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藏区反贫困现状、反贫困与生态维护、反贫困与卫生事业、反贫困与农村劳力转移、反贫困与国际合作等的分析,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藏区反贫困特殊性的认识和理解,为中国藏区反贫困在理论、实践上作出更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 藏区;反贫困;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C912.81;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7)02—0105-06
中国藏区反贫困开展甚早。西藏于20世纪50年代和平解放后,即对贫困藏民生活展开救济。其他藏区的种种救助、救治,亦随民主改革的实施而先后推行。70年代,反贫困——中国称之为“扶贫”、“扶贫开发”在藏区全面启动。廿余年来,中国藏区反贫困取得巨大成果。但由于诸多特殊因素,藏区反贫困形势依然严峻,还存在种种问题和困难。对此,国外方方面面评论甚多,在充分肯定中国藏区、尤其是西藏反贫困工作的同时,也提出不少意见和认识,其中不乏善意关切,亦有情况不明的疑虑,自然也有情绪化的指责。人所共知,中国藏区、尤其是西藏的地位及国际上所谓“西藏问题”的影响,使得藏区尤其是西藏反贫困具有比较特殊的国际背景,因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便有着非常突出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深入沟通、了解,才能对中国藏区反贫困的特殊艰巨性、反贫困推进的特殊难度、反贫困成果巩固——脱贫状态的特别脆弱等,产生符合实际的理解,促进疑虑的消除,自然也有助于所谓“西藏问题”的积极化解。藏区尤其是西藏反贫困特殊性取得共识,不仅会吸引更多学者和机构研究藏区反贫困问题,而且将会获得国际社会的更多关怀与支持,为藏区反贫困问题的深化,在理论上、实践上作出贡献。
一、藏区反贫困现状
藏区反贫困现状大致表现出三个特点:
1.贫困面积、比例仍然较大
2000年《西藏自治区扶贫开发“十五”计划》和《2010年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中,曾以1500元作为温饱标准,界定出全区有4248个村、257406户、1482321人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属于相对贫困人口,占全区村总数的68.5%。其中有2961个村、14042户、85021人年均纯收入低于625元,属绝对贫困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按625元的国家所定贫困线标准,其他藏区贫困状态甚为严重。如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03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有39.7万余人,占牧民总数的52%;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有69万余人,占农牧民总数的93.4%。该州200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1031元,为四川省平均数的46%,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居于倒数第一位。
2.返贫突出,脱贫巩固率不高
藏区反贫困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是反贫与返贫的并存,返贫率较高,且表现为一种群体返贫状态。西藏估计在30%左右。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工代赈办公室统计,2003年共有2322人返贫,返贫率为20%,也有资料称不低于30%。
返贫率高,既是由于脱贫标准低,脱贫状态脆弱,更在于灾害、疾病的严重影响。
因灾返贫。如西藏那曲地区20世纪90年代连续发生三次大雪灾,1990年死亡牲畜88.6万头(只),总损失4.154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2.919亿元,为此投入救灾款2.26亿元。1996年死亡牲畜上百万头(只),总损失3.36亿元,直接损失2.2亿元,投入救灾款1.19亿元。一场大灾瞬间让农牧民丧失大部甚至全部财产,陷于更加贫困的境地。至21世纪初,那曲尚有贫困村117个,是全区最为贫困的地区。甘孜州石渠县1996年有95.8%的贫困户越过了人均收入现金300元、有粮250公斤的最低标准,得以基本脱贫。可次年一场大雪灾,导致83%的牧民返贫。该州1999—2003年受灾人口178万人次,死亡130多人,受伤60159人,经济损失约14.3亿元,不少农牧民因此而回到温饱线以下。
因病返贫。藏区恶疾横行,人口死亡率高,健康贫困甚为惊人。如西藏平均预期寿命比全国平均数低9年。既有奇特的大骨节等地方病,还有在低氧、寒冷、干燥和紫外线强烈照射下形成的高血压、心脏病等“高原病”。这都是与特殊环境密切相关的多发病,如大骨节病威胁近百万人,临床检出率近30%。其他疾病危害亦烈,如甘孜州巴塘县病毒性肝炎感染率达53.8%;石渠县血虫病发生率为9.8%,居全球之首。大骨节病病因复杂,治愈率低(仅5%),肝炎、高血压治疗费时且耗用甚高。因治病的沉重负担及因伤、病而丧失劳力,致使不少藏民返贫。巴塘县返贫户中因病返贫占总户的70%以上。
3.新的城镇贫困群体的出现
藏区中的一些自治州有少数如森工、采矿、商贸等国有企业,原本先天不足,缺乏竞争力,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大多被兼并、破产,以致失业职工猛然增加。上世纪末,甘孜州、阿坝州下岗职工分别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3%、16%。甘孜州府所在地康定县炉城镇,特困人口超过2020人,占总人口的6.65%。偏远的德格县府所在地更庆镇,15岁以上人口有530人,有工作岗位的有426人,无工作的有104人,后者占总人口的19.62%。未来随企业改革的深化,失业人数还将明显扩大。
应该强调的是,他们是一个值得高度关切的特殊贫困群体。第一,这是个具有历史功劳的群体。计划经济时期,大量职工不仅工资低、劳动条件艰苦,而且是“献了青春献子孙”,一家人两代、甚至三代为藏区发展作了贡献。第二,是生活极为困难的群体。有的比农民还缺乏生存能力,每月仅靠微薄退休金或工资生活,一旦因故中断,立刻濒于困境。第三,是个失落反差很大的群体。想当年进藏支援是一种荣誉,是经过争取与表现才得以实现的,到如今落得举家赤贫,牵连后辈,心态实难平衡。第四,是个组织较强的群体。可以随时发起直接针对政府的、影响又大的集体行动,成为藏区新的不稳定因素,而且是一种容易引起外界关切、颇具复杂性的因素。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多重考虑,必须对这一特殊贫困群体作特别的救助、安置。
