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发布,作为当今热点的海洋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如何确保水闸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安全性,已成为当前人们面临又一新的挑战。本文就将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水利水电;水闸;技术;措施
水利工程一直是国家关心的问题,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水闸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其主要作用和功能是排涝与引水,而水闸能否长期处于稳定、正常的工作状态,则直接决定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功能能否得到全面、正常的发挥,其施工水平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所以在实际工程中,管理和技术人员必须对工程建设给予高度的关注,同时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
1、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方法
1.1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在水闸工程施工前,要严格对各项工作进行审核,要审查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管理制度,要加强对水闸施工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的审查。在施工设计图纸的会审中,要对施工中的技术质量指标等问题有所把握。在水闸施工前要对那些不利于施工管理的地方及时进行整改,以此来减少质量、安全隐患。
1.2施工中的技术及管理措施。在水闸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保证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施工中要加强对各种材料材质和强度的检测工作,对水闸的施工工艺要做到全面严格的控制,在做好质检工作的同时还做好水閘工程重点部位的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基础处理、防渗处理,金属结构等工程。水闸工程施工,一般规模较大,存在断面大的技术难题,开挖工程的质量直接与水闸的质量相关。所以在土石方的开挖阶段要重点做好开挖断面的选择,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中腰线施工,做到开挖与设计能够相符;混凝土工程,水闸工程施工对混凝土的需求比较大,为此必须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金属结构工程,在水闸的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来进行金属结构的施工。要做好相关材料和加工工艺及安装程序的控制工作,保证水闸的施工质量。
2、水闸底板施工
2.1平底板施工。底板模板与脚手架搭设,运输混凝土入仓前,必须在仓面上搭设纵横交错的脚手架。在基坑内距模板1.5~2m左右处埋设地龙木,在外侧要用木桩进行固定,作为模板斜撑。混凝土柱间距视脚手架横梁的跨度而定,柱顶高程应低于闸底板表面。对横围与模板结合不紧密处,可用木楔塞紧,防止模板窜动。
2.2底板混凝土浇筑。水闸平底板浇筑时,一般采用逐层浇筑法;当底板厚度不大,拌和站的生产能力受到限制时,亦可采用斜层浇筑法。底板混凝土浇筑时,一般应先浇上、下游齿墙,然后再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当底板混凝土方量较大,且底板顺水流长度在12m以内时,可安排两个作业组分层浇筑。首先两组同时浇筑下游齿墙;等到齿墙浇平后,将第二组调至上游浇齿墙,此时第一组则从下游向上游第一次浇混凝土。当底板浇筑接近完成时,可将脚手架拆除,并立即把混凝土表面抹平,混凝土柱则埋人浇筑块内作为底板的一部分。为了节省水泥,可在底板混凝土中埋入大块石,但要注意不能砸弯钢筋或使钢筋错位。抛块石时,最好在一定部位临时抽掉一些面层钢筋,采取固定位置抛块石,为了使块石埋人一定部位,可用滚动的办法就位。混凝土浇至接近面层钢筋位置时,应将原钢筋按设计要求复位。
2.3反拱底板施工。由于反拱底板其一般采用土模,因此必须做好排水工作;尤其是砂土地基,不做好排水工作,拱模控制将很困难。挖模前必须将基土夯实,放样时应严格控制曲线。土模挖出后,应先铺一层10cm厚的砂浆,待其具有一定强度后加盖保护,以待浇筑混凝土。为了减少水闸各部分在自重作用下的不均匀沉陷,可将自重较大的闸墩岸墙等先行浇筑,并在控制基底不致产生塑性开展的条件下,尽快均衡上升到顶。对于岸墙还应考虑尽量将墙后还土夯填到顶,这样使闸墩岸墙预压沉实,然后再浇反拱底板,从而底板的受力状态得到改善。目前采用此法较多,对于黏性土或砂性土均可采用。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在浇筑岸、墩墙底板时,应先将接缝钢筋一头埋在岸、墩墙底板之内,另一头伸人土模中,以备下一阶段浇入反拱底板。岸、墩墙浇筑完毕后,应尽量推迟底板的浇筑,以便岸、墩墙基础有更多的时间沉实。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底板混凝土浇筑应尽量选择在低温季节进行,并注意施工缝的处理。
3、水闸浇筑混凝土分块与接缝
