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试题命制专业能力已经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一项必备能力,是思政课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门必修课。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深入研究中考命题导向和命制要求,以中考试题命题和考查的理念引领教学实践,不断加强自身试题命制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能力发展,切实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教师 试题命制 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060-02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试题命制是本学科教学质量或教学效果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题命制直接制约着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发展导向,深刻影响着学生在学科付出努力的程度。因此,把握好本学科中考试题命制的特点和方式,提高自身试题命制的专业能力,是每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该加强的必修课,也是新时代新课程新标准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必然要求,教师应结合近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道德与法治)主要特点和考查方式,提高命题专业能力,确保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近年中考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试卷的主要特点。
1.关注时政热点,知识生活化
近几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试卷(道德与法治)试题非常紧扣当前社会、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聚焦时政热点,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选择和设计试题的情景材料,要求学生对试题给予的信息进行解读、分析、提取、歸纳和加工,形成学生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中考试题通过考查学生认知社会所必须的思维方法锻炼、道德水平提高、人文素养提升等能力,真正落实思政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全面科学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凸显学科特色
新课程标准,尤其是部编版新教材的实施,对中学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中考试卷不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是重在考查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辨别是非,分析、解决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中学生掌握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四大板块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时事,并具备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品格素养。
3.关注学生成长发展,鼓励创新思维力培养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改革的要求,中考试卷不仅要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实现理论性和行动性的有机统一。中考命题在情景设问、材料信息的解读、图标数据的分析等方面,要求学生在组织答案时要紧扣材料和灵活调用所学知识,通过自身的思维组织答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表独特见解,让学生的思维力得到有效锻炼。
二、结合学科试题命制特点的探讨,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试题命制专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试题命制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学科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学习学科的兴趣和学习质量。那么,作为专业教师应如何科学命题,如何提升试题命制的专业能力呢?主要从以下两大策略着手:
1.把握试题命制的原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实施第三年的新教材,与原来的思想品德学科教材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不同,新形势下的中考试题命制要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科学命制试题中,主要把握科学合理性原则、整体综合性原则、明确规范性原则。
(1)科学合理性原则
教师命制试题必须保证试题知识内容的准确性,不能出现学科意识形态和知识性的错误,不能与所学知识相违背,应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结合学科考查方式和要求,合理编写各类题型,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值比例合理分配,题型类型避免单一机械。如:2019年广州市道德与法治中考题的考查方式仍是闭卷40分(20道选择题)和开卷60分(四道非选择题),与2018年考查方式的主要变化在于开卷的五道非选择题改为四道,试题内容和难度上符合新教材的知识能力考查要求,突出表现为非选择题的材料上,虽然题量减少,但中考命题的涉及面更广泛、材料突出学科时政性变得更新颖、材料形式多样化,设问科学合理,能紧扣思政课主题和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
(2)整体综合性原则
教师在命制试题时,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水平测试考核目的,综合反映测试要求,试题覆盖面须广,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突出教学重点,争取做到不同领域各个部分的比例适中,使整套试卷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2019年广州中考题为例,试卷的选择题与去年相似,考查学生的时事,禁毒知识,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涵盖的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四大板块的基础知识,试题的内容覆盖面广而重点突出,能考查出学生的记忆力、思维力和理解力。
(3)明确规范性原则
试题命制尽量使题目语言清晰、观点明确、具有鲜明的实效性,材料的文本展现形式简明突出、要求试题答案做到明确规范表述、条理清晰、有效演绎和组织、试题答案避免引起争议和分歧。2019年广州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第22题关于宪法知识的考题,第(2)问“谈谈你对我国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的理解”,这样的考题设问是非常明确规范表述的,学生从设问上能解读该题考查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的内容和对内容的理解,因此,学生在理解试题和组织答案过程的方向就非常明确,试题具有非常有效的指向性。
2.试题命制的技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科学命制试题中,根据命题要求,必须注意命题的技巧,力求使学科试题科学、准确、公平、规范,做到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1)选择题命制技巧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第一卷是以20道单项选择闭卷形式考查,在命制选择题时应注意:题干要尽量精练、准确、清楚,避免与正确项使用相同的修饰词语,干扰项要有迷惑性,同一选择题选择项在形式上应尽量保持协调一致;组合项单项选择题与纯单项选择题的比例要注意协调,符合考试限定时间内完成的可能性;选择题的内容,按命题要涵盖近一年的国内国际时事、禁毒知识、纯学科知识内容,还要注意初中三年学科知识学习的覆盖面,不能忽略三个年级涉及的知识面,必须凸显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功能与特色。
(2)非选择题命题技巧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第二卷是以4道非选择题开卷形式考查,主观题因为开卷形式,所以命制试题时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和基本能力,还要渗透对研究性学习的考查,合理设置开放性、探究性试题,引导学科教学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019年广州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试题第24题,与去年考查方式相似、都属于开放性的探究题,本题通过例举祖国的榜样人物事迹介绍,让学生结合学科所学知识写一篇读后感,这题是一道需要学生综合心理、道德、国情等方面知识,结合自身的认识和体会写读后感,考查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关注英雄人物事迹、透视现实生活、弘扬真善美、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从开放性考题中帮助学生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因此,试题命制专业能力已经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一项必备能力,是目前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思政课教师的一门必修课。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深入研究中考命题导向和命制要求,以中考试题命题和考查的理念引领教学实践,不断加强自身试题命制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新时代所担当的育人功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好思想政治课课程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参考文献:
[1]马百霞.浅谈教师命题技巧[J].职业技术,2012(06):94.
