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传染病的进行性发展,给中外政府及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家卫健委制定试行诊疗方案,各政府和医院借助媒体平台相继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及防护手册等。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性,孕产妇人群的特殊性以及助产士在产科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在总结和梳理突发公共卫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医院、社区和家庭联动的孕产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防护管理策略。
关键词:孕产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护管理策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屡屡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在社会上造成巨大影响,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的恐慌,成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关注的焦点。
孕产妇在妊娠期免疫力低下,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各孕龄均有报道疑似及确诊病例,尤其在妊娠中晚期,且病情发展迅速,易演变为重症[1]。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孕产妇这一特殊人群的重点防护,建立医院、社区和家庭联动的孕产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护管理策略,将有效督促孕产妇做好防护,做到有效预防、早期发现、及时诊疗。具体内容如下。
1 建立科室科学防护制度,确保住院孕产妇安全
1.1 加强产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培训
为降低住院孕产妇感染风险,医院应组织一线产科医护人员线上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病因、传播途径等[2]专业知识以增强其防护意识。此外,还需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素质和政治素养,关爱医护人员家庭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救治工作。
1.2 加强助产士业务能力培训
助产士作为直接接触孕产妇的人员且活动范围多,接触人员杂,为避免交叉感染,必须在其所负责领域做好防护,从助产士门诊接诊流程,分娩室接产前后及新生儿护理方面,加强助产士业务能力培训具有必要性。
1.2.1 助产士门诊接诊建议
上岗前均须进行筛查,若有怀孕、慢性疾病史、上呼吸道感染、合并急性发热情况者不能接诊[3];接诊后若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隔离进一步治疗;助产士在测量宫高腹围等接触性检查前后要严格采用一级防护[4],尽量避免接触孕婦分泌物;同时提高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感染者终止妊娠指征[5]的能力。
1.2.2 分娩室接产要点
接产过程中助产士难免接触产妇羊水、血液等分泌物,助产士职业暴露率高,做好人员、物品及环境的准备及处理,以改善住院孕产妇的妊娠结局。
(1)接产前,待产妇应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筛查等准备工作,助产士采用三级防护[6],该类患者应设置单独使用的隔离产房,有条件的医院可将负压手术室改造成孕产妇专属产房,其产前所处空间与相关物品均与普通孕产妇分开,用完后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2)接产疑似或确诊妊娠合并感染孕产妇时要与麻醉科,感染科等联合进行;若发生职业暴露,污染物用5000mg/L含氯消毒溶液处理,相关人员使用流动水清洗创面并消毒,尽快进行筛查及隔离治疗。
(3)全部接产用物使用后,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严格处理,注意胎盘等标本不与普通产妇混合放置;产房内仪器及地面墙面在接产后用含有0.5%~1.0%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做好通风换气;将产妇送至感染科进行病情观察并及时排查新生儿有无感染。
1.3 住院孕产妇及陪护人员防护教育
医院细菌病毒含量高[7],住院孕产妇院内感染率高,因此住院孕产妇应配合测量体温,尽量缩短住院时长,有条件者选择单人单间病房,条件不允许者全程佩戴口罩[8]不擅自离开病区,同时在病房做好通风消毒,及时正确清洗双手。陪护人员应该固定一人,告知其减少外出且不购买生禽,变坏不熟的食物等,及时进行衣物消毒和洗手,一切听从医护人员安排并予以理解支持以做好住院期间防护措施确保安全。
1.4 完善产科隔离管理及探视制度
产科人员应共同执行有关法律法规[9],将感染孕产妇置于负压隔离病房,每小时至少6次换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切实做好防治防疫工作。同时,产科人员应积极呼吁住院孕产妇家属在特殊时期尽量不要到医院探视[10],以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2 加强院外孕产妇监测,落实疫情管理防控举措
2.1 建立线上助产士门诊及网上孕妇学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多地进行出入管控及交通管制,孕产妇检查保健受限。因此,应该开设线上助产士门诊[11],加强对孕产妇呼吸道感染状况的评估[12],以远程防疫。若发现疑似患者,立即与当地医院联系进行隔离治疗。
另外应调整孕妇学校授课形式,可以借助医院微信公众号或相关孕妇软件等平台,定时推送孕产妇的防控措施及孕产期保健知识,提高院外孕产妇的监测管理,确保全程控制居家孕产妇健康安全。
2.2 注重孕产妇紧急时期心理辅导
孕产妇人群在妊娠期心理状况不稳定[13],易受外界干扰,感染例数增多,无症状者也具有传染性等实时信息会增加孕产妇恐慌,感染后心理负担更会加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引起胸闷失眠等生理不适,因此急需缓解孕产妇的心理压力,产科人员应及时辟谣并对其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信息,鼓励孕产妇客观积极看待,缓解焦虑恐惧的负面情绪,避免增加妊娠期孕产妇的心理问题[14]。
2.3 开展孕产妇日常居家防护教育
