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薄弱的背景下,企业应该抓住电动汽车的发展机遇从而提升、壮大国内电动汽车的自主品牌。本文对我国自主品牌的现状作分析,提出我国自主企业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电动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状况
1.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的汽车制造大国与消费大国,同时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薄弱,技术也相对落后,在我国汽车销售排名靠前的企业,大多数是合资企业,市场上大多数汽车品牌都来自于国外。由于人们太过重视经济技术的发展与能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全球能源资源的短缺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交通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作为运输与出行所不能缺少的工具,然而,传统燃油汽车所排放出来的尾气会对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在当今保护环境与节约能源的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已经成为各国的战略共识。这是我国发展自主品牌与核心技术的一个机遇,同时也是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技术研发以及推动其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
2.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现状
随着各国发展电动汽车的要求日益加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据有关资料显示,现今国内有一汽、东风、奇瑞、比亚迪等车企一百多家。特别是当电动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快,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也正在不断发展,我国众多车企也正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电池以及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力图缩减与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技术水平。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有关资料可以看出,2014年1~6月我国电动汽车的总销量为2.0477万辆,比2013年同期增长2.2倍。在2014年1~6月,国内电动汽车销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比亚迪秦从上市开始,其销售量一直非常可观,上升幅度也比较大,在2014年1~6月期间以较快的上升幅度取得了我国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销售榜第一名。另外,从资料来看,除了奇瑞QQ外,其它国内自主品牌大体呈现上升趋势。
由此可见,电动汽车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销售良好。单对于国际市场来说,我国自主品牌还需努力。在国内市场占据主要市场的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在国内市场我国自主品牌能占据主要市场大部分归功于政府政策的支持,由国际市场销量上来看,我国自主品牌优势不够凸显。
3.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自主品牌电动汽车的国内销量较为可观,但就企业自身而言,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具体有如下几方面:
3.1 企业投入力度不足
我国电动汽车还处在初步阶段,要生产出让大量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完成。现阶段,由于一系列政府政策的支持,有些企业为此迫不及待地引进国外的电池与相关部件。虽然大部分企业都表示要大力配合政府政策发展电动汽车,壮大我国的汽车自主品牌,但在现今看来,持观望和等待的成分居多,其实际行动却十分迟缓。由此看来,企业对电动汽车的技术研发与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方面的投入力度还亟需加强。
3.2 各类资源要素整合度不高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整体整合度不高,电动汽车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从电池技术到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尚未形成一个统一与一致的标准。严重阻碍电动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现今,我国电动汽车企业大多各自研发,导致相关行业协会与相关机构的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加之相关资源的统筹、协调与整合度不较低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如何高效率地整合电动汽车的各种资源,联合电动汽车各大企业,整合资源,共同研发与创新电动汽车技术,是我国电动汽车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3.3 电动汽车的市场分析不够深入
新能源汽车被定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其发展主要致力于相关设施及产业链,以及电池技术和能源方面,企业要做的似乎就是配合政府及相关组织推动电动汽车技术与产业的进步。现今各国都致力于电动汽车能源的技术与成本创新,因此,电动汽车的成本控制与能源技术的发展是必然会实现的。然而,能够让消费者感受到电动汽车的优势主要在其性能与安全度上面,企业如何展现出自身品牌的差异性,把技术的发展转换为消费者所满意的电动汽车特性,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3.4 对电动汽车的宣传有待提高
现今,大部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了解还停留在能源环保方面。消费者除了关注电动汽车的价格外,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等其它方面也抱有疑问,这也是阻碍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原因。所以,企业如何让消费者充分了解电动汽车的特性是促进其购买意愿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4.促进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建议
4.1 创新优势
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最大的区别在于有电池作为驱动力,由于电能传递的平稳性,电动汽车在制动、行驶等方面的稳定性与舒适性的基础都要优于传统燃油汽车。因此,企业可以从电动汽车的这个特点出发,设计出优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具有独特优势的电动汽车产品。基于现今消费者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企业也可以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出发,改进和创新电动汽车的款式,把个性化的汽车概念与电动汽车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电动汽车品牌内涵,形成电动汽车的鲜明品牌效应。
