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过韦唯演唱的这首《爱的奉献》,这首歌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今天我有幸走上了讲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更感觉到爱心对于一名教师的重要性了。爱心对于我们教育者而言,是指教师热爱学生之心,把学生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学生的成长,即师爱,它至少包括:细心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关心学生;耐心教育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我们教师是否有爱心,这是成功实现爱心教育的关键因素,即必须遵循以爱育爱这一原则。因为学生在校长期受到老师的教育熏陶,老师的行为、思想在潜移默化中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模仿。日积月累的影响其结果是学生在老师的爱中学会的是爱,在老师尊重中学会的是尊重,在信任中学会的是信任,在理解中学会的是理解。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充满爱的教育呢?我认为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做起:
1 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学生老师之间在心理上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老师不是真的在学生身上投注了爱,学生在诸多情况下,不可能从心里服从老师,有时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使意志消沉。只有用爱心去感化,用爱雨去滋润,沟通感情,使师生之间产生思想共鸣,才能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教师良好的感情能唤起学生感情共鸣,使师生感情融洽相互信任,教学气氛活跃,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该带着爱心去上课,并且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就会改变过去怕老师是因为老师“凶”的现象,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课堂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和谐的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人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
2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对待学生要有博大的胸怀,宽容的态度。 由于学生正处在增长知识、发展认识的阶段,所以他们分辩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还比较差,评判事物的标准也很简单。有的时候,自己所做的事对与错他们根本不清楚;甚至自己犯了错误他们还以为自己做得很对。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就特别需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首先,老师用宽容对待学生是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表现,使学生的自尊心在较大的程度上得到保护。其次,对于老师来说,宽容地对待学生,在学生心目中能树立起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会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更有利于我们的教育工作。再者,用“宽容”对待学生,可以避免由于学生的过错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使我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愉快地工作。所以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也应宽容,沉着冷静,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常怀一颗宽容之心,而不是一味地去责怪学生,我们应该多通过讲道理的方式,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用真诚、热情的话语来鼓励学生,让他彻底认识、改正错误。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隔阂的良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对于后进生更应如此,因为只要有教学班的存在就有后进生,后进生并不意味着永远后进,某一方面的后进也并不意味着样样后进,在他们身上也可找到闪光点。这就需要教师用真诚的爱去点燃,去加以正确的引导。实践证明:教师只有把母亲般温暖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爱成为师生交流的纽带,用爱促进它们转化;使爱成为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才能洗涤他们心底的沉淀与污秽。
3 爱是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一种示范爱,不会自发产生,一个人的爱总是先从接受别人的爱开始的
一个孩子入学前主要是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进入学校后,教师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此时,他们不仅希望得到父母的爱,更期望得到老师的爱。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头、爱抚地拍拍肩。在孩子们眼里都是一种爱,是一种安慰和鼓励。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激励学生学习进步的一种基本需要,并且他们会用行动赢得这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一个学生如果经常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这不仅有利于形成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对人生满怀希望的愉快个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会通过自己所感受到的爱去理解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真实关系,并影响他对社会、对人类的感情和认识。形成与人友爱、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相反,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对他们反感、嫌弃,甚至以极不公正的恶劣态度对待他们,那么这些孩子对老师不仅不会有好感,而且会产生对立情绪,有的甚至把这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情感上的对立转移到其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使他对整个社会、人类产生消极的感情和认识。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
爱心教育还应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爱学校等等。教师实施好爱心教育,除了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调节学生行为外,还能净化社会风气,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由此看来,爱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中所起的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是其他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教育就像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带来自信、快乐,启发小孩向上的良知,小孩才会学得积极、自觉。一个长期充满爱心的老师就是推开这扇门的人。愿我们所有的老师不负重任,做一个合格的“开门人”吧。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充满爱的教育呢?我认为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做起:
1 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学生老师之间在心理上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老师不是真的在学生身上投注了爱,学生在诸多情况下,不可能从心里服从老师,有时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使意志消沉。只有用爱心去感化,用爱雨去滋润,沟通感情,使师生之间产生思想共鸣,才能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教师良好的感情能唤起学生感情共鸣,使师生感情融洽相互信任,教学气氛活跃,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该带着爱心去上课,并且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就会改变过去怕老师是因为老师“凶”的现象,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课堂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和谐的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人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
2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对待学生要有博大的胸怀,宽容的态度。 由于学生正处在增长知识、发展认识的阶段,所以他们分辩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还比较差,评判事物的标准也很简单。有的时候,自己所做的事对与错他们根本不清楚;甚至自己犯了错误他们还以为自己做得很对。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就特别需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首先,老师用宽容对待学生是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表现,使学生的自尊心在较大的程度上得到保护。其次,对于老师来说,宽容地对待学生,在学生心目中能树立起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会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更有利于我们的教育工作。再者,用“宽容”对待学生,可以避免由于学生的过错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使我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愉快地工作。所以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也应宽容,沉着冷静,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常怀一颗宽容之心,而不是一味地去责怪学生,我们应该多通过讲道理的方式,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用真诚、热情的话语来鼓励学生,让他彻底认识、改正错误。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隔阂的良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对于后进生更应如此,因为只要有教学班的存在就有后进生,后进生并不意味着永远后进,某一方面的后进也并不意味着样样后进,在他们身上也可找到闪光点。这就需要教师用真诚的爱去点燃,去加以正确的引导。实践证明:教师只有把母亲般温暖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爱成为师生交流的纽带,用爱促进它们转化;使爱成为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才能洗涤他们心底的沉淀与污秽。
3 爱是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一种示范爱,不会自发产生,一个人的爱总是先从接受别人的爱开始的
一个孩子入学前主要是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进入学校后,教师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此时,他们不仅希望得到父母的爱,更期望得到老师的爱。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头、爱抚地拍拍肩。在孩子们眼里都是一种爱,是一种安慰和鼓励。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激励学生学习进步的一种基本需要,并且他们会用行动赢得这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一个学生如果经常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这不仅有利于形成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对人生满怀希望的愉快个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会通过自己所感受到的爱去理解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真实关系,并影响他对社会、对人类的感情和认识。形成与人友爱、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相反,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对他们反感、嫌弃,甚至以极不公正的恶劣态度对待他们,那么这些孩子对老师不仅不会有好感,而且会产生对立情绪,有的甚至把这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情感上的对立转移到其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使他对整个社会、人类产生消极的感情和认识。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
爱心教育还应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爱学校等等。教师实施好爱心教育,除了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调节学生行为外,还能净化社会风气,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由此看来,爱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中所起的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是其他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教育就像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带来自信、快乐,启发小孩向上的良知,小孩才会学得积极、自觉。一个长期充满爱心的老师就是推开这扇门的人。愿我们所有的老师不负重任,做一个合格的“开门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