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及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一条规定,从周一到周五(周五下午下课之后可自由出入,晚十点半需回到宿舍),凡是有事需要请假出校门的学生,一律到班主任处开具出门条,由班主任签字后门卫方可放行。
每天中午放学,我班的学生三五成群地一批又一批来跟我索要出门条,每次开出门条,我总是习惯地问“外出理由?”“何时返校?”学生出门的理由五花八门:“合理”的理由有“去看病”(尽管学校有校医)、“去取钱”(尽管昨天是星期天可自由出入)、“去吃饭”(说学校饭菜不好吃)等等;还有一些“附带式”的,如“我陪同学去看病”、“我陪同学去取钱”等等。总之,他们有足够多的理由让你非给他放行不可,否则就是不“通情达理”。对于“何时回校”,学生回答的理由基本上是一致的:“办完事就回来,肯定能赶上上课”。我常常在班会上呼吁大家要讲诚信,但收效甚微。
一天中午,两名经常以各种“合理”的理由外出却迟迟不归的朱洪和王辉又来叫我开出门条了,我心里想他们外出的真实目的不就是上网吗,但转念一想,这种“有罪推定”是不是太粗暴了呢?于是,我和颜悦色地按常规抛出问题:“外出理由?”“何时回校?”他们把早已准备好的理由说了出来,而且保证在下午两点半之前回到学校上课。末了,他们还笑嘻嘻地说:象我们这样诚实的孩子,说到做到,不然任你处罚!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说:“好吧,我相信两位同学是讲诚信的人!”正当我暗自庆幸“以心换心”成功时,晚上我收到班长发来的短信“朱洪和王辉下午和晚自习均旷课!”我心里一惊,他们信誓旦旦,竟然当面说一套,背地里另搞一套!我感叹:这些中职学生还有诚信吗?我意识到中职学生这种“出尔反尔”、“背信弃义”的做法无论对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将来走向社会,都将会造成“致命伤害”。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一张小小的出门条,折射出了中职学生的诚信危机。
第二天晚自习正好是班会课,我本想以“诚信”为主题在班上指名道姓地狠批朱洪和王辉两名学生——“杀鸡儆猴”,然后大讲诚信之道。但转而一想,这种主题班会之前开过了,现在再开只能给学生“老调重谈”甚至“黔驴技穷”之感。我也想出狠招:凡是以虚假理由开出门条并无故旷课的一次罚十元钱!但很快被自我否定了: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哪能以罚代教呢,于法于理都是错误的!可是,不跟“钱”挂钩,学生还能听进诸如“诚信是做人之本”的大道理吗?退一万步说,就算“罚款有理”,现在的学生也会满不在乎,罚得少,对于他们是“毛毛雨”,罚得多肯定是承受不起。怎么办?在去学校的开班会的路上,我百思不得其解。正当我走进教室的瞬间,我有了主意。
“同学们,听说过某人为了维护个人的信誉或荣誉权,不惜花重金打官司只为索赔一元钱的故事吗?”教师里一片哗然,大家议论纷纷。这“一元钱”代表什么呢?我进一步引导。有的说是“为了荣誉不惜代价”,有的说“这个人不差钱”,有的说“为诚信而战”。正当议论正酣,我话锋一转: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会不会为了自已的诚信而战?“会!”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敷衍了事,我顺水推舟地说:“好!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考验同学们的诚信……”,我故意放缓语气,略作停顿。学生们迫不急待了。我马上接过话茬,表情略为严肃地说:“从明天开始,凡是有事要开出门条的同学,老师不再问出门理由,也不再问何时归校。但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写一张出门申请书,注明理由及回校时间。为了证明同学们是否讲诚信,要求递交申请书时,附上一元诚信金!”我进一步解释说:凡是请假理由与出门真实意图一致、且按时返校的同学,可领回你这一元诚信金;否则,你将会失去你的诚信!“好!一言为定!”全班响亮回答,似乎将为自己的诚信而战!我用余光扫一下朱洪和王辉,他们俩和其他同学一样兴奋,也充满了期待,完全没有意识到是他们点燃了这场诚信战争。
