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如: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病情,但是它们也各有优缺点。本文将简单的论述胆囊结石外科治疗进展,包括:胆囊切除术和当前的保胆手术,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以及近年来使用较多的单孔法与经自然孔道内镜手术。探讨胆囊结石病的发病机制,更好的为胆囊结石患者牟利。
【关键词】 胆囊结石 外科手术 药物治疗 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 R57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327-01
1 前言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该疾病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临床上达到10.00%,而该种疾病在年轻人中发病率较高,患病者发病后主要以胆固醇性结石或以胆色素结石为主。对于这种疾病,临床上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引起胆囊炎症、胆道梗阻等,严重者将会造成癌变,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本文将以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为基础,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的进展,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现综述如下。
2 胆囊切除术和保胆手术
临床上,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主要以胆囊切除治疗为主,这种方法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并且在临床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有明显临床症状或者存在胆囊结石并发症的患者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而对于临床症状不明显或者有手术高危因素的患者则不应该急着进行手术[1]。患者在进行胆囊切除术和保胆手术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在进行胆囊造影检测时胆囊无功能或者不显影;②B超提示瓷化胆囊;③对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在血糖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手术。由于胆囊是人体存储胆汁的主要器官,当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可引起胆管损伤,术后胆漏,切除胆囊后可能会产生其他并发症,如可引起吸收功能紊乱,造成腹泻等。
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显示:患者进行保胆取石手术后,并对其进行1-6年的随访,患者的临床复发率为2.70%~4.10%。但是,部分学者存在反对意见。Zou YP等人[2]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中随访了439例患者,实验结果显示:行保胆手术后5年内患者的复发率为37.59%,而10年的复发率为43.21%。但是,对于这些实验都存在一些局限性,它们一方面对患者治疗后的随访年限比较短再加上临床上对照组人数较多,这些保胆取石术的应用价值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3 开腹胆囊切除术和微创手术
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使腹腔镜探查术在急性胆囊炎中广泛应用,它的使用能够帮助急腹症患者早期治疗,且治疗后效果较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广泛的用途,这种手术因临床上创伤较小、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等特点而被很多患者和医护人员所接受。目前,LC已成为医学界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金标准”[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切除手术相比,其关键的是对胆囊三角的解剖,从而能够安全的将胆囊与周围组织分离并完全切除。另外,医护人员要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适合症状与常见的禁忌特征,确保对于患者的诊治能够成功。对于一些不能承受大切口、自身免疫力差的儿童和老年患者更加适合使用腹腔镜探查;对于胆囊炎比较严重,伤口易液化及伤口生长能力差的患者,也较适合使用腹腔镜进行手术,这样能够将患者疼痛和损伤降至最低,提高了手术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4]。
4 LC、单孔手术和NOTES手术
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出现使手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康复更快。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相关器械设备的研发,很多学者开始尝试在完成腹部微创手术的同时,进一步减少腹壁瘢痕,甚至实现了腹壁无瘢痕。胆囊切除术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到单孔技术,经历了从经典的四孔法到微型腹腔镜手术、三孔法、两孔法、最终成功实现了单孔手术。2007年法国医生JacquesMarescaux为1例30岁的女性患者实施了经阴道内镜下的胆囊切除术,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例真正意义的NOTES(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手术[5]。
然而,现阶段的NOTES技术还存在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如安全的腹腔入路、空腔脏器穿刺口的安全闭合、感染、缝合技术等,使其无法在临床广泛开展,仍然停留在临床前的动物实验研究阶段。所以在NOTES广泛应用之前,必须有一种安全、微创、无瘢痕、接近常规腔镜手术的技术作为传统腔镜手术向NOTES过渡的桥梁和技术准备。2007年Drexel大学医学院的Podolsky等[6]完成了世界第一例无任何辅助戳孔的完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标志着单孔腔镜技术的正式面世。
5 结束语
胆石病是外科临床常见病,手术治疗是根治胆囊结石的有效方法。目前而言,LC 是胆囊结石择期手术的首选术式,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单孔或 NOTES 胆囊切除术将来有望在临床逐渐推广,但有待临床实践和检验。胆囊结石防治的根本出路在于阐明复杂的胆石成因机制。然而,从胆囊结石的形成来说:胆囊结石既属于代谢性疾病,同样它还属于胆道动力异常疾病。因此,当前我们医护人员应该搞清楚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发病机制,使得人们能够从另一个层面上去了解这种疾病,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对这种疾病进行预防。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刘海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对比分析[J].医学综述,2012,18(19):3313-3314.
[2]Zou YP, Du JD, Li WM, et al. Gallstone recurrence after successful percutaneous cholecystolithotomy: a 10-year follow-up of 439 cases[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2007, 6(2): 199-203.
[3]陈维.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148-149.
[4]何庆良,石铮,林永坤,等.672例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0(1):29-31.