上述三点中,因灾因病造成的返贫问题,现实解决难度最大。就灾害而言,这是藏区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可怕产物。“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所以被称为地球“第三极”,正是在于特别高寒而形成的严酷自然现象只有南、北极可比,灾害频繁,破坏力大。如西藏雪灾,仅1816年后的180年中,平均三年即有一次。羌塘高原东部全年雹日28-35天,居全国之冠。四川藏区从公元638年有地震纪录以来,到1982年发生地震7级的11次、6—6.9级22次、5—5.9级551次。整个藏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层出不穷, 雪灾、风灾、旱灾、虫灾等,几乎每年都有1—2种发生。这些不仅给藏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藏区社会形态、文化习俗以及民族心理均带来很深的影响。
更为尖锐的是,藏区这种生存环境不是短时期内通过人为努力所能加以改善的,因为青藏高原生态恶化“源”恰恰是喜马拉雅山本身。该山形成是近10-20万年地壳运动的结果,由于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挤压,促使喜马拉雅山继续抬高,导致整个青藏高原处在强烈活动状态中,地质灾害时时均可发生。问题是这种状况还不知要持续多少年,既然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要不断上长,在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支配下,藏区生存环境的险恶形态也就要继续保持下去,在这样的严酷客观因素制约下,藏区反贫困便只有在认可这个前提下来寻求出路了。
处在这样一个无奈而封闭的外界自然条件下,加之生产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以及人口素质低等多种因素的交错作用,经历长时期而积累起来的藏区贫困,当然具有特殊艰巨性、顽强性。这就要求藏区反贫困必须同时处理好人、社会、自然三者间的关系,而人的问题尤为关键。在政策内容、布置安排、工作方式等方面,都要格外慎重、周详,这也就决定了藏区反贫困将是一个较长时期的、不断遭到挑战的过程。对此,国际社会、特别是以救助为使命的机构和个人,要予以深切的认识与理解,表现出更多的关怀,还要具备应有的耐心。
二、反贫困与生态维护
随藏区恶劣自然环境而产生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物质贫困——资源匮乏,生存容量极其有限。藏区土地77%处于海拔4500米以上,属于不利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现代土壤形成的历史短,因而质地粗疏,养分含量低,原本不宜于农牧业发展。就是这样的耕地数量还十分有限,西藏耕地仅占总面积的O.3%,其中一等地只有16.88%;甘孜州耕地占总面积的O.62%,利用率亦低,131.1万亩耕地中成熟地不到10%,25度以上坡地占47%。
对反贫困与生态维护的关系,中国政府及藏区广大干群的认识是明确的,当今摆脱贫困首先要对现存资源予以加倍保护,否则不仅不能致富,还将丧失起码的生存条件。因此,对生态恶化势头的加紧遏制,是藏区反贫困的一大要务,并在退耕还林(草)、生态移民等方面,采取了重大行动。
退耕还林(草)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是西部大开发首先推出的、涉及面广的生态维护工程。当前出现的突出问题是,由于粮价上涨,原每亩补贴粮食50斤改为折钱,而发钱总数有的地方又不足购买价。这种加重农牧民经济负担、伤害其退耕还林(草)热情的做法必须改变,或依旧补粮,或根据各地粮价补足购买粮款。同时还要强调的是,藏区自然条件限制,生态林一般需要50—80年方能成材,而且在生态脆弱区,即便是成林之后,也不宜砍伐,国家对此要有长期实行补贴的准备。退耕还林(草)要与反贫困结合起来,农牧民有了虽较低却是稳定的收入后,生态维护才会得到他们的真心支持,也才有可能较为顺利地推行下去。
关于生态移民,在藏区具有特殊紧迫性。一是居住在“生命禁区”及其他环境恶劣地带的藏民,客观上无论投入多少都难以消除贫困,必须进行搬迁。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流行区,多与水土环境有关,实行整体迁居,也是现实唯一可行之法。二是移民是生态维护的必然要求。理论与实践均认为,环境生态维护关键是充分利用其“自我修复能力”,为此必须“使人口与环境容量相适应”。藏区草原退化最严重的地方,其牧草自然生长链被打断,草原固有的“自我修复能力”需要一个恢复过程,这只有在完全禁牧、无任何人畜压力条件下才可望得以启动。三是移民可以提高人口集聚水平,能够为提高藏区城镇化水平服务。
对于生态维护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认识和积极解决:
一是经费。生态维护周期既长,耗费亦巨。国内对藏区生态问题需予高度关怀和大力支持。人所共知,藏区有“中国生态源”、“中华水塔”之誉,供应黄河水量的49%、长江的25%、澜沧江的15%。全国两大水系5000多条大小河流均发源于此,可以说直接关系中华大地基本生存环境的面貌。全国积极支援实属责无旁贷。为此,长江、黄河中下游各省市财政上必须做出补贴;两大水系的大型电站应缴纳生态附加税,以建立藏区生态环境建设专项基金。此外,森林资源税、水资源税等的征收也要尽快实施。国外先进经验表明,促进生态维护行之有效、也最公平的办法就是推行合理的税收政策。没有可靠的税源支撑,仅靠国家一时拨款,藏区生态维护不仅进展滞缓,而且可能陷于失败。
与此同时,青藏高原是南亚主要江河源头,印度著名的恒河、印度河均发源于此。藏区许多江河外流后成为国际河流,如澜沧江流入缅甸后成为知名的湄公河,怒江流入缅甸为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后为布拉马普特拉河。藏区生态状况对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也将产生直接影响。从维护全球生存大环境出发,国际社会应对脆弱的青藏高原生态予以应有重视和帮助。亚洲、尤其是南亚诸国,应从反贫困及生态、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共同需求而言,加强与中国藏区的合作更属意义重大,应大力加以倡导。
二是移民带来的相关问题。移民搬迁给藏民现实生活带来一些不便,对深层次的民族文化继承也会形成某些挑战,有人力主停止施行。如前所述,移民是为了藏民具有起码生存条件等原因而不得不进行的,是出于生存权高于一切的基本人权考虑。一时生活上的不适,藏民应主动加以克服,这是一个公民应有的责任或应尽的义务。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移居之后不会突然中断,因为传承的主体是原有居民,而不是原来的居住环境。如果新的生活条件更佳,人们的精神状态自然活跃振奋,必将对民族文化传承带来新鲜活力。当然,移民中出现的影响原有文化合理保存的问题,要尽快解决,把负面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反贫困与卫生事业发展
因病返贫是藏区反贫困面临的大敌之一,尽快加以遏制是现实反贫困的迫切任务,更是藏区人力资源得以开发,进而真正摆脱人类贫困的根本性因素。为此,要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1.疾病防治
