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来解读圣人的经典多由大学者,大儒学专家来完成。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为滥觞,一批著名学者们大讲孔子、庄子、热评《史记》、《三国》,掀起了一股全民国学热。就在此际,民间也冒出了一个自称“小人物”的杨治国,出版了一部40余万字的《小人物评(孟子)》,并广受好评与赞誉。自称小人物的杨治国能斗胆解读“孟子”,不能不说是一件罕事。
中国的县处级官员有多少?没人精确统计过,但少说也得数以多少万计吧。早年就常听这样的笑话:在北京一块砖头掉下来砸中3个人脑袋,1个是处长,两个是副处长。如此众多的处级官员中有多少人知晓我们老祖宗孟子的学问?这不好说,知其皮毛者恐会占一定比例,真懂则只怕是寥若晨星了。眼下却有这么一位,不仅真“懂”,还能“点评”,且著书立说,用工作之余写出40余万字的《小人物评<孟子> 》一书,付梓出版后好评如潮,一时洛阳纸贵,令出版社不得不一版再版。此人,便是现任山西和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的杨治国。
县处级官员大都直面基层,直面百姓生计,政务之繁忙不难想象,可杨治国在庞杂的政务之余,何以还能在国学经典中做出不俗的学术成就与贡献?
生于贫寒农家的他,却有幸继承了“万贯家产”——祖传圣贤珍品藏书。“万贯家产”伴随他走过艰难的成长年代
山西和顺县,古称梁余,1962年杨治国出生在这方水土之东部。由于杨治国祖上代代耕读传家、仁术济世,在太行山深处坚守着贫困,也坚守着一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他拥有祖传下的大量古书,不仅有石印本、木刻本,还有手抄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政治、文化、医学、武术,可谓一应俱全,其中就有不少孔孟圣贤之论著。到杨治国父亲这一辈,因子女众多,妻子又体弱多病,家境更为贫寒,可坚守传统文化根基的家学渊源始终未变,治家极严的他,对长子杨治国及他5个孩子的教育更是以孔孟之道为蓝本。
父亲英年早逝,令家境日益艰难,少年时的杨治国从此上山砍柴,下地帮种,尚武习功,与那个时代的同龄人,一同经历着苦与难。从学龄开始,杨治国就在父亲催逼下,暗中苦读圣贤之书,严格按照圣贤的作为要求自己。在贫寒的日子里,虔诚守候着一片富足的精神家园。
到杨治国上中学时,时值“文化大革命”后期,当年有场荒诞的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波及全国,让杨治国一不小心“风光”了一把:学校要写大字报,因为他“生吞活咽”了不少圣贤书,有时还从家里偷着拿本经书抄上大字报,所以他不用外出劳动,而是在教室里写大字报。那时的大字报说来也简单,就是先抄几句孔孟圣贤的话,后面加上报纸上的话,抄几句口号就成。在那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杨治国当然不敢不站在所谓的“反儒”之列。但他由于自幼饱读圣贤典藏,懂得比别人多得多,因之在人人批判孔孟之道时,他仍忍不住偷偷扪心自问:“我怎么总觉得孔子的话就不错呢?“问”过之后又觉后怕,赶紧又敦促自己“站稳立场”……这让杨治国一度很痛苦。
高中毕业走出校门之后的杨治国,面对繁杂的世界,坎坷的人生,他再度陷入深深的反思,难道说圣贤的书和前辈的教导不对吗?在无数的不眠之夜他一次次地捧出孔孟圣贤之书,逐句逐行地研究思考。坎坷中的他在圣贤的字里行间越走越深,他的脚步也越来越坚实。至此,他已身不由己地成了一位儒学迷。
他于是重新钻进祖上留下的藏书堆里,这一钻就是20年,再也难以自拔。常常是白天忙完所有公务,秉书夜读到鸡鸣。这成了他重新了解儒家,了解孔孟的开端。儒家的为人处世原则,成了他做人处事的重要信条之一。杨治国的父亲曾是省运阳泉公司的一个普通工人,母亲体弱多病,弟兄姐妹众多,严格的传统家教,使他这个做长子的对“孝道”与“责任”理解至深。万事孝为先,孝即是爱,杨治国认为,一个人建立爱心,首先从爱自己的父母兄弟或者爱一个具体人开始,否则,所谓的“大爱”就形同虚设。