[5]戴文宇.肝叶(段)切除术结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2例[J].浙江医学,2009,28(5):362-364.
[6]张磊.内镜联合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8):979-980,984.
【关键词】 胆囊结石 外科手术 药物治疗 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 R57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327-01
1 前言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该疾病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临床上达到10.00%,而该种疾病在年轻人中发病率较高,患病者发病后主要以胆固醇性结石或以胆色素结石为主。对于这种疾病,临床上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引起胆囊炎症、胆道梗阻等,严重者将会造成癌变,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本文将以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为基础,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的进展,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现综述如下。
2 胆囊切除术和保胆手术
临床上,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主要以胆囊切除治疗为主,这种方法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并且在临床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有明显临床症状或者存在胆囊结石并发症的患者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而对于临床症状不明显或者有手术高危因素的患者则不应该急着进行手术[1]。患者在进行胆囊切除术和保胆手术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在进行胆囊造影检测时胆囊无功能或者不显影;②B超提示瓷化胆囊;③对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在血糖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手术。由于胆囊是人体存储胆汁的主要器官,当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可引起胆管损伤,术后胆漏,切除胆囊后可能会产生其他并发症,如可引起吸收功能紊乱,造成腹泻等。
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显示:患者进行保胆取石手术后,并对其进行1-6年的随访,患者的临床复发率为2.70%~4.10%。但是,部分学者存在反对意见。Zou YP等人[2]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中随访了439例患者,实验结果显示:行保胆手术后5年内患者的复发率为37.59%,而10年的复发率为43.21%。但是,对于这些实验都存在一些局限性,它们一方面对患者治疗后的随访年限比较短再加上临床上对照组人数较多,这些保胆取石术的应用价值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3 开腹胆囊切除术和微创手术
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使腹腔镜探查术在急性胆囊炎中广泛应用,它的使用能够帮助急腹症患者早期治疗,且治疗后效果较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广泛的用途,这种手术因临床上创伤较小、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等特点而被很多患者和医护人员所接受。目前,LC已成为医学界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金标准”[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切除手术相比,其关键的是对胆囊三角的解剖,从而能够安全的将胆囊与周围组织分离并完全切除。另外,医护人员要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适合症状与常见的禁忌特征,确保对于患者的诊治能够成功。对于一些不能承受大切口、自身免疫力差的儿童和老年患者更加适合使用腹腔镜探查;对于胆囊炎比较严重,伤口易液化及伤口生长能力差的患者,也较适合使用腹腔镜进行手术,这样能够将患者疼痛和损伤降至最低,提高了手术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4]。
4 LC、单孔手术和NOTES手术
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出现使手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康复更快。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相关器械设备的研发,很多学者开始尝试在完成腹部微创手术的同时,进一步减少腹壁瘢痕,甚至实现了腹壁无瘢痕。胆囊切除术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到单孔技术,经历了从经典的四孔法到微型腹腔镜手术、三孔法、两孔法、最终成功实现了单孔手术。2007年法国医生JacquesMarescaux为1例30岁的女性患者实施了经阴道内镜下的胆囊切除术,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例真正意义的NOTES(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手术[5]。
然而,现阶段的NOTES技术还存在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如安全的腹腔入路、空腔脏器穿刺口的安全闭合、感染、缝合技术等,使其无法在临床广泛开展,仍然停留在临床前的动物实验研究阶段。所以在NOTES广泛应用之前,必须有一种安全、微创、无瘢痕、接近常规腔镜手术的技术作为传统腔镜手术向NOTES过渡的桥梁和技术准备。2007年Drexel大学医学院的Podolsky等[6]完成了世界第一例无任何辅助戳孔的完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标志着单孔腔镜技术的正式面世。
5 结束语
胆石病是外科临床常见病,手术治疗是根治胆囊结石的有效方法。目前而言,LC 是胆囊结石择期手术的首选术式,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单孔或 NOTES 胆囊切除术将来有望在临床逐渐推广,但有待临床实践和检验。胆囊结石防治的根本出路在于阐明复杂的胆石成因机制。然而,从胆囊结石的形成来说:胆囊结石既属于代谢性疾病,同样它还属于胆道动力异常疾病。因此,当前我们医护人员应该搞清楚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发病机制,使得人们能够从另一个层面上去了解这种疾病,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对这种疾病进行预防。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刘海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对比分析[J].医学综述,2012,18(19):3313-3314.
[2]Zou YP, Du JD, Li WM, et al. Gallstone recurrence after successful percutaneous cholecystolithotomy: a 10-year follow-up of 439 cases[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2007, 6(2): 199-203.
[3]陈维.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148-149.
[4]何庆良,石铮,林永坤,等.672例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0(1):29-31.
[5]戴文宇.肝叶(段)切除术结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2例[J].浙江医学,2009,28(5):362-364.
[6]张磊.内镜联合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8):979-98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