审美状态本身不具有诱导性和倾向性,既不会对人的道德观念造成直接的干涉,也不会在人的思维意识中凭空产生一种专属该审美内容的道德观念。但是如果对审美状态加以艺术教育的塑造,审美状态所达到的心境即会充满能动性,也就能够做到兼收并蓄、包罗万象而又不脱离审美对象本身所表达出的核心思想。经受过艺术教育的塑造之后,受教育者基本可以达到个人主观意识自由地与周围客观实际的具象相融合,即《论语》中所表述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一来就催生了个人高水平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思维。也就是说,当道德观念的成型与塑造依赖于审美关系和审美状态时,道德情感就会被增加独特的审美情感成分,使得道德情感超出原有的现实价值。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生活比成年人更为丰富,更容易接受道德情感在审美状态下的改变和提升。而如果将道德情感脱离出审美状态和审美情感,单独的寄希望于通过原则、观念的灌输而使之升华,就会导致这一升华过程变得十分单调乏味、十分空洞且不切实际,也往往不能够被人们广泛接受,难以保证道德教育能有一个优质的结果。
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曾如是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5]审美情感的来源与体现均与艺术本身紧密相连,也就是说艺术教育的作用,对于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感的提高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这一作用是其他途径所不容易达到的。艺术教育作为审美培养的核心内容与主要手段,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可以使个体的知、意、行相结合,形成一定的道德习惯、信念、理想,从而使受教育者进入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二 艺术教育与完善人格
近年来,从“马加爵事件”到“药家鑫交通肇事杀人”,再到“复旦投毒案”,一则则发生在青年学生中的极端事件,提醒着我们要对青年学生中存在的孤独、抑郁、狂暴、易怒、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给予更多地关注和疏导。人生命发展的总过程,基本上是一个不断破坏旧结构和不断确立新的发展秩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尤为简单、脆弱,常常产生某种暂时性的生命失落,具体表现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个人追求的彷徨,对自我的否定和厌倦,等等。而艺术教育的展开,正是在某种价值完成方式上,将这些问题和现象消解在整个艺术活动中,从而帮助青年学生塑造完美人格。
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就是要通过不断地艺术活动,完善和丰富青年学生的艺术情感休养,以及艺术兴趣和价值观念。艺术教育通过大量具体的展演活动,引导学生无数次地投入到美的世界和美的享受中,缓慢地、无声无息地,但又是深刻地改造着受教育者生命中的本能冲动,以及潜意识中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从而脱去生理上的动物性质,达到一种“移情”的升华。“一本好书能影响人的一生”。同样,艺术作品的力量也是不可低估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中提到,19世纪英国画家瓦兹的油画《希望》,对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自己曾被那幅画感动得热泪盈眶。[6]画面中一个年轻女子坐在象征世界的地球上面,身体向前倾斜,低垂着头,眼睛被蒙上绷带,虽然她的竖琴被毁坏得只剩下一根琴弦,但是这位女人仍有无畏的希望,在她那仅存的一根琴弦上,去弹奏音乐,去赞美上帝。相比之下,且看当今一些消极的、对抗的、早熟的、带有不良倾向的动漫,充斥着青年学生的生活,直接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学生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急切地重视艺术教育对于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充分、及时地把青年学生喜爱的、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入到艺术教育的课堂上来。
此外,艺术教育的开展,还能为青年学生提供健康的娱乐与消遣。在青年学生中,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有充裕的闲暇时间,如何度过这些闲暇时间,这对于他们的情感状态与心理健康颇为重要。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在课余参与一些带有娱乐性质的艺术活动,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享受无限多样的美,那么艺术之美会潜移默化地积淀在青年学生的心灵中,为青年学生造就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健康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起到奠基作用。 三 艺术教育与培养英才
艺术教育不仅能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德业,健全人格,还可以提高他们个体的智力水平,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在能力,从而使他们在各自的行业和领域中有所成就。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右半球所负责的思维内容是不同的,思维方式也有所区别,左脑倾向于抽象性思维,右脑则更善于具象的思维。很早的相关报道曾多次指出过,在人类对于人脑应用的过程中,人脑的功能有极大一部分仍旧处于未开发阶段,尤其是右脑的具象思维功能,这里就包括对事物的直觉判断能力,对空间的把握能力,对时间的审视能力等。而人类的右脑部分是人类对创新、灵感和独特思维的主要负责区域。新的思想、新的发明创造,基本全部依赖于右脑的逻辑思考能力。人类也借助右脑的思考能力,在摄入外界纷乱复杂的信息之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筛选。而后通过逻辑思维进行推断和加工,催生新的思维内容,即新的创意或是发明。这一过程往往是昙花一现,关键在于对灵感的把握和运用。钱学森说,要创造,要突破就得有灵感。[7]而灵感的激发需要有多种因素和条件。目前,人们对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形成机制还在探索之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来自音乐、美术、影视、舞蹈的艺术美,或者神奇世界的自然美,往往是启迪心智、激发灵感的契机。例如,空间观念是美术创作的基本功,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在获得感受客观物象的形体、轮廓、线条、明暗、色彩等视觉感受能力的同时,强化和完善学生的空间智能。而通过音乐课教学使学生提高对旋律、和声、节奏等的听觉感受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能力。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进行智力的全面训练的最佳时期,错过了将会造成人的智力发展的不可弥补的损失。人们往往习惯上只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在创造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仅仅依靠抽象思维能力意味着思维的枯竭和平庸。只有两个半球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保持其整体性时,才能实现生理学意义上的智力的全面培养和发展,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挖掘了人的智能。