父亲英年早逝后,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境,22岁的杨治国就肩负起“父亲”的重任,呵护一家老小。那时候他只是县林业局下属木材检查站的一个卡木头(即查验过往车辆拉运木材有无合法手续)的临时工。本来父亲去世,政策上可以让一个子女到父亲单位顶职,当然应是长子为先,这个命运的转机,杨治国与妻子商定后,却毫不犹豫地让给了二弟,自己仍当着那个挣着30元工薪的临时工。这在那个特殊年代,是需要点勇气的。
临时工虽然地位卑微,但他照样心存高远,所有能利用的业余时间全利用,一边坚持苦读圣贤,一边还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不断发表诗歌散文,写着一手好文章。他的“文才”开始小有名气,省林业厅主办的《绿色天地》杂志社看准他,调他去当编辑,这又是一个命运的大转机。可是因县里挽留,加上母亲有病,弟妹尚小,在孝道与个人前途的抉择中,治国再次选择“孝道与责任”。当时他和妻子共挣60多元钱,养活全家8口人,为吃饱肚子,还在城关镇盘道凹村开荒种田聊补无米之炊……他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把5个弟妹全部拉扯成人,直至各自成家立业。
1986年,杨治国以临时工的身份,被聘调到县委政研室写材料,直到1989年,才很不容易地“转正”,此后先后担任过松烟镇副镇长、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喂马乡、城关镇党委书记、县委常委兼县委办主任,一直到现职。说来令很多人不会相信,这位“县太爷”是在担任县委常委5年之后,才真正结束了“以工代干”的身份,而进入国家公务员序列的。
这就是一步一步从农民、工人走到今天的杨治国,而这一步一个的脚印,他始终是伴随着那份“万贯家产”——圣贤义理的不断学习与实践一路走来的。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成就了这本点评孟子的奇书。看似一段传奇,实则是积数十年研究心得的一次总爆发
大凡看过杨治国《小人物评<孟子>》一书的读者都会发现,这部书确有其独到之处,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作者为如何站在现代普通人的立场上认识孟子,理解孟子,批评孟子,评价孟子,做了一件罕见和有意义的工作。他的点评时有惊人之语,渗透了生命与灵魂的体悟,是现世中的一面镜子。
说来颇具传奇色彩,这部书的面世,让杨本人经历了一场生死劫,可以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产物。2002年他因连续长时间腹疼,经检查,认定是“不治之症”。杨治国痛感生命有可能不再长久,于是脑子里开始盘算要赶紧做点什么事。就在他动身前往北京医病的这一天,突收到与他们县有友好关系的山东邹城市赠来一套翻印的乾隆版朱熹的《(孟子>集 注》,这让杨治国不禁喜出望外,坚定了点评孟子的信心。就这样,在北京煤炭总医院就医期间,他买来一只小茶几做书案,在病床上争分夺秒地开始了《孟子》点评。那段生离一线之刻,他不管不顾地终日伏案与圣贤对话,为百姓建言。即便是腹痛得坐不能支,卧不能眠的情况下,只要捧读起孟子,仍时时有感悟。他的忘我精神让妻子痛心和掉泪,让医生感动和焦虑。这段与生命时间赛跑的情形,被他写在“点孟”的后记中:“……我虽病沉身重,却始终心淡淡、意悬悬,终日与圣贤对话,为百姓建言。每逢读有所悟,心有所得之时,总禁不住发古情幽思,那远在两千多年、魂归邹城东南的亚圣影像,或如岩岩泰山令我肃然仰止,或如慈祥老人招我折枝相搀。……”是的,有谁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呢?妻子说,谁在生死关头如你一样,也不知你这是为了什么。他说他在抢救道德,这比苟喘一条性命有意义。抢救道德何等的重要,甚至比命都值钱,妻子妥协了。
