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概述雨水回收与利用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雨水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南沙雨水回收和利用设计系统进行探讨。
关键词:雨水回收南沙雨水回收设计系统
前言
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更新理念,将雨水作为一种资源回收利用。采用必要的雨水回收利用对于节约水资源是相当有益的。在场地设计中,一方面考虑雨水回渗补充地下水,另一方面通过场地内的竖向设计,收集部分雨水,作为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的补充。利用雨水不但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洪、营造地表水文景观、改善小区周边环境,也有利于增强居民爱水和节水意识,而且还可以改善市内的局部热岛效应。这样可以使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目的,保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1 从雨水回收利用的现状看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城市原先的水文循环路径发生改变,给城市水生态带来一系列影响,改变了原有城市水体自然循环路径,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导致大部分城市的市区气温比郊区高出1℃~3℃,形成“热岛效应”,造成局部天气异常,并且这一现象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加,地表雨水径流系数和径流量的提高,地下水入渗量的减少,使得地下水得不到充分涵养。汛期一遇暴雨就积水成灾,影响城市生活,堵塞交通,甚至淹没设施,经济损失巨大。同时,雨洪的肆虐,污水泛滥,加大了城市治污难度,环境恶化。因此,我们急需在城市建立蓄、滞、排相结合的排涝及雨水利用体系。
2 南沙某建筑屋面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设计
2.1设计范围
1)初期雨水的弃流装置、雨水储水模块;
2)回用系统的取水井、水泵坑、水泵及附件、控制箱;
3)初期弃流井与雨水模块之间的雨水管道连接,包括:初期雨水弃流管出弃流井1.5米、弃流井与雨水模块之间的构筑物和管道、雨水模块的溢流管道出模块1.5米,回用管道出泵坑1.5米;
2.2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简介
1)本项目室外设置两套雨水管道,一套为雨水收集回用管道,一套为雨水收集排放管道。屋面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向室外雨水收集回用管道,经室外初期雨水弃流井完成初期雨水弃流后,进入雨水收集模块池储存并回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統弃流的初期雨水、超过雨水收集系统能力的溢流雨水均由室外雨水收集排放管道收集;雨水收集排放管道收集的雨水,最终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本项目收集屋面的雨水,汇水面积约4300m2/;
2)雨水收集利用工艺原则上力求简单,一方面雨水水质比较洁净,另一方面是降雨意性大,回收水源不稳定,处理设施经常闲置。
3)进入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水质以实测资料为准,屋面雨水经初期弃流后的水质,无实测资料时可采用如下经验值:CODcr:70~100mg/L;SS:20~40mg/L;色度:10~40度;
2.3初期雨水弃流
集水面的径流雨水经常表现出初期冲刷效应,初期径流雨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水质混浊,随着降雨的持续,一旦冲刷效应完成,径流雨水的水质将明显提高。对于收集利用系统,在雨水收集时弃流掉初期污染严重的径流雨水,便可以大大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担,节约投资,减少运行费用。对于收集排放系统,弃流初期雨水可消除面源污染,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1)初期径流弃流量应按照下垫面实测收集雨水的COD、SS、色度等污染物浓度确定。当无资料时,屋面弃流可采用2~3mm径流厚度,地面弃流可采用3~5mm径流厚度;
2)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初期弃流装置要求:智能流量计具有累计流量计量、信号转换和远传功能,并能在设定的复位时间打开电动阀,使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复位。弃流构筑物由干室和湿室组成,弃流装置安装在设于干室;
3)道路、广场采用渗排一体的雨水口完成雨水初期弃流,渗排一体的雨水口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材质,雨水口内配成品截污框。雨水口颜色与绿地相符。承压荷载≥15KN;
2.4雨水储存
1)储存回用规模:雨水储存设施的有效储水容积不宜小于集水面重现期1~2年的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扣除设计初期弃流流量。 参照周边城市(深圳)规定,雨水收集利用量采用50mm的设计日降雨量;集水面设计日雨水收集利用量为200m3/;
2)储存方式