当前藏区卫生事业处于一种尴尬局面,一是藏区尤其是西藏人均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如2002年西藏平均每千人口的医生数和病床数分别为1.55与2.3,与全国平均数略等(1.4/2.32)。就财政支出的卫生经费而言,2003年为5200多万元,人均196元,则是全国人均水平的3.3倍。此外,为防治地方病、传染病还有专项经费开展免费治疗。二是资源配置很不合理。大部分卫生经费投入县级以上医院,如甘孜州达80%以上。造成的后果是县级以上医院设备闲置,西藏县医院床位使用率大多为20%,甘孜州约为32%。四川藏区有的中心医院B超使用,月仅1-2次,某 县得到支援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达10台之多,却只有1台偶尔使用。但乡村医疗站却是投入既少,防治面又很大。如甘孜州乡村卫生资源占30%,而承担85%的防治任务。由于人员少,设备简陋,经费困难,根本不能正常履行防治职能。
造成医疗资源使用不足乃至浪费的原因,主观上是农牧民经济困难。据甘孜州卫生局统计,2000年城镇居民平均医疗费为285元,农牧民仅46元(色达县竟然只有1.17元)。西藏常见病治疗费用,县级医院大约是:高血压年900元、冠心病年1000元、关节炎年1000元、胃溃疡年2000元、肝炎年3000元。就算人均年收入1500元,医疗费用亦属沉重。客观上,因地广人稀导致医疗服务半径太大,如甘孜州乡级防疫站、妇幼保健站服务半径平均为130公里。兼之交通不便,进入成本高,严重影响就医人数。
解决藏区卫生事业存在的矛盾及广大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拿出有力措施,加强乡、村医院,医疗站的基本建设。实际上从2002年起,国家把卫生援藏工作正式纳入对口援藏范畴,卫生部、17个援藏省市及国家有关部委,总投资达6.1亿元,使得西藏50%以上的乡镇建立了卫生院,50%以上的县级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基本完成了改扩建,目前以拉萨市为中心的辐射全区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现在市进一步加大力度将其余乡镇卫生院建设尽快予以实施。另一方面更现实的办法是迅速组建有一定医疗技能的巡回医疗队,定时深入农村,真正上门服务。鉴于藏区医护人员力量不足的困难,可借用“支教”模式,以一定优惠条件在汉区医院、特别是医科院校应届毕业生中征集“志愿者”。与此同时向国外有关机构发出信息,并创造必要条件,让其医护人员参加工作。还可以向国内外发起车辆、设备等捐赠,让巡回医疗队尽快运作并发挥作用。
2.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是藏区反贫困推进不能不面对的问题,必须加以讨论。
青藏高原虽然广阔,但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小,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表现出更大压力。有关材料称,据1990年和1994年统计数据,假定高原非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总量变化不大,则2000年青藏高原人均资源占有量将有较大幅度下降。不可再生资源中森林、草地、耕地、径流量和水能蕴藏量人均占有量,2000年比1994年分别下降9.38%、9.69%、9.09%、9.65%和9.68%。人均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由1994年的190.96万元下降到2000年的172.47万元,人均净减少矿产资源潜在价值18.49万元。资源的耗竭与退化,使反贫困倍感压力,社会经济发展亦受严重束缚。
藏区人口增长,作为主体居民的藏族承担了更多责任。近些年,西藏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12‰。1980年,西藏自治区藏区人口1718238人,2000年增加到2421856人,增幅达40%以上。四川藏区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为10.9‰,平均年增长为1.6‰。人口自然增长率2002年四川省为5.1‰,阿坝州为11.9‰,甘孜州为7.4‰。包括藏族在内的四川少数民族妇女中处于生育年龄段(15-49岁)的比重为50%,其中34岁以下的达70%,而且早婚率仍在上升,少数民族人口还将以较高速度增长。
对控制藏区人口增长、藏族推行计划生育问题,要抱科学态度,要有为藏族未来发展负责的精神。真正的民族平等不是人口数量的多少,而是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这一点在藏民中已有初步共识,是该予以积极实施了。
讨论藏区人口、尤其是西藏人口的增长,必须要涉及外来人口问题。据2000年统计,西藏外来人口约10.87万人,占总人口的4%。其中拉萨市外来人口5万余人,占当地总人口的11%。他们主要是两种人,一为经营第三产业的小业主、个体工商户。2002年全区统计前者1367户、后者48333户,经营者80%来自区外。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工商所材料载,区外经营者占61.9%,每户大多仅有1—2人,除拉萨、日喀则有少数人常住,其余在冬季都返回故乡。由于海拔高,一般不会在西藏生育后代。二为在建筑等行业的打工者,绝大多数为青壮年。由于条件艰苦,身体素质要求高,多处临时务工状态。外来人口的存在当然会造成总量的增加,但如果把藏区尤其是西藏人口压力的加大完全归之于外来者的头上,进而提出禁止入藏的说法,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也是行不通的。
四、反贫困与农村劳力转移
在藏区发展市场经济,促进农民离开农村外出务工,进而实现向非农领域的转移,是反贫困的需要,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西藏各地对农民务工、从事第三产业经营等,采取了不少鼓励、优惠政策与措施,如拉萨市场摊位费每一个仅90元(外来者为300元),税收也予以一定减免。县、乡、村级干部更是大力组织藏民参加工程建设,如在青藏铁路及输油管道铺设中承担土方劳作,一个劳力平均日工资30—60元。拉孜县查务乡的青壮年曾去集体务工3个月。至2002年西藏农牧民从事劳务达35万人次,占农牧业劳力的1/3,总收入2.3亿元,成果是很可观的。据有关外出务工的材料称,拉孜县查务村373人中有150人、扎西林村210人中有45人、乃东县结巴村627人中有240人外出务工,有的在务工中已经转谋其他职业。
在有条件开展旅游的地方,藏民得以就近就便从事旅游业经营,不仅参与人数多,而且更快地实现了脱贫增收。21世纪初,西藏旅游业直接间接吸纳进5万名从业人员,约合第三产业从业者的1/6强。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1997—2000年旅游收入年均增长72.8%,旅游业总收入约占全州GDP的30%;从业人员达1.5万余人,年均递增20%。阿坝州九寨沟景区居民,只三年时间,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完全过上了现代富裕生活。
外出务工,参与经营,促使藏民家庭出现了可贵的变化,如为增加收入,在对家庭劳力做出的安排中便包含了更多的经济理性。
