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华裔青年李翰的记忆里,他有一个世界上最令人失望的父亲:放着美国的优越生活和美满的家庭不要,总想回故乡厦门,和那个只相处了三个月的情人朱小银在一起。而朱小银,半老徐娘,只有高中学历,丧夫丧子……为了她,父亲晚年执意回国,和她相守,直到突发脑溢血身亡。更过分的是,父亲弥留之际在留给他的信里,还恳请他照顾朱小银的晚年。
25岁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李翰,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直到读完了父亲生前给他留的一封长信,他才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父亲的“情人”,替他完成遗愿……
悲闻父亲离世,这未竟的父子情缘
2012年8月29日深夜,正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的李翰,被母亲韩琦急召回洛杉矶的家,母亲含泪对他说:“你爸爸去世了,脑溢血……我帮你买好了机票,明天就回国……”李翰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爸爸才52岁,最后的3年,他们父子仅见过3次面……
李翰1988年出生于美国洛杉矶,那年,父亲李岩林28岁,母亲韩琦26岁。李岩林原本是厦门一所大学的社会学讲师,到美国后进入一家科技公司当工程师,母亲成为一名房产经纪人,一家人在美国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
13岁那年,李翰无意间发现父母分居了。随后,父亲辞职,一边在一个公益性人类学团体里任顾问,一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平时住在学校。2005年,李翰被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录取。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平时一个月也见不到一次面。
2009年冬,李岩林突发轻度中风,在医院里住了半个多月。此时李翰已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硕士。李岩林出院后,辞去了所有的职务,坚决地对妻儿说想回厦门养病。韩琦一开始坚决不同意,她私下告诉了儿子一个秘密:在李翰13岁那年,他在厦门的奶奶去世,李岩林回国奔丧,认识了一个叫朱小银的女人,回来后李岩林就一直想离婚,而那个朱小银,只是一个茶楼的服务员……
李翰很愤怒,他觉得妈妈还年轻,才47岁,离开了爸爸,反而有更好的生活……很快,李岩林和韩琦办理了离婚手续,李岩林启程回国。
3年的时间里,李岩林再也没有回美国。期间李翰回国四次,只跟父亲见了三次面……直到他有了女友,母亲也再婚后,才渐渐不再恨父亲……
2012年8月31日凌晨,李翰和母亲抵达厦门,在医院的太平间里,李翰见到了父亲的遗体,旁边有位女士一直在抽泣,她就是朱小银。
李翰对这个女人恨之入骨,这样一个卑微的女人怎么有资格抢走父亲?他几次回国看望父亲,都没有发现这个女人的踪迹,大概是她知趣地回避了。听一个亲戚说,这3年来,朱小银一直和父亲在一起,但两人并没结婚。李翰拒绝朱小银参加父亲的遗体告别仪式,她将一串钥匙交给他后就消失了。
葬礼结束后,李翰回到了父亲的别墅。整理遗物时,发现父亲的卧室里有一只上了锁的大箱子,他用钥匙打开了箱子。
在箱子的小隔层里,李翰发现一个信封,上书“爱儿李翰亲启”,展开,内容很长,落款日期是2012年6月11日。
“翰儿:爸爸虽和你远隔重洋,但没有一天不在想你。这些年来,爸爸没有陪在你身边,是因为你已长大成人。这些年,我在故乡过着自己的生活,你一定很不理解。我想给你讲讲我和朱小银之间的事,以前之所以一直没告诉你,是因为我担心你不能足够理解大人之间的事。现在,我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我对自己的儿子,已经没什么秘密需要隐瞒了,是时候让你明白父母之间的事了……
一封书信揭开当年情,父亲的真爱在故乡
李岩林出生于厦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卢敏之是厦门某音乐学校的钢琴教师。李岩林的父亲过世很早。晚年,卢敏之倾尽积蓄,购置了一幢旧别墅,取名“海角之家”。2001年5月3日,独居的卢敏之突发心肌梗塞身亡,李岩林独自回国奔丧。
