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自上映十六年以来,备受大众喜爱与追捧。也不乏教育从事者研究影片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以往大多将目光聚集在马修学监身上。本文旨在教育心理的视角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进而得到一定的教学启示。
关键词: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生;教师
一部没有吸引眼球的特效,没有强大的演员阵容更没有惊世骇俗的故事情节的电影却能够成为经典,令人回味无穷,反复咀嚼其中经典的台词以及深思蕴含的价值。2004年3月《放牛班的春天》首次在法国上映,成功地吸引力上千万观众,据统计,一个月600万余人为这部电影踏入影院并创造了三千多万美元的票房,足以显示这部电影在当时的影响力。16年过去了,它依旧是经典,但不同的是,这部电影被很多教育从事者列为必看影片之一,同时被广大教育者们细细品尝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时隔四年,二刷《放牛班的春天》依然感动,感动之余多了一份触动,或许这份触动是因为有了一年的教学经验后,对学生的所思所想有了些许了解而导致的吧。四年前,作为一名学生时,观影时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影片中马修学监的言语及行为上。四年后,经歷了从学生到教师再到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之后,目光便转移到了“池塘之底”的学生身上。此时,才能真正理解德国杰出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的含义,也许赫尔巴特的这句话是对这部电影最好的诠释。此篇观后感分别从学生与教师两方面分析《放牛班的春天》中体现的教育心理。
从教师层面分析,影片中六十名学生在一所封闭寄宿学校——池塘地畔辅育院,院里教师残酷的惩罚方式,校长更是自私残暴,对学生非打即骂,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恐怕难以培养出人格健全,思想品质良好的学生。沙贝老师把学生当做驯服的对象,没有自己思想的傀儡,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与完整性,没有使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疏导。故而,不管是从教师这个职业还是他的教学效果分析,他都注定以失败为结果。然而,在故事情节的后半部分,在代课教师马修的影响下,沙贝渐渐懂得了与学生的相处之道,他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学生当做有自己的独特思想的个体,了解学生的需求。至此,沙贝与学生的关系逐渐拉近,最后才能与学生如同朋友一样踢球、嬉戏。从沙贝对待学生态度的转变,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心理成长历程,从压迫、企图征服学生到尊重、与学生共同协作,从忽视学生到关注学生思想与需求。
哈珊作为辅育院的校长,不仅不懂得如何教学,更不懂得如何管理学校。确实,不能要求一个学校的校长是优秀的教师,但是至少要懂得教学,明师德,爱学生学生,否则,这个校长就会变成学校的灾难。不幸的是,哈珊就是池塘之底的灾难。作为教师带头人,他不会欣赏优秀教师,作为管理者,他不懂得如何制定好的管理制度,作为教育从事者,他不具备相应地职业品质。他的不会欣赏,导致马修的离职,他的不懂管理,让这所寄宿学校充满暴力与残酷,他职业品质的缺失,让孟丹无辜受到牢狱之灾。面对学生的调皮与恶作剧,他的对策就是利用行为主义理论制定所谓的“行为——反应”制度,这实际上对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反而将学生推得越来越远。
池塘之底的春天,六十个学生的春天就在马修学监的到来悄然而至,相比学校的暴力与冷漠,马修选择关爱与引导,影片注重细节对话,通过对话内容、语气及眼神的变化体现人物心理变化。从马修第一次进入教师就被学生戏弄,以及被告知谁真正伤了马桑,他都没有将这两件事报告给哈珊,而是选择以以疏导的方式使学生改正。马修理解学生的心理,他清楚地知道,如果想要和这群问题学生拉近距离那么最先应该取得他们的信任。让降低学生心中的防备,慢慢接纳自己,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除了爱和尊重,马修还采取惩罚与欣赏并行,在知晓乐盖克伤了马桑后,让乐盖克去医务室照顾马桑,让乐盖克直面自己所犯的错误,在照顾马桑过程被大叔的善良感动,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无形中培养了乐盖克的同理心。在莫杭治将墨水泼在马修头上后,马修取消了莫杭治领唱的职位,当莫杭治问“我的独唱呢?”,马修冷静地回答“没有什么独唱部分,你的嗓子不错,不过这里不是缺了谁就不行”,之后再给伯爵夫人表演时,马修一个眼神示意他原谅莫杭治并恢复了他的领唱之职,领会了马修眼神的意思之后,莫杭治眼神中泛着光,那是得到谅解后的喜悦以及被承认后的自豪,也是对马修爱的感激。