总的来说,藏区劳力转移仅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不少困难。主观上是农村显性失业状况不太突出,劳力转移压力不大。因为藏区尤其是西藏总体资源条件虽差,但人均资源还是相对丰富,一个家庭需要多个劳力从事农耕、放牧、采集等不同生产劳动。这种生产方式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劳力的转移。客观上,劳动技能培训开展很不理想。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涉及提高基础教育、基本健康服务等问题,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以上简略分析表明,藏民对市场经济是持欢迎态度的,所谓“扩大西藏市场经济,将给西藏人民带来伤害”之说完全站不住脚。既然全球都要发展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更是以市场经济是否确立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西藏何以必须例外,藏民发展权何以就可忽视,甚至加以剥 夺!当前的问题是藏区尤其西藏市场经济发展得很不够,难以为藏民提供更多的脱贫致富途径,今后还需做出多方面努力。
鉴于国外有人声称反对修建青藏铁路,在此也略加讨论。总投资达3309亿元、平均每公里2900万元的高昂成本兴建的青藏铁路,已经正式通车。对于青藏铁路工程藏民是完全赞同的。当施工开始,即为他们创造了务工条件。更重要的是,铁路建成后其投资拉动和就业效应将十分明显,估计会有6—7万个直接就业岗位、1—2万个间接就业岗位。青藏铁路将大大改善西藏运输困难的状况,货运方面增加经济、快速、运能大、全天候通道,客运方面提供更加方便、安全、舒适、廉价的运送方式,估计每天进入西藏的乘客可达4000人左右,其中旅游者达2500—3000人,全年达90万,必将会更好地为西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服务。青藏铁路每年将为西藏带来4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此外,青藏铁路与西宁-格尔木段及兰青线连接后,将从北到南贯穿青藏高原腹心地区,并进一步沟通南亚诸国,对中国藏区及西部地区的开发均具有重大的价值。
五、反贫困与国际交流合作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国藏区在反贫困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藉以学习国外成功经验,争取国际机构和个人的多方面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藏与20多个国家、国际机构及非政府组织开展了交流合作。2002年在北京第一次召开了“西藏自治区国际合作研讨会”,联合国机构、欧盟和日本等国,以及在西藏开展援助项目的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等16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西藏提出的25个合作项目受到与会者的积极评价,为西藏反贫困国际合作的全面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至2002年底,据不完全统计,西藏得到的无偿援助约9000万元。
在藏区反贫困国际合作中,国外非政府组织表现活跃。如在西藏,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于1992年援助160万美元,在原自治区卫校基础上筹建西藏医学专科学校。1996年向西藏大学医学院投入9万美元用于高血压遗传病研究。1999年资助15万美元由西安医大、西藏医专、九江医专合编三年制大专教材。至2003年,西藏大学医学院向该基金会申请并获准项目11个,金额达380多万美元,对该院办学条件的改善、实验基地的建立、教师队伍的优化等,均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1992年成立的、专门面向中国藏区的非政府组织利众基金会,主要进行教育方面的支援工作,如在大、中、小学设立奖学金,培训师资,编写教材等。在拉萨、那曲地区有具体项目开展。另外西藏基金会也有牦牛精子库、牦牛收养、雪灾救济、眼疾治疗流动站等项目。
在甘孜州,先后有21个国外非政府组织开展活动,其中世界援藏基金会、美国利众基金会、美国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美国桥梁基金会等表现尤为突出。如利众基金会有30多个项目,最高金额的一项有150000美元。
有的组织工作颇有特点,如美国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工作开展,首先是重视藏族妇女的安排。道孚县项目中妇女54个,占项目总户数的33%;稻城等三县项目中有妇女63个,占项目总户数的63%。技术项目同样积极安排妇女参加。道孚县项目中女性171人、男性262人;稻城三县项目中女性273人、男性337人。色达县项目中女性109人、男性191人。这种在反贫困具体经济活动中,鼓励妇女参加,让其得到能力表现机会的做法,显然有助于藏区妇女地位的具有新的社会意义的提升。
其次是注意技术培训。道孚县项目累计培训24次,共433人;稻城三县项目16次,共610人;色达县项目8次,共300人。培训内容主要是常见的简单适用技术(所谓“傻瓜技术”),如药物注射、驱虫药使用、牧草清除等。一学就会,一会就用,效果甚佳。
第三是直接发放禽畜。道孚县项目投放牲畜1440头(只)、藏鸡1200只;稻城三县项目320头(只)、色达县项目300头(只)。农牧民贷畜后以新生幼畜还贷,且以授援方式甚至礼品形式返还其他农牧民,体现一种特殊情怀,农牧民不仅乐于接受这样的项目安排,而且责任感也更强,因此小母牛项目得以持续发展,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
在当今世界,非政府组织发展迅猛,影响越来越大。不但取得参加重大国际会议的权利,而且还争取参与会议筹备、甚至最后文件与决议的起草权利。此外,影响世界发展的能力也不可轻视,如1992年所提供的发展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估计超过80亿美元,比联合国系统提供的还多,成为第二大发展援助来源。由此可见,对非政府组织必须予以应有重视,要争取来中国、来藏区展开工作,并通过他们对那些不了解藏区真相、甚至支持“藏独”的非政府组织进行多方面工作,显然会收到更好效果。
有国际舆论认为,21世纪中国反贫困战略面临最为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反贫困任务更加艰巨。藏区尤其是西藏反贫困问题无疑会处在斗争的前列。中国藏区尤其是西藏是整个中国反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贫困的顺利进展对中国反贫困大业将产生特殊推动作用。
中国以全球7%的耕地,基本解决20%人口的温饱,中国又是世界反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区要为中国反贫困作出贡献,中国要为世界反贫困承担责任。全球也应真诚地关心中国的反贫困,真诚地关心藏区的反贫困。面对反贫困这个21世纪的一项国际性任务,全球必须寻求更加有效的反贫困措施与办法,也就要求各国间更好地理解与支持。如果把反贫困意识形态化,甚至力图异化为服务本国政治斗争需要的工具,当然是极不明智的,也是注定不会成功的。
