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承载了数千年的人类智慧,对档案文化的挖掘,有利于拓展传统文化,打造先进文化。档案编研是档案工作中最能体现档案文化属性的一项内容,编研出版一批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精品力作,是推进档案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任务。而档案文化建设要实现其工作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档案编研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北京市召开的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历次会议中,市委书记蔡奇多次指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集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首都文化应包括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这四个方面。”作为中轴线西翼的西城区,不仅历史悠久绵长,文化积淀深厚,而其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特殊定位,更是注定了其产生的档案文化所具有的无可替代性。
因此,西城区档案编研工作的核心就是“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一)以《档案传真》作为发挥资政作用的平台
《档案传真》是西城区档案馆于2011年创新开展工作中形成的编研成果,至今已出版101期,主要结合西城区中心工作和当前社会热点,立足馆藏档案资源,“以档为凭,以史为证”,通过摘录档案原文的形式报送给区四套班子领导及区委办、政府办、区委区政府研究室等部门,为领导决策提供帮助。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档案传真》已经成为区领导了解区史、区情的重要参考资料,区委原书记王宁、卢映川同志及原区长王少峰同志、区政府原常务副区长喻华峰同志、区委宣传部原部长陈宁同志更是先后对《档案传真》的作用做出了肯定和表扬。
(二)以《西城追忆》作为传递档案文化的平台
《西城追忆》作为西城区档案馆主办的内部刊物,创刊于2001年,至今已出版76期,该刊物作为宣传档案工作、传播档案文化的有效平台,坚持以“突出档案特色,保存西城记忆,传承先进文化,服务区域发展”为宗旨,近年来新增“档案记忆西城”“红色记忆”等特色栏目,通过挖掘馆藏档案资源使刊物更加体现档案特色,以档案故事讲述西城区域发展、建设的历史,凸显区域内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立足馆藏资源
西城区档案馆馆藏内容丰富、涉及广泛。档案全宗共227个,馆藏档案资料69.88万(包括卷、件、册、张),主要是1949年以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分群众团体、文化机构和撤销单位形成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等。其中还有一些馆藏珍品,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以及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知名人士、国际友人参加西城区重大活动及视察工作的珍贵照片、题词等实物档案和录像档案。例如:毛泽东同志于20世纪50年代两次接见西城区委书记的照片,有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及文化界知名人士沈雁冰、夏衍、白杨等人1956年在首都影院接见苏联电影代表团的亲笔签名簿等。
基于丰富的馆藏资源,笔者认为各个地区档案馆的编研工作选题应多以本馆馆藏资源为主,依托馆藏资源编研出的作品,更具说服力。但也不应将编研思路局限于此,若有更丰富、更真实准确且年代久远的档案,也可以将其背后的故事进行挖掘,为档案文化建设多做贡献。
(二)结合时事热点
档案客观上是“死”的,是记录历史的产物,但是如何让它“活”起来,那就需要档案工作者不断挖掘其内涵。笔者认为,与当前时事热点相结合是一条有效途徑。近年来,西城区档案馆曾围绕历年时事热点编纂特色档案文章,如围绕总书记视察北京提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人口调控”重要讲话编写的《浅谈建国初期的城市人口疏解》,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题材撰写的《西城张北结对情携手共赴小康路──从记录对口支援的档案说开去》等。因此,编研成果要符合时代需求,就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和市委、区委关于文化中心建设的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并发扬光大。
(三)满足群众需求
西城区档案馆从全国范围的档案馆设置上来讲,还属于基层档案馆,因此编研工作的成果更要符合基层群众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群众路线,主动发掘大众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开发大众化的编研作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通过档案了解历史文化的需要。比如我们既可编研与档案研究紧密相关的文章,也可以用质朴语言将百姓的记忆加以整理,讲述发生在寻常百姓中的那些西城往事,使社会上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对档案文化有所认同。
作者单位:西城区档案馆
一、档案编研工作的“一个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北京市召开的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历次会议中,市委书记蔡奇多次指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集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首都文化应包括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这四个方面。”作为中轴线西翼的西城区,不仅历史悠久绵长,文化积淀深厚,而其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特殊定位,更是注定了其产生的档案文化所具有的无可替代性。
因此,西城区档案编研工作的核心就是“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二、档案编研成果展示的“两个平台”
(一)以《档案传真》作为发挥资政作用的平台
《档案传真》是西城区档案馆于2011年创新开展工作中形成的编研成果,至今已出版101期,主要结合西城区中心工作和当前社会热点,立足馆藏档案资源,“以档为凭,以史为证”,通过摘录档案原文的形式报送给区四套班子领导及区委办、政府办、区委区政府研究室等部门,为领导决策提供帮助。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档案传真》已经成为区领导了解区史、区情的重要参考资料,区委原书记王宁、卢映川同志及原区长王少峰同志、区政府原常务副区长喻华峰同志、区委宣传部原部长陈宁同志更是先后对《档案传真》的作用做出了肯定和表扬。
(二)以《西城追忆》作为传递档案文化的平台
《西城追忆》作为西城区档案馆主办的内部刊物,创刊于2001年,至今已出版76期,该刊物作为宣传档案工作、传播档案文化的有效平台,坚持以“突出档案特色,保存西城记忆,传承先进文化,服务区域发展”为宗旨,近年来新增“档案记忆西城”“红色记忆”等特色栏目,通过挖掘馆藏档案资源使刊物更加体现档案特色,以档案故事讲述西城区域发展、建设的历史,凸显区域内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做好档案编研工作的“三个途径”
(一)立足馆藏资源
西城区档案馆馆藏内容丰富、涉及广泛。档案全宗共227个,馆藏档案资料69.88万(包括卷、件、册、张),主要是1949年以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分群众团体、文化机构和撤销单位形成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等。其中还有一些馆藏珍品,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以及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知名人士、国际友人参加西城区重大活动及视察工作的珍贵照片、题词等实物档案和录像档案。例如:毛泽东同志于20世纪50年代两次接见西城区委书记的照片,有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及文化界知名人士沈雁冰、夏衍、白杨等人1956年在首都影院接见苏联电影代表团的亲笔签名簿等。
基于丰富的馆藏资源,笔者认为各个地区档案馆的编研工作选题应多以本馆馆藏资源为主,依托馆藏资源编研出的作品,更具说服力。但也不应将编研思路局限于此,若有更丰富、更真实准确且年代久远的档案,也可以将其背后的故事进行挖掘,为档案文化建设多做贡献。
(二)结合时事热点
档案客观上是“死”的,是记录历史的产物,但是如何让它“活”起来,那就需要档案工作者不断挖掘其内涵。笔者认为,与当前时事热点相结合是一条有效途徑。近年来,西城区档案馆曾围绕历年时事热点编纂特色档案文章,如围绕总书记视察北京提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人口调控”重要讲话编写的《浅谈建国初期的城市人口疏解》,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题材撰写的《西城张北结对情携手共赴小康路──从记录对口支援的档案说开去》等。因此,编研成果要符合时代需求,就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和市委、区委关于文化中心建设的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并发扬光大。
(三)满足群众需求
西城区档案馆从全国范围的档案馆设置上来讲,还属于基层档案馆,因此编研工作的成果更要符合基层群众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群众路线,主动发掘大众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开发大众化的编研作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通过档案了解历史文化的需要。比如我们既可编研与档案研究紧密相关的文章,也可以用质朴语言将百姓的记忆加以整理,讲述发生在寻常百姓中的那些西城往事,使社会上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对档案文化有所认同。
作者单位:西城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