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交流的理论
“只要两个人能互相注意到,就会产生交流,因为每个行为都具有交流的性质。各种类型的行为都是交流。因为行为没有反意词,也就是人不能没有行为,所以,不交流就是不可能的。”既然是交流,就应该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之上,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因此,作为倾听者,应该“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倾听时不能光被动地听,而要跟着思考;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情趣和关注。”当然,我们倾听的目的是要“吸收对方提出的内容、观点等,并继续传播”,因此,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优先的,什么是重要的”,并能够“总结最重要的”,唯我所用。
二、反馈的理论
反馈是一种谈话方式,一方面是告诉他人自己对一件事的看法,另一方面是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反馈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给予反馈,一是接收反馈。同伴之间的听课、观察之后的反馈也是一种交流。反馈,它能够“激发动力,帮助有目标地工作,促进个人的学习过程,有助于自我评价,可帮助挑错。”当然,我们同伴之间的反馈应该注意一些规则。例如,创造一种安静和愉快的谈话气氛;要针对具体细节;保持“这里和这时”;记住你的感知是主观的,有可能出错;反馈不光针对一个人的弱点;应该针对那些可以控制和改变的行为;应该尽可能及时;意味着提供信息,而不是改变别人;集中精力倾听反馈;如果您接受反馈,请您先安静地倾听,让别人把话说完;应该感激这个反馈,把它视作是一个礼物和一个人发展的机会。
三、具体案例分析
案例一:2007年9月至11月,我参加了区骨干教师的培训,在培训期间,我们聆听了几位特级教师的讲座。本人并得到了李镗老师的亲自指导。在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时,我将这篇比较平淡的文章与“口语交际
做一次导游”结合起来,设计成为了一次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并设计了两个“形成性评价表”,一个是给学生的,一个是给教师(同伴)的。当然,那时自己并没有关于交流与反馈的理论知识的框架,现在学习了交流与反馈的相关理论后,我更认识到了这节课的价值:
(一)顺利落实教学目标。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爱我世界;学会如何向游人介绍当地的景物;欣赏散文优美、隽永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切感情。
(二)反映出了教学的漏洞。从学生的最后一个表格的反馈数据来看,有18人对“导游词的撰写”选择了“c”,即“收获不明显”。这个信息告诉我:学生关注了西双版纳的地域风情以及傣族文化的介绍、PPT的制作、口语交际,但是,对导游词的撰写重视不够。这就为我下一轮的教学提供了事实依据,应正了反馈理论中的“反馈能够促进个人的学习过程;有助于自我评价”。
(三)教师(同伴)的反馈反映出了对探索的肯定。从老师们(同伴)的8份反馈表中,我看到了同伴对这节课勇于探索的肯定,对这种教材的处理方式的赞赏。课后,丰台教育学院院长、特级教师李镗与我及学校领导、老师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交流。其中,李鏜老师对这节课做出了如下的点评:“这节课很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授课者对教材的驾驭和使用,而不是在教教材;其次,这节课体现了一种大语文观;再有,就是把“形成性评价引用到了课堂,有利于授课者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听了李镗老师的评课后,我的心里豁然开朗,觉得自己的探索是有价值的。
案例二:2009年12月10日,我在初一(7)班做试讲,内容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为了把这篇浅显的文章上出一点深刻的内涵来,我设计了很多的环节,包括画思维导图、介绍“大熊星座”的知识、童话的理论、主题的挖掘等。但上课的过程,我就觉得不是很顺畅。
课后,我主动找同伴反馈意见。
刘老师:用韩红的《天亮了》做导入很感人,对重、难点的确定也是比较准确的,但是,每一个环节的衔接不自然。
赵老师:导入很精彩,但是,它与后面的关联不大,仿佛是戴了一顶“帽子”。
廖老师:导入的内容是现实中的爱心的体现,然后进入文本,读文本中的爱心体现。能不能再结合现实,谈谈我们中学生如何关爱他人,奉献爱心。
在虚心听取了三位同伴的反馈意见后,我再次修改教案、删减了“大熊星座”的知识和“童话”的理论,重点落实对文章主题——“生命的真正意义就是在于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突破。12月18日,录像课在初一(8)进行。上完这节课,老师们做了如下反馈:
赵老师:这次比上一次顺畅多了。
刘老师:效果不错,重难点得到了突破,导入和后面的内容相互照应。
徐峥艳老师:没想到这么一篇短小浅显的文章,能够讲得如此深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交流的重要、反馈的重要,我将记住德国教授所传授的理论,并广泛用于实践,使自己的教学的技能得到再提高,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立新学校)
(责任编校:蓉莞)