第二天中午,我在办公室静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居然没有,我有点失望。第三天中午,终于有一个学生拿着申请书并夹着一元诚信金恭恭敬敬地递交给我,以前他们递交请假条时可没有这么“认真”啊。下午,有另一个学生空着手进来说要开出门条,我说按规矩办,他半信半疑地说:我以为那天晚上老师开玩笑呢。我说:老师是当真的。然后把上午那张夹着一元钱的申请书递给他看。他略带歉意地说他马上去补写。第一周过去了,我共收到了五张申请书,也开出了五张出门条,而且,五名学生均按时返校,我如释重负。而往时,一周至少有二十多名学生来跟我开出门条,按时回校的也只占60%左右。第一周收效显著,第二周依然如此,一直延续到期末。往常有事没事都要开出门条出去“兜风”且延迟回校的那几个学生再也不见来跟我要出门条了。
但有一点也令我不解,尽管学生们都信守承诺,但却没有一学生主动前来领回一元诚信金。他们是想留着下一次用呢还是不好意思來领?我想,既然学生做到了,我也该遵守诺言。于是,每次班会,我都郑重其事地将一元诚信金退了回去,学生们喜形于色,仿佛在领奖。我想,他们高兴的原因不是领回了一元钱,而是在全班同学面前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一元诚信金,竟有这么大的威力,是我始料未及的,我坚信中职学生的诚信没有完全缺失。一张小小的出门条和一元钱,承载的是中职学生的诚信。我也开始思考中职学生的诚信心理过程,完全可以发生在意识知觉以外。在诚信发展及养成过程,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将诚信的的内隐评价框架、与诚信关联的无意识言谈举止置于意识主动加工状态下。通过将这些处于自动加工状态下的认知与行为过程外显化,无意识的言谈举止对于表达诚信的意义也将更明确,从而有利于诚信品格的养成。
每天中午放学,我班的学生三五成群地一批又一批来跟我索要出门条,每次开出门条,我总是习惯地问“外出理由?”“何时返校?”学生出门的理由五花八门:“合理”的理由有“去看病”(尽管学校有校医)、“去取钱”(尽管昨天是星期天可自由出入)、“去吃饭”(说学校饭菜不好吃)等等;还有一些“附带式”的,如“我陪同学去看病”、“我陪同学去取钱”等等。总之,他们有足够多的理由让你非给他放行不可,否则就是不“通情达理”。对于“何时回校”,学生回答的理由基本上是一致的:“办完事就回来,肯定能赶上上课”。我常常在班会上呼吁大家要讲诚信,但收效甚微。
一天中午,两名经常以各种“合理”的理由外出却迟迟不归的朱洪和王辉又来叫我开出门条了,我心里想他们外出的真实目的不就是上网吗,但转念一想,这种“有罪推定”是不是太粗暴了呢?于是,我和颜悦色地按常规抛出问题:“外出理由?”“何时回校?”他们把早已准备好的理由说了出来,而且保证在下午两点半之前回到学校上课。末了,他们还笑嘻嘻地说:象我们这样诚实的孩子,说到做到,不然任你处罚!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说:“好吧,我相信两位同学是讲诚信的人!”正当我暗自庆幸“以心换心”成功时,晚上我收到班长发来的短信“朱洪和王辉下午和晚自习均旷课!”我心里一惊,他们信誓旦旦,竟然当面说一套,背地里另搞一套!我感叹:这些中职学生还有诚信吗?我意识到中职学生这种“出尔反尔”、“背信弃义”的做法无论对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将来走向社会,都将会造成“致命伤害”。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一张小小的出门条,折射出了中职学生的诚信危机。