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解读,人的本质力量外在表现为,人按照主观的思维判断尺度来塑造外界的物体,来改造世界。也就是说,这也是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一旦人们缺乏对于审美能力的修养和培训,人们将很难全面地运用人的本质力量来改造外界事物,也就使得美的创造结果大打折扣。而现阶段的艺术教育过程,正是通过审美活动的形象性、趣味性来吸引学生投入其中,使学生留下积极愉悦的情感经验和情感回忆。当学生富有情感地去认知一个外界事物的时候,大脑的逻辑能力和学生本身的主动性都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促进,这样一来也进一步保证了学生在审美过程中的满状态投入。在这样的状态下开展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交流也将会十分有利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智力的开发与提升。
参考文献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2014(1):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1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EB/OL]. http://www.miit.gov.cn2014(3).
[3]张宇.黄海波嫖娼获点赞不可全信[N].北京晚报,2014-05-19.
[4]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116.
[5]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55.
[6]奥巴马.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9:107.
[7]钱学森.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一封信[J].中国社会科学,1980(6):66.
一 艺术教育与树立德业
据工信部《2014年1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38亿户。[2]互联网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尤其是在“黄海波事件”中,居然有六成多网友对如此明显的违法行为表示理解。由此可见,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差别,使得“现代社会的道德标准和底线都在软和、降低,从而导致人们对待一些有违社会主流道德标准的事件上持宽容甚至支持的态度。”[3]
近年来,政府、社会、学校等方方面面,都做了许多加强道德建设方面的工作,也的确起到了十分关键的指引作用。但是仅靠道德理念在人们脑海中的约束力,很显然不足以彻底影响或改变人的主观能动性。究其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有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客观实际的道德观念与客观实际的审美情感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正如德国美学家席勒所说:“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状态的转变,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虽然这种状态本身并不完全决定我们的见解和信念,不会由此否定智力和道德价值。然而,这种状态仍然是我们获得见解和信念的必要条件。总之,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4]审美状态本身不具有诱导性和倾向性,既不会对人的道德观念造成直接的干涉,也不会在人的思维意识中凭空产生一种专属该审美内容的道德观念。但是如果对审美状态加以艺术教育的塑造,审美状态所达到的心境即会充满能动性,也就能够做到兼收并蓄、包罗万象而又不脱离审美对象本身所表达出的核心思想。经受过艺术教育的塑造之后,受教育者基本可以达到个人主观意识自由地与周围客观实际的具象相融合,即《论语》中所表述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一来就催生了个人高水平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思维。也就是说,当道德观念的成型与塑造依赖于审美关系和审美状态时,道德情感就会被增加独特的审美情感成分,使得道德情感超出原有的现实价值。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生活比成年人更为丰富,更容易接受道德情感在审美状态下的改变和提升。而如果将道德情感脱离出审美状态和审美情感,单独的寄希望于通过原则、观念的灌输而使之升华,就会导致这一升华过程变得十分单调乏味、十分空洞且不切实际,也往往不能够被人们广泛接受,难以保证道德教育能有一个优质的结果。
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曾如是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5]审美情感的来源与体现均与艺术本身紧密相连,也就是说艺术教育的作用,对于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感的提高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这一作用是其他途径所不容易达到的。艺术教育作为审美培养的核心内容与主要手段,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可以使个体的知、意、行相结合,形成一定的道德习惯、信念、理想,从而使受教育者进入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二 艺术教育与完善人格
近年来,从“马加爵事件”到“药家鑫交通肇事杀人”,再到“复旦投毒案”,一则则发生在青年学生中的极端事件,提醒着我们要对青年学生中存在的孤独、抑郁、狂暴、易怒、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给予更多地关注和疏导。人生命发展的总过程,基本上是一个不断破坏旧结构和不断确立新的发展秩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尤为简单、脆弱,常常产生某种暂时性的生命失落,具体表现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个人追求的彷徨,对自我的否定和厌倦,等等。而艺术教育的展开,正是在某种价值完成方式上,将这些问题和现象消解在整个艺术活动中,从而帮助青年学生塑造完美人格。