“只要两个人能互相注意到,就会产生交流,因为每个行为都具有交流的性质。各种类型的行为都是交流。因为行为没有反意词,也就是人不能没有行为,所以,不交流就是不可能的。”既然是交流,就应该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之上,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因此,作为倾听者,应该“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倾听时不能光被动地听,而要跟着思考;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情趣和关注。”当然,我们倾听的目的是要“吸收对方提出的内容、观点等,并继续传播”,因此,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优先的,什么是重要的”,并能够“总结最重要的”,唯我所用。
二、反馈的理论
反馈是一种谈话方式,一方面是告诉他人自己对一件事的看法,另一方面是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反馈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给予反馈,一是接收反馈。同伴之间的听课、观察之后的反馈也是一种交流。反馈,它能够“激发动力,帮助有目标地工作,促进个人的学习过程,有助于自我评价,可帮助挑错。”当然,我们同伴之间的反馈应该注意一些规则。例如,创造一种安静和愉快的谈话气氛;要针对具体细节;保持“这里和这时”;记住你的感知是主观的,有可能出错;反馈不光针对一个人的弱点;应该针对那些可以控制和改变的行为;应该尽可能及时;意味着提供信息,而不是改变别人;集中精力倾听反馈;如果您接受反馈,请您先安静地倾听,让别人把话说完;应该感激这个反馈,把它视作是一个礼物和一个人发展的机会。
三、具体案例分析
案例一:2007年9月至11月,我参加了区骨干教师的培训,在培训期间,我们聆听了几位特级教师的讲座。本人并得到了李镗老师的亲自指导。在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时,我将这篇比较平淡的文章与“口语交际
做一次导游”结合起来,设计成为了一次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并设计了两个“形成性评价表”,一个是给学生的,一个是给教师(同伴)的。当然,那时自己并没有关于交流与反馈的理论知识的框架,现在学习了交流与反馈的相关理论后,我更认识到了这节课的价值:
(一)顺利落实教学目标。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爱我世界;学会如何向游人介绍当地的景物;欣赏散文优美、隽永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切感情。
(二)反映出了教学的漏洞。从学生的最后一个表格的反馈数据来看,有18人对“导游词的撰写”选择了“c”,即“收获不明显”。这个信息告诉我:学生关注了西双版纳的地域风情以及傣族文化的介绍、PPT的制作、口语交际,但是,对导游词的撰写重视不够。这就为我下一轮的教学提供了事实依据,应正了反馈理论中的“反馈能够促进个人的学习过程;有助于自我评价”。
(三)教师(同伴)的反馈反映出了对探索的肯定。从老师们(同伴)的8份反馈表中,我看到了同伴对这节课勇于探索的肯定,对这种教材的处理方式的赞赏。课后,丰台教育学院院长、特级教师李镗与我及学校领导、老师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交流。其中,李鏜老师对这节课做出了如下的点评:“这节课很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授课者对教材的驾驭和使用,而不是在教教材;其次,这节课体现了一种大语文观;再有,就是把“形成性评价引用到了课堂,有利于授课者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听了李镗老师的评课后,我的心里豁然开朗,觉得自己的探索是有价值的。
案例二:2009年12月10日,我在初一(7)班做试讲,内容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为了把这篇浅显的文章上出一点深刻的内涵来,我设计了很多的环节,包括画思维导图、介绍“大熊星座”的知识、童话的理论、主题的挖掘等。但上课的过程,我就觉得不是很顺畅。
课后,我主动找同伴反馈意见。
刘老师:用韩红的《天亮了》做导入很感人,对重、难点的确定也是比较准确的,但是,每一个环节的衔接不自然。
赵老师:导入很精彩,但是,它与后面的关联不大,仿佛是戴了一顶“帽子”。
廖老师:导入的内容是现实中的爱心的体现,然后进入文本,读文本中的爱心体现。能不能再结合现实,谈谈我们中学生如何关爱他人,奉献爱心。
在虚心听取了三位同伴的反馈意见后,我再次修改教案、删减了“大熊星座”的知识和“童话”的理论,重点落实对文章主题——“生命的真正意义就是在于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突破。12月18日,录像课在初一(8)进行。上完这节课,老师们做了如下反馈:
赵老师:这次比上一次顺畅多了。
刘老师:效果不错,重难点得到了突破,导入和后面的内容相互照应。
徐峥艳老师:没想到这么一篇短小浅显的文章,能够讲得如此深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交流的重要、反馈的重要,我将记住德国教授所传授的理论,并广泛用于实践,使自己的教学的技能得到再提高,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立新学校)
(责任编校:蓉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