(责任编辑:谢 科)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藏区;反贫困;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C912.81;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7)02—0105-06
中国藏区反贫困开展甚早。西藏于20世纪50年代和平解放后,即对贫困藏民生活展开救济。其他藏区的种种救助、救治,亦随民主改革的实施而先后推行。70年代,反贫困——中国称之为“扶贫”、“扶贫开发”在藏区全面启动。廿余年来,中国藏区反贫困取得巨大成果。但由于诸多特殊因素,藏区反贫困形势依然严峻,还存在种种问题和困难。对此,国外方方面面评论甚多,在充分肯定中国藏区、尤其是西藏反贫困工作的同时,也提出不少意见和认识,其中不乏善意关切,亦有情况不明的疑虑,自然也有情绪化的指责。人所共知,中国藏区、尤其是西藏的地位及国际上所谓“西藏问题”的影响,使得藏区尤其是西藏反贫困具有比较特殊的国际背景,因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便有着非常突出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深入沟通、了解,才能对中国藏区反贫困的特殊艰巨性、反贫困推进的特殊难度、反贫困成果巩固——脱贫状态的特别脆弱等,产生符合实际的理解,促进疑虑的消除,自然也有助于所谓“西藏问题”的积极化解。藏区尤其是西藏反贫困特殊性取得共识,不仅会吸引更多学者和机构研究藏区反贫困问题,而且将会获得国际社会的更多关怀与支持,为藏区反贫困问题的深化,在理论上、实践上作出贡献。
一、藏区反贫困现状
藏区反贫困现状大致表现出三个特点:
1.贫困面积、比例仍然较大
2000年《西藏自治区扶贫开发“十五”计划》和《2010年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中,曾以1500元作为温饱标准,界定出全区有4248个村、257406户、1482321人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属于相对贫困人口,占全区村总数的68.5%。其中有2961个村、14042户、85021人年均纯收入低于625元,属绝对贫困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按625元的国家所定贫困线标准,其他藏区贫困状态甚为严重。如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03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有39.7万余人,占牧民总数的52%;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有69万余人,占农牧民总数的93.4%。该州200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1031元,为四川省平均数的46%,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居于倒数第一位。
2.返贫突出,脱贫巩固率不高
藏区反贫困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是反贫与返贫的并存,返贫率较高,且表现为一种群体返贫状态。西藏估计在30%左右。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工代赈办公室统计,2003年共有2322人返贫,返贫率为20%,也有资料称不低于30%。
返贫率高,既是由于脱贫标准低,脱贫状态脆弱,更在于灾害、疾病的严重影响。
因灾返贫。如西藏那曲地区20世纪90年代连续发生三次大雪灾,1990年死亡牲畜88.6万头(只),总损失4.154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2.919亿元,为此投入救灾款2.26亿元。1996年死亡牲畜上百万头(只),总损失3.36亿元,直接损失2.2亿元,投入救灾款1.19亿元。一场大灾瞬间让农牧民丧失大部甚至全部财产,陷于更加贫困的境地。至21世纪初,那曲尚有贫困村117个,是全区最为贫困的地区。甘孜州石渠县1996年有95.8%的贫困户越过了人均收入现金300元、有粮250公斤的最低标准,得以基本脱贫。可次年一场大雪灾,导致83%的牧民返贫。该州1999—2003年受灾人口178万人次,死亡130多人,受伤60159人,经济损失约14.3亿元,不少农牧民因此而回到温饱线以下。
因病返贫。藏区恶疾横行,人口死亡率高,健康贫困甚为惊人。如西藏平均预期寿命比全国平均数低9年。既有奇特的大骨节等地方病,还有在低氧、寒冷、干燥和紫外线强烈照射下形成的高血压、心脏病等“高原病”。这都是与特殊环境密切相关的多发病,如大骨节病威胁近百万人,临床检出率近30%。其他疾病危害亦烈,如甘孜州巴塘县病毒性肝炎感染率达53.8%;石渠县血虫病发生率为9.8%,居全球之首。大骨节病病因复杂,治愈率低(仅5%),肝炎、高血压治疗费时且耗用甚高。因治病的沉重负担及因伤、病而丧失劳力,致使不少藏民返贫。巴塘县返贫户中因病返贫占总户的70%以上。
3.新的城镇贫困群体的出现
藏区中的一些自治州有少数如森工、采矿、商贸等国有企业,原本先天不足,缺乏竞争力,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大多被兼并、破产,以致失业职工猛然增加。上世纪末,甘孜州、阿坝州下岗职工分别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3%、16%。甘孜州府所在地康定县炉城镇,特困人口超过2020人,占总人口的6.65%。偏远的德格县府所在地更庆镇,15岁以上人口有530人,有工作岗位的有426人,无工作的有104人,后者占总人口的19.62%。未来随企业改革的深化,失业人数还将明显扩大。
应该强调的是,他们是一个值得高度关切的特殊贫困群体。第一,这是个具有历史功劳的群体。计划经济时期,大量职工不仅工资低、劳动条件艰苦,而且是“献了青春献子孙”,一家人两代、甚至三代为藏区发展作了贡献。第二,是生活极为困难的群体。有的比农民还缺乏生存能力,每月仅靠微薄退休金或工资生活,一旦因故中断,立刻濒于困境。第三,是个失落反差很大的群体。想当年进藏支援是一种荣誉,是经过争取与表现才得以实现的,到如今落得举家赤贫,牵连后辈,心态实难平衡。第四,是个组织较强的群体。可以随时发起直接针对政府的、影响又大的集体行动,成为藏区新的不稳定因素,而且是一种容易引起外界关切、颇具复杂性的因素。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多重考虑,必须对这一特殊贫困群体作特别的救助、安置。