李岩林办完母亲的丧事后,来到母亲的家,此时的他被一股强烈的抑郁情绪笼罩。他在沙发上不吃不喝,昏天黑地地睡了两天两夜,直到敲门声将他惊醒……
“翰儿,你知道那时我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回国的吗?你母亲做房产经纪一直得心应手,几年后她的收入就超过了我。我觉得我们的生活有足够保障了,就想到加州大学去攻读博士,以后依然教书。但你母亲不同意,说在美国当大学老师收入也绝不会比现在多……真正让我们的关系破裂的,是你母亲和她的健身教练有了亲密关系,就在我回国前……翰儿,今天跟你说这些,只是在说已经过去了的你的父辈之间的事,你母亲无论做什么,都不应该减损她在你心中的形象,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然而,从那之后我们分居了,我提出离婚,她不同意……早在我回国前,我已经有了抑郁倾向,在公司里主动要求调任了一个没有升职空间的轻闲职位,正因如此,你奶奶去世,我才得以被批准四个月的假……”
站在门外的是朱小银,她说自己是李岩林母亲生前的“钟点工”,想来悼念一下。闲聊中,李岩林说打算卖掉房子。朱小银说:“现在房子里积满灰尘,我可以义务帮你把这里整理一下,这样房子能卖得更贵点。”李岩林同意了。留下朱小银整理屋子,李岩林继续上楼睡觉,几小时后,他感觉有人在拍他,睁开眼,发现是朱小银。朱小银大大咧咧地说:“我给你做了一顿午饭,你再不吃就会饿死了。”
李岩林一下楼,就闻到浓郁的香味。餐桌上已摆了两菜一汤,李岩林的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这是他从小最喜欢吃的母亲做的菜,可朱小银怎么知道?李岩林大快朵颐时,朱小银说,卢老师常常跟我们说起你……李岩林问朱小银是否愿意每天给他做一顿饭,酬劳随便她开。朱小银同意了。
那些天,虽然李岩林饥渴多年的胃得到了极大的抚慰,但他的抑郁症却越来越严重,十几天后,由于长期失眠,朱小银准备的可口饭菜也唤不起他的食欲了。他常常坐在海边发呆,看着悠悠的海水,总有想跳下去的冲动……朱小银被李岩林的样子吓坏了。
一天午饭后,朱小银没有走,她找来一个垫子,让李岩林赤膊俯卧在花园里的阳光下,然后弄来许多热毛巾,一条条摊开敷在李岩林背上,倒上精油,给李岩林按摩肩颈和足部穴位…… “……我在美国尝试过多家收费昂贵的专业按摩,一点用都没有,但朱小银为我忙碌一下午后,我竟然躺在垫子上睡着了。当晚,我一个多月以来第一次有了三个小时的睡眠。第二天朱小银给我带来了一些治失眠的中药材。我很感激她,恳请她再帮我按摩几次,并说会按美国的标准给她付费,朱小银说不要报酬。她告诉我,母亲在时,家里常常宾来客往,琴音缭绕,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叫朱小银来做帮手。她们是在朱小银工作的茶馆里认识的。朱小银得到的报酬是,母亲每次亲自为她弹奏一个小时钢琴,两人根本不是雇佣关系,而是忘年交。朱小银的父亲是一个老中医,从小她就跟父亲学会了识草药和认穴位……”
“朱小银是湖南常德人,考上大学那年因为父亲去世而辍学,嫁了一个比她大10多岁的厨师丈夫。后随丈夫来厦门开饭馆。曾经有一个儿子,是个弹钢琴的小天才,但孩子在8岁那年溺海身亡,之后她丈夫精神失常,后来也生病去世了。朱小银未再婚,一直在茶馆当茶艺师,业余时间做钟点工。儿子走后,她就喜欢上了听你奶奶弹钢琴……”
“……我的睡眠渐渐恢复了正常,整个人也从抑郁中走了出来。为了感激她,我不光给她弹钢琴,还教她欣赏名曲。她的悟性很高,才听了几次,就能描述出巴赫和肖邦的风格差异……朱小银还教我品茶……她有很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能……”
在朝夕相处中,他们都对对方产生了依赖感。11月下旬,朱小银向他请了几天病假,李岩林才发现自己一天也离不开她。他找到朱小银的住处,非常冲动地抱住了她……
恩怨情仇如云散,儿子替父亲完成遗愿
“……朱小银身上有许多低调而美好的品质。她很普通,但她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平凡生活的喜悦和幸福感。我和你母亲的感情已破裂,难以再维持下去。我考虑带朱小银去美国,但她不愿意,我知道她是没有自信,我想自己先离婚再跟她商量这件事。我没有卖掉你奶奶的家,而是把钥匙交给了朱小银。但回美国后你母亲怎么都不同意离婚,还将电话打到朱小银工作的茶馆……很快,朱小银将别墅钥匙交给我的一个亲戚后,就和我失去了联系,我让好几个朋友到茶馆找她,都说她不在那里工作了,谁也不知她的去向……