产科人员应为居家孕产妇做好防控指导,建议孕产妇尽量少出门并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如:不用手掏鼻孔揉眼睛,并且饭前便后规范洗手;加强房间通风同时保暖避免受凉;所用电子产品及物体表面每日酒精擦拭,耐高温用具用开水煮沸消毒[15]30分钟,不耐高温的可放置在阳光下暴晒;不长时间看电子产品,适当安排锻炼,另外应按时休息,确保睡眠充足。
关键词:孕产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护管理策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屡屡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在社会上造成巨大影响,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的恐慌,成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关注的焦点。
孕产妇在妊娠期免疫力低下,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各孕龄均有报道疑似及确诊病例,尤其在妊娠中晚期,且病情发展迅速,易演变为重症[1]。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孕产妇这一特殊人群的重点防护,建立医院、社区和家庭联动的孕产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护管理策略,将有效督促孕产妇做好防护,做到有效预防、早期发现、及时诊疗。具体内容如下。
1 建立科室科学防护制度,确保住院孕产妇安全
1.1 加强产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培训
为降低住院孕产妇感染风险,医院应组织一线产科医护人员线上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病因、传播途径等[2]专业知识以增强其防护意识。此外,还需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素质和政治素养,关爱医护人员家庭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救治工作。
1.2 加强助产士业务能力培训
助产士作为直接接触孕产妇的人员且活动范围多,接触人员杂,为避免交叉感染,必须在其所负责领域做好防护,从助产士门诊接诊流程,分娩室接产前后及新生儿护理方面,加强助产士业务能力培训具有必要性。
1.2.1 助产士门诊接诊建议
上岗前均须进行筛查,若有怀孕、慢性疾病史、上呼吸道感染、合并急性发热情况者不能接诊[3];接诊后若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隔离进一步治疗;助产士在测量宫高腹围等接触性检查前后要严格采用一级防护[4],尽量避免接触孕婦分泌物;同时提高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感染者终止妊娠指征[5]的能力。
1.2.2 分娩室接产要点
接产过程中助产士难免接触产妇羊水、血液等分泌物,助产士职业暴露率高,做好人员、物品及环境的准备及处理,以改善住院孕产妇的妊娠结局。
(1)接产前,待产妇应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筛查等准备工作,助产士采用三级防护[6],该类患者应设置单独使用的隔离产房,有条件的医院可将负压手术室改造成孕产妇专属产房,其产前所处空间与相关物品均与普通孕产妇分开,用完后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2)接产疑似或确诊妊娠合并感染孕产妇时要与麻醉科,感染科等联合进行;若发生职业暴露,污染物用5000mg/L含氯消毒溶液处理,相关人员使用流动水清洗创面并消毒,尽快进行筛查及隔离治疗。
(3)全部接产用物使用后,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严格处理,注意胎盘等标本不与普通产妇混合放置;产房内仪器及地面墙面在接产后用含有0.5%~1.0%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做好通风换气;将产妇送至感染科进行病情观察并及时排查新生儿有无感染。
1.3 住院孕产妇及陪护人员防护教育
医院细菌病毒含量高[7],住院孕产妇院内感染率高,因此住院孕产妇应配合测量体温,尽量缩短住院时长,有条件者选择单人单间病房,条件不允许者全程佩戴口罩[8]不擅自离开病区,同时在病房做好通风消毒,及时正确清洗双手。陪护人员应该固定一人,告知其减少外出且不购买生禽,变坏不熟的食物等,及时进行衣物消毒和洗手,一切听从医护人员安排并予以理解支持以做好住院期间防护措施确保安全。
1.4 完善产科隔离管理及探视制度
产科人员应共同执行有关法律法规[9],将感染孕产妇置于负压隔离病房,每小时至少6次换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切实做好防治防疫工作。同时,产科人员应积极呼吁住院孕产妇家属在特殊时期尽量不要到医院探视[10],以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2 加强院外孕产妇监测,落实疫情管理防控举措
2.1 建立线上助产士门诊及网上孕妇学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多地进行出入管控及交通管制,孕产妇检查保健受限。因此,应该开设线上助产士门诊[11],加强对孕产妇呼吸道感染状况的评估[12],以远程防疫。若发现疑似患者,立即与当地医院联系进行隔离治疗。
另外应调整孕妇学校授课形式,可以借助医院微信公众号或相关孕妇软件等平台,定时推送孕产妇的防控措施及孕产期保健知识,提高院外孕产妇的监测管理,确保全程控制居家孕产妇健康安全。
2.2 注重孕产妇紧急时期心理辅导
孕产妇人群在妊娠期心理状况不稳定[13],易受外界干扰,感染例数增多,无症状者也具有传染性等实时信息会增加孕产妇恐慌,感染后心理负担更会加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引起胸闷失眠等生理不适,因此急需缓解孕产妇的心理压力,产科人员应及时辟谣并对其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信息,鼓励孕产妇客观积极看待,缓解焦虑恐惧的负面情绪,避免增加妊娠期孕产妇的心理问题[14]。
2.3 开展孕产妇日常居家防护教育
产科人员应为居家孕产妇做好防控指导,建议孕产妇尽量少出门并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如:不用手掏鼻孔揉眼睛,并且饭前便后规范洗手;加强房间通风同时保暖避免受凉;所用电子产品及物体表面每日酒精擦拭,耐高温用具用开水煮沸消毒[15]30分钟,不耐高温的可放置在阳光下暴晒;不长时间看电子产品,适当安排锻炼,另外应按时休息,确保睡眠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