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创新已成为教育的灵魂,课堂教学毫无疑问成为创新的媒介。因而,课堂教学中应由以教师提问为主转为以学生发问为主,实现转变的关键是使学生敢问、能问、善问,即应注重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求新呢?
一、营造学生“敢问”的氛围,激发学生问的热情
1 晓之以理,打动心弦,让“我要问”的观念深入人心。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敢于提问亦是如此。因而,要先让学生明了提出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是能思维的动物。有思必有疑,有疑应有问,故“问”乃人之天性。另外,有问也必有思,有思也定有所得。正是“黑夜能否变成白天”一问的提出、思考与探索,才会有灯光的灿烂、夜晚的明亮,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是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问题的提出与实践,才会有中国革命的成功和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而又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前行的。作为个体之人,只有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体现生命的价值。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材料证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热情。
2 积极评价,树立信心,让“我要问”的思想不断强化。在传统教学观念看来,课堂上学生是不能随便提问的。对学生的发问,教师有“二怕”:一怕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二怕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有损自己的威望和形象,导致不敢激励学生提问,甚至是压制学生提出问题。经过若干年的积淀,学生变得不但不敢问,而且也不会问了,这就需要重新树立起学生“我要问”的信心。
引入竞争体制,进行合理评价是树立信心的钥匙。在同等条件下,让学生比试谁提出的问题数量多、质量高,既能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使“我要问”的信心受到激发和强化。例如,在指导学习“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时,我要求学生以“宪法”二字进行提问比赛,然后进行评比,气氛相当热烈。
3 转换角色,积极参与,让“我善问”的优越感逐步体现。转换角色,就是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当“老师”,指定其他学生甚至老师回答问题。这种做法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提问的主动性。如在学习“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和护法”的内容时,有学生提出“提高道德水平就一定能更好地遵守法律吗?”这一问题拓宽了教材内容,在课本中也没有明确答案,要通过分析、比较、思考之后才能准确回答。我在肯定此问很有水平后,让全体学生自由讨论几分钟,然后由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当“老师”,指定其他学生回答。课后,这一学生还为能提出这问题而自豪。
二、教给学生“善问”的方法,提高学生问的质量
学生仅有敢问的胆略是不够的。作为老师,还要使学生知道从什么地方人手才能更好地提出问题。“授之以渔”历来是有识之士对教学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要让学生“善问”,必须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引导学生运用分解法、联想提问法:比较提问法等尝试提问,不断强化,可以使学生的提问能力逐步提高。
1 分解法。分解法是把复合词组的概念分解为词,把定义分解为不同层次,把原理分解为不同方面的思维方法。
2 联想提问法。联想是拓展思维的好办法,也是科学家们常走的创新之路。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展开联想活动,享受充分的思想自由,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去发现“问题”。
3 比较提问法。比较的过程既是事物中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在比较中,学生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在讲授“法律和道德”、“宪法和普通法律”这些知识时,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轻松提出诸多有价值的问题。
三、发挥教师“能问”效应。培养学生问的思想
古语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者,相以说解。”教师之“问”,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善于创设情境,使教学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浓厚的生活气息,使教学切合学生的经验和情感需要。主体的情感体验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一旦伴随着情感投入,学习就成为学生主观所需,成为他们主动发展的过程。例如,在“商品”的教学中,我带孩子们到市场中亲身体会,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在交流时,学生不仅谈论什么是商品,还提出了他们的疑问。如菜场中为什么有人有固定的摊位,有人在打“游击”;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场为什么价钱不一样等等。通过教师的“能问”,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孩子亲身体验,让他们的情感参与认识活动,学生才会产生探索知识的需要。学生“问”的思想就会逐步树立起来。
(责编 雷 艳)
一、营造学生“敢问”的氛围,激发学生问的热情
1 晓之以理,打动心弦,让“我要问”的观念深入人心。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敢于提问亦是如此。因而,要先让学生明了提出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是能思维的动物。有思必有疑,有疑应有问,故“问”乃人之天性。另外,有问也必有思,有思也定有所得。正是“黑夜能否变成白天”一问的提出、思考与探索,才会有灯光的灿烂、夜晚的明亮,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是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问题的提出与实践,才会有中国革命的成功和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而又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前行的。作为个体之人,只有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体现生命的价值。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材料证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热情。
2 积极评价,树立信心,让“我要问”的思想不断强化。在传统教学观念看来,课堂上学生是不能随便提问的。对学生的发问,教师有“二怕”:一怕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二怕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有损自己的威望和形象,导致不敢激励学生提问,甚至是压制学生提出问题。经过若干年的积淀,学生变得不但不敢问,而且也不会问了,这就需要重新树立起学生“我要问”的信心。
引入竞争体制,进行合理评价是树立信心的钥匙。在同等条件下,让学生比试谁提出的问题数量多、质量高,既能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使“我要问”的信心受到激发和强化。例如,在指导学习“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时,我要求学生以“宪法”二字进行提问比赛,然后进行评比,气氛相当热烈。
3 转换角色,积极参与,让“我善问”的优越感逐步体现。转换角色,就是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当“老师”,指定其他学生甚至老师回答问题。这种做法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提问的主动性。如在学习“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和护法”的内容时,有学生提出“提高道德水平就一定能更好地遵守法律吗?”这一问题拓宽了教材内容,在课本中也没有明确答案,要通过分析、比较、思考之后才能准确回答。我在肯定此问很有水平后,让全体学生自由讨论几分钟,然后由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当“老师”,指定其他学生回答。课后,这一学生还为能提出这问题而自豪。
二、教给学生“善问”的方法,提高学生问的质量
学生仅有敢问的胆略是不够的。作为老师,还要使学生知道从什么地方人手才能更好地提出问题。“授之以渔”历来是有识之士对教学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要让学生“善问”,必须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引导学生运用分解法、联想提问法:比较提问法等尝试提问,不断强化,可以使学生的提问能力逐步提高。
1 分解法。分解法是把复合词组的概念分解为词,把定义分解为不同层次,把原理分解为不同方面的思维方法。
2 联想提问法。联想是拓展思维的好办法,也是科学家们常走的创新之路。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展开联想活动,享受充分的思想自由,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去发现“问题”。
3 比较提问法。比较的过程既是事物中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在比较中,学生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在讲授“法律和道德”、“宪法和普通法律”这些知识时,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轻松提出诸多有价值的问题。
三、发挥教师“能问”效应。培养学生问的思想
古语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者,相以说解。”教师之“问”,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善于创设情境,使教学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浓厚的生活气息,使教学切合学生的经验和情感需要。主体的情感体验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一旦伴随着情感投入,学习就成为学生主观所需,成为他们主动发展的过程。例如,在“商品”的教学中,我带孩子们到市场中亲身体会,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在交流时,学生不仅谈论什么是商品,还提出了他们的疑问。如菜场中为什么有人有固定的摊位,有人在打“游击”;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场为什么价钱不一样等等。通过教师的“能问”,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孩子亲身体验,让他们的情感参与认识活动,学生才会产生探索知识的需要。学生“问”的思想就会逐步树立起来。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