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学中,一般都能重视读图、析图等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地图的培养与训练,而学生的心理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资源库。那么,什么是心理地图?心理地图有何重要意义?如何训练学生心理地图呢?
一、心理地图
所谓心理地图,是人脑对地理事物形成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演变和发展的重视,这些头脑中的地图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感知世界的方式。它是通过长期有意识的训练,从而在头脑中获得比较稳定的地域知识认知。心理地图训练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尺度到小尺度、由粗到细的原则,不断丰富,清晰头脑中的心理地图。
二、心理地图的重要意义
地理教学中,训练学生心理地图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文件库”
心理地图不仅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而且也是学习地理的主要工具。心理地图是人们对地表某一方面的印象,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感知世界,存贮和提取地球上人文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必要方式。学生不但把课堂接收的地理信息,依托心理地图储存,而且能将日常报刊、电视等多种途径接收的地理信息,依托心理地图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整理,并储存起来。因此,心理地图不仅是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重要资源库,更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文件库。
2.心理地图直接影响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规律。”思维是人以原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概括地、间接地反映。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思维的核心。“心理地图越丰富,地理空间思维越活跃,综合分析能力也越强。学生会依据心理地图逐步将知识系统化,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例如,探究西欧各国畜牧业与园艺农业发达的原因时,要求学生:第一,要理清思路:自然原因(气候是核心)和人文原因(经济是关键);第二,“调”出西欧的心理地图,所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压带和风带、地形地貌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牧草生长,不利于谷物成熟)及社会经济状况(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找到原因即可得出结论。
3.心理地图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在记忆、思维、想象与创造等方面遵循一般心理发展规律之外,对地理内容的兴趣取向有相应的变化。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表现出稳定性差与可塑性强的倾向,而高中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则趋于稳定,其兴趣程度取决于对地理课程价值的认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论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在心理地图的训练过程中,都比较感兴趣。例如,让学生描述、绘制自己熟悉或去过的最感兴趣的地方,学生描述起来就充满激情,绘制简图就兴趣十足……经过训练活动,学生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因此,心理地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心理地图有助于开发学生右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脑科学实验研究证明,人的左脑主要以语言形式加工信息,而右脑则以空间知觉、形象、情感等形式加工信息为主。左右脑的这种专门化不是绝对的,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补偿。右脑也可能对有些视觉特征的刺激进行加工。目前,在传统教学系统中,左右脑的使用并不平衡,主要侧重于左脑的训练。地理教学中,心理地图的训练是对学生右脑的训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训练学生心理地图的方法
以构建主义为指导,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训练学生的心理地图,就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观察思考,模仿体会;反复训练,强化到位。具体来说,就是目测、描述、排序、标注和绘图等方法。
1.目测
目测就是通过两地相对方位和距离,让学生形成两地相对位置的心理地图。例如:①在经纬网图上目测两地的相对方位和直线距离;②在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上目测两地相对位置和距离等。根据学生目测的情况可以确定其心理地图的清晰程度,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体会,反复训练。
2.描述
描述就是让学生描述中国或世界某地的地理特征,促进其心理地图的建立。例如:①描述所在地区的主要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②分别描述贵州、山东的主要地形、地貌特征并比较其差异等等。学生描述得越详细、越精确,其心理地图就越清晰。就学生描述的整体及细节,判断学生心理地图的清晰程度,然后进行分类分层训练。
3.排序
排序就是根据经纬度排列城市、港口位置次序,根据相关位置排列河流、湖泊、山脉、矿产地的位置次序等。例如:①在中国空白地图上,把“广州、哈尔滨、沈阳、天津、长春、上海、南京、海口、武汉”按从南到北的顺序重新排列;②在世界空白地图上,把“纽约、伦敦、东京、悉尼、北京、圣保罗”按从北到南的顺序重新排列;③在中国空白地图上,把黄河、淮河、黑龙江、长江、海河、珠江按从南到北的顺序重新排列等。学生排列的顺序的准确程度可以确定其“中国和世界心理地图”的清晰度。
4.标注
标注就是在中国、世界空白地图上通过标注某地位置,来训练学生的心理地图。例如:①在中国空白地图政区图上标注省级行政区名称、特大城市、主要港口等;②在中国空白地形图上标注城市、港口、地形区、河流、湖泊、矿产、农作物基地名称等。学生标注的准确率越高,说明其心理地图越好。当然。针对学生标注的具体情况要反复训练强化,直到形成比较清晰的心理地图。
5.绘图
绘图就是直接绘制某地区地图,如政区图、地形图、港口城市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等等。例如:①绘制“中国东部海岸线”形状示意图。②绘制“黄河、长江”干支流形状示意图。注意形状特征、比例、穿过的地形类型、附近的城市等。③绘制“中国5种基本地形分布”示意图。第一,用符号绘制主要山脉。第二,把主要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填入相应位置,也可以把长江、黄河、珠江再画进去。④绘制“中国铁路干线示意图”。第一,先让学生标注北京、天津、沈阳、郑州、武汉、徐州、株洲、广州等铁路枢纽。第二,以北京为中心绘制南北干线,接下来绘制东西干线。第三,也可以把山脉、河流绘进去。⑤绘制“世界轮廓形状”示意图。用几何图形绘制“南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大陆”轮廓形状,注意比例及位置关系。⑥绘制“世界主要国家轮廓及主要城市港口”示意图等等。