生死关头,杨治国力挽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却是道德。道德是全民的,生命是自己的,这种面对生死无忧的态度,不仅感动着家人,也令医院的医护人员大受感动。所幸最终确诊为并非癌症,而是一种叫“肠易激综合症”的严重肠痉挛病。前后折腾了3个月,他终于出院了。这时,他的书稿也正好完成了。
这看似偶然的一次写作,实则是一次水到渠成的“总爆发”。杨治国虽是一名基层官员,每天都要处理许多具体的工作,但他并没有被繁杂的事务挡住视线,他的思绪和目光总能穿梭于历史和现实之间,白天工作时所处理的件件社情民意,到夜晚都能化为更深层次、更具典型和普遍意义上的深邃思考,久而久之的积累与沉淀,在这次“治病”的契机中终于“井喷”了。
这部43.5万字的大著,不是心血来潮之作。他用了近30年时间思考研究儒家学问,直到成熟的这一天,才以谨慎的态度郑重推出。这是道义使然,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之体现和升华。这里渗透着儒家精神。他点评《孟子》当然更不是赶时髦做秀,而是有话要说,并且已是不吐则憾。如果说于丹讲《论语》讲的是如何规范人的行为,那么杨治国点评《孟子》是确立内心的信念,启示人们建立心灵的秩序,整合民族道德。以“仁”为核心,更有利于达到“和谐”的效果。因为孟子的思想是民本位,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建立道德秩序,尤其是在仁政、人本、民本、民主思想、德治等诸多方面,穿越两千多年仍闪耀着熠熠的光辉。杨治国坚定地认为,孟子是穿越时空,跨越国界的伟大思想家。所以他推崇孟子,诚心备至。所以才不顾自己是点评孟子中千古第一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不怕担当不知天高地厚之责难,尽心竭力,潜心点评,以完成自己弘德济世,达仁治世,勤民益世之追求。
《小人物点评孟子》在面世不到1年的时间里,读者群日见庞大。新华书店及全国许多民营书店,均郑重推出这部哲学专著。于此,出版社决定再版,著名作家王蒙为之题写了书名并题词。著名理论家贾春峰作序。出版社和北京图书研究所还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有多位知名专家到场的专家研讨会,专家们一致给与了高度评价。杨治国还先后应邀到清华大学讲课,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聘请杨治国为客座教授。
先做好人,再当好官,而后兼及其他,圣贤义理是他一生的修为
毋庸讳言,杨治国首先是一名国家公务员,一个县处级干部,他的本职工作不是著书立说,更不是成天靠舞文弄墨为生。当他“为文”的那一面声名大震时,他的“从政”的那一面反倒被掩盖了。无怪乎有人提出质疑:一个县官把过多时间用于从文,这与从政会否冲突?
说这话的一般都不了解杨治国。且不说对孟子的点评一书如前所述完全是在病床上完成的,即便是他所有读书写作的时间也全部在业余之列,且数十年来坚持始终。事实上,身在闹市,心却自静;身在红尘,心在世外;身着官衔,却一身书香之气,这是他数十年相伴圣贤义理的人生修炼的结果,而不是可以“装”出来的。杨治国以圣贤作典范,正身正心。“温良恭俭让”无不在他身上具体体现。他的座右铭是:“修心性,尚其志,忧民事”。
在工作中绝对是个拼命三郎型的人物。早在松烟镇当副镇长时,为修清河桥,三九天他穿上皮水裤带头跳下冰冷的瓦窑潭里去立标杆、打标桩,结果落下了膝关节炎。从不拉他后腿的贤良的妻子,这一次也有了怨言,说我不求你高官厚禄,只求你能保一个好身体。可他说:“我也想保个好身体,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不打桩,工程不能顺利进展。我不带头下去让谁下。拿着国家的俸禄,吃着百姓的小米,不合身不行,不实干服不住人。咱良心也下不去。咱是吃苦长大的人,不凭实干凭什么,这点苦又能把我怎样。”一席话又让妻子无言以对。
