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hee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运用决定了学习者获取信息量的大小和学习的模式,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所以化学探究学习需要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支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信息技术在化学探究中的应用,反思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化学探究;实践;反思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信息的来源主要是教师和教科书,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得有益的信息,造成学习的封闭、单调。而信息技术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统整,突破原有学习资源的限制,开阔学生的眼界,极大的丰富了课程内容,扩充了知识信息量。
  一、信息技术在化学探究学习中的实践与尝试
  探究学习包括三个基本环节:提出任务或问题;搜集并分析信息,获得结果;表达和交流。信息技术在这三个阶段都能起到较大的支持和优化作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
  (1)播放多媒体影视图像,情景再现
  [教学案例1]
  课前,我先播放了一段《火烧赤壁》的影片剪辑,内容是:庞统为曹操献上连环计、诸葛亮为东吴水军“借”得东风、黄盖诈降并点燃装满草料的小船冲向连在一起的曹船,最后火借风势,不但烧毁了庞大的曹军战船,岸上连营也无一幸免,曹军死伤大半。看完后,同学们被那场大火所吸引。我乘机提出问题:曹船是怎样烧起来的?庞统献连环计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战船不连会怎样?燃烧着的装满草料的小船起到什么作用?诸葛亮为何要“借”东风?从而引出了探究燃烧条件的主题。
  将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会引起学习者极大的兴趣,当教师将这些历史事件与探究的主题相联系时,设置一系列问题,便能启发学生思考,更会激起学习者强烈的探究欲望。
  (2)利用课件动画,问题创新
  [教学案例2]
  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时,我先播放了一段动画:一个探险家带了只狗到一个狭长的山谷中去探险,进去一段距离后,发现地面上躺着许多走兽的尸体,突然小狗也倒下了,探险家吓得赶忙逃出来。事后研究发现,由于山谷内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我随之抛出问题:为什么谷内有很多走兽的尸体?探险家为何能逃出来呢?这说明二氧化碳有怎样的性质?
  形式新颖的课件能一下子就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究。
  2.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提供信息支持
  (1)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网上查询
  [教学案例3]
  在学习《化学与材料》时,我布置了如下的作业:利用网络搜集有关合成材料的资料,主要是合成材料的历史、制作的原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用过程中的利与弊、塑料薄膜的区别等,建议用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上网查询是现代学生首选的获取信息的途径。直接搜索获得的信息数量太大、来源复杂、可信度不高,适宜在课下学生自主探究。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去芜存精,通过WebQuest的形式,在主题网页上留下精选的网址或将资源整理分类供学生选择浏览。
  (2)运用数码技术收集实验资料
  [教学案例4]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上课前两周,我和学生们一起设计了探究钢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为了记录实验现象,我让学生每隔两天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下实验中的物质。在课前一周,我又布置任务,让学生拍摄、收集日常生活中有关钢铁腐蚀与钢铁防护的实物图片。在课上,将这些图片通过投影展示,让全体同学了解钢铁锈蚀的完整过程,认识到铁生锈是个缓慢的氧化过程。
  利用数码技术将周期较长的实验拍摄下来,进行快速展播,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变化,认识到变化的本质,从而为进一步的探究做好准备。
  3.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表达与交流
  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并提高表达探究成果的质量,使交流具有更快速、灵活等特点,如使用WPS中集成的化学用语工具,书写化学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利用PowerPoint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信息技术还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使之更广泛、深入、开放。如利用网络技术的各种论坛(BBS)或电子邮件(E-mail)进行网上交流,利用主题网页进行合作学习等。
  二、信息技术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唯技术论”——忽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在课件制作时一味追求“高技术”,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的成果展览,这大大偏离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初衷。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而多媒体的应用重在其“实用价值”,并非其技术含量的高低,用一般的Excel、PowerPoint等简单的软件即可完成数据处理和课件制作的,就没有必要用其他更高级、复杂的软件,只要能达到预期效果就行。
  2.“反客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师演示型”的探究学习时,教师操控计算机,学生观看屏幕,虽然画面很精彩、讲解很透彻,但它却忽视学生的“学”,由“教师灌输”变成了“机器灌输”。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而学生的主动性就难以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多媒体是辅助工具,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手段,这一点是永恒不变的。
  3.“弄真成假”——忽视了化学探究的“实践性”
  通过技术手段能够模拟很多的化学实验,但如果因此就用模拟软件来完全代替化学实验就会失去了实验探究的“过程”意义,再逼真的模拟也无法和真实的实验过程相比。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只有真正的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不但要完善各种硬件设施,改善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建设、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毕竟,能够使用信息工具,编辑、开发教学资源的教师比例还较低,这需要广大教师的自身努力和教育、培训机构的投入与再教育,从而保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毕华林.化学教育新视角.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阎立泽,韩庆奎.化学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正在按照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目标,由传统的统购统销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粮价改革为突破口,以转换企
自1995年以来,机电市场延续了1994年的运行态势,市场疲软,物流滞重,对本就不景气的国有机电流通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难以抑制的滑波
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城乡流通二元结构的协调性,并实证检验了我国城乡流通二元结构协调性对城乡消费二元结构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总体上我国城乡流通二元结构的协调性不
详细介绍超长轨条无缝线路的铺设施工过程。
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早在7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多次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
本刊讯 国内首家使用计算机点菜的餐馆新近在珠海市出现,该餐馆自开业以来,生意格外兴隆。顾客进入该餐馆后,只需轻轻按动计算机键盘,计算机屏幕上就会一直显示着正在供应的
【摘 要】本文介绍了“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南京市江宁竹山中学为例,探析了地理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在分组,教学,评价方面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地理教学;分组合作学习;基本内涵;实施策略  一、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  地理教学中的“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在老师的指导和调控下,由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自由讨论、合作探究和师生互动等形式,解决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素养
【摘 要】在幼儿园教学语言时使用“活动单导学”教学方式.促进了幼儿园教学改革,依据儿童的心里规律.面向幼儿园所有学生,关注每个学生所有差异,努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信息技术介入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带来了变化,对转变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教学方式;信息技术;语言  一、基本理论  1.活动单导学  活动单导学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活动单”作为一种手段,使得学生在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时期,同时农业生产又处于一个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的转折时期。为了把粮食工作做好,需要
受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委托,由国内贸易部和国家工商局牵头成立的"市场体系与运行机制"专题调研组,成员单位有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建设部、劳动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