上述三点中,因灾因病造成的返贫问题,现实解决难度最大。就灾害而言,这是藏区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可怕产物。“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所以被称为地球“第三极”,正是在于特别高寒而形成的严酷自然现象只有南、北极可比,灾害频繁,破坏力大。如西藏雪灾,仅1816年后的180年中,平均三年即有一次。羌塘高原东部全年雹日28-35天,居全国之冠。四川藏区从公元638年有地震纪录以来,到1982年发生地震7级的11次、6—6.9级22次、5—5.9级551次。整个藏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层出不穷, 雪灾、风灾、旱灾、虫灾等,几乎每年都有1—2种发生。这些不仅给藏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藏区社会形态、文化习俗以及民族心理均带来很深的影响。
更为尖锐的是,藏区这种生存环境不是短时期内通过人为努力所能加以改善的,因为青藏高原生态恶化“源”恰恰是喜马拉雅山本身。该山形成是近10-20万年地壳运动的结果,由于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挤压,促使喜马拉雅山继续抬高,导致整个青藏高原处在强烈活动状态中,地质灾害时时均可发生。问题是这种状况还不知要持续多少年,既然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要不断上长,在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支配下,藏区生存环境的险恶形态也就要继续保持下去,在这样的严酷客观因素制约下,藏区反贫困便只有在认可这个前提下来寻求出路了。
处在这样一个无奈而封闭的外界自然条件下,加之生产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以及人口素质低等多种因素的交错作用,经历长时期而积累起来的藏区贫困,当然具有特殊艰巨性、顽强性。这就要求藏区反贫困必须同时处理好人、社会、自然三者间的关系,而人的问题尤为关键。在政策内容、布置安排、工作方式等方面,都要格外慎重、周详,这也就决定了藏区反贫困将是一个较长时期的、不断遭到挑战的过程。对此,国际社会、特别是以救助为使命的机构和个人,要予以深切的认识与理解,表现出更多的关怀,还要具备应有的耐心。
二、反贫困与生态维护
随藏区恶劣自然环境而产生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物质贫困——资源匮乏,生存容量极其有限。藏区土地77%处于海拔4500米以上,属于不利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现代土壤形成的历史短,因而质地粗疏,养分含量低,原本不宜于农牧业发展。就是这样的耕地数量还十分有限,西藏耕地仅占总面积的O.3%,其中一等地只有16.88%;甘孜州耕地占总面积的O.62%,利用率亦低,131.1万亩耕地中成熟地不到10%,25度以上坡地占47%。
对反贫困与生态维护的关系,中国政府及藏区广大干群的认识是明确的,当今摆脱贫困首先要对现存资源予以加倍保护,否则不仅不能致富,还将丧失起码的生存条件。因此,对生态恶化势头的加紧遏制,是藏区反贫困的一大要务,并在退耕还林(草)、生态移民等方面,采取了重大行动。
退耕还林(草)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是西部大开发首先推出的、涉及面广的生态维护工程。当前出现的突出问题是,由于粮价上涨,原每亩补贴粮食50斤改为折钱,而发钱总数有的地方又不足购买价。这种加重农牧民经济负担、伤害其退耕还林(草)热情的做法必须改变,或依旧补粮,或根据各地粮价补足购买粮款。同时还要强调的是,藏区自然条件限制,生态林一般需要50—80年方能成材,而且在生态脆弱区,即便是成林之后,也不宜砍伐,国家对此要有长期实行补贴的准备。退耕还林(草)要与反贫困结合起来,农牧民有了虽较低却是稳定的收入后,生态维护才会得到他们的真心支持,也才有可能较为顺利地推行下去。
关于生态移民,在藏区具有特殊紧迫性。一是居住在“生命禁区”及其他环境恶劣地带的藏民,客观上无论投入多少都难以消除贫困,必须进行搬迁。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流行区,多与水土环境有关,实行整体迁居,也是现实唯一可行之法。二是移民是生态维护的必然要求。理论与实践均认为,环境生态维护关键是充分利用其“自我修复能力”,为此必须“使人口与环境容量相适应”。藏区草原退化最严重的地方,其牧草自然生长链被打断,草原固有的“自我修复能力”需要一个恢复过程,这只有在完全禁牧、无任何人畜压力条件下才可望得以启动。三是移民可以提高人口集聚水平,能够为提高藏区城镇化水平服务。
对于生态维护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认识和积极解决:
一是经费。生态维护周期既长,耗费亦巨。国内对藏区生态问题需予高度关怀和大力支持。人所共知,藏区有“中国生态源”、“中华水塔”之誉,供应黄河水量的49%、长江的25%、澜沧江的15%。全国两大水系5000多条大小河流均发源于此,可以说直接关系中华大地基本生存环境的面貌。全国积极支援实属责无旁贷。为此,长江、黄河中下游各省市财政上必须做出补贴;两大水系的大型电站应缴纳生态附加税,以建立藏区生态环境建设专项基金。此外,森林资源税、水资源税等的征收也要尽快实施。国外先进经验表明,促进生态维护行之有效、也最公平的办法就是推行合理的税收政策。没有可靠的税源支撑,仅靠国家一时拨款,藏区生态维护不仅进展滞缓,而且可能陷于失败。
与此同时,青藏高原是南亚主要江河源头,印度著名的恒河、印度河均发源于此。藏区许多江河外流后成为国际河流,如澜沧江流入缅甸后成为知名的湄公河,怒江流入缅甸为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后为布拉马普特拉河。藏区生态状况对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也将产生直接影响。从维护全球生存大环境出发,国际社会应对脆弱的青藏高原生态予以应有重视和帮助。亚洲、尤其是南亚诸国,应从反贫困及生态、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共同需求而言,加强与中国藏区的合作更属意义重大,应大力加以倡导。
二是移民带来的相关问题。移民搬迁给藏民现实生活带来一些不便,对深层次的民族文化继承也会形成某些挑战,有人力主停止施行。如前所述,移民是为了藏民具有起码生存条件等原因而不得不进行的,是出于生存权高于一切的基本人权考虑。一时生活上的不适,藏民应主动加以克服,这是一个公民应有的责任或应尽的义务。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移居之后不会突然中断,因为传承的主体是原有居民,而不是原来的居住环境。如果新的生活条件更佳,人们的精神状态自然活跃振奋,必将对民族文化传承带来新鲜活力。当然,移民中出现的影响原有文化合理保存的问题,要尽快解决,把负面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反贫困与卫生事业发展
因病返贫是藏区反贫困面临的大敌之一,尽快加以遏制是现实反贫困的迫切任务,更是藏区人力资源得以开发,进而真正摆脱人类贫困的根本性因素。为此,要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1.疾病防治