4.2 加强电池研发
从现今电动汽车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电池以及相关技术是阻碍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当加强对电池及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从前文的实证分析看来,消费者主要看中电池的寿命、续航里程以及电池的充电时间,而电动汽车电池所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阻碍也正是在这三个方面,因此,企业应重点把技术研发与创新放在这三个方面,以消除电动汽车发展的短板,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其次,应该对电动汽车电池的标准进行统一,电动汽车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关系,联合电动汽车企业共同推进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4.3 优化宣传效率
企业对电动汽车的宣传不仅仅在电动汽车知识等方面,更要对电动汽车的绿色性、环保性以及绿色消费理念的责任及其重要性方面进行宣传。具体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来影响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了解,使消费者主动接受绿色消费的观念与电动汽车的认可,接受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消费行为,以多种媒体形式、宣传推广方式来推行绿色消费理念、绿色消费责任的重要性以及电动汽车的绿色性这三个方面,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这样的理念:即我们大家都要为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肩负一份责任,我们每购买一份绿色产品,则是对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做一份贡献、尽一份责任;电动汽车是非常重要环保节能的绿色型产品;购买电动汽车即是对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做贡献、尽责任。在宣传以上理念的同时,要以合适的推广方式以及专业的售前售后服务来稳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进而使社会大多数人群形成绿色消费观并对电动汽车有一个较为全面与深入的了解。
4.4 汽车租赁
由于电动汽车成本过高,导致电动汽车的推广一直受到阻碍,汽车租赁不仅可以使了解与对电动汽车感兴趣的人群使用电动汽车,更能使一些无法承担购车的低收入人群接触并实际感受电动汽车的各方面性能与特点,不仅能缓解消费者对奠定汽车的各种质疑与担忧,又能通过租赁的方式是消费者快速全面的实际感受电动汽车的优势,同时,企业可以借此推广绿色消费理念以及,也可在消费者在租赁电动汽车过程中与消费者形成高质量的双向沟通,全面了解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特点,为电动汽车将来的发展夯实基础。(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登峰,王丽萍.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建设[J].软科学,2010
[2] 刘志伟.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
[3] 李小丹.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前景[J].研究与探讨,2009.
[4] 王贵明,王金懿.电动汽车及其性能优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 邵汉桥,张维,陈鹏云.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状况分析[J]华中电力,2010
关键词:电动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状况
1.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的汽车制造大国与消费大国,同时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薄弱,技术也相对落后,在我国汽车销售排名靠前的企业,大多数是合资企业,市场上大多数汽车品牌都来自于国外。由于人们太过重视经济技术的发展与能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全球能源资源的短缺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交通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作为运输与出行所不能缺少的工具,然而,传统燃油汽车所排放出来的尾气会对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在当今保护环境与节约能源的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已经成为各国的战略共识。这是我国发展自主品牌与核心技术的一个机遇,同时也是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技术研发以及推动其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
2.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现状
随着各国发展电动汽车的要求日益加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据有关资料显示,现今国内有一汽、东风、奇瑞、比亚迪等车企一百多家。特别是当电动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快,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也正在不断发展,我国众多车企也正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电池以及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力图缩减与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技术水平。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有关资料可以看出,2014年1~6月我国电动汽车的总销量为2.0477万辆,比2013年同期增长2.2倍。在2014年1~6月,国内电动汽车销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比亚迪秦从上市开始,其销售量一直非常可观,上升幅度也比较大,在2014年1~6月期间以较快的上升幅度取得了我国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销售榜第一名。另外,从资料来看,除了奇瑞QQ外,其它国内自主品牌大体呈现上升趋势。
由此可见,电动汽车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销售良好。单对于国际市场来说,我国自主品牌还需努力。在国内市场占据主要市场的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在国内市场我国自主品牌能占据主要市场大部分归功于政府政策的支持,由国际市场销量上来看,我国自主品牌优势不够凸显。
3.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自主品牌电动汽车的国内销量较为可观,但就企业自身而言,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具体有如下几方面:
3.1 企业投入力度不足
