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房屋征收中的公共利益

来源 :中国外资·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省兰州大学
  摘要: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依靠什么主体、什么程序来界定公共利益。只有实现公民广泛民主参与,才能真正保证征收符合公共利益。
  关键词:公共利益征收征收主体征收程序
  
  一、公共利益的界定
  法的功能之一在于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预期,这就需要法律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具体到房屋拆迁领域,其内涵与外延的确定与否直接影响着涉及到公民得切身利益,界定公共利益还可以指引不同类型城市房屋拆迁的程序,规范政府的行为。就法理而言,城市房屋拆迁应当区分公益拆迁和非公益拆迁,这是法治国家通常的的做法,但是对于何为公共利益,学者们莫衷一是,脱剑锋老师认为公共利益的内涵确实抽象并不确定,通过列举的方式指出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公共道路交通、公共卫生、灾害防治、科学和文化教育事业、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公共水源等及国家法律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 王利明教授则认为公共利益的界定应当采用抽象概括的表述,不必从正面概括和反面排除的方法对公共利益的内涵加以规定。原因是公共利益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它既可以是经济利益,也可以包括教育、卫生、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利益。 但是对公共利益究竟如何抽象概括,
  二、公共利益的特征
  (一)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
  公共利益是不特定多数人享有的利益,是一种普遍的利益,而非特定的、部分的利益,具有开放性、普遍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例如公园、休闲广场等城市公共设施,所有市民均可享用,并且一部分的享用不会削弱、排斥其他人的享用。因此,笔者认为公共利益的共享性特点要求公共利益的实现主体必须是代表公共利益的机构或组织,如政府、公共事业单位等,这些组织应当具有非营利性、中立性和公共性。
  (二)公共利益具有客观性
  罗尔斯说,“利益,不论是个人的或集体的,最后必须像饥饿或发痒那样,落实到个人,为个人所感觉到。换句话说,不存在或不能落实为个人利益的国家利益或社会的集体利益。” 因而公共利益并非凌駕与个人利益之上,而是通过对个人利益的保障和实现存在的。其来源于个人利益,且最终将还原为个人利益。还是以城市公共设施为例,其作为公共利益实际上是为了保障宪法所赋予公民的休息权,最终落实到个人利益上。
  (三)公共利益具有正当性,包括目的正当性和程序正当性
  就城市房屋拆迁而言,目的正当集中体现在公共利益反映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正当利益,而不是少数开发商个人的利益,也不是政府部门利益。公共利益维护个人合法的、正当的利益,其对个人利益的制约体现在二者发生冲突时,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公共利益的程序正当性是指公共利益的确定必须通过民主参与、透明公开的程序界定,这样做是为了将这种制约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四)公共利益内容具有广泛性
  公共利益包括经济利益、文化需求、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丰富内容。当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生冲突、不同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综合判断各种利益内容才能做出全面正确的价值判断。
  三、处理有关公共利益具体的操作原则
  (一) 公益秩序原则
  只有在程序的框架下界定公益秩序,才会在个人目的多样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为避免公共利益仅停留在抽象的目的性价值层面上,在处理有关公共利益的问题时,尤其是解决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冲突时,必须遵循一定的秩序原则,从而在立法中体现良法,在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实现良法之治。《征补条例(征求意见稿)》在第六条规定了,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第十条规定了房屋征收相关的信息公开、民主决策、听证会等制度,十三条规定了危房改造须获九成统一,并在十四条规定了权利救济方式,笔者认为这样那的程序体系是比较合理。
  (二)公共利益法定性原则
  政府的一切行为都要依法律的明文规定或基本精神做出,也只有这样才能对政府行为的公共利益依据做出最基本保障,因为法律是人民代表机构通过特定的立法程序创制的,其能从最大限度上体现公共利益的要求。学术上或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公共利益的理解可能存在较大分歧,不能达成统一意见,因此政府若以自己的理解或某些人的见解行事不免会出现混乱,甚至与真正的公共利益相悖离,所以其只能依法行事,公共利益也只能由法律定义,这也正是政府执行公共话语权的意愿的表现。
  (三)分立与制衡原则
  一项公共利益的实施必然要有相应机构和程序对公权力的执行机构进行监督和制约,如此才能保障这个实施行为不偏离公共利益的本意。同时,参与机制和救济机制也是公民表达意愿的重要手段,前面已经提到公共利益并非一种话语霸权,其在实现过程中要同触及到的各方利益进行妥协,要充分考虑私人利益的要素,所以权力的分属和制衡,程序的民主化是保证公共利益得以真正实现的必要手段。
  《征补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公共利益所进行的列举式规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公共利益的虚化,并有力利于减少各种经营性项目搭乘公共利益“便车”申请拆迁房屋,也有利于限制政府部门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而损害公民利益。此外该征求意见稿的程序设置了相对也比较科学,但是在立法例上笔者认为采用概括列举加排除式立法更为合适。
  (责任编辑:李孟明)
  
