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观念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举措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培养体育兴趣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基础。教师可通过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加强体育教育改革、优化体育教学过程、利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会化的影响和明星偶像作用等几个方面培养来学生体育兴趣。
  关键词: 终身体育 体育兴趣 培养 举措
  
  前言
  
  1995年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随着当代科学和教育的发展,终身体育被视为 21 世纪的体育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主导的思想, 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科学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之一。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终身体育的关键性阶段, 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但具体如何在终身体育观念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锻炼习惯,是值得每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1.关于“兴趣”和“终身体育”的理解
  
  1.1关于“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在因素。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主动或被动、对学习效果都有直接影响。体育兴趣心理学家认为:“ 兴趣是个人对客体的选择”,“ 是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倾向”, “ 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根据心理学的观点, 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体育兴趣理解为:学生从事体育(或体育中的某一内容) 学习与锻炼的心理倾向或选择。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是天生的, 而是在后天的体育实践中逐步培养形成和发展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自觉学习、锻炼的动力, 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教育家都充分肯定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2关于“终身体育”
  所谓“终身体育”是以培养与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能力和学习为主导, 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一技之长”, 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方法, 使之终身受益, 使体育真正成为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不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就不可能完成社会及其发展赋予学校体育的神圣任务。
  1.3“终身体育”与体育“兴趣”的关系
  培养体育兴趣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基础。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与体育兴趣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关系, 要使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仍然能自觉、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伴随终身,就必须去寻找它的动力源。兴趣是最佳的切入点,它可以使人们经常地和情不自禁地对某种事物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身不由己、乐在其中的参与欲望。而这个欲望正是体育锻炼能伴随终身的动力源泉。学校体育的教学, 恰恰主导着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形成和发展。
  
  2.目前学生进行经常性体育锻炼的现状
  
  笔者对升入我校的300名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只有 25%的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性进行体育锻炼, 而这25%的学生中以兴趣为锻炼动机的占 40%, 60%的学生是为了应付体育考试而进行锻炼的。学生还是以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主。这样的情况不容乐观,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举措
  