惩罚是教师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惩罚的意义在于使学生能够从错误中成长。如马修在惩罚中使学生在承认错误中认清事实,学会做人,以惩促教,这才是惩罚存的真谛。作为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与闪光点。辅育院其他老师都一致认为这一群问题学生一无是处,比无所长,而初来的马修却发现这群学生对音乐有着特殊的爱好与执着,他便根据学生各自嗓音的特色,分别将他们分成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等,并成立了合唱团,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肯定,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马修给观众最深刻的印象是宽容,人们都说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那是在看透人生百态之后积淀的从容与淡定。面对学生的戏谑、作弄、言语、辱骂,马修都选择了宽容,即使一位让所有人都望而生畏的人——孟丹,所有人都认为他无可救药,将来必定是社会的祸端,马修依旧选择宽容与尊重,可能这也是孟丹被带走时对马修露出从未有过的笑颜的原因,这也是对马修回报的一种方式,如同马修最后被辞退后,所有学生以纸飞机作为告别的形式一样,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无声胜有声。
马修堪称一名优秀的教师,他懂得以尊重和爱拉近和学生心与心的距离,降低学生的戒备心理,他懂得通过惩罚与欣赏在树立威信的同时肯定学生的价值,他更懂得教育需要宽容,学生犯错在所难免,学会宽容既成全了学生也成就了师德。他用独特的教育艺术唤醒了所谓的问题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以他独特的教育艺术为身处黑暗的学生带去希望之光。
从学生层面分析,池塘之底是一所已经被人遗忘、被人放弃的辅育院,院内六十个学生都有着不愉快、令人心疼的经历。年龄最小的佩皮诺父母在战争中双亡,但他却每天在学校大门口等待,等待他的父亲接他回家。单亲家庭的莫杭治,他逃学、恶作剧、打架、叛逆,这不就是我们口中的“坏孩子”吗?作为科学实验品的孟丹,心理医生给他贴上的标签是暴戾,说谎成癖,在影片展现出无可救药的祸端。 拥有天使的面孔和天籁之音的莫杭治,最初旷课、逃学只不过想要得到母亲多一点的关注,因为本身是單亲家庭而母亲又忙于工作的缘故,莫杭治在精神上是缺爱的,敏感的,他渴望得到身边人的关注与关爱,但是对于这样的诉求更多的是隐藏在内心。这是在莫杭治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共有的特点,他们一方面心理封闭,不愿向别人吐露心声,独自承受心中的孤独与烦恼;另一方面,有期待别人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慰藉。在马修出现后,他以耐心和爱心温暖了莫杭治,逐渐地莫杭治的心门慢慢地打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莫杭治偷偷跑出去,在雨中透过橱窗偷看他母亲工作的场景,回到辅育院他就悄悄地练习嗓子,当马修偶然发现莫杭治拥有独特的嗓音,便格外地关注他,莫杭治的音乐才能得到马修的肯定,自此莫杭治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常见,内心也更加柔软。从这里可看出,“坏孩子”并不是真的坏,他们想要的只不过是多一些理解与关注。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这一类学生,当你真正用爱和耐心去化解他们,基于理解和尊重去和他们交流,你会发现他们“并不坏”,反而内心很纯真,他们也有一颗上进的心。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莫杭治犯错得到马修的谅解后,眼神中透露出被原谅的愉悦,以及被肯定的自豪时,那样的神情令人为之动容与震撼,此时的莫杭治不再身处黑暗,马修这一丝星火已经燎亮他心中所有黑暗之处。
影片的弹幕中有人评论“孟丹是唯一没有被救赎的孩子”,之所以对这句话印象深刻,是因为有着同样的感触。没有绝对的坏学生,只有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池塘之底六十个学生的转变是对这句话最有力的证明。孟丹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才导致到最后也没有走向他人生的正轨。他只是一个试验品,一个被心理医生贴上暴戾,说谎成癖,低智的标签,一个父母抛弃的可怜孩子,一个被教师厌恶的坏学生。“根据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孟丹正处在青春期,处在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冲突的阶段,他开始思考自己和社会的信息,以便确定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也就是说获得自我同一性。