山西是个煤炭大省,小煤窑事件层出不穷,这是国人都知道的事实。和顺也不例外。杨治国在县委政府分工有一项工作是主抓治理整顿小煤窑。正面看,这是个风险极大得罪人的苦差事;反面看,这也正可成为官商勾结大举“敛钱”的生财之道。果不其然,杨治国一上任,四面八方说情的、送礼的、暗示要“给钱”的,潮水般地涌来;而与此同时,五花八门的恐吓、威胁,也或明或暗地袭来。可杨治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胸中自有一股孟子早就倡导的“威武不能屈”的“浩然之气”,这浩然之气不是别的,就是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有了这种浩然之气,杨治国顶住了各种压力,严打不懈,严惩不贷,使得和顺的“黑口子”始终处于高压管控之中,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称赞。
在和顺县,有关杨治国从政的“仁心”,在民间也广为流传,有口皆碑。据一个政府干部说,有一天上午,一个七八十岁的老者,颤颤巍巍地站在政府楼道里,一副无助状态。熙来攘往的人均未在意此情此景,恰好杨治国途经遇上引起关注,问明原由即刻令办公室处理,说这样的老人站在外面无人问津,假如是自己的父亲你怎么想?这样的老人你不关心他们,他们能不骂娘?叙述者对杨治国诸如此类的事有诸多感慨。这虽小事一桩,对一个政府官员并不算什么,但一个人的“政心”与品行乃是由种种细节建筑起来的。正如他在点评孟子中日:“为民请命,大仁大义。仁义礼智信,为民乃真仁,爱民乃真义,敬民乃真礼,助民乃真智,顺民乃真信。”
作为一方的县官,杨治国不会烟酒,不通麻将、扑克之技巧,几乎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他在当地被人称为书痴,至今居住的几间旧瓦房里,如同图书馆,让人感受不到一丝现代家庭之时髦。他衣着朴素谦和待人,工作、学习之外,常好独自一人挤到小食摊与外地民工挤同一桌,一碗地道的家乡饭能使他眉开眼笑。直到某一天吃了三块钱的饭,而身上忘带一分钱时,和他称兄道弟的那些外地人才知道,原来这“哥们”就是当地的县太爷。他对生活的要求就是如此的简单而朴素。正因为杨治国长期在基层工作,了解民众,在与民相处中,又能为民服务。他在博览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同时,还能为民代言、为民呼号、为民请命。因此,杨治国对孟子的民为本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这,可能是杨治国至今为止研究《孟子》的最为深刻的心得。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孟子第四十四代传人孟繁仁,曾经这样评价杨治国的其人其作:……太行山区偏僻的和顺小县的杨治国同志,竟然能够写出《小人物点评<孟子>》这样的大手笔著作,使我对这位学问扎实,见识深远的朋友刮目相看。联想到现在在官场上有不少热衷于跑官、要官、买官、升官,在学习和工作上不求有为有功,只求钻营谋升的庸俗之徒,我不禁对杨治国同志的“博学、睿思”精神产生出敬佩之意。在我们的干部队伍里,像杨治国这样勤奋好学、力求精进、爱国忧国、品识超群的同志应该多多益善。
诚如孟先生所言,在我们庞大的县处级官员队伍中,若杨治国这样的“儒官”再多他成百上千个,那会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中国的县处级官员有多少?没人精确统计过,但少说也得数以多少万计吧。早年就常听这样的笑话:在北京一块砖头掉下来砸中3个人脑袋,1个是处长,两个是副处长。如此众多的处级官员中有多少人知晓我们老祖宗孟子的学问?这不好说,知其皮毛者恐会占一定比例,真懂则只怕是寥若晨星了。眼下却有这么一位,不仅真“懂”,还能“点评”,且著书立说,用工作之余写出40余万字的《小人物评<孟子> 》一书,付梓出版后好评如潮,一时洛阳纸贵,令出版社不得不一版再版。此人,便是现任山西和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的杨治国。
县处级官员大都直面基层,直面百姓生计,政务之繁忙不难想象,可杨治国在庞杂的政务之余,何以还能在国学经典中做出不俗的学术成就与贡献?
