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邓涵文,男(汉),湖南衡阳,湖南衡阳技师学院经贸系,本科,助理讲师,主要从事会计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摘 要: 技师学院的会计电算化是主要专业之一,该课程的开设对于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展开了具体的论述,并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质量进行重新评估。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F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6-0169-01
随着社会对于会计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因此在这个前景广阔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在人才市场中让学生争得一杯羹依赖于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和效率。笔者将就这一议题展开讨论。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受到领导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需要人才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掌握科学的会计技术和方法,能够从事财务以及会计核算等工作,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会计电算化,学生会掌握一定的财务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税法、审计、财务以及成本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也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对接融合存在不足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会计电算化是专业基础课,其前导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和《计算机文化基础》,受会计考试的影响,基础会计的教学偏向理论,虽有实训环节,也常因为课时有限而简化,因而在基础会计学习中,学生能够掌握到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但缺乏实践实训,无法对接,难以达到熟悉各种业务单据、进行手工业务操作等技能水平的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其内容不能满足会计专业学生的特殊需要.如计算机侧重中文文字录人.而电算化软件操作中则需要熟练的数字键盘录入技能:再如计算机文化基础中没有教授安装软件、数据库及重装系统等实用知识,在电算化实践教学中.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安装和调试电算化软件的工作。两门学科知识的脱节。使学生在电算化技能和动手能力上出现欠缺。《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学好电算化的重要方法是熟能生巧.如果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无法达到熟练操作的要求。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如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尤为重要。但事实上。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能力也不够强。如何改變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训练,除了思想上加强“崇尚一技之长”的引导.还应想方设法提升学习“一技之长”的积极性.主动学习是技能提升、能力增强的源泉和动力。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实训资料陈旧脱节《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电算化软件。市场上供企业使用的电算化软件种类繁多,品牌各异,而《会计电算化》课程通常只会使用一种软件作为蓝本.详细教授学生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自学其他软件。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基本实现全程机房实训的教学模式.教师按照“演示教学——指导实训”的模式开展教学.即教师先演示操作,再让学生动手模仿,最后布置实习题自主训练。整个教学过程。对于老师来说最难做到的是对学生操作过程的监控.即便学生操作仔细,出错也是在所难免的,并且出现错误时,软件不会有任何提示,直到后续操作无法进行。学生才寻求老师的指导帮助。往往实训课上就出现了老师来回奔忙,到处“灭火”,一个问题重复解决多遍。学生最终也不知道错在哪里。
三、提升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探索思路
(一)加强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中的基础课程,应该让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将基础知识打牢,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本门专业的兴趣,对后续课程的进行起到积极作用。在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中,应该根据专业需要,让学生充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和操作,并且能够熟练的安装、维护、使用会计专业的相关软件。
(二)改进教师实践教学方法。(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激发学习兴趣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实现“三对接”,在课程内容上,要对应电算化核算岗位的职业能力标准,设计以某个企业一个月完整的账务处理案例作为主体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构建课程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设计具体的项目任务,学生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为中心,在教师的演示与启发下,主动参与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除了学习到相关知识,还要有动手训练,这种教学方法一改以往单纯机械性模仿的练习状态,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自主完成了书本理论向实践能力的转变。(2)“善用软件、实训仿真”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采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以用友T3和U872版本为主。以用友T3软件为例,在实训中,学生常常因为操作不规范导致系统提示出错,如出纳签字时系统提示“没有符合条件的凭证”,这时学生往往不知所措,求助老师,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配合使用了用友T3软件的实训控制系统,该系统具备自动评分的功能,在练习状态下可以实现单题评分,即学生在完成一个实训任务时,就可以通过单题评分功能看到自己每一步操作的正误,并及时进行修正。但由于实训控制系统中提供的实训练习资料有限,因此,我们还鼓励教师使用T3实操题命制系统,编制会计岗位实务操作练习供学生实训使用。同时,为了使实训的效果更好,我们对实训资料做了进一步加工,使其更加贴近企业会计业务实际,我们将实训资料中所有的业务还原成了原始单据的状态,而这些原始单据的制作全部利用票据超市软件系统完成。
四、小结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努力,学校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优化教学体系,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实验课程在整个课程中的比重,重视实际运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提升,真正的将会计电算化课程与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目标相结合,真正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轶, 郝社鹏. 加快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J]. 教师, 2010(12):43-44.