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就是要通过不断地艺术活动,完善和丰富青年学生的艺术情感休养,以及艺术兴趣和价值观念。艺术教育通过大量具体的展演活动,引导学生无数次地投入到美的世界和美的享受中,缓慢地、无声无息地,但又是深刻地改造着受教育者生命中的本能冲动,以及潜意识中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从而脱去生理上的动物性质,达到一种“移情”的升华。“一本好书能影响人的一生”。同样,艺术作品的力量也是不可低估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中提到,19世纪英国画家瓦兹的油画《希望》,对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自己曾被那幅画感动得热泪盈眶。[6]画面中一个年轻女子坐在象征世界的地球上面,身体向前倾斜,低垂着头,眼睛被蒙上绷带,虽然她的竖琴被毁坏得只剩下一根琴弦,但是这位女人仍有无畏的希望,在她那仅存的一根琴弦上,去弹奏音乐,去赞美上帝。相比之下,且看当今一些消极的、对抗的、早熟的、带有不良倾向的动漫,充斥着青年学生的生活,直接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学生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急切地重视艺术教育对于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充分、及时地把青年学生喜爱的、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入到艺术教育的课堂上来。
此外,艺术教育的开展,还能为青年学生提供健康的娱乐与消遣。在青年学生中,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有充裕的闲暇时间,如何度过这些闲暇时间,这对于他们的情感状态与心理健康颇为重要。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在课余参与一些带有娱乐性质的艺术活动,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享受无限多样的美,那么艺术之美会潜移默化地积淀在青年学生的心灵中,为青年学生造就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健康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起到奠基作用。 三 艺术教育与培养英才
艺术教育不仅能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德业,健全人格,还可以提高他们个体的智力水平,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在能力,从而使他们在各自的行业和领域中有所成就。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右半球所负责的思维内容是不同的,思维方式也有所区别,左脑倾向于抽象性思维,右脑则更善于具象的思维。很早的相关报道曾多次指出过,在人类对于人脑应用的过程中,人脑的功能有极大一部分仍旧处于未开发阶段,尤其是右脑的具象思维功能,这里就包括对事物的直觉判断能力,对空间的把握能力,对时间的审视能力等。而人类的右脑部分是人类对创新、灵感和独特思维的主要负责区域。新的思想、新的发明创造,基本全部依赖于右脑的逻辑思考能力。人类也借助右脑的思考能力,在摄入外界纷乱复杂的信息之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筛选。而后通过逻辑思维进行推断和加工,催生新的思维内容,即新的创意或是发明。这一过程往往是昙花一现,关键在于对灵感的把握和运用。钱学森说,要创造,要突破就得有灵感。[7]而灵感的激发需要有多种因素和条件。目前,人们对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形成机制还在探索之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来自音乐、美术、影视、舞蹈的艺术美,或者神奇世界的自然美,往往是启迪心智、激发灵感的契机。例如,空间观念是美术创作的基本功,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在获得感受客观物象的形体、轮廓、线条、明暗、色彩等视觉感受能力的同时,强化和完善学生的空间智能。而通过音乐课教学使学生提高对旋律、和声、节奏等的听觉感受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能力。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进行智力的全面训练的最佳时期,错过了将会造成人的智力发展的不可弥补的损失。人们往往习惯上只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在创造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仅仅依靠抽象思维能力意味着思维的枯竭和平庸。只有两个半球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保持其整体性时,才能实现生理学意义上的智力的全面培养和发展,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挖掘了人的智能。
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解读,人的本质力量外在表现为,人按照主观的思维判断尺度来塑造外界的物体,来改造世界。也就是说,这也是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一旦人们缺乏对于审美能力的修养和培训,人们将很难全面地运用人的本质力量来改造外界事物,也就使得美的创造结果大打折扣。而现阶段的艺术教育过程,正是通过审美活动的形象性、趣味性来吸引学生投入其中,使学生留下积极愉悦的情感经验和情感回忆。当学生富有情感地去认知一个外界事物的时候,大脑的逻辑能力和学生本身的主动性都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促进,这样一来也进一步保证了学生在审美过程中的满状态投入。在这样的状态下开展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交流也将会十分有利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智力的开发与提升。
参考文献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2014(1):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1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EB/OL]. http://www.miit.gov.cn2014(3).
[3]张宇.黄海波嫖娼获点赞不可全信[N].北京晚报,2014-05-19.
[4]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116.
[5]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55.
[6]奥巴马.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9:107.
[7]钱学森.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一封信[J].中国社会科学,198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