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在有效数学学习中发展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_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发生着重大变革。本次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教育理念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何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要求开展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有效课堂中达到高效学习,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发展的效果比较好,即能够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并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好的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是否按照要求完成教学内容或是否教得认真,而是指学生能否学到知识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后没有什么收获,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者低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该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并得到有效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策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课堂是学生习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用数学来思考,发展个人思维能力,获得积极情感和态度的场所。因此优化小学课堂教学首先要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对童话故事、动物等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一些问题设计成小故事,使学生处于童话世界中,这样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
  【案例1】在教学《统计》一课时,一位教师采用孩子们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新课: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动物吗?(教师挂出一幅图画)今天是大象伯伯过生日,森林里有很多动物朋友来祝贺大象伯伯生日快乐,你们从图上看到大象家里来了哪些客人……在故事情境中教师引出数学问题:大象伯伯家来的客人比较多,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来了哪些客人吗?小学生都很兴奋,有说小猴几只的,有说小熊几只的,有说小兔子几只的。
  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曾经说过:“思维过程最初的时刻通常是问题情境。”这位老师很巧妙地设计了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当学生分别数不同种类动物的个数时,其实就是统计的最初过程,即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通过简单分类,分别数数,最后统计,学生就比较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家的客人的具体情况。随后,这位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中选取一些与统计相关的例子,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从而产生想解决问题的欲望,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身边就有数学,学好数学知识能解决自己身边的一些问题,促进他们更投入地学习。
  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学习,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过程是快乐的活动过程。虽然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 数学”,但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要用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科学地运用情境教学策略,并且要在问题情境中有效地引导学生捕捉数学信息,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关注情境。
  优化小学课堂教学,教师还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应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是有效的学习。
  【案例2】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先让学生进行一个找座位比赛。教师随机给学生发事先准备好的座位卡片,看哪些同学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学生拿着座位卡片,开始找座位,很快,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可是有两个同学没有找到,原来他们的卡片上号码没有写全,一个卡片写的“第___组第2个”,另一个卡片写的“第1组第___个”。这个时候教师就问大家,看谁能帮助这两个同学找到自己的座位。有一个学生举手说:“可以找到,需要仔细观察,因为第1组只剩下一个空位置,那剩下的最后一个空位置就应该是另外一个同学的,正好是第2个。”在这个同学的帮助下,两个没有找到自己座位的学生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教师适时地表扬了所有学生,因为写清楚了第几组第几个的都很快找到了准确位置,没有写清楚的就不能马上确定位置。看来,要准确找到位置,就应该写清楚是第几组第几个,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
  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发展的天地,这节课一开始,教师就通过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数学活动当中,通过排座位的活动,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体验活动过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这位教师很巧妙地设置了没有写全卡片的障碍,然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事实证明,学生也有能力达到这一目标。
  笔者认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但在设计活动时,教师一定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出发。数学活动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不能只图活动的形式热闹,应该在启发学生展开数学思维上作充分的准备。在活动中学数学,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中,提炼出新的数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凡是学生已经学会的,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凡是学生能自己动手去做的,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凡是学生自己能思考的,就应该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给学生适当的表现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强调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小学数学课上,学生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发展了自身智能,还投入了情感需要。因此,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在数学课上营造生动活泼、开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去玩、去动。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被激发,情感也可以得到交流。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有一定生活化、趣味性、思考性、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和任务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体现师生和生生互动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应该充分解读和整合教材,因为教案是预设的,而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只有在备课时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达到有效引导的效果。教师应该及时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学习的过程和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很多人一直认为数学是与没有感情色彩的数字打交道,是与难以理解的数量关系较真,是与有形无情的图形纸上谈兵……很多人抱怨“数学太枯燥,太乏味,太伤脑筋,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能学好数学”。从事教育工作后,自己从事数学教学,常常听到数学教师说:“语文教师的课堂有血有肉、有情有境;英语教师的课堂又说又唱;更不用说到体、音、美课了。”数学教师教得苦、教得累。在从教将近二十年中,我一直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
为了深入了解河南省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结构及其发展变动趋势,借助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ELES),对2016年河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倾向和消费收入弹性进行
1研究目的(Objective)鄂西地区发育四套页岩层系,其中震旦系、寒武系和志留系均已获得重要发现和突破,只有二叠系尚未获得实质性发现。目前的观点认为四川盆地外围复杂构造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