当前藏区卫生事业处于一种尴尬局面,一是藏区尤其是西藏人均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如2002年西藏平均每千人口的医生数和病床数分别为1.55与2.3,与全国平均数略等(1.4/2.32)。就财政支出的卫生经费而言,2003年为5200多万元,人均196元,则是全国人均水平的3.3倍。此外,为防治地方病、传染病还有专项经费开展免费治疗。二是资源配置很不合理。大部分卫生经费投入县级以上医院,如甘孜州达80%以上。造成的后果是县级以上医院设备闲置,西藏县医院床位使用率大多为20%,甘孜州约为32%。四川藏区有的中心医院B超使用,月仅1-2次,某 县得到支援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达10台之多,却只有1台偶尔使用。但乡村医疗站却是投入既少,防治面又很大。如甘孜州乡村卫生资源占30%,而承担85%的防治任务。由于人员少,设备简陋,经费困难,根本不能正常履行防治职能。
造成医疗资源使用不足乃至浪费的原因,主观上是农牧民经济困难。据甘孜州卫生局统计,2000年城镇居民平均医疗费为285元,农牧民仅46元(色达县竟然只有1.17元)。西藏常见病治疗费用,县级医院大约是:高血压年900元、冠心病年1000元、关节炎年1000元、胃溃疡年2000元、肝炎年3000元。就算人均年收入1500元,医疗费用亦属沉重。客观上,因地广人稀导致医疗服务半径太大,如甘孜州乡级防疫站、妇幼保健站服务半径平均为130公里。兼之交通不便,进入成本高,严重影响就医人数。
解决藏区卫生事业存在的矛盾及广大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拿出有力措施,加强乡、村医院,医疗站的基本建设。实际上从2002年起,国家把卫生援藏工作正式纳入对口援藏范畴,卫生部、17个援藏省市及国家有关部委,总投资达6.1亿元,使得西藏50%以上的乡镇建立了卫生院,50%以上的县级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基本完成了改扩建,目前以拉萨市为中心的辐射全区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现在市进一步加大力度将其余乡镇卫生院建设尽快予以实施。另一方面更现实的办法是迅速组建有一定医疗技能的巡回医疗队,定时深入农村,真正上门服务。鉴于藏区医护人员力量不足的困难,可借用“支教”模式,以一定优惠条件在汉区医院、特别是医科院校应届毕业生中征集“志愿者”。与此同时向国外有关机构发出信息,并创造必要条件,让其医护人员参加工作。还可以向国内外发起车辆、设备等捐赠,让巡回医疗队尽快运作并发挥作用。
2.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是藏区反贫困推进不能不面对的问题,必须加以讨论。
青藏高原虽然广阔,但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小,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表现出更大压力。有关材料称,据1990年和1994年统计数据,假定高原非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总量变化不大,则2000年青藏高原人均资源占有量将有较大幅度下降。不可再生资源中森林、草地、耕地、径流量和水能蕴藏量人均占有量,2000年比1994年分别下降9.38%、9.69%、9.09%、9.65%和9.68%。人均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由1994年的190.96万元下降到2000年的172.47万元,人均净减少矿产资源潜在价值18.49万元。资源的耗竭与退化,使反贫困倍感压力,社会经济发展亦受严重束缚。
藏区人口增长,作为主体居民的藏族承担了更多责任。近些年,西藏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12‰。1980年,西藏自治区藏区人口1718238人,2000年增加到2421856人,增幅达40%以上。四川藏区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为10.9‰,平均年增长为1.6‰。人口自然增长率2002年四川省为5.1‰,阿坝州为11.9‰,甘孜州为7.4‰。包括藏族在内的四川少数民族妇女中处于生育年龄段(15-49岁)的比重为50%,其中34岁以下的达70%,而且早婚率仍在上升,少数民族人口还将以较高速度增长。
对控制藏区人口增长、藏族推行计划生育问题,要抱科学态度,要有为藏族未来发展负责的精神。真正的民族平等不是人口数量的多少,而是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这一点在藏民中已有初步共识,是该予以积极实施了。
讨论藏区人口、尤其是西藏人口的增长,必须要涉及外来人口问题。据2000年统计,西藏外来人口约10.87万人,占总人口的4%。其中拉萨市外来人口5万余人,占当地总人口的11%。他们主要是两种人,一为经营第三产业的小业主、个体工商户。2002年全区统计前者1367户、后者48333户,经营者80%来自区外。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工商所材料载,区外经营者占61.9%,每户大多仅有1—2人,除拉萨、日喀则有少数人常住,其余在冬季都返回故乡。由于海拔高,一般不会在西藏生育后代。二为在建筑等行业的打工者,绝大多数为青壮年。由于条件艰苦,身体素质要求高,多处临时务工状态。外来人口的存在当然会造成总量的增加,但如果把藏区尤其是西藏人口压力的加大完全归之于外来者的头上,进而提出禁止入藏的说法,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也是行不通的。
四、反贫困与农村劳力转移
在藏区发展市场经济,促进农民离开农村外出务工,进而实现向非农领域的转移,是反贫困的需要,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西藏各地对农民务工、从事第三产业经营等,采取了不少鼓励、优惠政策与措施,如拉萨市场摊位费每一个仅90元(外来者为300元),税收也予以一定减免。县、乡、村级干部更是大力组织藏民参加工程建设,如在青藏铁路及输油管道铺设中承担土方劳作,一个劳力平均日工资30—60元。拉孜县查务乡的青壮年曾去集体务工3个月。至2002年西藏农牧民从事劳务达35万人次,占农牧业劳力的1/3,总收入2.3亿元,成果是很可观的。据有关外出务工的材料称,拉孜县查务村373人中有150人、扎西林村210人中有45人、乃东县结巴村627人中有240人外出务工,有的在务工中已经转谋其他职业。
在有条件开展旅游的地方,藏民得以就近就便从事旅游业经营,不仅参与人数多,而且更快地实现了脱贫增收。21世纪初,西藏旅游业直接间接吸纳进5万名从业人员,约合第三产业从业者的1/6强。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1997—2000年旅游收入年均增长72.8%,旅游业总收入约占全州GDP的30%;从业人员达1.5万余人,年均递增20%。阿坝州九寨沟景区居民,只三年时间,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完全过上了现代富裕生活。
外出务工,参与经营,促使藏民家庭出现了可贵的变化,如为增加收入,在对家庭劳力做出的安排中便包含了更多的经济理性。