生于贫寒农家的他,却有幸继承了“万贯家产”——祖传圣贤珍品藏书。“万贯家产”伴随他走过艰难的成长年代
山西和顺县,古称梁余,1962年杨治国出生在这方水土之东部。由于杨治国祖上代代耕读传家、仁术济世,在太行山深处坚守着贫困,也坚守着一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他拥有祖传下的大量古书,不仅有石印本、木刻本,还有手抄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政治、文化、医学、武术,可谓一应俱全,其中就有不少孔孟圣贤之论著。到杨治国父亲这一辈,因子女众多,妻子又体弱多病,家境更为贫寒,可坚守传统文化根基的家学渊源始终未变,治家极严的他,对长子杨治国及他5个孩子的教育更是以孔孟之道为蓝本。
父亲英年早逝,令家境日益艰难,少年时的杨治国从此上山砍柴,下地帮种,尚武习功,与那个时代的同龄人,一同经历着苦与难。从学龄开始,杨治国就在父亲催逼下,暗中苦读圣贤之书,严格按照圣贤的作为要求自己。在贫寒的日子里,虔诚守候着一片富足的精神家园。
到杨治国上中学时,时值“文化大革命”后期,当年有场荒诞的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波及全国,让杨治国一不小心“风光”了一把:学校要写大字报,因为他“生吞活咽”了不少圣贤书,有时还从家里偷着拿本经书抄上大字报,所以他不用外出劳动,而是在教室里写大字报。那时的大字报说来也简单,就是先抄几句孔孟圣贤的话,后面加上报纸上的话,抄几句口号就成。在那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杨治国当然不敢不站在所谓的“反儒”之列。但他由于自幼饱读圣贤典藏,懂得比别人多得多,因之在人人批判孔孟之道时,他仍忍不住偷偷扪心自问:“我怎么总觉得孔子的话就不错呢?“问”过之后又觉后怕,赶紧又敦促自己“站稳立场”……这让杨治国一度很痛苦。
高中毕业走出校门之后的杨治国,面对繁杂的世界,坎坷的人生,他再度陷入深深的反思,难道说圣贤的书和前辈的教导不对吗?在无数的不眠之夜他一次次地捧出孔孟圣贤之书,逐句逐行地研究思考。坎坷中的他在圣贤的字里行间越走越深,他的脚步也越来越坚实。至此,他已身不由己地成了一位儒学迷。
他于是重新钻进祖上留下的藏书堆里,这一钻就是20年,再也难以自拔。常常是白天忙完所有公务,秉书夜读到鸡鸣。这成了他重新了解儒家,了解孔孟的开端。儒家的为人处世原则,成了他做人处事的重要信条之一。杨治国的父亲曾是省运阳泉公司的一个普通工人,母亲体弱多病,弟兄姐妹众多,严格的传统家教,使他这个做长子的对“孝道”与“责任”理解至深。万事孝为先,孝即是爱,杨治国认为,一个人建立爱心,首先从爱自己的父母兄弟或者爱一个具体人开始,否则,所谓的“大爱”就形同虚设。
父亲英年早逝后,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境,22岁的杨治国就肩负起“父亲”的重任,呵护一家老小。那时候他只是县林业局下属木材检查站的一个卡木头(即查验过往车辆拉运木材有无合法手续)的临时工。本来父亲去世,政策上可以让一个子女到父亲单位顶职,当然应是长子为先,这个命运的转机,杨治国与妻子商定后,却毫不犹豫地让给了二弟,自己仍当着那个挣着30元工薪的临时工。这在那个特殊年代,是需要点勇气的。
临时工虽然地位卑微,但他照样心存高远,所有能利用的业余时间全利用,一边坚持苦读圣贤,一边还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不断发表诗歌散文,写着一手好文章。他的“文才”开始小有名气,省林业厅主办的《绿色天地》杂志社看准他,调他去当编辑,这又是一个命运的大转机。可是因县里挽留,加上母亲有病,弟妹尚小,在孝道与个人前途的抉择中,治国再次选择“孝道与责任”。当时他和妻子共挣60多元钱,养活全家8口人,为吃饱肚子,还在城关镇盘道凹村开荒种田聊补无米之炊……他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把5个弟妹全部拉扯成人,直至各自成家立业。
1986年,杨治国以临时工的身份,被聘调到县委政研室写材料,直到1989年,才很不容易地“转正”,此后先后担任过松烟镇副镇长、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喂马乡、城关镇党委书记、县委常委兼县委办主任,一直到现职。说来令很多人不会相信,这位“县太爷”是在担任县委常委5年之后,才真正结束了“以工代干”的身份,而进入国家公务员序列的。
这就是一步一步从农民、工人走到今天的杨治国,而这一步一个的脚印,他始终是伴随着那份“万贯家产”——圣贤义理的不断学习与实践一路走来的。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成就了这本点评孟子的奇书。看似一段传奇,实则是积数十年研究心得的一次总爆发