其他文献
摘要:近期,万福生科造假案在资本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我国企业舞弊造假现象再次进入人们视野。本文基于会计舞弊GONE理论,全面分析了万福生科造假动机,以期从源头上识别、评估、防范企业舞弊风险,保护投资者权益。  关键词:舞弊动机 GONE理论 万福生科  一、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回顾  2012年9月19日,万福生科因涉嫌财务造假接受证监会立案调查。10月26日,万福生科发布更正公告,承认在2012
期刊
摘要:宪政制度是西方的产物,它起源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运动,直接源于启蒙运动中古典自然法学的理性主义。其代表人物洛克、孟德斯鸠所提出的从自然状态到自然权利,从自然法到社会契约的理论充满理性主义法律思维而成为宪政制度的价值起点,将其引入转型中国制度发展的场域进行思考,以期有所裨益。  关键词:宪政 古典自然法 理性主义 制度主义  对于现代宪法、宪政的发展状况,英国学者劳特派特曾指出“如果没有自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货币政策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选取2007年5月-2013年2月人民币实际汇率、上海同行拆借基准利率、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指数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来分析变量之间的联动因果关系,认为短期内货币供应量是影响通胀的主要因素,而长期通胀水平主要源于自身惯性的积累。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工具 VAR  一、引言  通货膨胀作为人民在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经济变量
期刊
摘要:乔布斯是现代管理领域中的一位独具特色的领导者。他的领导风格并非让人喜欢,但却十分有效并能够受到众人的尊敬。通过分析乔布斯的领导魅力所在,可以发现他的“现实扭曲力场”、极具煽动力的演讲口才和卓尔不群的信念是赋予他领导魅力的关键因素,并得出其领导风格属于“追求完美的变革性魅力型领导者”。  关键词:乔布斯 领导风格 领导魅力 现实扭曲力场  一、世界为我所用——百试不爽的“现实扭曲力场”  乔布
期刊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而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政府和企业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因此公众迫切要求公开政府和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因此作为一个有效的评价手段的环境审计活动变得非常必要。本文根据环境审计主体不同,分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种方式,并且分别从这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影响环境审计的因素。  关键词:环境审计影响因素分析  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环境下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人民币也在经济追赶的过程中呈现升值的趋势。本文通过研究经济增长和贸易条件的关系,旨在利用贸易条件去解释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并对中美1978—2010的年度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贸易条件和经济增长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通过两个效应相互决定:本地市场效应和生产率冲击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和贸易条件的关系呈现出本地市场效应,
期刊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随着保费规模的日益扩大,保险资金的收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保险投资的盈亏是维持保险公司能否持续经营的重要保证。本文以246个交易日的上证指数、上证基金指数、国债指数和一年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样本数据,运用收益率映射估值法的VaR模型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进行了实证测度,并且对我国其绩效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从上述实证过程可以看出,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回报率
期刊
内蒙古大学   摘要:信息社会的激素发展带给旅游两个方面冲击和激变,走马观花地观光游变成了用心体验的深度游,旅行社包办的一条龙服务变成了旅游者利用网络技术支撑的自行安排。由此,慢旅游和云旅游应运而出,并且一呼百应,旅游市场上自由行和半自由行产品受到了极度地热捧。结合这一现象,从慢旅游和云旅游中找到自由行和半自由行旅游的消费诉求,构建新型自由行和半自由行旅游模式。  关键词:慢旅游云旅游旅游模式  
期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对全要素进行估计,并利用我国省际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特别是通过FDI企业在当地从事生产活动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同时突出了我国加强吸收能力、提高研发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全要素生产率   引言  从统计
期刊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进而分析了中国比较优势的变迁,创新性的提出了中国新的比较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和充足的资本,并给出了由新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换的路径。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转换  一、文献综述   (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要点  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提出。李嘉图认为,不同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