  3.1 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 点燃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建立融洽、新的师生情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教学中,教师热爱学生,将自己的爱心投入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实践证明,学生对一门课程感兴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至关重要。目前,学生普遍对体育感兴趣,喜爱体育活动,但不爱上体育课。愉快教育可解决这一难题。愉快教育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爱,也重视学生学会自爱,使师生发展感情,打破师生隔阂,激发学生成长。体育教师切忌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学生,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情理,对学生实行“微笑教育”,寓教育于爱的情感之中。教学中,教与学是互相促进、互相鼓励的。教师要注意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以融洽、增进师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2加强体育教育改革,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兴趣信息源。
  3.2.1 合理选择教材, 利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体育教学是身心活动的过程。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必须精心研究, 要善于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 特别是性别差异、心理状况等方面安排好教学内容。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适当穿插一些生动有趣,又惊险刺激、具有一定难度的体育游戏,多安排一些学生喜欢的如篮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内容。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创新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 富有变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 可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有利于引发学生体育兴趣。如耐久跑,这个项目比较单调、乏味, 学生练习比较辛苦, 因此, 几乎每个学生都对其有恐惧和厌烦感。如果我们将绕田径场耐久跑采用自然地形跑、障碍跑、追逐跑、领先跑等形式, 运用蛇形、螺旋形、花瓣形、对角形等线路, 选用游戏法、竞赛法、测验法等手段, 学生练习时自然就会积极参与,兴趣十足,把身体上的苦转变为情感上的乐, 把短暂的体育兴趣逐渐转变为持久的体育兴趣。
  3.2.2组织游戏比赛。
  体育教学中运用做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是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团结协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游戏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能有效增强体质和身体机能,它能将单调枯燥的身体素质练习变得充满乐趣。追赶、接力等体育游戏,对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对提高心理素质起到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例如“在抢占空位”的游戏中,学会了快跑,在“猫捉小鸟”的游戏中,学会了跳跃;在拍球游戏中,建立了球的概念。体育游戏的竞争有别于竞技运动的项目,它完全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的,并能使参与者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应变能力和进取精神较为有益。
  3.2.3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
  风趣幽默的语言、个性化的口令, 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教师要善于利用准确鲜明、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 调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理解, 更有助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学生边学边练,兴趣盎然。
  3.2.4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需要,综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的使用能使课堂教学整体优化。同时,还要注意电教媒体的运用与传统教育紧密结合,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及其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特别要重视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直接使用演示手段,可增强学生对所学动作要领的领会能力,使教学直观、生动、形象,提高学习效果。在剩余时间,利用大屏幕投影,向学生播放有关世界杯足球赛、美国NBA篮球比赛录像的精选镜头,可吸引学生。又如多制作一些静态和动态的电脑教学软件,直接演示,如怎样分析足球的越位问题、接力比赛交接棒的动作分析等系列,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效率。
  3.2.5体验快乐体育。
  体育课中,适当地注入一些成功快乐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以乐促教,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情激趣,以行导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之乐、成功之乐。在教学中,要深挖教材,展示魅力,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苦为乐,变重为轻,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积极地探索。快乐体育是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乐中达到健体、育心、发展个性的教学活动内容,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3.2.6体验成功体育。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中获得成功而产生鼓励的地方, 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 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使他们获得成功。学生往往希望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学习情境, 如果教师制订的学习目标与其能力相符,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 即:“跳一跳, 能摘到桃子”, 学生就会享受到由自己努力而得到的喜悦, 这种内心形成的成功体验的积累就会逐渐激发起体育运动的兴趣。
  3.3利用课外体育活动, 培养体育兴趣。
  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 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活化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环境, 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因素。课外活动时学生选择性较大, 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他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 而且组织形式多样, 容易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 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在良好的氛围里培养学生持久的体育兴趣, 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4 利用体育社会化的影响和明星偶像作用, 诱发体育兴趣。
  利用传播媒体手段来欣赏体育竞赛和传递体育信息, 使学生及时地了解体育新闻和观赏高水平体育比赛, 以此熏陶学生的体育意识, 使学生对学习体育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倍增, 并使之融合于整个体育社会之中, 这对学生加深体育意识、形成体育观念将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的青少年对体育明星往往有崇拜的心理,如: 乔丹、贝克汉姆、易建联、刘翔等, 凡是与这些人物有关的报道都比较感兴趣。 教师可利用这样的偶像效应, 积极引导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
  3.5利用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有一定内涵和指向的客观精神, 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 它促进着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
  3.6加强体育宣传。
  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海报等宣传媒介, 加强渲染, 烘托气氛, 发动全校师生都来关心和参加体育活动, 特别是对学校的运动会、篮球赛、排球赛等重要的体育活动要重点宣传和报道。
  3.7开展体育比赛。
  开展多项目、多形式的体育比赛,如校运会、篮球赛、排球赛、阳光体育活动等等, 促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可以在班级与班级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开展友谊赛和对抗赛, 也可以组织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各类体育竞赛活动。
  
  4.结语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 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对实现终身体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体育是人一生中掌握体育知识和锻炼身体的黄金时期,是进行体育教育最佳的时期, 更是培养体育兴趣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贵在恒。事实表明, 成年人走上社会以后, 那些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观念和兴趣, 都是在学校期间养成的。终身体育不仅是人们个体发展的需要, 也是提高全民族体质的需要, 更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
  
  参考文献:
  [1] 任安良.培养体育兴趣,树立终身体观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6):94-96.
  [2] 王永红等.论培养体育兴趣、形成锻炼习惯是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关键[J].鸡西大学学报,2003,(1):15-18.
  [3] 李冬.根据兴趣的层次培养体育兴趣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2):18-19.
  [4] 袁应秋.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 (8) .
其他文献
物理是一门重视实验实证的科学,物理学中的任何创新成果都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物理学本身及理工应用科学的发展无不与物理实验密切联系,因此,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可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地位与作用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类本科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是个体智力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意志、情感等)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但在现实情形下,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是完全自主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自主,而在某些方面还不能完全自主,如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上有较大的限制。所以笔者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有限度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精神的一种学习
摘要: 在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改革英语测试这一英语教学中重要的评价方式将会对整个英语评价体系的改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测试改革不仅对于构建全新的英语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对整个新课改的顺利推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程改革 英语测试    普通高中教育不仅要为高等学校培养和选送一批高水平的人才,还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新课程提出了一
摘要: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过程的一些具体实践,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与课程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频电子线路 教学改革 对比法 多媒体 仿真 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
摘要: 学校体育教育应建立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新体系,以突出娱乐为主,强调健身与健心。教学内容应着重于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建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健康教育 终身体育思想    在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往往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减少,各种现代文明病也随之而生,国民体质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生活压力和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减少外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业务能力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教练员的业务能力的构成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 高校 高水平运动队 教练员业务能力    普通高校具有多学科前沿性理论知识,拥有高科技的方法和手段,有利于高水平运动员的成长和培养。2005年教育部、国家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办法出台,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