总的来说,藏区劳力转移仅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不少困难。主观上是农村显性失业状况不太突出,劳力转移压力不大。因为藏区尤其是西藏总体资源条件虽差,但人均资源还是相对丰富,一个家庭需要多个劳力从事农耕、放牧、采集等不同生产劳动。这种生产方式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劳力的转移。客观上,劳动技能培训开展很不理想。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涉及提高基础教育、基本健康服务等问题,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以上简略分析表明,藏民对市场经济是持欢迎态度的,所谓“扩大西藏市场经济,将给西藏人民带来伤害”之说完全站不住脚。既然全球都要发展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更是以市场经济是否确立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西藏何以必须例外,藏民发展权何以就可忽视,甚至加以剥 夺!当前的问题是藏区尤其西藏市场经济发展得很不够,难以为藏民提供更多的脱贫致富途径,今后还需做出多方面努力。
鉴于国外有人声称反对修建青藏铁路,在此也略加讨论。总投资达3309亿元、平均每公里2900万元的高昂成本兴建的青藏铁路,已经正式通车。对于青藏铁路工程藏民是完全赞同的。当施工开始,即为他们创造了务工条件。更重要的是,铁路建成后其投资拉动和就业效应将十分明显,估计会有6—7万个直接就业岗位、1—2万个间接就业岗位。青藏铁路将大大改善西藏运输困难的状况,货运方面增加经济、快速、运能大、全天候通道,客运方面提供更加方便、安全、舒适、廉价的运送方式,估计每天进入西藏的乘客可达4000人左右,其中旅游者达2500—3000人,全年达90万,必将会更好地为西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服务。青藏铁路每年将为西藏带来4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此外,青藏铁路与西宁-格尔木段及兰青线连接后,将从北到南贯穿青藏高原腹心地区,并进一步沟通南亚诸国,对中国藏区及西部地区的开发均具有重大的价值。
五、反贫困与国际交流合作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国藏区在反贫困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藉以学习国外成功经验,争取国际机构和个人的多方面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藏与20多个国家、国际机构及非政府组织开展了交流合作。2002年在北京第一次召开了“西藏自治区国际合作研讨会”,联合国机构、欧盟和日本等国,以及在西藏开展援助项目的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等16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西藏提出的25个合作项目受到与会者的积极评价,为西藏反贫困国际合作的全面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至2002年底,据不完全统计,西藏得到的无偿援助约9000万元。
在藏区反贫困国际合作中,国外非政府组织表现活跃。如在西藏,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于1992年援助160万美元,在原自治区卫校基础上筹建西藏医学专科学校。1996年向西藏大学医学院投入9万美元用于高血压遗传病研究。1999年资助15万美元由西安医大、西藏医专、九江医专合编三年制大专教材。至2003年,西藏大学医学院向该基金会申请并获准项目11个,金额达380多万美元,对该院办学条件的改善、实验基地的建立、教师队伍的优化等,均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1992年成立的、专门面向中国藏区的非政府组织利众基金会,主要进行教育方面的支援工作,如在大、中、小学设立奖学金,培训师资,编写教材等。在拉萨、那曲地区有具体项目开展。另外西藏基金会也有牦牛精子库、牦牛收养、雪灾救济、眼疾治疗流动站等项目。
在甘孜州,先后有21个国外非政府组织开展活动,其中世界援藏基金会、美国利众基金会、美国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美国桥梁基金会等表现尤为突出。如利众基金会有30多个项目,最高金额的一项有150000美元。
有的组织工作颇有特点,如美国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工作开展,首先是重视藏族妇女的安排。道孚县项目中妇女54个,占项目总户数的33%;稻城等三县项目中有妇女63个,占项目总户数的63%。技术项目同样积极安排妇女参加。道孚县项目中女性171人、男性262人;稻城三县项目中女性273人、男性337人。色达县项目中女性109人、男性191人。这种在反贫困具体经济活动中,鼓励妇女参加,让其得到能力表现机会的做法,显然有助于藏区妇女地位的具有新的社会意义的提升。
其次是注意技术培训。道孚县项目累计培训24次,共433人;稻城三县项目16次,共610人;色达县项目8次,共300人。培训内容主要是常见的简单适用技术(所谓“傻瓜技术”),如药物注射、驱虫药使用、牧草清除等。一学就会,一会就用,效果甚佳。
第三是直接发放禽畜。道孚县项目投放牲畜1440头(只)、藏鸡1200只;稻城三县项目320头(只)、色达县项目300头(只)。农牧民贷畜后以新生幼畜还贷,且以授援方式甚至礼品形式返还其他农牧民,体现一种特殊情怀,农牧民不仅乐于接受这样的项目安排,而且责任感也更强,因此小母牛项目得以持续发展,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
在当今世界,非政府组织发展迅猛,影响越来越大。不但取得参加重大国际会议的权利,而且还争取参与会议筹备、甚至最后文件与决议的起草权利。此外,影响世界发展的能力也不可轻视,如1992年所提供的发展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估计超过80亿美元,比联合国系统提供的还多,成为第二大发展援助来源。由此可见,对非政府组织必须予以应有重视,要争取来中国、来藏区展开工作,并通过他们对那些不了解藏区真相、甚至支持“藏独”的非政府组织进行多方面工作,显然会收到更好效果。
有国际舆论认为,21世纪中国反贫困战略面临最为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反贫困任务更加艰巨。藏区尤其是西藏反贫困问题无疑会处在斗争的前列。中国藏区尤其是西藏是整个中国反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贫困的顺利进展对中国反贫困大业将产生特殊推动作用。
中国以全球7%的耕地,基本解决20%人口的温饱,中国又是世界反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区要为中国反贫困作出贡献,中国要为世界反贫困承担责任。全球也应真诚地关心中国的反贫困,真诚地关心藏区的反贫困。面对反贫困这个21世纪的一项国际性任务,全球必须寻求更加有效的反贫困措施与办法,也就要求各国间更好地理解与支持。如果把反贫困意识形态化,甚至力图异化为服务本国政治斗争需要的工具,当然是极不明智的,也是注定不会成功的。
(责任编辑:谢 科)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