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c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取决于多种因素,而弘扬人文精神无疑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源泉。情感教育在英文中表述为affective education。在心理学中情感是指“人具有的稳定的情绪态度、固定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现实中一定范围的现象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眷恋(或者与之疏远),是对一定的现象产生的稳定的指向性,是对现象产生的一定的兴趣”。affection表示为一种慈爱,是仁慈的爱、善良的情感。它也包含情绪及情感,但强调的是积极的方面。可见,affection一词用在道德教育中能恰当地表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的内在精神和价值追求。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指的是把情意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使人的情感得以发展和升华。
  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前者包括感觉、知觉和分析信息以便理解;后者包括感知和驾驭情绪以获得感受与评价。只有这两方面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个体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
  
  一、用亲情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和年龄和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品德课。有些政治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意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作为一名女教师,我自然也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但终究还是“一定要将思想品德课教好”的意识战胜了我。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教师激发起来的。”因此我运用了“以情激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象大姐姐一样嘘寒问暖,与学生一起搞卫生、做游戏、侃大山、讲故事,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将他们生活中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这样我与学生拉近了距离,他们将我当成真正的朋友,我的话,他们爱听,我教的课,他们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与他们共同探讨人生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二、以身作则,用良好的品行引导学生
  
  思想品德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觉悟和为人处事的能力。因此,我竭力以情感化,导之以行。
  常言道: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应身先士卒,在言行上作出表率。如讲“关心他人”时,我视学生为弟弟妹妹,思想上鼓励他们进步,主动当他们的入团介绍人;学习上耐心辅导;晚自习后,还护送路远的同学回家。讲“热爱劳动”时,在学校大扫除中我不怕脏累,干活在前。从我的行动上,同学们懂得了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以情启思,明理践行。如讲“孝敬长辈”的内容时,我列举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情。引导学生讨论:“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述说父母在饮食、起居、学习等各方面对自己的关心。我又问:“你们知道父母的生日吗?”教室立即静下来。一会儿,有个别同学说出了父母的生日。我叹息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我启发大家:“想一想,怎样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恩?不是要口头,而是要行动,一星期后向我报告。”结果没过三天,就有不少同学对我讲了他们如何帮助妈妈刷锅碗、洗衣服,给妈妈做生日卡,还有的述说怎样跟爸爸到煤厂买煤,累得满头大汗将煤拉回家的事。
  三、课堂富有激情,用丰富的表情感染学生
  心理学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维活动往往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为了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需要创设热烈的学习气氛,而这种热烈的气氛需要教师充满激情的渲染。当老师的人大多有过这样的体验:某一天老师身体不舒服或情绪不高时,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无精打采,坐在教室里的学生肯定对教学内容也提不起兴趣。这样的课肯定取不到好的效果。
  每一节好课,首先就要求教师能以十分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并且让自己的学生受到这种激情的感染使学生从教师那丰富的神态、有力的语句中得到一种力量。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情感正处于发展时期,他们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情绪体验快而强烈,一旦触发,容易引起共鸣。而积极的情感能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能量,从而提高人的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因而,激发调动学生的情感世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满足其情感需要,必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站在舞台上的演员,必须要有丰富的表情变化,才能吸引住观众。而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上常常需要借助一些表情来传达情感,或微微点头,或轻轻摇头;或面带笑容,或神情严肃。而更多的则采用语言表达,即语言的音调、节奏、速度的变化来传抒胸中的激情。在课堂上,一个重点、难点的突出和详细分析、讲解,关键在于任课教师的表情处理,好教师善于用表情暗示,用语调、语气启发学生,使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听课之中,在课堂上形成一个思维积极、气氛活跃的情景,这样就能够使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同时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践证明,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使学生爱学、会学,用好思想品德课的知识。
  
  (作者单位:425700湖南省新田县莲花中学)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根据新课标要求,应采取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走进英语,有计划地扩大学生阅读,通过积累让学生对英语的语言规律有感性认识,再教给一些基本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 积累 感悟 技巧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发展。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教学中必
期刊
物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我们如何更全面地理解化学变化呢?现将我的一点体会阐述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一、从“变”和“不变”去理解    初中化学教材一开始就给出了化学变化的概念,即物质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的物质(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如果同学们只从概念上理解化学变化是不够的,因为概念中只阐述了化学变化中“变”的一面,即有新物质生成。通过后面的学习,
期刊
新物理课程标准目标提出: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趣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时能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能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基于这一要求,我们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因素:教师、学生和物理世界。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物理世界及其规律
期刊
现代社会要求学校教育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中学教育中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放在首位。创造性教育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发散性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变式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体验,谈谈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思考问题,克服集中思维造成的思维定势,有意识、有目的地寻找多种方法和途径去探讨同
期刊
物理这门课学习起来普遍感到困难的原因就是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就无法将基本的物理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的规律相互渗透、相互关联起来,从而形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内化的过程,所谓内化就是将教材上的知识结构通过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形式转化为学习者头脑中具有内部规律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掌握相应知识内容所必需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够把握物理知识间的联系和
期刊
一、“主体参与”是什么     主体参与是指在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需要的前提下,由学生通过各种“内在”的或“外显”的积极主动的活动方式,在知、情、意、行诸方面得到协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从课程的设计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安排,始终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随时对教学内容、程序、方法甚至于既定目标作
期刊
互动式教学过程是活泼生动、形式多样的,其教学方法应当是形式多样、富于变化的,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而且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即重过程、轻结果。据此,笔者认为以下教学方法可以较好地保进师生在教学过程的“互动”。    一、探究法教学    探究法又称发现法、问题解决法。2003年4月修订的地理学科课程目标从地理学科的综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遍祖国大地,有的地方在实战中不断地探索、研究、交流和创新,已取得一些心得甚至开出一些美丽的花朵。虽然,新课程还有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但它与旧课程相比却有质的不同。新课程采用模块教学的方式,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一般采用情境导入或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去体验、感悟情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以及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学会分析世界特别是当今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现象,从而树立正
期刊
通过酸、碱、盐一章学习,我们知道Clˉ的检验是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SO42ˉ的检验是用氯化钡溶液(或用硝酸钡溶液),现象都是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现将有关两种离子的检验及鉴别题型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一、Clˉ和SO42ˉ分别存在于两种溶液中    例一:在两个试剂瓶中分别盛稀盐酸和稀硫酸,怎样鉴别它们?  有的同学认为只要鉴别出Clˉ即稀盐酸,剩下的就是含有SO42ˉ的硫酸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