他们会提出“我是谁”“我过去是怎样的”“我在社会上能干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但是不幸的是,孟丹没有的得到正确的引导,反而被身边人一味地否定,不能够获得同一性,造成对自我角色产生混乱和消极的同一性,因而孟丹才会做出一系列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行为。即使受到诸多的否定与孤立,在得到温柔对待之时,孟丹依旧没有忘记用微笑回报唯一带给他温暖的马修。在被警察带走时,马修成为孟丹辩解,但终究徒劳,走前的孟丹对马修露出了感激的笑颜。这一笑展现出孟丹依然心存感恩,他的暴戾只是得不到尊重与公平对待的反抗。试想,如果孟丹没有被带走,而是留在池塘之底接受马修的教育与引导,会不会又不一样的结局。从孟丹的故事中,可看出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也是能够看清自己在所处环境中所扮演角色的关键期,这需要教师及家长的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同一性。此外,帮助学生培养和调节良好的情绪也是极为重要。
影片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呈现教育艺术的魅力,平淡的剧情发展却能够激起观影者内心的波澜,或许是因为我们都经历过学生时代,或许我们能够在六十个学生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又或许我们沉思如果当时“我”能遇到马修这样的老师,处境会不会比现在好?对于这些学生的经历,或许正如一句话描述的“快乐的童年都雷同,不幸的童年千万种”,他们做出的这些反常的行为来源于不愉快的经历,因为缺少阳光的照耀,难免有些阴暗,此时他们最需要的不过是一星半点的光,用以照亮内心的阴暗。他们又何尝不是生活中的受害者,人性本善,因为经历黑暗,无光照耀。庆幸的是,除了孟丹,在黑暗中的他们遇见了马修这一束星火,为他们指引了前行的方向。马修好比一位善良的牧羊人,他用他高尚的品质为一群迷茫的羔羊找到了归宿。影片也给广大教育从事者警醒,师生平等,学生需要理解、鼓励和关注作为引擎推动他们前行,教师需要宽容、爱心、耐心和独特的教育艺术作为支撑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侯秋霞 赖雪芬.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刘佳彤. 放牛班的春天影片分析[J].东方藏品,2018.
[3] 崔姣姣.《音乐之声》和《放牛班的春天》带来的教育思考[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1.
关键词: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生;教师
一部没有吸引眼球的特效,没有强大的演员阵容更没有惊世骇俗的故事情节的电影却能够成为经典,令人回味无穷,反复咀嚼其中经典的台词以及深思蕴含的价值。2004年3月《放牛班的春天》首次在法国上映,成功地吸引力上千万观众,据统计,一个月600万余人为这部电影踏入影院并创造了三千多万美元的票房,足以显示这部电影在当时的影响力。16年过去了,它依旧是经典,但不同的是,这部电影被很多教育从事者列为必看影片之一,同时被广大教育者们细细品尝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时隔四年,二刷《放牛班的春天》依然感动,感动之余多了一份触动,或许这份触动是因为有了一年的教学经验后,对学生的所思所想有了些许了解而导致的吧。四年前,作为一名学生时,观影时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影片中马修学监的言语及行为上。四年后,经歷了从学生到教师再到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之后,目光便转移到了“池塘之底”的学生身上。此时,才能真正理解德国杰出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的含义,也许赫尔巴特的这句话是对这部电影最好的诠释。此篇观后感分别从学生与教师两方面分析《放牛班的春天》中体现的教育心理。
从教师层面分析,影片中六十名学生在一所封闭寄宿学校——池塘地畔辅育院,院里教师残酷的惩罚方式,校长更是自私残暴,对学生非打即骂,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恐怕难以培养出人格健全,思想品质良好的学生。沙贝老师把学生当做驯服的对象,没有自己思想的傀儡,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与完整性,没有使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疏导。故而,不管是从教师这个职业还是他的教学效果分析,他都注定以失败为结果。然而,在故事情节的后半部分,在代课教师马修的影响下,沙贝渐渐懂得了与学生的相处之道,他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学生当做有自己的独特思想的个体,了解学生的需求。至此,沙贝与学生的关系逐渐拉近,最后才能与学生如同朋友一样踢球、嬉戏。从沙贝对待学生态度的转变,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心理成长历程,从压迫、企图征服学生到尊重、与学生共同协作,从忽视学生到关注学生思想与需求。
