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过我们当老师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f_ph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一个专业工作者吗?应该是,但又似乎不是。既然是“专业的”,那么就应该经过专业化的系统训练。师范院校就是“教人怎样当老师”的高等教育机构。可是它教过我们当老师吗?
  笔者曾经当了7年中学语文老师,其后又干了20年的教育期刊编辑。从师范大学毕业的二十多年来,在不断的反思中觉得在中国,有的职业没受过专业训练,属于“半路出家”“摸着石头过河”而已,教师就是其中之一。
  或许有人会问:难道在师范大学学了4年,甚至还读了什么“教育硕士”,还不算专业训练?我以为不算,起码不算完善的、合格的专业训练。
  我以为从中央到地方所办的各类高师,总体上是偏离办学宗旨的,办学方向是扭曲的。这既体现在专业名称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专业导向上。
  先说名称。本该叫“语文教育系”、“数学教育系”、“音乐教育系”,可是过去多年一律叫“中文系”、“数学系”、“艺术系”,同综合大学毫无两样。近些年有所改革,但换汤不换药居多,“系”升格为“学院”了,但只是“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并无战略上的矫正,倒是冒出许多与师范教育毫无关系的专业:文秘、旅游、法律、空姐、电视节目主持……与其他院校甚至高职争一口饭吃,愈加不伦不类。
  再说课程设置。师范院校设置什么课程,首先取决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可事实上,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处处向综合大学靠拢,把“学科知识”当作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倒是象征性的加开几门共同课:《心理学》、《教育学》、《XX教学法》,学生象征性地上几次讲台,不过是草草了事,学生未必有多大兴趣,校方也乐得顺水推舟。与医科院校的临床学习相比,几乎算是搪塞。
  学生在校四年,不该学的学了不少,而该学的却没学到。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何不开一门《人才学》?老师需要较好口语表达能力,为何不开一门《演讲学》?学校要教会人终生学习,学习之事奥秘无穷,为何不开一门《学习学》?教师不了解教育思想史、制度史,难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何不开设《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经典选读》?不该学的或不十分必要的学了不少,以中文系(应该是“语文教育”系)为例,可见一斑。必修课都是“学科知识”,选修课一律向本学科“尖端”看齐,什么《西方现代派文学创作》、《巴尔扎克研究》,什么《音韵学基础》《文心雕龙研究》……似乎毕业生将来都是要进社会科学院或是去当作家的,无一为中小学的母语教育而设。
  毕业论文极少涉及中学教学,校方绝不做相应的引导,大约在有些办学者眼里,做中小学的学问是“小儿科”,有失身份。据一位多年从事“教学法”教学的教师讲,在师范大学,评高级职称时,凡涉及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论文一律不算数。于是逼得一些教师放弃中小学急需的、实用性指导性很强的课题,去研究一些无甚新意也没什么学术价值的学科学问。选修课属于补充性、个性化的、即时性的课程,它更应该反映专业最新研究成果与动态,以克服信息时代“知识易陈旧”的弊端,以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哪个系不应该开几门与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的选修课?如《当代世界教育思潮》、《当代教育名家》、《现代教育科研方法》、《班主任工作方略》等。
  师范教育不姓教,办学方向满拧,学生毕业时并没有掌握基本的教学技巧和本行业规律性的知识,只好到实践中去“摸着石头过河”。聪慧一点的,三年五年摸见几块“石头”;愚鲁懒惰者到退休之日也不明白这书到底该怎么教。往往模仿自己当年的老师,模仿自己周围的同仁,以讹传讹,误人子弟者不在少数。
  因此,高师教育模式的改革,在我看来,假如一定要办师范院校,前两年学习“学科知识”(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后两年一年学“专业(或曰“职业”)知识和技能”(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he professional),一年在学校进行实习,如同医科学生一样。
  课程设置上尽量靠近“教育”,即化学教育专业所学为“化学教育”,而不是 “化学”本身。立此论,不是轻视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是告诫办学者:光有学科知识是不行的,光有学科知识不能成为合格教师!高等师范除了把学科应储备的知识教给学生外,还得把传播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师范生出炉,从而使师范院校真正成为“教人怎样当老师”的高等教育机构。
  责任编辑萧田
其他文献
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的“好学生”标准是:“人品好、素质高、潜能强”;伊顿公学校长(托尼李特)的“好学生”标准是“热情、有社会责任感、有恒心”。    在一个“中外名校长谈教育”的节目中,中国名校(上海中学)和英国名校(伊顿公学)的校长,面对亿万电视观众各自讲出了心中的“好学生”的三个标准,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的“好学生”标准是:“人品好、素质高、潜能强”;伊顿公学校长(托尼李特)的“好学生”标