大凡看过杨治国《小人物评<孟子>》一书的读者都会发现,这部书确有其独到之处,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作者为如何站在现代普通人的立场上认识孟子,理解孟子,批评孟子,评价孟子,做了一件罕见和有意义的工作。他的点评时有惊人之语,渗透了生命与灵魂的体悟,是现世中的一面镜子。
说来颇具传奇色彩,这部书的面世,让杨本人经历了一场生死劫,可以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产物。2002年他因连续长时间腹疼,经检查,认定是“不治之症”。杨治国痛感生命有可能不再长久,于是脑子里开始盘算要赶紧做点什么事。就在他动身前往北京医病的这一天,突收到与他们县有友好关系的山东邹城市赠来一套翻印的乾隆版朱熹的《(孟子>集 注》,这让杨治国不禁喜出望外,坚定了点评孟子的信心。就这样,在北京煤炭总医院就医期间,他买来一只小茶几做书案,在病床上争分夺秒地开始了《孟子》点评。那段生离一线之刻,他不管不顾地终日伏案与圣贤对话,为百姓建言。即便是腹痛得坐不能支,卧不能眠的情况下,只要捧读起孟子,仍时时有感悟。他的忘我精神让妻子痛心和掉泪,让医生感动和焦虑。这段与生命时间赛跑的情形,被他写在“点孟”的后记中:“……我虽病沉身重,却始终心淡淡、意悬悬,终日与圣贤对话,为百姓建言。每逢读有所悟,心有所得之时,总禁不住发古情幽思,那远在两千多年、魂归邹城东南的亚圣影像,或如岩岩泰山令我肃然仰止,或如慈祥老人招我折枝相搀。……”是的,有谁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呢?妻子说,谁在生死关头如你一样,也不知你这是为了什么。他说他在抢救道德,这比苟喘一条性命有意义。抢救道德何等的重要,甚至比命都值钱,妻子妥协了。
生死关头,杨治国力挽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却是道德。道德是全民的,生命是自己的,这种面对生死无忧的态度,不仅感动着家人,也令医院的医护人员大受感动。所幸最终确诊为并非癌症,而是一种叫“肠易激综合症”的严重肠痉挛病。前后折腾了3个月,他终于出院了。这时,他的书稿也正好完成了。
这看似偶然的一次写作,实则是一次水到渠成的“总爆发”。杨治国虽是一名基层官员,每天都要处理许多具体的工作,但他并没有被繁杂的事务挡住视线,他的思绪和目光总能穿梭于历史和现实之间,白天工作时所处理的件件社情民意,到夜晚都能化为更深层次、更具典型和普遍意义上的深邃思考,久而久之的积累与沉淀,在这次“治病”的契机中终于“井喷”了。
这部43.5万字的大著,不是心血来潮之作。他用了近30年时间思考研究儒家学问,直到成熟的这一天,才以谨慎的态度郑重推出。这是道义使然,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之体现和升华。这里渗透着儒家精神。他点评《孟子》当然更不是赶时髦做秀,而是有话要说,并且已是不吐则憾。如果说于丹讲《论语》讲的是如何规范人的行为,那么杨治国点评《孟子》是确立内心的信念,启示人们建立心灵的秩序,整合民族道德。以“仁”为核心,更有利于达到“和谐”的效果。因为孟子的思想是民本位,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建立道德秩序,尤其是在仁政、人本、民本、民主思想、德治等诸多方面,穿越两千多年仍闪耀着熠熠的光辉。杨治国坚定地认为,孟子是穿越时空,跨越国界的伟大思想家。所以他推崇孟子,诚心备至。所以才不顾自己是点评孟子中千古第一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不怕担当不知天高地厚之责难,尽心竭力,潜心点评,以完成自己弘德济世,达仁治世,勤民益世之追求。
《小人物点评孟子》在面世不到1年的时间里,读者群日见庞大。新华书店及全国许多民营书店,均郑重推出这部哲学专著。于此,出版社决定再版,著名作家王蒙为之题写了书名并题词。著名理论家贾春峰作序。出版社和北京图书研究所还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有多位知名专家到场的专家研讨会,专家们一致给与了高度评价。杨治国还先后应邀到清华大学讲课,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聘请杨治国为客座教授。
先做好人,再当好官,而后兼及其他,圣贤义理是他一生的修为
毋庸讳言,杨治国首先是一名国家公务员,一个县处级干部,他的本职工作不是著书立说,更不是成天靠舞文弄墨为生。当他“为文”的那一面声名大震时,他的“从政”的那一面反倒被掩盖了。无怪乎有人提出质疑:一个县官把过多时间用于从文,这与从政会否冲突?
