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poth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既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环保理念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减少药品用量或循环使用药品、创新改进实验、妥善处理实验产生的“三废”等途径,既达到了绿色化学的要求,又提高了实验效果。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它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一、使用微型化学实验
  微型化学实验以微型实验器材为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它具有装置微型化和试剂减量化两个基本特点,既节约药品、节省时间、保证实验效果,又绿色环保、减少了环境污染。
  案例一: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P42第4(2)小题“寻找新的催化剂”实验中,我将学生思维引向生活,寻找替代微型仪器(如盛西瓜霜含片的吹塑板),实验效果好,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和创新意识。
  案例二:《氧气的性质实验》,硫和红磷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用燃烧匙装药品存在的问题是用量过大、燃烧时间长。将燃烧匙进行改进,取玻璃棒的一端烧至半熔融后压出一个小凹槽,微型燃烧匙就制成了。实验现象明显,节约药品,污染小。
  案例三:《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我用Y形管进行实验,左支管中加少量无色酚酞试液,右支管中加约2~3滴浓氨水,盖上橡胶塞。该密闭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大大減少,实验现象明显,便于携带走动且不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二、减少药品用量,降低试剂浓度,循环使用化学药品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没有指明药品的用量和浓度,化学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时对涉及药品用量和浓度的实验进行探索,尽可能减少药品用量、降低试剂浓度,预防环境污染,这也是对绿色化学最好的渗透。
  案例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向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镁条、铝片、锌粒、铁片、铜片,然后分别加入5mL稀盐酸(稀硫酸)。其实学生只取2mL稀酸即可,减少了酸的用量却观察到同样的效果,也减少了处理废酸液的量。
  案例二:在浓度对实验效果的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如指示剂酚酞、石蕊等原浓度为0.5%~1.0%,经改进可减少到0.1%~0.25%;在配制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硫酸铜、氯化钡等溶液时也可考虑降低浓度,这样既节约药品,又减少环境污染。
  案例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废弃物有二氧化锰、锰酸钾、少量高锰酸钾,可先加热,反应完全后再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来回收二氧化锰并循环利用。
  三、创新改进化学实验装置
  通过创新改进实验,寻找仪器代用品,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强了实验的安全性能,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案例一:《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教材实验是用木炭粉,反应的时间长且现象不明显。可以把木炭粉改成激光打印机用的墨粉(粉末极细,价格便宜),或者提前把木炭粉和氧化铜按比例先加少量水混合,再用玻璃棒沾些混合物薄薄地涂抹在试管底部的内壁上,等干燥后进行加热。反应时间大大缩减,且现象变得非常明显。
  案例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改进》,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密封性不易控制,加上导气管内尚留有空气,导致误差较大。可进行如下改进:将足量白磷放在试管(事先分成五等份)中并塞紧橡胶塞,置于热水中,使白磷充分燃烧,待试管冷却后倒浸入水中,在水面下拿掉橡胶塞,过一会后在水下塞上橡胶塞,拿出水面。本实验所用仪器少、误差小。
  案例三:《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进》实验存在不足: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改进装置。在两个等大小的试管里分别加入适量的红磷和白磷,用橡胶塞或气球密封,同时置于热水中,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而且无污染。
  四、规范学生实验操作,妥善处理实验中的废弃物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有54个演示实验、25个探究活动和8个学生实验活动,妥善处理化学实验中的废弃物,既提高了操作的规范性,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案例一:有害固体的处理
  探究金属活动性的实验中,先收集铝和硫酸铜置换得到的铜,再加热处理得到氧化铜用于实验,也可以进一步用于制取硫酸铜,实现循环利用。还可以长时间收集铜和硝酸银置换得到的银,达到一定量后融化成银块用于相关实验,或者将金属废渣集中后送专门的回收部门处理。
  案例二:有害废液的处理
  (1)酸碱废液的处理:初中实验中产生的酸碱废液主要含有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可将废酸液和废碱液少量、分次进行互相混合,测pH约为7,再稀释,即可排放。这样既处理了酸碱性废液,又节约了成本,也不会污染环境。
  (2)含重金属废液的处理:含钡废液的处理,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钠,充分反应后使钡离子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分离沉淀,检测滤液中无钡离子再排放;含银废液的处理。用铁将银置换出来,再分离除去;含铜废液的处理。用铁将铜置换出来,再分离除去。
  案例三:有害废气的处理
  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该实验要求在通风处进行,能有效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但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我们可以将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放在盛有少量水或NaOH溶液的集气瓶中进行,作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又如CO还原Fe2O3或CuO的实验中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用燃烧法加以处理多余的一氧化碳。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尽量体现绿色化学实验的新要求:省资源、无污染、无废物、多循环、多利用,这样不仅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而且能使学生受到直观的环保教育,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编
其他文献
音乐教学是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培养学生个性、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是素质教育发展和推进下小学音乐教学全新的教学目标和核心任务。但是音乐素养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和实践能力,还需要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认知、感悟与审美,且有较强的音乐实践能力。那么,农村学校究竟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该问题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也应运而生,微课便是其中的一种,其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围绕教学知识点展开教学,使教学资源得以重新组合,使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为小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使枯燥的英语课堂变得更富有趣味性,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促进学生的实践探究,大大提高了英语教学的质量。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呢?我结合自身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期刊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即教师只是一味地注重知识性和技巧性的讲授,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十分僵化和被动,进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认识,进而极易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在此背景下,如何扭转语文课堂长期以来低效的教学现状,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理应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当前应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灵活设计导入环节,点
期刊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容易受网络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此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生活中可接触的电子产品相对较多,例如手机、平板以及电脑等等,网络中存在诸多不良信息,受之影响,导致学生的发展方向出现偏颇。经我分析,而后发现构建良好家庭教育模型极其必要,可为青少年的发展以及成长提供正确指引,还能使家长更加注重青少年的情绪以及情感变动,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特点等制定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方案,进而促使学生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旨在提升我国教育综合水平。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便是为了贯彻这一目标,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将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要求合理融入教育教学中,培养出更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发展型人才。在这种形势下,高中地理教师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构建更符合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以促使他们在更具实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对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针对新课改的实施,教育部门充分对小学课堂的创新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主要是为了促进小学数学教育更好地发展。对于现在的小学课堂来说,教学内容必须进一步改革与创新,主要目的就是让数学更加有趣,促进学生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在学习中寻找乐趣,最终提高数学成绩。面对目前的小学数学的情况,教师应该找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并且以最佳的方法进行解决
期刊
语文学科一直都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基础的,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密切相关,影响着学生的生活质量与学习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挖掘语文课程中的生活资源,促使学生积极将所学理论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才能切實保证语文学科的教学、育人作用。对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合理转变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农村地区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课程资源等都落后于城镇地区,实施课
期刊
阅读,对于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有效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理解字词的能力,还能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道路都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不断优化阅读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阅读课堂,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本文结合我的实践经验,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以下几点探究。  一、注重朗读,夯实
期刊
儿童文学包括各种各样的文学创作形式,如寓言故事、科幻故事以及一些简单的诗歌等,这些儿童文学都是为了儿童创作的。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儿童文学的内容,教师应该合理运用这些儿童文学资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儿童文学的内涵与地位  (一)儿童文学的内涵  儿童文学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小学生。如寓言故事,其行文较短,多以小动物为主人公,读起来充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