我一直托厦门的一个朋友寻找朱小银。一年后朋友告诉我,朱小银还在厦门,但是她和一个便利店的老板结婚了。我很吃惊,也很灰心……你考上大学那年,厦门的朋友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是他弄错了,朱小银并没有结婚,她当年出了车祸,手骨折断,得到便利店老板的照顾,她谎称结婚是不想拖累我……我的心又激荡起来,想回国去看看她。但你母亲一直藏着我的护照。直到那次我中风……
回厦门后,我找到了朱小银,车祸在她的左手上留下了轻微残疾。隔了7年,我们俩都老了些,鬓上有了白霜。我们都感到时光不能再错过了,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在一起,我们住进了你奶奶留下的房子里……翰儿,如果我说这3年来,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光,你相信吗?很奇怪的是,我和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女人反而能真正琴瑟和鸣,举案齐眉。她的温柔和忍耐,她的贤淑和善良都让我如沐春风。3年的时间里,我心无杂念,全身心翻译引进了四本有价值的社会学书,这都要归功于她对我的精心呵护,没有她,我的生活没有质量可言……
我提出和她结婚,她反而不看重这些,怕别人说闲话。和我在一起后,所有人都觉得她是冲着我的身份、钱财来的。事实上,她依然在茶馆工作,自食其力,我给她买件贵点的衣服她都舍不得,但她却舍得跑遍整个厦门给我买回最新鲜的食材……我如此详细地告诉你我们的故事,也是想对你未来的婚姻有所指引和帮助,选择伴侣就像选择一双鞋子,合脚的鞋子才是最好的……我也问过小银,她也说和我在一起的日子,是她失去亲人后惟一的幸福时光……
此生我得到了一个优秀的儿子,晚年得到了一份贴心的情感,我心足矣。但我的身体还是每况愈下,我本想立份遗嘱,将我的遗产留一部分给她,让她晚年的生活有点保障。但我更想把这个任务交给你——我惟一的儿子,你是个善良而深明大义的孩子,你知道该怎么做……”
读罢父亲的信,李翰感慨万千,他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心里涌起对朱小银深深的感激。要是没有她,父亲晚年恐怕会郁郁而终。是朱小银,给了父亲最深的慰藉,这是他这个儿子没有机会去做的啊!李翰把信交给母亲,韩琦看完也泪流满面,说:“我对不起你爸爸,我一直以为只有我才能让他幸福……”末了,韩琦对儿子说:“我们应该感谢朱小银,你去把她找回来吧!”
然而,朱小银在哪里?她的手机一直关机,问遍所有认识她的人,都找不到她。李翰和母亲只有半个月的假,他们花了一个星期,想尽各种办法在厦门寻找朱小银,却音讯全无,只好返回美国……
2013年3月18日,李翰再次回到中国,抱着一线希望来到朱小银的故乡常德寻找。一次偶然中,他打开《常德日报》,看到一个寻人栏目,便约请了主持栏目的社会新闻部记者李杰,将自己的来意和盘托出,恳请李杰利用自己的记者身份帮他寻找,但因涉及隐私,他不希望在报纸上公开呼吁……李杰答应了。
翌日,李杰到派出所查找户籍,和朱小银同名的人有155个,这样排查太耗时。李翰听父亲说朱小银的祖上是有名的中医医师,便和李杰一起找到常德第一中医院的院长谭世平,谭世平致电自己的老父亲,父亲说,有一个叫朱付心的中医,曾在桃花源路的“国医堂”问诊,自家还经营有药房,因医术高明,很多人慕名而至……李杰又去查朱付心的资料,查到了他的内侄朱力。
见到朱力,他们顺利地要到了朱小银的电话。电话一拨通,得知朱小银果然回到了常德,现在在一个远房姑妈开的酒楼里帮忙,朱小银已无直系亲戚,她一个人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22日下午,亲戚将李杰和李翰带到朱小银租住的房子前……
门一打开,朱小银猛然抬头看到李翰,似乎明白了他的来意……看到朱小银,李翰仿佛看到了自己慈爱的父亲,他主动抱了抱朱小银,喊了声“阿姨”,昔日的恩恩怨怨,都在这一声呼唤中化为风尘,朱小银眼中饱含热泪……
李翰将父亲遗留下来的30万元稿费,全部交给了朱小银,供她颐养晚年。李翰表示,等自己工作后,会接朱小银去美国,看看父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他也知道朱小银对“海角之家”有很深的感情,他将钥匙交还给了朱小银,说那里将永远是她的家……
目前,朱小银仍在常德,她打算夏天时再去清扫厦门的房子,她表示,“海角之家”永远都是李家的,她要替他们好好看管,等李翰回来时,就能找到家的感觉!