3.1浇筑顺序。水闸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施工的主要环节,各部分应遵循以下施工程序:首先深后浅:即先浇深基础,后浇浅基础,以避免深基础的施工而扰动破坏浅基础土体,并可降低排水工作的难度;其次是先高后低:即先浇影响上部施工或高度较高的工程部位。如闸底板与闸墩应尽量安排先施工,以便上部工作桥、公路桥、检修桥和启闭机房施工。而翼墙、消力池的护坦等可安排稍后施工;再者是先重后轻:即先浇荷重较大的部分,待其完成部分沉陷以后,再浇筑与其相邻的荷重较小的部分,以减少两者间的沉陷差;最后是穿插进行:即在闸室施工的同时,可穿插安排铺盖、海漫等上下游连接段的施工。
3.2接缝止水。为了适应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伸缩变形,在水闸设计中均设置温度缝与沉陷缝,并常用沉陷缝代温度缝作用。水闸的永久分缝有铅直和水平的两种,缝宽一般为10~25mm。缝中填料及止水设施。
4、闸基防渗处理
4.1防渗槽结构。在闸底板两端的水下先开挖倒梯形沟槽,并采用无纺土工布、黏土以及橡皮等透水性低与底板混凝土连接密封性好的柔性材料回填,以便与闸底板密封连接,根据回填材料与底板沉放的关系分两次沉放。首先在具体的过程中要填至底板底高程,待闸室沉放后再回填闸室底板底高程与闸室底板面高程范围。防渗槽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水位差及闸室长度等确定。
4.2封闭钢板桩结构。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在闸室的四周打设相对封闭的板桩,板桩之间密封搭接,板桩顶部高出闸底板底高程一定高度,板桩沉放到位后,桩顶铺设一层橡皮等柔性材料。闸室预制时,在底板四周钢板桩位置预留一定深度的连续凹槽,并在底板凹槽处预埋橡皮。闸室沉放时,保证板桩伸入底板凹槽,桩顶橡皮与底板预埋橡皮紧密接触。闸室沉放到位后,采用混凝土浆灌入凹槽,使板桩与底板牢固连接。由于板桩伸入底板,板桩不仅具有防渗功能,而且能承受上部结构重量,抵抗一定水平作用的荷载。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在呈现出繁荣发展景象的同时,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具体的水利工程中,一定要保证水闸的质量,因为水闸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要在原材料采购、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全程的监督,对于水闸施工的管理要全面而细致,切实保证施工的质量,以此提高水利工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相关的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柴宣,李振.水电工程中水闸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4,08,43+139.
[2]丁立彬,张丽芳.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J].民营科技,2014,04,132.
[3]尹志强.水利施工中水闸施工的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3,169.
[4]谢先坤.围垦工程中浮运水闸闸基处理技术探讨[J].人民长江,2013,21:40-42.
【关键词】 水利水电;水闸;技术;措施
水利工程一直是国家关心的问题,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水闸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其主要作用和功能是排涝与引水,而水闸能否长期处于稳定、正常的工作状态,则直接决定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功能能否得到全面、正常的发挥,其施工水平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所以在实际工程中,管理和技术人员必须对工程建设给予高度的关注,同时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
1、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方法
1.1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在水闸工程施工前,要严格对各项工作进行审核,要审查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管理制度,要加强对水闸施工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的审查。在施工设计图纸的会审中,要对施工中的技术质量指标等问题有所把握。在水闸施工前要对那些不利于施工管理的地方及时进行整改,以此来减少质量、安全隐患。
1.2施工中的技术及管理措施。在水闸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保证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施工中要加强对各种材料材质和强度的检测工作,对水闸的施工工艺要做到全面严格的控制,在做好质检工作的同时还做好水閘工程重点部位的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基础处理、防渗处理,金属结构等工程。水闸工程施工,一般规模较大,存在断面大的技术难题,开挖工程的质量直接与水闸的质量相关。所以在土石方的开挖阶段要重点做好开挖断面的选择,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中腰线施工,做到开挖与设计能够相符;混凝土工程,水闸工程施工对混凝土的需求比较大,为此必须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金属结构工程,在水闸的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来进行金属结构的施工。要做好相关材料和加工工艺及安装程序的控制工作,保证水闸的施工质量。
