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完《咬文嚼字透纸背,入木三分悟母爱——于永正老师<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断欣赏》一文之后,我对于老师研读教材的细致入微产生由衷的敬佩。于老师精选了一系列映射着母爱光辉的动人细节,一步步地引领着学生走进文字的深处,走进人物的内心。这些看似平凡的文字,这些看似普通的细节,最终在大师的引领和学生的感悟中被铸造成伟大的母爱。惊叹于名家不同凡响思维的同时,我也在反思着自己的教学:是应该多多地沉潜到文字的深处,去体味一下潜藏在文字背后的细节了。
在此时,我接受了一个公开课任务,我选择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
这篇文章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在回忆他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小诗,他的父母给他的同一作品做出的截然相反的极端评价的事:“精彩极了”的夸奖,是慈祥的母亲期望儿子成功的热情鼓励;“糟糕透了”的批评,是严厉的父亲防止儿子骄傲自满甚至“误入歧途”的警告、提醒和鞭策,是严格要求。“两种声音”虽然截然相反,出发点却都是希望儿子努力上进、不断进取,都是爱的表现形式。对于赏识教育风靡一时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去理解父亲的做法背后的那个“爱”字呢?
细读文本,我把目光停留在“我”接受了母亲夸张的赞扬之后焦急地等待父亲回家的这几段描写上。这几段文字充分地运用了语言、行动等一系列细致的描写,表现了巴迪满心期盼得到父亲的赞赏时的焦急心情,这一系列行为已毫无争议地暴露出了孩子的骄傲自满。父亲正是基于对这一点的观察,便给当时正“得意洋洋”的巴迪泼了一盆冷水。这是父亲细致观察之后的爱的流露,是一种及时的理性的提醒。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为了极度渲染巴迪的那种焦急等待的心情,运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特别是“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这三个时间词的特殊叠加,更展现了作者高度的描写技巧。三个句子都用的是句号,似乎独立成句,但三个时间又仅隔十五分钟,这每隔十五分钟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时间为什么会以这样短小的单位一步步地叠加?噢,是等待呀,是漫长而焦急的等待呀,是等待中的人——巴迪的一种心境的流露啊!
于是,一个教学设想在我心中萌发,以下就是我的这个设计实施之后的教学片断:
师:儿子听了母亲的夸奖之后,除了腼腆和得意洋洋之外,还有哪些不同寻常的表现呢?(学生汇报,略)
师:老师注意到了,在许多描写巴迪表现的语句中,有许多含有时间的语句,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学生汇报,略)
师:(课件出示这些语句,并且把表示时间的词用红色着重显出,这些词是:什么时候、晚上七点钟、整个下午、将近七点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快到八点钟)请你们把这些词句仔细地读一读,看看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从听了母亲的表扬到晚上父亲回来,其实只有一个下午多一点的时间,我却体会到巴迪觉得这段时间很长很长。
生:对,因为每个表示时间的词之间的时间距离其实是那么短。
师:你能举例说说吗?
生:比如: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这三个时间每两个之间只相差十五分钟。
师:你真是个有心人!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个词中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句号。
师:这就说明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各代表着完整的一句话。老师似乎看到了作者没有说出来的话。想象一下,你似乎看到小巴迪这段时间在做些什么?
生:我似乎看到小巴迪跑到门外,踮起脚尖朝路口望去,又突然缩回了头。
师: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生:他又希望父亲早点回来,又害怕父亲回来了。
师:说得真好!
生:我似乎看到巴迪不时地在屋里走动着,又安静地坐下来,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师:“焦急而又耐心”?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焦急”和“耐心”不是一对反义词吗?