我国电动汽车还处在初步阶段,要生产出让大量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完成。现阶段,由于一系列政府政策的支持,有些企业为此迫不及待地引进国外的电池与相关部件。虽然大部分企业都表示要大力配合政府政策发展电动汽车,壮大我国的汽车自主品牌,但在现今看来,持观望和等待的成分居多,其实际行动却十分迟缓。由此看来,企业对电动汽车的技术研发与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方面的投入力度还亟需加强。
3.2 各类资源要素整合度不高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整体整合度不高,电动汽车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从电池技术到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尚未形成一个统一与一致的标准。严重阻碍电动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现今,我国电动汽车企业大多各自研发,导致相关行业协会与相关机构的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加之相关资源的统筹、协调与整合度不较低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如何高效率地整合电动汽车的各种资源,联合电动汽车各大企业,整合资源,共同研发与创新电动汽车技术,是我国电动汽车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3.3 电动汽车的市场分析不够深入
新能源汽车被定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其发展主要致力于相关设施及产业链,以及电池技术和能源方面,企业要做的似乎就是配合政府及相关组织推动电动汽车技术与产业的进步。现今各国都致力于电动汽车能源的技术与成本创新,因此,电动汽车的成本控制与能源技术的发展是必然会实现的。然而,能够让消费者感受到电动汽车的优势主要在其性能与安全度上面,企业如何展现出自身品牌的差异性,把技术的发展转换为消费者所满意的电动汽车特性,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3.4 对电动汽车的宣传有待提高
现今,大部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了解还停留在能源环保方面。消费者除了关注电动汽车的价格外,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等其它方面也抱有疑问,这也是阻碍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原因。所以,企业如何让消费者充分了解电动汽车的特性是促进其购买意愿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4.促进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建议
4.1 创新优势
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最大的区别在于有电池作为驱动力,由于电能传递的平稳性,电动汽车在制动、行驶等方面的稳定性与舒适性的基础都要优于传统燃油汽车。因此,企业可以从电动汽车的这个特点出发,设计出优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具有独特优势的电动汽车产品。基于现今消费者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企业也可以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出发,改进和创新电动汽车的款式,把个性化的汽车概念与电动汽车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电动汽车品牌内涵,形成电动汽车的鲜明品牌效应。
4.2 加强电池研发
从现今电动汽车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电池以及相关技术是阻碍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当加强对电池及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从前文的实证分析看来,消费者主要看中电池的寿命、续航里程以及电池的充电时间,而电动汽车电池所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阻碍也正是在这三个方面,因此,企业应重点把技术研发与创新放在这三个方面,以消除电动汽车发展的短板,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其次,应该对电动汽车电池的标准进行统一,电动汽车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关系,联合电动汽车企业共同推进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4.3 优化宣传效率
企业对电动汽车的宣传不仅仅在电动汽车知识等方面,更要对电动汽车的绿色性、环保性以及绿色消费理念的责任及其重要性方面进行宣传。具体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来影响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了解,使消费者主动接受绿色消费的观念与电动汽车的认可,接受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消费行为,以多种媒体形式、宣传推广方式来推行绿色消费理念、绿色消费责任的重要性以及电动汽车的绿色性这三个方面,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这样的理念:即我们大家都要为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肩负一份责任,我们每购买一份绿色产品,则是对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做一份贡献、尽一份责任;电动汽车是非常重要环保节能的绿色型产品;购买电动汽车即是对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做贡献、尽责任。在宣传以上理念的同时,要以合适的推广方式以及专业的售前售后服务来稳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进而使社会大多数人群形成绿色消费观并对电动汽车有一个较为全面与深入的了解。
4.4 汽车租赁
由于电动汽车成本过高,导致电动汽车的推广一直受到阻碍,汽车租赁不仅可以使了解与对电动汽车感兴趣的人群使用电动汽车,更能使一些无法承担购车的低收入人群接触并实际感受电动汽车的各方面性能与特点,不仅能缓解消费者对奠定汽车的各种质疑与担忧,又能通过租赁的方式是消费者快速全面的实际感受电动汽车的优势,同时,企业可以借此推广绿色消费理念以及,也可在消费者在租赁电动汽车过程中与消费者形成高质量的双向沟通,全面了解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特点,为电动汽车将来的发展夯实基础。(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登峰,王丽萍.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建设[J].软科学,2010
[2] 刘志伟.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
[3] 李小丹.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前景[J].研究与探讨,2009.
[4] 王贵明,王金懿.电动汽车及其性能优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 邵汉桥,张维,陈鹏云.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状况分析[J]华中电力,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