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利是民生之本,围绕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利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真正保障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全面解决贫困人口用水问题,是当下水利扶贫的重点工作。文章从九乡乡实际出发,探讨其在水利扶贫过程中存在问题,并对此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以期助力九乡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度、宽领域、多层次向前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是精准扶贫的效益体现,做好水利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
九乡乡位于昆明市宜良县东北部,距宜良县城41公里,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70个自然村,4686户,总人口18150人。全乡地形起伏较大,为喀斯特地貌,溶洞群较多,总面积301.64平方公里。九乡乡是一个农业大乡,有耕地24365亩,其中,水田 9811亩,旱地14554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蚕豆、洋芋等。2020年是全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九乡乡相应党的号召,在中央、省市的支持下,动工各类水利工程6件,涉及水毁修复2件,抗旱应急1件,维修养护2件,人饮巩固提升1件,新增蓄水0.5万立方,改善灌溉面积0.01万亩。解决人畜饮水困难635人,大牲畜411头,完成了大哲宗坝塘除险加固工程,增加了大哲宗坝塘的灌溉面积,提高了水库的利用效率。九乡乡水利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农田建设和水利扶贫的过程中还存在问题。
一、水利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扶贫开发项目仍然不足
由于九乡乡一些村落交通落后,群众居住分散的特点制约了水利建设项目落地,再加上经济落后,九乡乡农田水利建设及农村饮水设施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来看,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农村综合开发能力弱,导致水利项目投入高,再加上地喀斯特地貌,无稳定水源支撑,制约了水利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群众和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
经济的落后,带来的是思想的桎梏。九乡乡由于农村经济的滞后,群众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思想意识淡薄,还停留在“水够用”的意识上,因此群众在水利扶贫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并没有主动参与到水利建设中。思想观念的落后,还造成接受新事物和掌握新技术能力不足。同时,一些村干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存在“等、靠、要”依赖思想,主观能动性和发展决策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挖掘。
(三)开发项目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水利扶贫开发项目的高投入、低收益和实施条件不利等因素制约,九乡乡大部分水利扶贫开发项目的建设标准偏低。再加上农民收入低,自筹难,上级拨款有限,水利开发资金受阻。而且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外出务工,在家都是老小,也无法吸纳群众投工投劳。
(四)建后管理问题。
九乡乡在农田水利建设上没有科学的供水规划,工程设计不规范,勘察设计粗糙,工程建设标准低,技术力量薄弱,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大多数工程的实施往往依靠于乡水务站和村委会、村小组,由于受技术、资金的限制农田水利建设明显滞后,普遍存在水利设施简陋、供水规模小,供水系统较为简单,建后管理薄弱等问题,由于没有明晰管理主体,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工程边建设、边破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或是损毁、年久失修。
二、推动水利扶贫建设的措施
(一)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扶贫项目开发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以奖代补”、“民办公助”、“一事一议”等措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末级渠系及田间配套工程,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使旱不能灌、涝不能排成为农业发展的绊脚石,导致农民贫困。同时,合理规划水利扶贫项目,务求实效。根据需要建设一批水坝、水坡,蓄水池等水源工程,为各村落农业生产提供基本水源保障。合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对缺水和贫困村落发展滴灌或喷灌,实现节约用水与农业增产增收同步发展。
(二)建设多元化农村水利资金投入渠道
可以通过“政府主导、两手发力”,打好“财政投入、金融支持、社会融资”组合拳,积极探索建立以各级财政投入为主、群众投资投劳、多元化融资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渠道。设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云南省每年投入水利财政资金接近30亿,可将分拨的水利部分款项,纳入财政预算,重点对面上农田水利自建工程进行奖补。整合各类涉水支农资金,社会化融资,可通过银行信贷、大户捐款、水面租赁等方式筹集部分资金用于农田水利。
(三)建立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多是粗放式管理,工程建设维护较差,各个水利综合效益难以发挥,农业难以增效增收,致使广大农民致贫。因此要加强管理,建管并重。可以用过产权制度改制、承包租赁等模式,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之中。此外,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方案,工程建后要明确所有权,落实管理体制。
(四)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制度,培养水利人才
要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制度,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根据《宜良县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宜良县人民政府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将予以常态化,即当年建成,当年改革,建成一件,完成改革一件,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将与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同步验收。与此同时,变“输血”为“造血”,加强群众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帮助扶贫的同时,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村地区扶贫攻坚清除障碍。
参考文献
[1] 汪涛海,王存鑫,孙书豪. 对开展水利精准扶贫的思考[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2] 陆益龙. 基于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水利扶贫[J]. 中国水利,2003(08):46-47.