[2] 黄希.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 财会学习, 2015(16).
摘 要: 技师学院的会计电算化是主要专业之一,该课程的开设对于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展开了具体的论述,并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质量进行重新评估。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F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6-0169-01
随着社会对于会计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因此在这个前景广阔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在人才市场中让学生争得一杯羹依赖于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和效率。笔者将就这一议题展开讨论。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受到领导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需要人才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掌握科学的会计技术和方法,能够从事财务以及会计核算等工作,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会计电算化,学生会掌握一定的财务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税法、审计、财务以及成本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也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对接融合存在不足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会计电算化是专业基础课,其前导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和《计算机文化基础》,受会计考试的影响,基础会计的教学偏向理论,虽有实训环节,也常因为课时有限而简化,因而在基础会计学习中,学生能够掌握到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但缺乏实践实训,无法对接,难以达到熟悉各种业务单据、进行手工业务操作等技能水平的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其内容不能满足会计专业学生的特殊需要.如计算机侧重中文文字录人.而电算化软件操作中则需要熟练的数字键盘录入技能:再如计算机文化基础中没有教授安装软件、数据库及重装系统等实用知识,在电算化实践教学中.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安装和调试电算化软件的工作。两门学科知识的脱节。使学生在电算化技能和动手能力上出现欠缺。《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学好电算化的重要方法是熟能生巧.如果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无法达到熟练操作的要求。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如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尤为重要。但事实上。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能力也不够强。如何改變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训练,除了思想上加强“崇尚一技之长”的引导.还应想方设法提升学习“一技之长”的积极性.主动学习是技能提升、能力增强的源泉和动力。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实训资料陈旧脱节《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电算化软件。市场上供企业使用的电算化软件种类繁多,品牌各异,而《会计电算化》课程通常只会使用一种软件作为蓝本.详细教授学生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自学其他软件。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基本实现全程机房实训的教学模式.教师按照“演示教学——指导实训”的模式开展教学.即教师先演示操作,再让学生动手模仿,最后布置实习题自主训练。整个教学过程。对于老师来说最难做到的是对学生操作过程的监控.即便学生操作仔细,出错也是在所难免的,并且出现错误时,软件不会有任何提示,直到后续操作无法进行。学生才寻求老师的指导帮助。往往实训课上就出现了老师来回奔忙,到处“灭火”,一个问题重复解决多遍。学生最终也不知道错在哪里。
三、提升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探索思路
(一)加强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中的基础课程,应该让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将基础知识打牢,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本门专业的兴趣,对后续课程的进行起到积极作用。在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中,应该根据专业需要,让学生充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和操作,并且能够熟练的安装、维护、使用会计专业的相关软件。
(二)改进教师实践教学方法。(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激发学习兴趣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实现“三对接”,在课程内容上,要对应电算化核算岗位的职业能力标准,设计以某个企业一个月完整的账务处理案例作为主体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构建课程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设计具体的项目任务,学生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为中心,在教师的演示与启发下,主动参与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除了学习到相关知识,还要有动手训练,这种教学方法一改以往单纯机械性模仿的练习状态,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自主完成了书本理论向实践能力的转变。(2)“善用软件、实训仿真”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采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以用友T3和U872版本为主。以用友T3软件为例,在实训中,学生常常因为操作不规范导致系统提示出错,如出纳签字时系统提示“没有符合条件的凭证”,这时学生往往不知所措,求助老师,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配合使用了用友T3软件的实训控制系统,该系统具备自动评分的功能,在练习状态下可以实现单题评分,即学生在完成一个实训任务时,就可以通过单题评分功能看到自己每一步操作的正误,并及时进行修正。但由于实训控制系统中提供的实训练习资料有限,因此,我们还鼓励教师使用T3实操题命制系统,编制会计岗位实务操作练习供学生实训使用。同时,为了使实训的效果更好,我们对实训资料做了进一步加工,使其更加贴近企业会计业务实际,我们将实训资料中所有的业务还原成了原始单据的状态,而这些原始单据的制作全部利用票据超市软件系统完成。
四、小结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努力,学校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优化教学体系,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实验课程在整个课程中的比重,重视实际运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提升,真正的将会计电算化课程与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目标相结合,真正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轶, 郝社鹏. 加快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J]. 教师, 2010(12):43-44.
[2] 黄希.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 财会学习, 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