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E073
摘要:本文着眼军事新闻报道的使命要求和对象特点,通过具体分析“情感含量”对于军事新闻“真实度”、“感染力”和“指导性”的影响,深入阐释了“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和角色地位。同时,结合具体实例从实践层面深入解析了其作用发挥和价值体现的方式。
关键字:军事新闻报道 情感 艺术 审美
引言
军队新闻媒体作为以强调“指导性”为核心要求的宣传载体,一方面要坚持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统一,力求以优秀的作品感染人、鼓舞人、指引人;另一方面,军事新闻报道中活跃的主要角色——“军人”,本身就因为其特殊的使命要求和社会形象,被赋予了特殊的性格特征和情感世界。所以,无论是军事新闻报道承载的使命、还是军事新闻报道对象的特点,都使得“情感”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一、融入“情感”能够渲染军事新闻报道的“意旨”,服务“指导性”。
“指导性”对于党报,是当之无愧的“命根子”。既然是指导,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观点的表达。然而,新闻是以客观记录事实为原则的,过于主观地表达观点和态度,一是有违反这一基本原则的嫌疑,第二,还容易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让读者觉得是生硬说教。但是,如果能恰当地利用“情感介入”,就能够让军事新闻报道有效规避这种矛盾。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情感倾向”能暗示一种舆论导向、代表一种媒体立场。
通常讲“先入为主”,人的认知过程往往是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过渡的过程,最先、也最容易主导受众判断倾向的往往是在他的感性认知层面,也就是“情感”。所以说,一篇新闻报道,采用什么样的情感基调,往往也在第一时间传达出宣传主体的立场、姿态,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受众的第一判断。在伊拉克战争中,有多家报纸报道了美军打死多名驻伊记者的消息,但是大多数报纸仅仅是冷冰冰地客观报道了伤亡人数、死亡人员及其姓名国籍等看似简明扼要的新闻事实。而新华社所属的《现代快报》在一篇名为《他们在拍照时被炮火击中》的报道中以这样一句话结尾:“我还能做什么呢?震惊之余,我惟有低下头默默祈祷,祈祷这样的事不再发生。”这简单的一句情感自白,相比于纯粹的事件记录却更能激发人们对美军伤及新闻工作者的愤慨,增添了对前方记者的关注和忧虑,而这正是情感因素产生的舆论引导作用。
另一方面,富有“人情味”的表达更便于读者接受观点、领悟道理。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过一个报道《人民的忠诚卫士——方红霄》[2],其中有一段采访:方红霄抓到毒品贩子后说:“每次抓到贩毒分子心里都很难受,因为这些人大都要被枪毙,要影响到他们的家庭,但是如果抓不到他们,让毒品流到社会上会破坏更多的家庭。”当时有人提出,让一个缉毒英雄流露出对毒贩子的同情之心有失身份。而事实恰恰相反,正是这番真诚的心理自白,更让普通受众感同身受,也更能激發大家对毒品的痛恨、对贩毒行为的痛恨。这就说明,单纯的说教、唱高调、喊口号往往只能“造势”而不能“奏效”。而站在普通受众的情感立场上,把原本生硬的、抽象的思想理念,以极富情感含量、能击中受众情感“软肋”的方式发声,就容易实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平等交流、同频共振,不仅能入脑入心,还能感人肺腑、发人深省。
二、渲染“情感”能够凸显军事新闻报道的“美感”,增强可读性。
“可读性”实现宣传目的的重要前提。在中国新闻学界,通常对提高新闻可读性的途径有这样一种概括:“通俗易懂、饶有趣味、真切感人、喜闻乐见”;在美国也流行着所谓衡量可读性标准的公式,叫“艮宁公式”,其中关于可读性的标准之一就是“人情味”[3]。这里面,不管是“真切感人”还是“人情味”都是在强调“情感因素”对于提高新闻可读性的重要意义。
另外,提高可读性的本质关键就在一个“美”字。军事新闻的“美”就美在中国军人的特质,比如为国奉献的崇高美、烽火硝烟的激越美、舍生取义的悲壮美等等,这些美放在传统文化的理念下审视就是能够征服受众的永恒的“美”。在新闻报道中去呈现这些“美”,就是军事新闻报道的特殊优势,也就需要有“情感元素”的参与,对其进行渲染、烘托。
三、关照“情感”能够拓展军事新闻报道的“维度”,增强真实感。
新闻“真实”,应该是一种全维的真实、多层面的真实,不仅仅包括事件来龙去脉的真实,也应该包括新闻人物内心情感的真实。
只求“硬派”审美,忽略“情感柔性”,容易在塑造典型时容走入“高大全”的误区、“拔苗助长”的误区、“随意嫁接”的误区。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报道往往会因为失去了最基本、最温暖的“人情味”, 违背了普通人的“情感逻辑”在很大程度削弱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感”。
相反,那些能够真实、自然、细腻地流露人物情感的报道往往因为更加全面地体现了它的“真实性”,反而能够出奇制胜,取得“四两拨千斤”的宣传效果,激励受众去感悟催人奋进的“正能量”。
结语
正确把握“情感含量”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军事新闻报道的真实度、感染力,增强“指导性”。这就需要记者具备一定的采写技巧和人文精神,通过艺术的手法、真挚的情怀、缜密的思维在新闻作品中融入和释放自然流淌的“大众”情感,同时还要有效规避因过分煽情等产生的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孙风华,《“空降兵15勇士”报道的人文性新闻思想解析》[J],《新闻世界》,2009年第1期
【2】刘立明,《论军事新闻的“人情味”》[J],《军事记者》2002年第6期
【3】王文,《从三个公式看新闻的可读性》[J],《新闻知识》2003年07期