(责编/方堃)
E-mail:[email protected]
25岁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李翰,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直到读完了父亲生前给他留的一封长信,他才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父亲的“情人”,替他完成遗愿……
悲闻父亲离世,这未竟的父子情缘
2012年8月29日深夜,正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的李翰,被母亲韩琦急召回洛杉矶的家,母亲含泪对他说:“你爸爸去世了,脑溢血……我帮你买好了机票,明天就回国……”李翰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爸爸才52岁,最后的3年,他们父子仅见过3次面……
李翰1988年出生于美国洛杉矶,那年,父亲李岩林28岁,母亲韩琦26岁。李岩林原本是厦门一所大学的社会学讲师,到美国后进入一家科技公司当工程师,母亲成为一名房产经纪人,一家人在美国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
13岁那年,李翰无意间发现父母分居了。随后,父亲辞职,一边在一个公益性人类学团体里任顾问,一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平时住在学校。2005年,李翰被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录取。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平时一个月也见不到一次面。
2009年冬,李岩林突发轻度中风,在医院里住了半个多月。此时李翰已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硕士。李岩林出院后,辞去了所有的职务,坚决地对妻儿说想回厦门养病。韩琦一开始坚决不同意,她私下告诉了儿子一个秘密:在李翰13岁那年,他在厦门的奶奶去世,李岩林回国奔丧,认识了一个叫朱小银的女人,回来后李岩林就一直想离婚,而那个朱小银,只是一个茶楼的服务员……
李翰很愤怒,他觉得妈妈还年轻,才47岁,离开了爸爸,反而有更好的生活……很快,李岩林和韩琦办理了离婚手续,李岩林启程回国。
3年的时间里,李岩林再也没有回美国。期间李翰回国四次,只跟父亲见了三次面……直到他有了女友,母亲也再婚后,才渐渐不再恨父亲……
2012年8月31日凌晨,李翰和母亲抵达厦门,在医院的太平间里,李翰见到了父亲的遗体,旁边有位女士一直在抽泣,她就是朱小银。
李翰对这个女人恨之入骨,这样一个卑微的女人怎么有资格抢走父亲?他几次回国看望父亲,都没有发现这个女人的踪迹,大概是她知趣地回避了。听一个亲戚说,这3年来,朱小银一直和父亲在一起,但两人并没结婚。李翰拒绝朱小银参加父亲的遗体告别仪式,她将一串钥匙交给他后就消失了。
葬礼结束后,李翰回到了父亲的别墅。整理遗物时,发现父亲的卧室里有一只上了锁的大箱子,他用钥匙打开了箱子。
在箱子的小隔层里,李翰发现一个信封,上书“爱儿李翰亲启”,展开,内容很长,落款日期是2012年6月11日。
“翰儿:爸爸虽和你远隔重洋,但没有一天不在想你。这些年来,爸爸没有陪在你身边,是因为你已长大成人。这些年,我在故乡过着自己的生活,你一定很不理解。我想给你讲讲我和朱小银之间的事,以前之所以一直没告诉你,是因为我担心你不能足够理解大人之间的事。现在,我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我对自己的儿子,已经没什么秘密需要隐瞒了,是时候让你明白父母之间的事了……
一封书信揭开当年情,父亲的真爱在故乡
李岩林出生于厦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卢敏之是厦门某音乐学校的钢琴教师。李岩林的父亲过世很早。晚年,卢敏之倾尽积蓄,购置了一幢旧别墅,取名“海角之家”。2001年5月3日,独居的卢敏之突发心肌梗塞身亡,李岩林独自回国奔丧。
李岩林办完母亲的丧事后,来到母亲的家,此时的他被一股强烈的抑郁情绪笼罩。他在沙发上不吃不喝,昏天黑地地睡了两天两夜,直到敲门声将他惊醒……
