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一个专业工作者吗?应该是,但又似乎不是。既然是“专业的”,那么就应该经过专业化的系统训练。师范院校就是“教人怎样当老师”的高等教育机构。可是它教过我们当老师吗?
笔者曾经当了7年中学语文老师,其后又干了20年的教育期刊编辑。从师范大学毕业的二十多年来,在不断的反思中觉得在中国,有的职业没受过专业训练,属于“半路出家”“摸着石头过河”而已,教师就是其中之一。
或许有人会问:难道在师范大学学了4年,甚至还读了什么“教育硕士”,还不算专业训练?我以为不算,起码不算完善的、合格的专业训练。
我以为从中央到地方所办的各类高师,总体上是偏离办学宗旨的,办学方向是扭曲的。这既体现在专业名称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专业导向上。
先说名称。本该叫“语文教育系”、“数学教育系”、“音乐教育系”,可是过去多年一律叫“中文系”、“数学系”、“艺术系”,同综合大学毫无两样。近些年有所改革,但换汤不换药居多,“系”升格为“学院”了,但只是“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并无战略上的矫正,倒是冒出许多与师范教育毫无关系的专业:文秘、旅游、法律、空姐、电视节目主持……与其他院校甚至高职争一口饭吃,愈加不伦不类。
再说课程设置。师范院校设置什么课程,首先取决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可事实上,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处处向综合大学靠拢,把“学科知识”当作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倒是象征性的加开几门共同课:《心理学》、《教育学》、《XX教学法》,学生象征性地上几次讲台,不过是草草了事,学生未必有多大兴趣,校方也乐得顺水推舟。与医科院校的临床学习相比,几乎算是搪塞。
学生在校四年,不该学的学了不少,而该学的却没学到。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何不开一门《人才学》?老师需要较好口语表达能力,为何不开一门《演讲学》?学校要教会人终生学习,学习之事奥秘无穷,为何不开一门《学习学》?教师不了解教育思想史、制度史,难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何不开设《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经典选读》?不该学的或不十分必要的学了不少,以中文系(应该是“语文教育”系)为例,可见一斑。必修课都是“学科知识”,选修课一律向本学科“尖端”看齐,什么《西方现代派文学创作》、《巴尔扎克研究》,什么《音韵学基础》《文心雕龙研究》……似乎毕业生将来都是要进社会科学院或是去当作家的,无一为中小学的母语教育而设。
毕业论文极少涉及中学教学,校方绝不做相应的引导,大约在有些办学者眼里,做中小学的学问是“小儿科”,有失身份。据一位多年从事“教学法”教学的教师讲,在师范大学,评高级职称时,凡涉及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论文一律不算数。于是逼得一些教师放弃中小学急需的、实用性指导性很强的课题,去研究一些无甚新意也没什么学术价值的学科学问。选修课属于补充性、个性化的、即时性的课程,它更应该反映专业最新研究成果与动态,以克服信息时代“知识易陈旧”的弊端,以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哪个系不应该开几门与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的选修课?如《当代世界教育思潮》、《当代教育名家》、《现代教育科研方法》、《班主任工作方略》等。
师范教育不姓教,办学方向满拧,学生毕业时并没有掌握基本的教学技巧和本行业规律性的知识,只好到实践中去“摸着石头过河”。聪慧一点的,三年五年摸见几块“石头”;愚鲁懒惰者到退休之日也不明白这书到底该怎么教。往往模仿自己当年的老师,模仿自己周围的同仁,以讹传讹,误人子弟者不在少数。
因此,高师教育模式的改革,在我看来,假如一定要办师范院校,前两年学习“学科知识”(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后两年一年学“专业(或曰“职业”)知识和技能”(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he professional),一年在学校进行实习,如同医科学生一样。
课程设置上尽量靠近“教育”,即化学教育专业所学为“化学教育”,而不是 “化学”本身。立此论,不是轻视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是告诫办学者:光有学科知识是不行的,光有学科知识不能成为合格教师!高等师范除了把学科应储备的知识教给学生外,还得把传播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师范生出炉,从而使师范院校真正成为“教人怎样当老师”的高等教育机构。