说这话的一般都不了解杨治国。且不说对孟子的点评一书如前所述完全是在病床上完成的,即便是他所有读书写作的时间也全部在业余之列,且数十年来坚持始终。事实上,身在闹市,心却自静;身在红尘,心在世外;身着官衔,却一身书香之气,这是他数十年相伴圣贤义理的人生修炼的结果,而不是可以“装”出来的。杨治国以圣贤作典范,正身正心。“温良恭俭让”无不在他身上具体体现。他的座右铭是:“修心性,尚其志,忧民事”。
在工作中绝对是个拼命三郎型的人物。早在松烟镇当副镇长时,为修清河桥,三九天他穿上皮水裤带头跳下冰冷的瓦窑潭里去立标杆、打标桩,结果落下了膝关节炎。从不拉他后腿的贤良的妻子,这一次也有了怨言,说我不求你高官厚禄,只求你能保一个好身体。可他说:“我也想保个好身体,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不打桩,工程不能顺利进展。我不带头下去让谁下。拿着国家的俸禄,吃着百姓的小米,不合身不行,不实干服不住人。咱良心也下不去。咱是吃苦长大的人,不凭实干凭什么,这点苦又能把我怎样。”一席话又让妻子无言以对。
山西是个煤炭大省,小煤窑事件层出不穷,这是国人都知道的事实。和顺也不例外。杨治国在县委政府分工有一项工作是主抓治理整顿小煤窑。正面看,这是个风险极大得罪人的苦差事;反面看,这也正可成为官商勾结大举“敛钱”的生财之道。果不其然,杨治国一上任,四面八方说情的、送礼的、暗示要“给钱”的,潮水般地涌来;而与此同时,五花八门的恐吓、威胁,也或明或暗地袭来。可杨治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胸中自有一股孟子早就倡导的“威武不能屈”的“浩然之气”,这浩然之气不是别的,就是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有了这种浩然之气,杨治国顶住了各种压力,严打不懈,严惩不贷,使得和顺的“黑口子”始终处于高压管控之中,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称赞。
在和顺县,有关杨治国从政的“仁心”,在民间也广为流传,有口皆碑。据一个政府干部说,有一天上午,一个七八十岁的老者,颤颤巍巍地站在政府楼道里,一副无助状态。熙来攘往的人均未在意此情此景,恰好杨治国途经遇上引起关注,问明原由即刻令办公室处理,说这样的老人站在外面无人问津,假如是自己的父亲你怎么想?这样的老人你不关心他们,他们能不骂娘?叙述者对杨治国诸如此类的事有诸多感慨。这虽小事一桩,对一个政府官员并不算什么,但一个人的“政心”与品行乃是由种种细节建筑起来的。正如他在点评孟子中日:“为民请命,大仁大义。仁义礼智信,为民乃真仁,爱民乃真义,敬民乃真礼,助民乃真智,顺民乃真信。”
作为一方的县官,杨治国不会烟酒,不通麻将、扑克之技巧,几乎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他在当地被人称为书痴,至今居住的几间旧瓦房里,如同图书馆,让人感受不到一丝现代家庭之时髦。他衣着朴素谦和待人,工作、学习之外,常好独自一人挤到小食摊与外地民工挤同一桌,一碗地道的家乡饭能使他眉开眼笑。直到某一天吃了三块钱的饭,而身上忘带一分钱时,和他称兄道弟的那些外地人才知道,原来这“哥们”就是当地的县太爷。他对生活的要求就是如此的简单而朴素。正因为杨治国长期在基层工作,了解民众,在与民相处中,又能为民服务。他在博览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同时,还能为民代言、为民呼号、为民请命。因此,杨治国对孟子的民为本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这,可能是杨治国至今为止研究《孟子》的最为深刻的心得。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孟子第四十四代传人孟繁仁,曾经这样评价杨治国的其人其作:……太行山区偏僻的和顺小县的杨治国同志,竟然能够写出《小人物点评<孟子>》这样的大手笔著作,使我对这位学问扎实,见识深远的朋友刮目相看。联想到现在在官场上有不少热衷于跑官、要官、买官、升官,在学习和工作上不求有为有功,只求钻营谋升的庸俗之徒,我不禁对杨治国同志的“博学、睿思”精神产生出敬佩之意。在我们的干部队伍里,像杨治国这样勤奋好学、力求精进、爱国忧国、品识超群的同志应该多多益善。
诚如孟先生所言,在我们庞大的县处级官员队伍中,若杨治国这样的“儒官”再多他成百上千个,那会是一幅怎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