哈珊作为辅育院的校长,不仅不懂得如何教学,更不懂得如何管理学校。确实,不能要求一个学校的校长是优秀的教师,但是至少要懂得教学,明师德,爱学生学生,否则,这个校长就会变成学校的灾难。不幸的是,哈珊就是池塘之底的灾难。作为教师带头人,他不会欣赏优秀教师,作为管理者,他不懂得如何制定好的管理制度,作为教育从事者,他不具备相应地职业品质。他的不会欣赏,导致马修的离职,他的不懂管理,让这所寄宿学校充满暴力与残酷,他职业品质的缺失,让孟丹无辜受到牢狱之灾。面对学生的调皮与恶作剧,他的对策就是利用行为主义理论制定所谓的“行为——反应”制度,这实际上对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反而将学生推得越来越远。
池塘之底的春天,六十个学生的春天就在马修学监的到来悄然而至,相比学校的暴力与冷漠,马修选择关爱与引导,影片注重细节对话,通过对话内容、语气及眼神的变化体现人物心理变化。从马修第一次进入教师就被学生戏弄,以及被告知谁真正伤了马桑,他都没有将这两件事报告给哈珊,而是选择以以疏导的方式使学生改正。马修理解学生的心理,他清楚地知道,如果想要和这群问题学生拉近距离那么最先应该取得他们的信任。让降低学生心中的防备,慢慢接纳自己,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除了爱和尊重,马修还采取惩罚与欣赏并行,在知晓乐盖克伤了马桑后,让乐盖克去医务室照顾马桑,让乐盖克直面自己所犯的错误,在照顾马桑过程被大叔的善良感动,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无形中培养了乐盖克的同理心。在莫杭治将墨水泼在马修头上后,马修取消了莫杭治领唱的职位,当莫杭治问“我的独唱呢?”,马修冷静地回答“没有什么独唱部分,你的嗓子不错,不过这里不是缺了谁就不行”,之后再给伯爵夫人表演时,马修一个眼神示意他原谅莫杭治并恢复了他的领唱之职,领会了马修眼神的意思之后,莫杭治眼神中泛着光,那是得到谅解后的喜悦以及被承认后的自豪,也是对马修爱的感激。惩罚是教师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惩罚的意义在于使学生能够从错误中成长。如马修在惩罚中使学生在承认错误中认清事实,学会做人,以惩促教,这才是惩罚存的真谛。作为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与闪光点。辅育院其他老师都一致认为这一群问题学生一无是处,比无所长,而初来的马修却发现这群学生对音乐有着特殊的爱好与执着,他便根据学生各自嗓音的特色,分别将他们分成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等,并成立了合唱团,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肯定,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马修给观众最深刻的印象是宽容,人们都说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那是在看透人生百态之后积淀的从容与淡定。面对学生的戏谑、作弄、言语、辱骂,马修都选择了宽容,即使一位让所有人都望而生畏的人——孟丹,所有人都认为他无可救药,将来必定是社会的祸端,马修依旧选择宽容与尊重,可能这也是孟丹被带走时对马修露出从未有过的笑颜的原因,这也是对马修回报的一种方式,如同马修最后被辞退后,所有学生以纸飞机作为告别的形式一样,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无声胜有声。
马修堪称一名优秀的教师,他懂得以尊重和爱拉近和学生心与心的距离,降低学生的戒备心理,他懂得通过惩罚与欣赏在树立威信的同时肯定学生的价值,他更懂得教育需要宽容,学生犯错在所难免,学会宽容既成全了学生也成就了师德。他用独特的教育艺术唤醒了所谓的问题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以他独特的教育艺术为身处黑暗的学生带去希望之光。