[3] 陸益龙. 水资源相关贫困与水利扶贫的战略选择[J]. 中国水利,2015,No.785(23):19-21.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度、宽领域、多层次向前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是精准扶贫的效益体现,做好水利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
九乡乡位于昆明市宜良县东北部,距宜良县城41公里,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70个自然村,4686户,总人口18150人。全乡地形起伏较大,为喀斯特地貌,溶洞群较多,总面积301.64平方公里。九乡乡是一个农业大乡,有耕地24365亩,其中,水田 9811亩,旱地14554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蚕豆、洋芋等。2020年是全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九乡乡相应党的号召,在中央、省市的支持下,动工各类水利工程6件,涉及水毁修复2件,抗旱应急1件,维修养护2件,人饮巩固提升1件,新增蓄水0.5万立方,改善灌溉面积0.01万亩。解决人畜饮水困难635人,大牲畜411头,完成了大哲宗坝塘除险加固工程,增加了大哲宗坝塘的灌溉面积,提高了水库的利用效率。九乡乡水利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农田建设和水利扶贫的过程中还存在问题。
一、水利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扶贫开发项目仍然不足
由于九乡乡一些村落交通落后,群众居住分散的特点制约了水利建设项目落地,再加上经济落后,九乡乡农田水利建设及农村饮水设施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来看,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农村综合开发能力弱,导致水利项目投入高,再加上地喀斯特地貌,无稳定水源支撑,制约了水利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群众和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
经济的落后,带来的是思想的桎梏。九乡乡由于农村经济的滞后,群众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思想意识淡薄,还停留在“水够用”的意识上,因此群众在水利扶贫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并没有主动参与到水利建设中。思想观念的落后,还造成接受新事物和掌握新技术能力不足。同时,一些村干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存在“等、靠、要”依赖思想,主观能动性和发展决策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挖掘。
(三)开发项目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水利扶贫开发项目的高投入、低收益和实施条件不利等因素制约,九乡乡大部分水利扶贫开发项目的建设标准偏低。再加上农民收入低,自筹难,上级拨款有限,水利开发资金受阻。而且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外出务工,在家都是老小,也无法吸纳群众投工投劳。
(四)建后管理问题。
九乡乡在农田水利建设上没有科学的供水规划,工程设计不规范,勘察设计粗糙,工程建设标准低,技术力量薄弱,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大多数工程的实施往往依靠于乡水务站和村委会、村小组,由于受技术、资金的限制农田水利建设明显滞后,普遍存在水利设施简陋、供水规模小,供水系统较为简单,建后管理薄弱等问题,由于没有明晰管理主体,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工程边建设、边破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或是损毁、年久失修。
二、推动水利扶贫建设的措施
(一)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扶贫项目开发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以奖代补”、“民办公助”、“一事一议”等措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末级渠系及田间配套工程,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使旱不能灌、涝不能排成为农业发展的绊脚石,导致农民贫困。同时,合理规划水利扶贫项目,务求实效。根据需要建设一批水坝、水坡,蓄水池等水源工程,为各村落农业生产提供基本水源保障。合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对缺水和贫困村落发展滴灌或喷灌,实现节约用水与农业增产增收同步发展。
(二)建设多元化农村水利资金投入渠道
可以通过“政府主导、两手发力”,打好“财政投入、金融支持、社会融资”组合拳,积极探索建立以各级财政投入为主、群众投资投劳、多元化融资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渠道。设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云南省每年投入水利财政资金接近30亿,可将分拨的水利部分款项,纳入财政预算,重点对面上农田水利自建工程进行奖补。整合各类涉水支农资金,社会化融资,可通过银行信贷、大户捐款、水面租赁等方式筹集部分资金用于农田水利。
(三)建立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多是粗放式管理,工程建设维护较差,各个水利综合效益难以发挥,农业难以增效增收,致使广大农民致贫。因此要加强管理,建管并重。可以用过产权制度改制、承包租赁等模式,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之中。此外,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方案,工程建后要明确所有权,落实管理体制。
(四)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制度,培养水利人才
要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制度,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根据《宜良县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宜良县人民政府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将予以常态化,即当年建成,当年改革,建成一件,完成改革一件,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将与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同步验收。与此同时,变“输血”为“造血”,加强群众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帮助扶贫的同时,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村地区扶贫攻坚清除障碍。
参考文献
[1] 汪涛海,王存鑫,孙书豪. 对开展水利精准扶贫的思考[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2] 陆益龙. 基于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水利扶贫[J]. 中国水利,2003(08):46-47.
[3] 陸益龙. 水资源相关贫困与水利扶贫的战略选择[J]. 中国水利,2015,No.785(2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