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常情况下,教学设备的采购是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而教学设备使用是教学部门负责,也就是教学设备采购与使用是脱节的。这种现状对教学设备的采购和使用极为不利,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质上说是对教学设备投资的一种浪费。因此,如何从源头上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效果意义很大。除了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民主的决策,还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设备的使用效果建立起对教学设备采购的反馈机制。
【关键词】教学设备;采购;反馈;决策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设备采购是提高学校办学实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渠道之一。公办院校教学设备采购是政府采购行为,学校用的是政府财政拨款,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设备采购的水平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需要。然而,教学设备采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设备使用率不高,教学设备前瞻性不强,教学设备对教学质量支持不明显。从一般的采购情况来分析,当前教学设备采购带有决策的“单向性”特点:教学设备采购形成自上而下的“单向性”,从可行性分析、审批、采购到使用缺乏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机制,其结果导致教学设备采购与专业教学偏离的现象。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程序因素。 论证依据不充分,先决策,后论证,论证过程出现异议不能终止研究。论证或评估专家对教学设备采购没有深入了解,有的专家对相关专业教学不了解,评估专家团队没有代表性。
2.决策因素。 在教学设备采购过程中,领导往往采用经验型决策,偏重于领导主观意识,偏重于领导个人意愿,偏重于领导个人分工。在教学设备采购过程中,如果领导决策类型是经验型决策,比较容易出现教学设备采购的偏离情况。
3.招投标因素。 有的采购项目在招标文件中只笼统地列出价格以外的其他有关技术标准,给招投标带来麻烦,无法界定采购方的需求情况。
4.反馈因素。 采购与使用分属不同的机构,采购与使用没有信息沟通渠道,也没有教学设备使用情况的反馈机制,造成采购方和使用方的各自独立。即便采购出了问题,教学部门也没有及时向设备采购单位反映。
三、建立教学设备使用对采购行为的反馈机制
1.应建立教学设备采购的科学机制。首先,教学设备采购是信息公开、公正和透明的,其次教学设备采购的决策应是科学的和民主的。领导要采用科学型决策,而不是经验型决策。所以,要建立起公开、公正和透明的决策机制。领导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能够最大限度地吸纳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多听取教学设备使用者的意见。
2.应制定教学设备使用情况信息采集系统。教学设备投入使用后,在一段时间内应组织第一线教师对教学设备使用情况做出评价。要对使用教学设备后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变化情况做出评价。运用教学设备使用情况信息采集系统,汇总师生的意见,制定教学设备使用现状调查报告,形成教学设备采购行为的最终总结报告。设备采购部门要将这些信息汇总,并做出整改意见,及时向供货方提出意见,可以在教学设备试运行阶段解决问题。也可以将信息做为下一次采购决策时的参考。
3.要建立教学设备使用情况对采购行为的调控机制。应根据教学设备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及时修改整个采购规章制度,要形成对教学采购行为影响的反馈机制和调控机制,逐步完善教学设备采购的制度。如果对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的采购行为,应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如果对教学促进作用不明显的采购项目,应要制定工作流程,查找原因,并及时调整教学设备采购内容。
4.应制定教学设备采购决策的科学手段。为了科学地对采购行为评估,防止盲目上项目,应运用技术手段进行评估数据的采样和分析,科学决策。在财政预算有限的条件下,针对诸多专业教学需求,应科学选择优先开展的项目,要通过严格的程序和严格的数据分析。针对示范专业、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分类分权重进行建设项目评估。
四、基于反馈机制的教学设备采购流程分析
基本流程如下:
1.需求报告。需求报告是教学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提出的教学设备需求。主要包括教学设备现状,欲采购的教学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和价格,国内是否有同类教学设备的使用,教学设备对专业教学的支持情况等。
2.前期调研。主要有本地区的调研和外地调研。本地调研一般通过走访和座谈会两种形式,对本地区高校同类教学设备的调研。外地调研一般是走访外地同类型学校,通过现场考察和访问来了解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通过调研,了解和掌握其它学校使用教学设备的情况,最终要写出调研报告。
3.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教学设备采购之前,从经济、技术、建设、使用、维护直到教学效益等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4.建设任务书。建设任务书是建设单位教学设备采购项目的依据,是申报和立项的主要文件,是指导后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建设任务书主要包括采购的意义,建设目标,建设基础和条件,教学设备建设内容,建设步骤,技术要求,人员和时间安排,预期效果,采购经费预算等。