[2]张海燕.基于中考政治命题改革后的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26):17-18.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教师 试题命制 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060-02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试题命制是本学科教学质量或教学效果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题命制直接制约着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发展导向,深刻影响着学生在学科付出努力的程度。因此,把握好本学科中考试题命制的特点和方式,提高自身试题命制的专业能力,是每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该加强的必修课,也是新时代新课程新标准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必然要求,教师应结合近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道德与法治)主要特点和考查方式,提高命题专业能力,确保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近年中考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试卷的主要特点。
1.关注时政热点,知识生活化
近几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试卷(道德与法治)试题非常紧扣当前社会、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聚焦时政热点,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选择和设计试题的情景材料,要求学生对试题给予的信息进行解读、分析、提取、歸纳和加工,形成学生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中考试题通过考查学生认知社会所必须的思维方法锻炼、道德水平提高、人文素养提升等能力,真正落实思政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全面科学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凸显学科特色
新课程标准,尤其是部编版新教材的实施,对中学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中考试卷不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是重在考查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辨别是非,分析、解决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中学生掌握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四大板块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时事,并具备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品格素养。
3.关注学生成长发展,鼓励创新思维力培养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改革的要求,中考试卷不仅要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实现理论性和行动性的有机统一。中考命题在情景设问、材料信息的解读、图标数据的分析等方面,要求学生在组织答案时要紧扣材料和灵活调用所学知识,通过自身的思维组织答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表独特见解,让学生的思维力得到有效锻炼。
二、结合学科试题命制特点的探讨,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试题命制专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试题命制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学科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学习学科的兴趣和学习质量。那么,作为专业教师应如何科学命题,如何提升试题命制的专业能力呢?主要从以下两大策略着手:
1.把握试题命制的原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实施第三年的新教材,与原来的思想品德学科教材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不同,新形势下的中考试题命制要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科学命制试题中,主要把握科学合理性原则、整体综合性原则、明确规范性原则。
(1)科学合理性原则
教师命制试题必须保证试题知识内容的准确性,不能出现学科意识形态和知识性的错误,不能与所学知识相违背,应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结合学科考查方式和要求,合理编写各类题型,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值比例合理分配,题型类型避免单一机械。如:2019年广州市道德与法治中考题的考查方式仍是闭卷40分(20道选择题)和开卷60分(四道非选择题),与2018年考查方式的主要变化在于开卷的五道非选择题改为四道,试题内容和难度上符合新教材的知识能力考查要求,突出表现为非选择题的材料上,虽然题量减少,但中考命题的涉及面更广泛、材料突出学科时政性变得更新颖、材料形式多样化,设问科学合理,能紧扣思政课主题和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
(2)整体综合性原则
教师在命制试题时,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水平测试考核目的,综合反映测试要求,试题覆盖面须广,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突出教学重点,争取做到不同领域各个部分的比例适中,使整套试卷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2019年广州中考题为例,试卷的选择题与去年相似,考查学生的时事,禁毒知识,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涵盖的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四大板块的基础知识,试题的内容覆盖面广而重点突出,能考查出学生的记忆力、思维力和理解力。
(3)明确规范性原则
试题命制尽量使题目语言清晰、观点明确、具有鲜明的实效性,材料的文本展现形式简明突出、要求试题答案做到明确规范表述、条理清晰、有效演绎和组织、试题答案避免引起争议和分歧。2019年广州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第22题关于宪法知识的考题,第(2)问“谈谈你对我国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的理解”,这样的考题设问是非常明确规范表述的,学生从设问上能解读该题考查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的内容和对内容的理解,因此,学生在理解试题和组织答案过程的方向就非常明确,试题具有非常有效的指向性。
2.试题命制的技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科学命制试题中,根据命题要求,必须注意命题的技巧,力求使学科试题科学、准确、公平、规范,做到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1)选择题命制技巧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第一卷是以20道单项选择闭卷形式考查,在命制选择题时应注意:题干要尽量精练、准确、清楚,避免与正确项使用相同的修饰词语,干扰项要有迷惑性,同一选择题选择项在形式上应尽量保持协调一致;组合项单项选择题与纯单项选择题的比例要注意协调,符合考试限定时间内完成的可能性;选择题的内容,按命题要涵盖近一年的国内国际时事、禁毒知识、纯学科知识内容,还要注意初中三年学科知识学习的覆盖面,不能忽略三个年级涉及的知识面,必须凸显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功能与特色。
(2)非选择题命题技巧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第二卷是以4道非选择题开卷形式考查,主观题因为开卷形式,所以命制试题时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和基本能力,还要渗透对研究性学习的考查,合理设置开放性、探究性试题,引导学科教学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019年广州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试题第24题,与去年考查方式相似、都属于开放性的探究题,本题通过例举祖国的榜样人物事迹介绍,让学生结合学科所学知识写一篇读后感,这题是一道需要学生综合心理、道德、国情等方面知识,结合自身的认识和体会写读后感,考查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关注英雄人物事迹、透视现实生活、弘扬真善美、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从开放性考题中帮助学生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因此,试题命制专业能力已经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一项必备能力,是目前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思政课教师的一门必修课。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深入研究中考命题导向和命制要求,以中考试题命题和考查的理念引领教学实践,不断加强自身试题命制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新时代所担当的育人功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好思想政治课课程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参考文献:
[1]马百霞.浅谈教师命题技巧[J].职业技术,2012(06):94.
[2]张海燕.基于中考政治命题改革后的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2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