“翰儿,你知道那时我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回国的吗?你母亲做房产经纪一直得心应手,几年后她的收入就超过了我。我觉得我们的生活有足够保障了,就想到加州大学去攻读博士,以后依然教书。但你母亲不同意,说在美国当大学老师收入也绝不会比现在多……真正让我们的关系破裂的,是你母亲和她的健身教练有了亲密关系,就在我回国前……翰儿,今天跟你说这些,只是在说已经过去了的你的父辈之间的事,你母亲无论做什么,都不应该减损她在你心中的形象,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然而,从那之后我们分居了,我提出离婚,她不同意……早在我回国前,我已经有了抑郁倾向,在公司里主动要求调任了一个没有升职空间的轻闲职位,正因如此,你奶奶去世,我才得以被批准四个月的假……”
站在门外的是朱小银,她说自己是李岩林母亲生前的“钟点工”,想来悼念一下。闲聊中,李岩林说打算卖掉房子。朱小银说:“现在房子里积满灰尘,我可以义务帮你把这里整理一下,这样房子能卖得更贵点。”李岩林同意了。留下朱小银整理屋子,李岩林继续上楼睡觉,几小时后,他感觉有人在拍他,睁开眼,发现是朱小银。朱小银大大咧咧地说:“我给你做了一顿午饭,你再不吃就会饿死了。”
李岩林一下楼,就闻到浓郁的香味。餐桌上已摆了两菜一汤,李岩林的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这是他从小最喜欢吃的母亲做的菜,可朱小银怎么知道?李岩林大快朵颐时,朱小银说,卢老师常常跟我们说起你……李岩林问朱小银是否愿意每天给他做一顿饭,酬劳随便她开。朱小银同意了。
那些天,虽然李岩林饥渴多年的胃得到了极大的抚慰,但他的抑郁症却越来越严重,十几天后,由于长期失眠,朱小银准备的可口饭菜也唤不起他的食欲了。他常常坐在海边发呆,看着悠悠的海水,总有想跳下去的冲动……朱小银被李岩林的样子吓坏了。
一天午饭后,朱小银没有走,她找来一个垫子,让李岩林赤膊俯卧在花园里的阳光下,然后弄来许多热毛巾,一条条摊开敷在李岩林背上,倒上精油,给李岩林按摩肩颈和足部穴位…… “……我在美国尝试过多家收费昂贵的专业按摩,一点用都没有,但朱小银为我忙碌一下午后,我竟然躺在垫子上睡着了。当晚,我一个多月以来第一次有了三个小时的睡眠。第二天朱小银给我带来了一些治失眠的中药材。我很感激她,恳请她再帮我按摩几次,并说会按美国的标准给她付费,朱小银说不要报酬。她告诉我,母亲在时,家里常常宾来客往,琴音缭绕,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叫朱小银来做帮手。她们是在朱小银工作的茶馆里认识的。朱小银得到的报酬是,母亲每次亲自为她弹奏一个小时钢琴,两人根本不是雇佣关系,而是忘年交。朱小银的父亲是一个老中医,从小她就跟父亲学会了识草药和认穴位……”
“朱小银是湖南常德人,考上大学那年因为父亲去世而辍学,嫁了一个比她大10多岁的厨师丈夫。后随丈夫来厦门开饭馆。曾经有一个儿子,是个弹钢琴的小天才,但孩子在8岁那年溺海身亡,之后她丈夫精神失常,后来也生病去世了。朱小银未再婚,一直在茶馆当茶艺师,业余时间做钟点工。儿子走后,她就喜欢上了听你奶奶弹钢琴……”
“……我的睡眠渐渐恢复了正常,整个人也从抑郁中走了出来。为了感激她,我不光给她弹钢琴,还教她欣赏名曲。她的悟性很高,才听了几次,就能描述出巴赫和肖邦的风格差异……朱小银还教我品茶……她有很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能……”
在朝夕相处中,他们都对对方产生了依赖感。11月下旬,朱小银向他请了几天病假,李岩林才发现自己一天也离不开她。他找到朱小银的住处,非常冲动地抱住了她……
恩怨情仇如云散,儿子替父亲完成遗愿
“……朱小银身上有许多低调而美好的品质。她很普通,但她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平凡生活的喜悦和幸福感。我和你母亲的感情已破裂,难以再维持下去。我考虑带朱小银去美国,但她不愿意,我知道她是没有自信,我想自己先离婚再跟她商量这件事。我没有卖掉你奶奶的家,而是把钥匙交给了朱小银。但回美国后你母亲怎么都不同意离婚,还将电话打到朱小银工作的茶馆……很快,朱小银将别墅钥匙交给我的一个亲戚后,就和我失去了联系,我让好几个朋友到茶馆找她,都说她不在那里工作了,谁也不知她的去向……