5.项目答辩。建设项目答辩的目的,就是检查项目论证是否充分,是否存在漏洞和风险。主要是从必要性、可行性、建设条件、措施保障等主要环节提出问题,考察相关建设单位的综合建设实力,项目建设的完整性,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的真实性。项目建设答辩时,答辩专家首先要求简要叙述建设项目论证内容。答辩中要表述清楚项目名称、建设背景、建设依据、建设方案、保障措施等。答辩专家通过建设单位的叙述,并结合事先对项目建设的论证材料的阅读,对建设项目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咨询和问题。同时,也能提出关于项目建设的宝贵建议和意见。
6.学校领导及上级财政部门批准。
7.采购招标文件。招标文件的前期是由项目建设单位编写项目申报书,对项目的用途、技术要求、投标人资格要求等内容提出要求。项目建设设备招标文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投标人须知,合同一般条款,技术要求,评分标准,招标人和投标人的法律条款。按照我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签合同的主要条款。建设工程招标文件是由招标单位或其委托的咨询机构编制发布的。它既是投标单位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也是招标单位与将来中标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基础,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对整个招标工作乃至承发包双方都有约束力。
8.开工建设。投标方中标后,双方签订合同,开始供货安装和调试。这个过程需要校方技术人员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
9.运行情况评价报告。教学设备调试完成后,要进行试运行管理工作,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必要时要进行修改和调试,在这期间要形成《运行情况评价报告》。主要有以下内容:确定调查方法,确定数据分析与诊断方法,包括功能模块是否健全,内容是否丰富,运行稳定性,可用度,方便性,后期维护等。还有用户分析,访问频率,用户满意度,功能分析等。
10.项目验收。制定《项目验收报告》,《项目验收报告》主要是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的总结性分析。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基本情况,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项目建设成果分析,项目建设对相关产业的支持,资金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后续推进计划等内容。然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教学设备运行评估,填写项目验收报告。
11.投入使用。教学设备投入使用后,最好在保修期内安排高密度的使用频率,让其充分运行,早日暴露其问题,以便及时解决。要制定新的教学设备使用手册,或制作网络在线教学设备使用情况记录。所有相关信息应能及时反馈到教学设备采购部门,以便维护和调整,还可以对后来的采购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五、结论
基于反馈机制的教学设备采购能够提高教学设备使用效果,其中关键环节是使教学部门的信息能够送达教学设备采购部门。这需要科学决策,机制体制建设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作者简介:
张厚杰,男,1963年7月,汉族,高级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管理。
注:
本为系大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课题编号为:DZJY2012026
【关键词】教学设备;采购;反馈;决策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设备采购是提高学校办学实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渠道之一。公办院校教学设备采购是政府采购行为,学校用的是政府财政拨款,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设备采购的水平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需要。然而,教学设备采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设备使用率不高,教学设备前瞻性不强,教学设备对教学质量支持不明显。从一般的采购情况来分析,当前教学设备采购带有决策的“单向性”特点:教学设备采购形成自上而下的“单向性”,从可行性分析、审批、采购到使用缺乏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机制,其结果导致教学设备采购与专业教学偏离的现象。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程序因素。 论证依据不充分,先决策,后论证,论证过程出现异议不能终止研究。论证或评估专家对教学设备采购没有深入了解,有的专家对相关专业教学不了解,评估专家团队没有代表性。
2.决策因素。 在教学设备采购过程中,领导往往采用经验型决策,偏重于领导主观意识,偏重于领导个人意愿,偏重于领导个人分工。在教学设备采购过程中,如果领导决策类型是经验型决策,比较容易出现教学设备采购的偏离情况。
3.招投标因素。 有的采购项目在招标文件中只笼统地列出价格以外的其他有关技术标准,给招投标带来麻烦,无法界定采购方的需求情况。
4.反馈因素。 采购与使用分属不同的机构,采购与使用没有信息沟通渠道,也没有教学设备使用情况的反馈机制,造成采购方和使用方的各自独立。即便采购出了问题,教学部门也没有及时向设备采购单位反映。
三、建立教学设备使用对采购行为的反馈机制
1.应建立教学设备采购的科学机制。首先,教学设备采购是信息公开、公正和透明的,其次教学设备采购的决策应是科学的和民主的。领导要采用科学型决策,而不是经验型决策。所以,要建立起公开、公正和透明的决策机制。领导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能够最大限度地吸纳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多听取教学设备使用者的意见。
2.应制定教学设备使用情况信息采集系统。教学设备投入使用后,在一段时间内应组织第一线教师对教学设备使用情况做出评价。要对使用教学设备后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变化情况做出评价。运用教学设备使用情况信息采集系统,汇总师生的意见,制定教学设备使用现状调查报告,形成教学设备采购行为的最终总结报告。设备采购部门要将这些信息汇总,并做出整改意见,及时向供货方提出意见,可以在教学设备试运行阶段解决问题。也可以将信息做为下一次采购决策时的参考。