摘要:本文着眼军事新闻报道的使命要求和对象特点,通过具体分析“情感含量”对于军事新闻“真实度”、“感染力”和“指导性”的影响,深入阐释了“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和角色地位。同时,结合具体实例从实践层面深入解析了其作用发挥和价值体现的方式。
关键字:军事新闻报道 情感 艺术 审美
引言
军队新闻媒体作为以强调“指导性”为核心要求的宣传载体,一方面要坚持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统一,力求以优秀的作品感染人、鼓舞人、指引人;另一方面,军事新闻报道中活跃的主要角色——“军人”,本身就因为其特殊的使命要求和社会形象,被赋予了特殊的性格特征和情感世界。所以,无论是军事新闻报道承载的使命、还是军事新闻报道对象的特点,都使得“情感”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一、融入“情感”能够渲染军事新闻报道的“意旨”,服务“指导性”。
“指导性”对于党报,是当之无愧的“命根子”。既然是指导,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观点的表达。然而,新闻是以客观记录事实为原则的,过于主观地表达观点和态度,一是有违反这一基本原则的嫌疑,第二,还容易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让读者觉得是生硬说教。但是,如果能恰当地利用“情感介入”,就能够让军事新闻报道有效规避这种矛盾。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情感倾向”能暗示一种舆论导向、代表一种媒体立场。
通常讲“先入为主”,人的认知过程往往是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过渡的过程,最先、也最容易主导受众判断倾向的往往是在他的感性认知层面,也就是“情感”。所以说,一篇新闻报道,采用什么样的情感基调,往往也在第一时间传达出宣传主体的立场、姿态,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受众的第一判断。在伊拉克战争中,有多家报纸报道了美军打死多名驻伊记者的消息,但是大多数报纸仅仅是冷冰冰地客观报道了伤亡人数、死亡人员及其姓名国籍等看似简明扼要的新闻事实。而新华社所属的《现代快报》在一篇名为《他们在拍照时被炮火击中》的报道中以这样一句话结尾:“我还能做什么呢?震惊之余,我惟有低下头默默祈祷,祈祷这样的事不再发生。”这简单的一句情感自白,相比于纯粹的事件记录却更能激发人们对美军伤及新闻工作者的愤慨,增添了对前方记者的关注和忧虑,而这正是情感因素产生的舆论引导作用。
另一方面,富有“人情味”的表达更便于读者接受观点、领悟道理。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过一个报道《人民的忠诚卫士——方红霄》[2],其中有一段采访:方红霄抓到毒品贩子后说:“每次抓到贩毒分子心里都很难受,因为这些人大都要被枪毙,要影响到他们的家庭,但是如果抓不到他们,让毒品流到社会上会破坏更多的家庭。”当时有人提出,让一个缉毒英雄流露出对毒贩子的同情之心有失身份。而事实恰恰相反,正是这番真诚的心理自白,更让普通受众感同身受,也更能激發大家对毒品的痛恨、对贩毒行为的痛恨。这就说明,单纯的说教、唱高调、喊口号往往只能“造势”而不能“奏效”。而站在普通受众的情感立场上,把原本生硬的、抽象的思想理念,以极富情感含量、能击中受众情感“软肋”的方式发声,就容易实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平等交流、同频共振,不仅能入脑入心,还能感人肺腑、发人深省。
二、渲染“情感”能够凸显军事新闻报道的“美感”,增强可读性。
“可读性”实现宣传目的的重要前提。在中国新闻学界,通常对提高新闻可读性的途径有这样一种概括:“通俗易懂、饶有趣味、真切感人、喜闻乐见”;在美国也流行着所谓衡量可读性标准的公式,叫“艮宁公式”,其中关于可读性的标准之一就是“人情味”[3]。这里面,不管是“真切感人”还是“人情味”都是在强调“情感因素”对于提高新闻可读性的重要意义。
另外,提高可读性的本质关键就在一个“美”字。军事新闻的“美”就美在中国军人的特质,比如为国奉献的崇高美、烽火硝烟的激越美、舍生取义的悲壮美等等,这些美放在传统文化的理念下审视就是能够征服受众的永恒的“美”。在新闻报道中去呈现这些“美”,就是军事新闻报道的特殊优势,也就需要有“情感元素”的参与,对其进行渲染、烘托。
三、关照“情感”能够拓展军事新闻报道的“维度”,增强真实感。
新闻“真实”,应该是一种全维的真实、多层面的真实,不仅仅包括事件来龙去脉的真实,也应该包括新闻人物内心情感的真实。
只求“硬派”审美,忽略“情感柔性”,容易在塑造典型时容走入“高大全”的误区、“拔苗助长”的误区、“随意嫁接”的误区。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报道往往会因为失去了最基本、最温暖的“人情味”, 违背了普通人的“情感逻辑”在很大程度削弱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感”。
相反,那些能够真实、自然、细腻地流露人物情感的报道往往因为更加全面地体现了它的“真实性”,反而能够出奇制胜,取得“四两拨千斤”的宣传效果,激励受众去感悟催人奋进的“正能量”。
结语
正确把握“情感含量”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军事新闻报道的真实度、感染力,增强“指导性”。这就需要记者具备一定的采写技巧和人文精神,通过艺术的手法、真挚的情怀、缜密的思维在新闻作品中融入和释放自然流淌的“大众”情感,同时还要有效规避因过分煽情等产生的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孙风华,《“空降兵15勇士”报道的人文性新闻思想解析》[J],《新闻世界》,2009年第1期
【2】刘立明,《论军事新闻的“人情味”》[J],《军事记者》2002年第6期
【3】王文,《从三个公式看新闻的可读性》[J],《新闻知识》2003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