2、水闸底板施工
2.1平底板施工。底板模板与脚手架搭设,运输混凝土入仓前,必须在仓面上搭设纵横交错的脚手架。在基坑内距模板1.5~2m左右处埋设地龙木,在外侧要用木桩进行固定,作为模板斜撑。混凝土柱间距视脚手架横梁的跨度而定,柱顶高程应低于闸底板表面。对横围与模板结合不紧密处,可用木楔塞紧,防止模板窜动。
2.2底板混凝土浇筑。水闸平底板浇筑时,一般采用逐层浇筑法;当底板厚度不大,拌和站的生产能力受到限制时,亦可采用斜层浇筑法。底板混凝土浇筑时,一般应先浇上、下游齿墙,然后再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当底板混凝土方量较大,且底板顺水流长度在12m以内时,可安排两个作业组分层浇筑。首先两组同时浇筑下游齿墙;等到齿墙浇平后,将第二组调至上游浇齿墙,此时第一组则从下游向上游第一次浇混凝土。当底板浇筑接近完成时,可将脚手架拆除,并立即把混凝土表面抹平,混凝土柱则埋人浇筑块内作为底板的一部分。为了节省水泥,可在底板混凝土中埋入大块石,但要注意不能砸弯钢筋或使钢筋错位。抛块石时,最好在一定部位临时抽掉一些面层钢筋,采取固定位置抛块石,为了使块石埋人一定部位,可用滚动的办法就位。混凝土浇至接近面层钢筋位置时,应将原钢筋按设计要求复位。
2.3反拱底板施工。由于反拱底板其一般采用土模,因此必须做好排水工作;尤其是砂土地基,不做好排水工作,拱模控制将很困难。挖模前必须将基土夯实,放样时应严格控制曲线。土模挖出后,应先铺一层10cm厚的砂浆,待其具有一定强度后加盖保护,以待浇筑混凝土。为了减少水闸各部分在自重作用下的不均匀沉陷,可将自重较大的闸墩岸墙等先行浇筑,并在控制基底不致产生塑性开展的条件下,尽快均衡上升到顶。对于岸墙还应考虑尽量将墙后还土夯填到顶,这样使闸墩岸墙预压沉实,然后再浇反拱底板,从而底板的受力状态得到改善。目前采用此法较多,对于黏性土或砂性土均可采用。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在浇筑岸、墩墙底板时,应先将接缝钢筋一头埋在岸、墩墙底板之内,另一头伸人土模中,以备下一阶段浇入反拱底板。岸、墩墙浇筑完毕后,应尽量推迟底板的浇筑,以便岸、墩墙基础有更多的时间沉实。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底板混凝土浇筑应尽量选择在低温季节进行,并注意施工缝的处理。
3、水闸浇筑混凝土分块与接缝
3.1浇筑顺序。水闸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施工的主要环节,各部分应遵循以下施工程序:首先深后浅:即先浇深基础,后浇浅基础,以避免深基础的施工而扰动破坏浅基础土体,并可降低排水工作的难度;其次是先高后低:即先浇影响上部施工或高度较高的工程部位。如闸底板与闸墩应尽量安排先施工,以便上部工作桥、公路桥、检修桥和启闭机房施工。而翼墙、消力池的护坦等可安排稍后施工;再者是先重后轻:即先浇荷重较大的部分,待其完成部分沉陷以后,再浇筑与其相邻的荷重较小的部分,以减少两者间的沉陷差;最后是穿插进行:即在闸室施工的同时,可穿插安排铺盖、海漫等上下游连接段的施工。
3.2接缝止水。为了适应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伸缩变形,在水闸设计中均设置温度缝与沉陷缝,并常用沉陷缝代温度缝作用。水闸的永久分缝有铅直和水平的两种,缝宽一般为10~25mm。缝中填料及止水设施。
4、闸基防渗处理
4.1防渗槽结构。在闸底板两端的水下先开挖倒梯形沟槽,并采用无纺土工布、黏土以及橡皮等透水性低与底板混凝土连接密封性好的柔性材料回填,以便与闸底板密封连接,根据回填材料与底板沉放的关系分两次沉放。首先在具体的过程中要填至底板底高程,待闸室沉放后再回填闸室底板底高程与闸室底板面高程范围。防渗槽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水位差及闸室长度等确定。
4.2封闭钢板桩结构。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在闸室的四周打设相对封闭的板桩,板桩之间密封搭接,板桩顶部高出闸底板底高程一定高度,板桩沉放到位后,桩顶铺设一层橡皮等柔性材料。闸室预制时,在底板四周钢板桩位置预留一定深度的连续凹槽,并在底板凹槽处预埋橡皮。闸室沉放时,保证板桩伸入底板凹槽,桩顶橡皮与底板预埋橡皮紧密接触。闸室沉放到位后,采用混凝土浆灌入凹槽,使板桩与底板牢固连接。由于板桩伸入底板,板桩不仅具有防渗功能,而且能承受上部结构重量,抵抗一定水平作用的荷载。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在呈现出繁荣发展景象的同时,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具体的水利工程中,一定要保证水闸的质量,因为水闸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要在原材料采购、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全程的监督,对于水闸施工的管理要全面而细致,切实保证施工的质量,以此提高水利工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相关的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柴宣,李振.水电工程中水闸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4,08,43+139.
[2]丁立彬,张丽芳.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J].民营科技,2014,04,132.
[3]尹志强.水利施工中水闸施工的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3,169.
[4]谢先坤.围垦工程中浮运水闸闸基处理技术探讨[J].人民长江,2013,2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