我一直托厦门的一个朋友寻找朱小银。一年后朋友告诉我,朱小银还在厦门,但是她和一个便利店的老板结婚了。我很吃惊,也很灰心……你考上大学那年,厦门的朋友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是他弄错了,朱小银并没有结婚,她当年出了车祸,手骨折断,得到便利店老板的照顾,她谎称结婚是不想拖累我……我的心又激荡起来,想回国去看看她。但你母亲一直藏着我的护照。直到那次我中风……
回厦门后,我找到了朱小银,车祸在她的左手上留下了轻微残疾。隔了7年,我们俩都老了些,鬓上有了白霜。我们都感到时光不能再错过了,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在一起,我们住进了你奶奶留下的房子里……翰儿,如果我说这3年来,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光,你相信吗?很奇怪的是,我和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女人反而能真正琴瑟和鸣,举案齐眉。她的温柔和忍耐,她的贤淑和善良都让我如沐春风。3年的时间里,我心无杂念,全身心翻译引进了四本有价值的社会学书,这都要归功于她对我的精心呵护,没有她,我的生活没有质量可言……
我提出和她结婚,她反而不看重这些,怕别人说闲话。和我在一起后,所有人都觉得她是冲着我的身份、钱财来的。事实上,她依然在茶馆工作,自食其力,我给她买件贵点的衣服她都舍不得,但她却舍得跑遍整个厦门给我买回最新鲜的食材……我如此详细地告诉你我们的故事,也是想对你未来的婚姻有所指引和帮助,选择伴侣就像选择一双鞋子,合脚的鞋子才是最好的……我也问过小银,她也说和我在一起的日子,是她失去亲人后惟一的幸福时光……
此生我得到了一个优秀的儿子,晚年得到了一份贴心的情感,我心足矣。但我的身体还是每况愈下,我本想立份遗嘱,将我的遗产留一部分给她,让她晚年的生活有点保障。但我更想把这个任务交给你——我惟一的儿子,你是个善良而深明大义的孩子,你知道该怎么做……”
读罢父亲的信,李翰感慨万千,他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心里涌起对朱小银深深的感激。要是没有她,父亲晚年恐怕会郁郁而终。是朱小银,给了父亲最深的慰藉,这是他这个儿子没有机会去做的啊!李翰把信交给母亲,韩琦看完也泪流满面,说:“我对不起你爸爸,我一直以为只有我才能让他幸福……”末了,韩琦对儿子说:“我们应该感谢朱小银,你去把她找回来吧!”
然而,朱小银在哪里?她的手机一直关机,问遍所有认识她的人,都找不到她。李翰和母亲只有半个月的假,他们花了一个星期,想尽各种办法在厦门寻找朱小银,却音讯全无,只好返回美国……
2013年3月18日,李翰再次回到中国,抱着一线希望来到朱小银的故乡常德寻找。一次偶然中,他打开《常德日报》,看到一个寻人栏目,便约请了主持栏目的社会新闻部记者李杰,将自己的来意和盘托出,恳请李杰利用自己的记者身份帮他寻找,但因涉及隐私,他不希望在报纸上公开呼吁……李杰答应了。
翌日,李杰到派出所查找户籍,和朱小银同名的人有155个,这样排查太耗时。李翰听父亲说朱小银的祖上是有名的中医医师,便和李杰一起找到常德第一中医院的院长谭世平,谭世平致电自己的老父亲,父亲说,有一个叫朱付心的中医,曾在桃花源路的“国医堂”问诊,自家还经营有药房,因医术高明,很多人慕名而至……李杰又去查朱付心的资料,查到了他的内侄朱力。
见到朱力,他们顺利地要到了朱小银的电话。电话一拨通,得知朱小银果然回到了常德,现在在一个远房姑妈开的酒楼里帮忙,朱小银已无直系亲戚,她一个人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22日下午,亲戚将李杰和李翰带到朱小银租住的房子前……
门一打开,朱小银猛然抬头看到李翰,似乎明白了他的来意……看到朱小银,李翰仿佛看到了自己慈爱的父亲,他主动抱了抱朱小银,喊了声“阿姨”,昔日的恩恩怨怨,都在这一声呼唤中化为风尘,朱小银眼中饱含热泪……
李翰将父亲遗留下来的30万元稿费,全部交给了朱小银,供她颐养晚年。李翰表示,等自己工作后,会接朱小银去美国,看看父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他也知道朱小银对“海角之家”有很深的感情,他将钥匙交还给了朱小银,说那里将永远是她的家……
目前,朱小银仍在常德,她打算夏天时再去清扫厦门的房子,她表示,“海角之家”永远都是李家的,她要替他们好好看管,等李翰回来时,就能找到家的感觉!
(责编/方堃)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