3.要建立教学设备使用情况对采购行为的调控机制。应根据教学设备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及时修改整个采购规章制度,要形成对教学采购行为影响的反馈机制和调控机制,逐步完善教学设备采购的制度。如果对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的采购行为,应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如果对教学促进作用不明显的采购项目,应要制定工作流程,查找原因,并及时调整教学设备采购内容。
4.应制定教学设备采购决策的科学手段。为了科学地对采购行为评估,防止盲目上项目,应运用技术手段进行评估数据的采样和分析,科学决策。在财政预算有限的条件下,针对诸多专业教学需求,应科学选择优先开展的项目,要通过严格的程序和严格的数据分析。针对示范专业、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分类分权重进行建设项目评估。
四、基于反馈机制的教学设备采购流程分析
基本流程如下:
1.需求报告。需求报告是教学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提出的教学设备需求。主要包括教学设备现状,欲采购的教学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和价格,国内是否有同类教学设备的使用,教学设备对专业教学的支持情况等。
2.前期调研。主要有本地区的调研和外地调研。本地调研一般通过走访和座谈会两种形式,对本地区高校同类教学设备的调研。外地调研一般是走访外地同类型学校,通过现场考察和访问来了解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通过调研,了解和掌握其它学校使用教学设备的情况,最终要写出调研报告。
3.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教学设备采购之前,从经济、技术、建设、使用、维护直到教学效益等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4.建设任务书。建设任务书是建设单位教学设备采购项目的依据,是申报和立项的主要文件,是指导后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建设任务书主要包括采购的意义,建设目标,建设基础和条件,教学设备建设内容,建设步骤,技术要求,人员和时间安排,预期效果,采购经费预算等。
5.项目答辩。建设项目答辩的目的,就是检查项目论证是否充分,是否存在漏洞和风险。主要是从必要性、可行性、建设条件、措施保障等主要环节提出问题,考察相关建设单位的综合建设实力,项目建设的完整性,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的真实性。项目建设答辩时,答辩专家首先要求简要叙述建设项目论证内容。答辩中要表述清楚项目名称、建设背景、建设依据、建设方案、保障措施等。答辩专家通过建设单位的叙述,并结合事先对项目建设的论证材料的阅读,对建设项目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咨询和问题。同时,也能提出关于项目建设的宝贵建议和意见。
6.学校领导及上级财政部门批准。
7.采购招标文件。招标文件的前期是由项目建设单位编写项目申报书,对项目的用途、技术要求、投标人资格要求等内容提出要求。项目建设设备招标文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投标人须知,合同一般条款,技术要求,评分标准,招标人和投标人的法律条款。按照我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签合同的主要条款。建设工程招标文件是由招标单位或其委托的咨询机构编制发布的。它既是投标单位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也是招标单位与将来中标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基础,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对整个招标工作乃至承发包双方都有约束力。
8.开工建设。投标方中标后,双方签订合同,开始供货安装和调试。这个过程需要校方技术人员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
9.运行情况评价报告。教学设备调试完成后,要进行试运行管理工作,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必要时要进行修改和调试,在这期间要形成《运行情况评价报告》。主要有以下内容:确定调查方法,确定数据分析与诊断方法,包括功能模块是否健全,内容是否丰富,运行稳定性,可用度,方便性,后期维护等。还有用户分析,访问频率,用户满意度,功能分析等。
10.项目验收。制定《项目验收报告》,《项目验收报告》主要是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的总结性分析。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基本情况,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项目建设成果分析,项目建设对相关产业的支持,资金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后续推进计划等内容。然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教学设备运行评估,填写项目验收报告。
11.投入使用。教学设备投入使用后,最好在保修期内安排高密度的使用频率,让其充分运行,早日暴露其问题,以便及时解决。要制定新的教学设备使用手册,或制作网络在线教学设备使用情况记录。所有相关信息应能及时反馈到教学设备采购部门,以便维护和调整,还可以对后来的采购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五、结论
基于反馈机制的教学设备采购能够提高教学设备使用效果,其中关键环节是使教学部门的信息能够送达教学设备采购部门。这需要科学决策,机制体制建设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作者简介:
张厚杰,男,1963年7月,汉族,高级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管理。
注:
本为系大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课题编号为:DZJY20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