【课前思考】  (一)学习内容分析  “数字编码”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在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中学生已初步体会到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门牌号、车牌号等。本课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如邮政编码、学籍号)的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规则与方法,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及其简洁、规范、唯一等特性,培养
新型教师权威的构建势在必行    新型教师权威如何保持民主性、互动性、共享性及与学生自由的辩证关系是构建这一权威的关键。潘淑敏说,(见首都师范大学《高教研究》)由于民主化呼声日益高涨,人们对多元价值取向并存状态所持的态度渐趋宽容,在此情况下,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法定权威”已不再具有以往的“刚性”。教师权威面对的所有挑战,教师权威或消解或异化,其实质是对教师权威全面深刻地提高自身的要求,为满足
新华网报道,有消息称,正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在今年8月公布。对于义务教育是否延长的问题,有关提案的方向有两个,一是向上普及高中教育,另一个则是往下,多增加一年学前教育。  现在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已萎缩很多,只要有一丝“政策缝隙”,教育乱收费、高收费和不良教育行为就会肆无忌惮。就说居高不下的高中择校费和学前班高收费吧,有的幼儿园每学年竟收取上万元的学费,高中择校费
【摘 要】课例研究是教师快速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系统整合”的系列化课例研究,可为教师提供具体可操作的研究范式:从整理学生“不会”的错例寻找研究的切入点,在前后教材的关联处分析错误原因,确定“系统整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板块。通过序列化的课例研究实践,帮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由来和发展的基础上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整合  课例研究是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专
上好每一节课是一线教师真实、朴素的愿望,可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是教学活动的精彩设计,还是教学环节的顺利流畅,抑或是教师的精彩演绎?……好课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是好的课堂总还有些共同的特征,好课对学生来说是鼓舞的、唤醒的、有促进的,是多样的、个性的、有选择的,好课往往以适性的方式打开并不断促进儿童的自我建构。  通读本期文章,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以儿童视角做好教材分析,以儿童喜欢的方式开展教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引问时机,把握学生提问的内在机制,引问有“方”,促使学生问之有“法”,提出真正的好问题,使学生敢提问、会提问、善提问。另外,在学生提问之后教学须及时跟进,使问题获得有效解决,激发学生提问的成就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提问;策略;教学方式  敢提问、会提问、善提问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一是教
教育,曾经是崇高的字眼;学校,直到不久前还被认为是社会的净土。最神圣的地方一旦有了肮脏,就怎么抹也抹不掉了。  和同行在一起交谈,我们最大的遗憾不是收入低,也不是工作累,而是发现我们从事的工作没有多少庄严感,已经不是我们当年步入社会时选择的那个职业了。  有青年教师说,学校和一位家长拉关系,他作为任课教师被学校要求去赴家长的宴请,带队的是校长。作为教师,他感到屈辱,看到家长和校长公开在饭桌上谈交易
【摘 要】“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一节具有典型意义的“种子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产生五大跨越,即从观察到操作、从直接到间接、从高维到低维、从计量到计算、从归纳到演绎,让儿童的数学学习像种子的生长一样充满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长方形;面积;种子课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图形与几何”领域内一节具有典型意义的“种子课”,教学思路总离不开“猜想—验证—应用”。难道这节种子
笔者有幸观摩了一位年轻教师(以下简称甲)与一位特级教师(以下简称乙)同上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06页至107页的“扇形统计图”一课,有茅塞顿开之感,现简要摘录如下。  甲课堂  教师整体呈现教材例题中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见下图。  师:你能看懂这两张图吗?(引导学生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隐去条形统计图,足球20%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