生:因为巴迪想早点听到父亲的表扬,所以他焦急呀;因为巴迪认为不管父亲什么时候回来,他得到父亲的表扬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铁定了,所以他就有耐心呀!《十里长街送总理》里面不就这样写过吗?这并不矛盾。
师:你能联系以往的阅读经验来思考,真是太棒了!从这一系列的词句当中,我们已经感受到,巴迪因为母亲的赞扬已经有些——
生:得意洋洋,骄傲自满了。
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读父亲怎么评价儿子的诗的语句吧!你们一定会明白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上完这节课,听课老师对我的教学特别是这部分的教学作了赞赏性的评价,现在回想起来,记忆犹新。难怪有人说要“把课文背熟了再备课”。我只是静静地沉潜到文字深处一回,便闻到文字深处那阵阵的芬芳。这一填补时间空白的细节处理,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演绎出想象和表达的精彩,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出这种看似难以理解的别样真爱。
(责编 韦 雄)
在此时,我接受了一个公开课任务,我选择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
这篇文章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在回忆他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小诗,他的父母给他的同一作品做出的截然相反的极端评价的事:“精彩极了”的夸奖,是慈祥的母亲期望儿子成功的热情鼓励;“糟糕透了”的批评,是严厉的父亲防止儿子骄傲自满甚至“误入歧途”的警告、提醒和鞭策,是严格要求。“两种声音”虽然截然相反,出发点却都是希望儿子努力上进、不断进取,都是爱的表现形式。对于赏识教育风靡一时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去理解父亲的做法背后的那个“爱”字呢?
细读文本,我把目光停留在“我”接受了母亲夸张的赞扬之后焦急地等待父亲回家的这几段描写上。这几段文字充分地运用了语言、行动等一系列细致的描写,表现了巴迪满心期盼得到父亲的赞赏时的焦急心情,这一系列行为已毫无争议地暴露出了孩子的骄傲自满。父亲正是基于对这一点的观察,便给当时正“得意洋洋”的巴迪泼了一盆冷水。这是父亲细致观察之后的爱的流露,是一种及时的理性的提醒。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为了极度渲染巴迪的那种焦急等待的心情,运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特别是“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这三个时间词的特殊叠加,更展现了作者高度的描写技巧。三个句子都用的是句号,似乎独立成句,但三个时间又仅隔十五分钟,这每隔十五分钟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时间为什么会以这样短小的单位一步步地叠加?噢,是等待呀,是漫长而焦急的等待呀,是等待中的人——巴迪的一种心境的流露啊!
于是,一个教学设想在我心中萌发,以下就是我的这个设计实施之后的教学片断:
师:儿子听了母亲的夸奖之后,除了腼腆和得意洋洋之外,还有哪些不同寻常的表现呢?(学生汇报,略)
师:老师注意到了,在许多描写巴迪表现的语句中,有许多含有时间的语句,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学生汇报,略)
师:(课件出示这些语句,并且把表示时间的词用红色着重显出,这些词是:什么时候、晚上七点钟、整个下午、将近七点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快到八点钟)请你们把这些词句仔细地读一读,看看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从听了母亲的表扬到晚上父亲回来,其实只有一个下午多一点的时间,我却体会到巴迪觉得这段时间很长很长。
生:对,因为每个表示时间的词之间的时间距离其实是那么短。
师:你能举例说说吗?
生:比如: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这三个时间每两个之间只相差十五分钟。
师:你真是个有心人!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个词中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句号。
师:这就说明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各代表着完整的一句话。老师似乎看到了作者没有说出来的话。想象一下,你似乎看到小巴迪这段时间在做些什么?
生:我似乎看到小巴迪跑到门外,踮起脚尖朝路口望去,又突然缩回了头。
师: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生:他又希望父亲早点回来,又害怕父亲回来了。
师:说得真好!
生:我似乎看到巴迪不时地在屋里走动着,又安静地坐下来,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师:“焦急而又耐心”?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焦急”和“耐心”不是一对反义词吗?
生:因为巴迪想早点听到父亲的表扬,所以他焦急呀;因为巴迪认为不管父亲什么时候回来,他得到父亲的表扬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铁定了,所以他就有耐心呀!《十里长街送总理》里面不就这样写过吗?这并不矛盾。
师:你能联系以往的阅读经验来思考,真是太棒了!从这一系列的词句当中,我们已经感受到,巴迪因为母亲的赞扬已经有些——
生:得意洋洋,骄傲自满了。
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读父亲怎么评价儿子的诗的语句吧!你们一定会明白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上完这节课,听课老师对我的教学特别是这部分的教学作了赞赏性的评价,现在回想起来,记忆犹新。难怪有人说要“把课文背熟了再备课”。我只是静静地沉潜到文字深处一回,便闻到文字深处那阵阵的芬芳。这一填补时间空白的细节处理,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演绎出想象和表达的精彩,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出这种看似难以理解的别样真爱。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