本项目采用装配式PP雨水模块做雨水收集池,雨水模块材质为聚丙烯塑料,模块外部包裹防渗不透水土工布保水。雨水模块储水相对钢筋混凝土水池,更便于安装,施工周期大大缩短,PP储水模块还可回收使用;
3)单组模块规格参数:
尺寸:400x1000x450(高);孔隙率:95%;承载量:标准模块:27.5t/m2/,加强型模块:37.5t/m2/;建议最小覆盖量:标准模块:0.4m,加强型模块:0.4m;建议最大覆盖量:标准模块:1.2m,加强型模块:1.8m总体最大深度:标准模块:2.4m;加强型模块:3.0m;模块的最大高度:标准模块:1.8m,四层;加强型模块:2.25m,五层;运作温度:-30~120°C模组材料:Recycled polyproplene
4)模块放置场所的注意事项
雨水模块应避免放置在车行道、停车位、经常有群众聚集活动的广场的下方,否则应采用加强型雨水模块,但不得停放大型客车和货柜车;放置雨水模块处的土壤的密实度不小于95%,并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但必须保证地基结构的牢固可靠性、平整;
5)雨水模块的维护
进入雨水模块收集系统前,雨水管道进口处设置有管道格栅,在初期弃流井的沉淀井内去除大的固体和树叶等杂质,由于雨水在雨水模块的储水池中长时间停留,水悬浮物质势必会在模块的底部沉积,不及时处理的话,不但是影响储水空间,还会成为微生物的温床。
2.5雨水处理工艺
雨水处理工艺的原则是力求简单,一方面雨水水质比较洁净,另一方面是降雨随意性大,回收水源不稳定,处理设施经常闲置。由于雨水回用水主要污染物为COD和SS,经初期弃流后的雨水在储水模块池内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沉淀作用,沉淀处理的雨水经简单消毒后完全可达到回水用水质标准,一般不需要做深度处理.本项目采用氯片作为消毒剂,人工投加,加氯量为2~4mg/L。
2.6管材及配件
1)雨水收集管道、溢流管采用双壁波纹管,承插接口;
2)模块内自清管采用PVC给水管,胶接连接;
3)回用水管采用PVC给水管,胶接连接;
4)进水井及取水井采用∅315mm平壁实壁管井筒,取水井井筒在模块部分外壁四周∅2小孔,间距100,外部缠土工布一层;
5)初期雨水弃流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回用水泵泵坑采用砖砌结构;
3 结束语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是节水、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规模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这必然面临着将有更多的土地变成建筑用地。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考虑,统筹规划作出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对比,最后选择最佳的方案进行建设,尽量降低建设费用。并且回用雨水应该是政府支持、群众参与共同完成的。总之,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雨水回收南沙雨水回收设计系统
前言
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更新理念,将雨水作为一种资源回收利用。采用必要的雨水回收利用对于节约水资源是相当有益的。在场地设计中,一方面考虑雨水回渗补充地下水,另一方面通过场地内的竖向设计,收集部分雨水,作为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的补充。利用雨水不但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洪、营造地表水文景观、改善小区周边环境,也有利于增强居民爱水和节水意识,而且还可以改善市内的局部热岛效应。这样可以使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目的,保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1 从雨水回收利用的现状看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城市原先的水文循环路径发生改变,给城市水生态带来一系列影响,改变了原有城市水体自然循环路径,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导致大部分城市的市区气温比郊区高出1℃~3℃,形成“热岛效应”,造成局部天气异常,并且这一现象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加,地表雨水径流系数和径流量的提高,地下水入渗量的减少,使得地下水得不到充分涵养。汛期一遇暴雨就积水成灾,影响城市生活,堵塞交通,甚至淹没设施,经济损失巨大。同时,雨洪的肆虐,污水泛滥,加大了城市治污难度,环境恶化。因此,我们急需在城市建立蓄、滞、排相结合的排涝及雨水利用体系。
2 南沙某建筑屋面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设计
2.1设计范围
1)初期雨水的弃流装置、雨水储水模块;
2)回用系统的取水井、水泵坑、水泵及附件、控制箱;
3)初期弃流井与雨水模块之间的雨水管道连接,包括:初期雨水弃流管出弃流井1.5米、弃流井与雨水模块之间的构筑物和管道、雨水模块的溢流管道出模块1.5米,回用管道出泵坑1.5米;
2.2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简介
