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和内容的实施离不开实践导向与交流,课堂教学评价正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色。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评价提出新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应从角度多样、内容丰富、观点更富理性等方面入手。下面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问题与认识
评价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表现是重师轻生,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静”轻“动”,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应理性认识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成长应与新课程成长同步,过去的教学是剧本式的,不符合课改要求。故教师对课堂教学及教学过程要有新的认识:(1)新课程课堂教学观。(2)教学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
二、特点与原则
1.评价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的特点:(1)多元性。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而且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造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2)整体性。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品质,教学就要长其长、短其短。(3)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
2.评价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1)发展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主体性原则。(4)可持续性原则。在评价中不仅要展示个性的特征,而且要促进个性的更加完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和情感意志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在评价中对学生过去和现在作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见性地揭示每个学生与未来目标的差距,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己。
三、方法和策略
对一堂课的评价,虽然没有一个完全公认的标准,但是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我们认为,评价的内容应把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为重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一堂课的优劣。在吸收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把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分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教师的基本素质三个部分:
1.教师的教学准则。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其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1)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2)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转化。(3)教学设计的营造与管理。(4)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2.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课堂上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教师的“教”,重要的是学生的“学”,这是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只要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1)学生亲历探索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探索参与程度来体现的,注意"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弊端。(2)学生学习效果的发展。知识技能: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新知识,是否了解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关技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3.教师的基本素质:(1)教学观念。教师有没有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是否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2)教学态度。教师是否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是否做到公平,是否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是否做到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认真负责。(3)教学基本功。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是否与学生交往互助,与现代教学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
一、问题与认识
评价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表现是重师轻生,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静”轻“动”,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应理性认识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成长应与新课程成长同步,过去的教学是剧本式的,不符合课改要求。故教师对课堂教学及教学过程要有新的认识:(1)新课程课堂教学观。(2)教学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
二、特点与原则
1.评价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的特点:(1)多元性。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而且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造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2)整体性。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品质,教学就要长其长、短其短。(3)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
2.评价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1)发展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主体性原则。(4)可持续性原则。在评价中不仅要展示个性的特征,而且要促进个性的更加完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和情感意志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在评价中对学生过去和现在作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见性地揭示每个学生与未来目标的差距,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己。
三、方法和策略
对一堂课的评价,虽然没有一个完全公认的标准,但是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我们认为,评价的内容应把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为重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一堂课的优劣。在吸收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把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分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教师的基本素质三个部分:
1.教师的教学准则。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其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1)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2)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转化。(3)教学设计的营造与管理。(4)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2.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课堂上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教师的“教”,重要的是学生的“学”,这是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只要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1)学生亲历探索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探索参与程度来体现的,注意"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弊端。(2)学生学习效果的发展。知识技能: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新知识,是否了解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关技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3.教师的基本素质:(1)教学观念。教师有没有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是否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2)教学态度。教师是否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是否做到公平,是否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是否做到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认真负责。(3)教学基本功。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是否与学生交往互助,与现代教学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