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78-01
听过了,就忘记了;
看过了,就明白了;
做过了,就理解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探究地做数学、用数学。下面就笔者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践行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如何让学生在做中学。
[片断一]: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回忆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公式推导过程
2.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3.交流
小组1:老师,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和高就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因此我们想底乘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三角形拼出来的,所以求三角形的面积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
小组2:老师,我们发现把平行四边形沿它的对角线剪开,可以得到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我们還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剪下来的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因此我们认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因此求三角形的面积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
……
学生说得多好呀,在这一堂课上,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兴致盎然,讨论热烈,几乎让我不认识了,那是我的学生?简直和科学家差不多呀!
对于行为思维主导的小学生来说,在这种新的课堂学习模式下,他们有了更多的交流体验的机会。学习的整个过程,一直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经历中,操作中重新认识了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本质,体会了他们的面积关系,感知了转化的策略。不仅通过感官看、摸、认使得学生的体验之深,而且培养了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更体验到了知识发生的过程,体验到了数学知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
[片断二] 可能性
师:大家玩过飞行棋吗?你们拿到骰子最想扔出什么呀?今天老师请你自己设计骰子,满足下列条件
(A) 投出的数一定是6。
(B) 投出的数可能是6。
(C) 投出的数不可能是6。
过了没多久,学生一一完成了各种情况的骰子。
生1:我制作了A骰子,在这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我都写上了6,这样扔出的数字肯定是6。
生2:我只做了C骰子,在这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我没有写6,这样扔出的数字不可能是6。
生3: 我做了B骰子,在这个正方体上我写了1个6,和飞行棋的骰子是一样的。
师:有没有和他们不同的呢?
生4: 我也做了B骰子,但我写了5个6,其余1个不是6,我想只要在上面至少写1个6,最多写5个6就可以了。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真棒,大家一起说说看,在B类的骰子中,扔出6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生:不一样。
师:很好,扔出6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可能性。
教学伊始就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巧妙地为学生提供活动的素材,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问题情境和机会。通过对上一节课的回顾,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的事件设计设计骰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使学生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不仅加强了对可能性的认识还初步体验了可能性的大小,可谓一举多得。
[片断三]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学生学习能被3整除的已有知识是已经能够掌握“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课的开始师生共同回顾了,启发了发现规律过程,后抛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试着通过合作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开始,学生可能受被2、5整除数特征的影响,想从数的个位上寻找答案,结果频频碰钉子,课堂中一度出现了冷场。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21,33,57这三个数都能被3整除,个位上分别是1,3,7,……”话音末落,马上有人反对:“那11,13,17呢?”学生们再度陷入了低谷中。过了一会儿,不知谁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把21,33,57这三个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颠倒一下变成12,33,75,同样能被3整除”……!这样的思维的火花一下子使课堂变成知识的海洋,为最终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在以上几个片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茫然——火花——兴奋的探究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说明学生已掌握旧知识,能运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情感得了丰富,个性得到了张扬,这也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更是要发挥数学学科教学优势,把各种体验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优化组合。在数学教学中,强调人人得到发展,这是新课程对我们的要求。以“人人得到发展”的情感去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不断提高能力的有效措施。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参与从事体验知识过程,体验实践活动,这是每位数学教师应负的责任。只有成为使学生“人人做数学,人人会做数学”的精心设计者,我们数学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演绎生命的华丽乐章。
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让学生“做”中学数学,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活的活力、充满智慧。
听过了,就忘记了;
看过了,就明白了;
做过了,就理解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探究地做数学、用数学。下面就笔者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践行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如何让学生在做中学。
[片断一]: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回忆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公式推导过程
2.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3.交流
小组1:老师,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和高就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因此我们想底乘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三角形拼出来的,所以求三角形的面积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
小组2:老师,我们发现把平行四边形沿它的对角线剪开,可以得到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我们還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剪下来的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因此我们认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因此求三角形的面积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
……
学生说得多好呀,在这一堂课上,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兴致盎然,讨论热烈,几乎让我不认识了,那是我的学生?简直和科学家差不多呀!
对于行为思维主导的小学生来说,在这种新的课堂学习模式下,他们有了更多的交流体验的机会。学习的整个过程,一直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经历中,操作中重新认识了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本质,体会了他们的面积关系,感知了转化的策略。不仅通过感官看、摸、认使得学生的体验之深,而且培养了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更体验到了知识发生的过程,体验到了数学知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
[片断二] 可能性
师:大家玩过飞行棋吗?你们拿到骰子最想扔出什么呀?今天老师请你自己设计骰子,满足下列条件
(A) 投出的数一定是6。
(B) 投出的数可能是6。
(C) 投出的数不可能是6。
过了没多久,学生一一完成了各种情况的骰子。
生1:我制作了A骰子,在这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我都写上了6,这样扔出的数字肯定是6。
生2:我只做了C骰子,在这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我没有写6,这样扔出的数字不可能是6。
生3: 我做了B骰子,在这个正方体上我写了1个6,和飞行棋的骰子是一样的。
师:有没有和他们不同的呢?
生4: 我也做了B骰子,但我写了5个6,其余1个不是6,我想只要在上面至少写1个6,最多写5个6就可以了。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真棒,大家一起说说看,在B类的骰子中,扔出6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生:不一样。
师:很好,扔出6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可能性。
教学伊始就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巧妙地为学生提供活动的素材,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问题情境和机会。通过对上一节课的回顾,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的事件设计设计骰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使学生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不仅加强了对可能性的认识还初步体验了可能性的大小,可谓一举多得。
[片断三]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学生学习能被3整除的已有知识是已经能够掌握“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课的开始师生共同回顾了,启发了发现规律过程,后抛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试着通过合作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开始,学生可能受被2、5整除数特征的影响,想从数的个位上寻找答案,结果频频碰钉子,课堂中一度出现了冷场。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21,33,57这三个数都能被3整除,个位上分别是1,3,7,……”话音末落,马上有人反对:“那11,13,17呢?”学生们再度陷入了低谷中。过了一会儿,不知谁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把21,33,57这三个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颠倒一下变成12,33,75,同样能被3整除”……!这样的思维的火花一下子使课堂变成知识的海洋,为最终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在以上几个片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茫然——火花——兴奋的探究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说明学生已掌握旧知识,能运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情感得了丰富,个性得到了张扬,这也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更是要发挥数学学科教学优势,把各种体验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优化组合。在数学教学中,强调人人得到发展,这是新课程对我们的要求。以“人人得到发展”的情感去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不断提高能力的有效措施。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参与从事体验知识过程,体验实践活动,这是每位数学教师应负的责任。只有成为使学生“人人做数学,人人会做数学”的精心设计者,我们数学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演绎生命的华丽乐章。
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让学生“做”中学数学,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活的活力、充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