第二天晚自习正好是班会课,我本想以“诚信”为主题在班上指名道姓地狠批朱洪和王辉两名学生——“杀鸡儆猴”,然后大讲诚信之道。但转而一想,这种主题班会之前开过了,现在再开只能给学生“老调重谈”甚至“黔驴技穷”之感。我也想出狠招:凡是以虚假理由开出门条并无故旷课的一次罚十元钱!但很快被自我否定了: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哪能以罚代教呢,于法于理都是错误的!可是,不跟“钱”挂钩,学生还能听进诸如“诚信是做人之本”的大道理吗?退一万步说,就算“罚款有理”,现在的学生也会满不在乎,罚得少,对于他们是“毛毛雨”,罚得多肯定是承受不起。怎么办?在去学校的开班会的路上,我百思不得其解。正当我走进教室的瞬间,我有了主意。
“同学们,听说过某人为了维护个人的信誉或荣誉权,不惜花重金打官司只为索赔一元钱的故事吗?”教师里一片哗然,大家议论纷纷。这“一元钱”代表什么呢?我进一步引导。有的说是“为了荣誉不惜代价”,有的说“这个人不差钱”,有的说“为诚信而战”。正当议论正酣,我话锋一转: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会不会为了自已的诚信而战?“会!”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敷衍了事,我顺水推舟地说:“好!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考验同学们的诚信……”,我故意放缓语气,略作停顿。学生们迫不急待了。我马上接过话茬,表情略为严肃地说:“从明天开始,凡是有事要开出门条的同学,老师不再问出门理由,也不再问何时归校。但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写一张出门申请书,注明理由及回校时间。为了证明同学们是否讲诚信,要求递交申请书时,附上一元诚信金!”我进一步解释说:凡是请假理由与出门真实意图一致、且按时返校的同学,可领回你这一元诚信金;否则,你将会失去你的诚信!“好!一言为定!”全班响亮回答,似乎将为自己的诚信而战!我用余光扫一下朱洪和王辉,他们俩和其他同学一样兴奋,也充满了期待,完全没有意识到是他们点燃了这场诚信战争。
第二天中午,我在办公室静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居然没有,我有点失望。第三天中午,终于有一个学生拿着申请书并夹着一元诚信金恭恭敬敬地递交给我,以前他们递交请假条时可没有这么“认真”啊。下午,有另一个学生空着手进来说要开出门条,我说按规矩办,他半信半疑地说:我以为那天晚上老师开玩笑呢。我说:老师是当真的。然后把上午那张夹着一元钱的申请书递给他看。他略带歉意地说他马上去补写。第一周过去了,我共收到了五张申请书,也开出了五张出门条,而且,五名学生均按时返校,我如释重负。而往时,一周至少有二十多名学生来跟我开出门条,按时回校的也只占60%左右。第一周收效显著,第二周依然如此,一直延续到期末。往常有事没事都要开出门条出去“兜风”且延迟回校的那几个学生再也不见来跟我要出门条了。
但有一点也令我不解,尽管学生们都信守承诺,但却没有一学生主动前来领回一元诚信金。他们是想留着下一次用呢还是不好意思來领?我想,既然学生做到了,我也该遵守诺言。于是,每次班会,我都郑重其事地将一元诚信金退了回去,学生们喜形于色,仿佛在领奖。我想,他们高兴的原因不是领回了一元钱,而是在全班同学面前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一元诚信金,竟有这么大的威力,是我始料未及的,我坚信中职学生的诚信没有完全缺失。一张小小的出门条和一元钱,承载的是中职学生的诚信。我也开始思考中职学生的诚信心理过程,完全可以发生在意识知觉以外。在诚信发展及养成过程,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将诚信的的内隐评价框架、与诚信关联的无意识言谈举止置于意识主动加工状态下。通过将这些处于自动加工状态下的认知与行为过程外显化,无意识的言谈举止对于表达诚信的意义也将更明确,从而有利于诚信品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