从学生层面分析,池塘之底是一所已经被人遗忘、被人放弃的辅育院,院内六十个学生都有着不愉快、令人心疼的经历。年龄最小的佩皮诺父母在战争中双亡,但他却每天在学校大门口等待,等待他的父亲接他回家。单亲家庭的莫杭治,他逃学、恶作剧、打架、叛逆,这不就是我们口中的“坏孩子”吗?作为科学实验品的孟丹,心理医生给他贴上的标签是暴戾,说谎成癖,在影片展现出无可救药的祸端。 拥有天使的面孔和天籁之音的莫杭治,最初旷课、逃学只不过想要得到母亲多一点的关注,因为本身是單亲家庭而母亲又忙于工作的缘故,莫杭治在精神上是缺爱的,敏感的,他渴望得到身边人的关注与关爱,但是对于这样的诉求更多的是隐藏在内心。这是在莫杭治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共有的特点,他们一方面心理封闭,不愿向别人吐露心声,独自承受心中的孤独与烦恼;另一方面,有期待别人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慰藉。在马修出现后,他以耐心和爱心温暖了莫杭治,逐渐地莫杭治的心门慢慢地打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莫杭治偷偷跑出去,在雨中透过橱窗偷看他母亲工作的场景,回到辅育院他就悄悄地练习嗓子,当马修偶然发现莫杭治拥有独特的嗓音,便格外地关注他,莫杭治的音乐才能得到马修的肯定,自此莫杭治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常见,内心也更加柔软。从这里可看出,“坏孩子”并不是真的坏,他们想要的只不过是多一些理解与关注。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这一类学生,当你真正用爱和耐心去化解他们,基于理解和尊重去和他们交流,你会发现他们“并不坏”,反而内心很纯真,他们也有一颗上进的心。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莫杭治犯错得到马修的谅解后,眼神中透露出被原谅的愉悦,以及被肯定的自豪时,那样的神情令人为之动容与震撼,此时的莫杭治不再身处黑暗,马修这一丝星火已经燎亮他心中所有黑暗之处。
影片的弹幕中有人评论“孟丹是唯一没有被救赎的孩子”,之所以对这句话印象深刻,是因为有着同样的感触。没有绝对的坏学生,只有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池塘之底六十个学生的转变是对这句话最有力的证明。孟丹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才导致到最后也没有走向他人生的正轨。他只是一个试验品,一个被心理医生贴上暴戾,说谎成癖,低智的标签,一个父母抛弃的可怜孩子,一个被教师厌恶的坏学生。“根据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孟丹正处在青春期,处在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冲突的阶段,他开始思考自己和社会的信息,以便确定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也就是说获得自我同一性。他们会提出“我是谁”“我过去是怎样的”“我在社会上能干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但是不幸的是,孟丹没有的得到正确的引导,反而被身边人一味地否定,不能够获得同一性,造成对自我角色产生混乱和消极的同一性,因而孟丹才会做出一系列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行为。即使受到诸多的否定与孤立,在得到温柔对待之时,孟丹依旧没有忘记用微笑回报唯一带给他温暖的马修。在被警察带走时,马修成为孟丹辩解,但终究徒劳,走前的孟丹对马修露出了感激的笑颜。这一笑展现出孟丹依然心存感恩,他的暴戾只是得不到尊重与公平对待的反抗。试想,如果孟丹没有被带走,而是留在池塘之底接受马修的教育与引导,会不会又不一样的结局。从孟丹的故事中,可看出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也是能够看清自己在所处环境中所扮演角色的关键期,这需要教师及家长的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同一性。此外,帮助学生培养和调节良好的情绪也是极为重要。
影片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呈现教育艺术的魅力,平淡的剧情发展却能够激起观影者内心的波澜,或许是因为我们都经历过学生时代,或许我们能够在六十个学生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又或许我们沉思如果当时“我”能遇到马修这样的老师,处境会不会比现在好?对于这些学生的经历,或许正如一句话描述的“快乐的童年都雷同,不幸的童年千万种”,他们做出的这些反常的行为来源于不愉快的经历,因为缺少阳光的照耀,难免有些阴暗,此时他们最需要的不过是一星半点的光,用以照亮内心的阴暗。他们又何尝不是生活中的受害者,人性本善,因为经历黑暗,无光照耀。庆幸的是,除了孟丹,在黑暗中的他们遇见了马修这一束星火,为他们指引了前行的方向。马修好比一位善良的牧羊人,他用他高尚的品质为一群迷茫的羔羊找到了归宿。影片也给广大教育从事者警醒,师生平等,学生需要理解、鼓励和关注作为引擎推动他们前行,教师需要宽容、爱心、耐心和独特的教育艺术作为支撑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侯秋霞 赖雪芬.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刘佳彤. 放牛班的春天影片分析[J].东方藏品,2018.
[3] 崔姣姣.《音乐之声》和《放牛班的春天》带来的教育思考[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