1)本项目室外设置两套雨水管道,一套为雨水收集回用管道,一套为雨水收集排放管道。屋面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向室外雨水收集回用管道,经室外初期雨水弃流井完成初期雨水弃流后,进入雨水收集模块池储存并回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統弃流的初期雨水、超过雨水收集系统能力的溢流雨水均由室外雨水收集排放管道收集;雨水收集排放管道收集的雨水,最终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本项目收集屋面的雨水,汇水面积约4300m2/;
2)雨水收集利用工艺原则上力求简单,一方面雨水水质比较洁净,另一方面是降雨意性大,回收水源不稳定,处理设施经常闲置。
3)进入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水质以实测资料为准,屋面雨水经初期弃流后的水质,无实测资料时可采用如下经验值:CODcr:70~100mg/L;SS:20~40mg/L;色度:10~40度;
2.3初期雨水弃流
集水面的径流雨水经常表现出初期冲刷效应,初期径流雨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水质混浊,随着降雨的持续,一旦冲刷效应完成,径流雨水的水质将明显提高。对于收集利用系统,在雨水收集时弃流掉初期污染严重的径流雨水,便可以大大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担,节约投资,减少运行费用。对于收集排放系统,弃流初期雨水可消除面源污染,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1)初期径流弃流量应按照下垫面实测收集雨水的COD、SS、色度等污染物浓度确定。当无资料时,屋面弃流可采用2~3mm径流厚度,地面弃流可采用3~5mm径流厚度;
2)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初期弃流装置要求:智能流量计具有累计流量计量、信号转换和远传功能,并能在设定的复位时间打开电动阀,使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复位。弃流构筑物由干室和湿室组成,弃流装置安装在设于干室;
3)道路、广场采用渗排一体的雨水口完成雨水初期弃流,渗排一体的雨水口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材质,雨水口内配成品截污框。雨水口颜色与绿地相符。承压荷载≥15KN;
2.4雨水储存
1)储存回用规模:雨水储存设施的有效储水容积不宜小于集水面重现期1~2年的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扣除设计初期弃流流量。 参照周边城市(深圳)规定,雨水收集利用量采用50mm的设计日降雨量;集水面设计日雨水收集利用量为200m3/;
2)储存方式
本项目采用装配式PP雨水模块做雨水收集池,雨水模块材质为聚丙烯塑料,模块外部包裹防渗不透水土工布保水。雨水模块储水相对钢筋混凝土水池,更便于安装,施工周期大大缩短,PP储水模块还可回收使用;
3)单组模块规格参数:
尺寸:400x1000x450(高);孔隙率:95%;承载量:标准模块:27.5t/m2/,加强型模块:37.5t/m2/;建议最小覆盖量:标准模块:0.4m,加强型模块:0.4m;建议最大覆盖量:标准模块:1.2m,加强型模块:1.8m总体最大深度:标准模块:2.4m;加强型模块:3.0m;模块的最大高度:标准模块:1.8m,四层;加强型模块:2.25m,五层;运作温度:-30~120°C模组材料:Recycled polyproplene
4)模块放置场所的注意事项
雨水模块应避免放置在车行道、停车位、经常有群众聚集活动的广场的下方,否则应采用加强型雨水模块,但不得停放大型客车和货柜车;放置雨水模块处的土壤的密实度不小于95%,并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但必须保证地基结构的牢固可靠性、平整;
5)雨水模块的维护
进入雨水模块收集系统前,雨水管道进口处设置有管道格栅,在初期弃流井的沉淀井内去除大的固体和树叶等杂质,由于雨水在雨水模块的储水池中长时间停留,水悬浮物质势必会在模块的底部沉积,不及时处理的话,不但是影响储水空间,还会成为微生物的温床。
2.5雨水处理工艺
雨水处理工艺的原则是力求简单,一方面雨水水质比较洁净,另一方面是降雨随意性大,回收水源不稳定,处理设施经常闲置。由于雨水回用水主要污染物为COD和SS,经初期弃流后的雨水在储水模块池内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沉淀作用,沉淀处理的雨水经简单消毒后完全可达到回水用水质标准,一般不需要做深度处理.本项目采用氯片作为消毒剂,人工投加,加氯量为2~4mg/L。
2.6管材及配件
1)雨水收集管道、溢流管采用双壁波纹管,承插接口;
2)模块内自清管采用PVC给水管,胶接连接;
3)回用水管采用PVC给水管,胶接连接;
4)进水井及取水井采用∅315mm平壁实壁管井筒,取水井井筒在模块部分外壁四周∅2小孔,间距100,外部缠土工布一层;
5)初期雨水弃流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回用水泵泵坑采用砖砌结构;
3 结束语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是节水、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规模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这必然面临着将有更多的土地变成建筑用地。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考虑,统筹规划作出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对比,最后选择最佳的方案进行建设,尽量降低建设费用。并且回用雨水应该是政府支持、群众参与共同完成的。总之,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