责任编辑萧田
笔者曾经当了7年中学语文老师,其后又干了20年的教育期刊编辑。从师范大学毕业的二十多年来,在不断的反思中觉得在中国,有的职业没受过专业训练,属于“半路出家”“摸着石头过河”而已,教师就是其中之一。
或许有人会问:难道在师范大学学了4年,甚至还读了什么“教育硕士”,还不算专业训练?我以为不算,起码不算完善的、合格的专业训练。
我以为从中央到地方所办的各类高师,总体上是偏离办学宗旨的,办学方向是扭曲的。这既体现在专业名称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专业导向上。
先说名称。本该叫“语文教育系”、“数学教育系”、“音乐教育系”,可是过去多年一律叫“中文系”、“数学系”、“艺术系”,同综合大学毫无两样。近些年有所改革,但换汤不换药居多,“系”升格为“学院”了,但只是“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并无战略上的矫正,倒是冒出许多与师范教育毫无关系的专业:文秘、旅游、法律、空姐、电视节目主持……与其他院校甚至高职争一口饭吃,愈加不伦不类。
再说课程设置。师范院校设置什么课程,首先取决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可事实上,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处处向综合大学靠拢,把“学科知识”当作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倒是象征性的加开几门共同课:《心理学》、《教育学》、《XX教学法》,学生象征性地上几次讲台,不过是草草了事,学生未必有多大兴趣,校方也乐得顺水推舟。与医科院校的临床学习相比,几乎算是搪塞。
学生在校四年,不该学的学了不少,而该学的却没学到。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何不开一门《人才学》?老师需要较好口语表达能力,为何不开一门《演讲学》?学校要教会人终生学习,学习之事奥秘无穷,为何不开一门《学习学》?教师不了解教育思想史、制度史,难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何不开设《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经典选读》?不该学的或不十分必要的学了不少,以中文系(应该是“语文教育”系)为例,可见一斑。必修课都是“学科知识”,选修课一律向本学科“尖端”看齐,什么《西方现代派文学创作》、《巴尔扎克研究》,什么《音韵学基础》《文心雕龙研究》……似乎毕业生将来都是要进社会科学院或是去当作家的,无一为中小学的母语教育而设。
毕业论文极少涉及中学教学,校方绝不做相应的引导,大约在有些办学者眼里,做中小学的学问是“小儿科”,有失身份。据一位多年从事“教学法”教学的教师讲,在师范大学,评高级职称时,凡涉及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论文一律不算数。于是逼得一些教师放弃中小学急需的、实用性指导性很强的课题,去研究一些无甚新意也没什么学术价值的学科学问。选修课属于补充性、个性化的、即时性的课程,它更应该反映专业最新研究成果与动态,以克服信息时代“知识易陈旧”的弊端,以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哪个系不应该开几门与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的选修课?如《当代世界教育思潮》、《当代教育名家》、《现代教育科研方法》、《班主任工作方略》等。
师范教育不姓教,办学方向满拧,学生毕业时并没有掌握基本的教学技巧和本行业规律性的知识,只好到实践中去“摸着石头过河”。聪慧一点的,三年五年摸见几块“石头”;愚鲁懒惰者到退休之日也不明白这书到底该怎么教。往往模仿自己当年的老师,模仿自己周围的同仁,以讹传讹,误人子弟者不在少数。
因此,高师教育模式的改革,在我看来,假如一定要办师范院校,前两年学习“学科知识”(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后两年一年学“专业(或曰“职业”)知识和技能”(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he professional),一年在学校进行实习,如同医科学生一样。
课程设置上尽量靠近“教育”,即化学教育专业所学为“化学教育”,而不是 “化学”本身。立此论,不是轻视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是告诫办学者:光有学科知识是不行的,光有学科知识不能成为合格教师!高等师范除了把学科应储备的知识教给学生外,还得把传播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师范生出炉,从而使师范院校真正成为“教人怎样当老师”的高等教育机构。
责任编辑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