根据学生绘图的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逐步达到对中国、世界及部分地区的心理地图的清晰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
一、心理地图
所谓心理地图,是人脑对地理事物形成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演变和发展的重视,这些头脑中的地图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感知世界的方式。它是通过长期有意识的训练,从而在头脑中获得比较稳定的地域知识认知。心理地图训练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尺度到小尺度、由粗到细的原则,不断丰富,清晰头脑中的心理地图。
二、心理地图的重要意义
地理教学中,训练学生心理地图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文件库”
心理地图不仅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而且也是学习地理的主要工具。心理地图是人们对地表某一方面的印象,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感知世界,存贮和提取地球上人文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必要方式。学生不但把课堂接收的地理信息,依托心理地图储存,而且能将日常报刊、电视等多种途径接收的地理信息,依托心理地图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整理,并储存起来。因此,心理地图不仅是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重要资源库,更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文件库。
2.心理地图直接影响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规律。”思维是人以原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概括地、间接地反映。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思维的核心。“心理地图越丰富,地理空间思维越活跃,综合分析能力也越强。学生会依据心理地图逐步将知识系统化,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例如,探究西欧各国畜牧业与园艺农业发达的原因时,要求学生:第一,要理清思路:自然原因(气候是核心)和人文原因(经济是关键);第二,“调”出西欧的心理地图,所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压带和风带、地形地貌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牧草生长,不利于谷物成熟)及社会经济状况(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找到原因即可得出结论。
3.心理地图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在记忆、思维、想象与创造等方面遵循一般心理发展规律之外,对地理内容的兴趣取向有相应的变化。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表现出稳定性差与可塑性强的倾向,而高中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则趋于稳定,其兴趣程度取决于对地理课程价值的认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论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在心理地图的训练过程中,都比较感兴趣。例如,让学生描述、绘制自己熟悉或去过的最感兴趣的地方,学生描述起来就充满激情,绘制简图就兴趣十足……经过训练活动,学生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因此,心理地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心理地图有助于开发学生右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脑科学实验研究证明,人的左脑主要以语言形式加工信息,而右脑则以空间知觉、形象、情感等形式加工信息为主。左右脑的这种专门化不是绝对的,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补偿。右脑也可能对有些视觉特征的刺激进行加工。目前,在传统教学系统中,左右脑的使用并不平衡,主要侧重于左脑的训练。地理教学中,心理地图的训练是对学生右脑的训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训练学生心理地图的方法
以构建主义为指导,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训练学生的心理地图,就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观察思考,模仿体会;反复训练,强化到位。具体来说,就是目测、描述、排序、标注和绘图等方法。
1.目测
目测就是通过两地相对方位和距离,让学生形成两地相对位置的心理地图。例如:①在经纬网图上目测两地的相对方位和直线距离;②在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上目测两地相对位置和距离等。根据学生目测的情况可以确定其心理地图的清晰程度,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体会,反复训练。
2.描述
描述就是让学生描述中国或世界某地的地理特征,促进其心理地图的建立。例如:①描述所在地区的主要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②分别描述贵州、山东的主要地形、地貌特征并比较其差异等等。学生描述得越详细、越精确,其心理地图就越清晰。就学生描述的整体及细节,判断学生心理地图的清晰程度,然后进行分类分层训练。
3.排序
排序就是根据经纬度排列城市、港口位置次序,根据相关位置排列河流、湖泊、山脉、矿产地的位置次序等。例如:①在中国空白地图上,把“广州、哈尔滨、沈阳、天津、长春、上海、南京、海口、武汉”按从南到北的顺序重新排列;②在世界空白地图上,把“纽约、伦敦、东京、悉尼、北京、圣保罗”按从北到南的顺序重新排列;③在中国空白地图上,把黄河、淮河、黑龙江、长江、海河、珠江按从南到北的顺序重新排列等。学生排列的顺序的准确程度可以确定其“中国和世界心理地图”的清晰度。
4.标注
标注就是在中国、世界空白地图上通过标注某地位置,来训练学生的心理地图。例如:①在中国空白地图政区图上标注省级行政区名称、特大城市、主要港口等;②在中国空白地形图上标注城市、港口、地形区、河流、湖泊、矿产、农作物基地名称等。学生标注的准确率越高,说明其心理地图越好。当然。针对学生标注的具体情况要反复训练强化,直到形成比较清晰的心理地图。
5.绘图
绘图就是直接绘制某地区地图,如政区图、地形图、港口城市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等等。例如:①绘制“中国东部海岸线”形状示意图。②绘制“黄河、长江”干支流形状示意图。注意形状特征、比例、穿过的地形类型、附近的城市等。③绘制“中国5种基本地形分布”示意图。第一,用符号绘制主要山脉。第二,把主要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填入相应位置,也可以把长江、黄河、珠江再画进去。④绘制“中国铁路干线示意图”。第一,先让学生标注北京、天津、沈阳、郑州、武汉、徐州、株洲、广州等铁路枢纽。第二,以北京为中心绘制南北干线,接下来绘制东西干线。第三,也可以把山脉、河流绘进去。⑤绘制“世界轮廓形状”示意图。用几何图形绘制“南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大陆”轮廓形状,注意比例及位置关系。⑥绘制“世界主要国家轮廓及主要城市港口”示意图等等。
根据学生绘图的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逐步达到对中国、世界及部分地区的心理地图的清晰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