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必修的核心基础理论课程,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幼教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多年来,种种原因造成该学科的教学陷入了一种困境。本文分析了幼儿教育学基础教学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幼儿教育学;有效教学;方法策略
幼儿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幼师教育的必修学科,对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幼师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课程中所涉及到的不少内容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多年来,种种原因造成该学科的教学陷入了一种困境。如部分学生对学科不感兴趣,学习效果欠佳;不少教师对教学信心不足,缺乏积极探究精神;专业理论老化,不能适应幼教改革与实践发展要求,等等。
一、幼儿教育学基础教学的特点
(一)缺乏实践性。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是幼教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涉及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幼儿教育概论和基础知识、幼儿园教育中的各种要素和幼儿园教育的相关实施路径,通过递进的方式把这三个方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幼儿教育学的主要内容。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看,主要以理论知识介绍、教育教学方法为主,而较少的涉及到实践性的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该门课程教学呈现出缺乏实践性的特点。
(二)教师容易把握教育对象的规律。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的教育对象是中职生,该书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对幼儿、幼儿教育、幼儿园教学等都进行了一定规律的概括。因此,在幼儿教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总结出来的规律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降低了教学中的难度。因此,呈现出了容易把握教育对象规律这一特点。
二、提升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一)转变观念,提升素质。
幼儿教育学教师要不断坚持学习和更新教育观念,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和实验,并把幼教改革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好的作法及时地引进课堂,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多种教育能力。同时,也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着意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感情,让学生通过与实际的接触和教育理论知识的应用,来理解幼儿教育学的价值。
(二)明确教学目标。
幼儿教育学是幼师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其教学目标直接受幼师人才培养总目标和为实现这个总目标而设立的课程目标的制约。在这个课程体系中,幼儿教育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有关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帮助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培养积极的教育隋感。幼儿教育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以其学科的性质和它在课程体系中所担负的任务为依据的。对它的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因为幼儿教育学是研究3~6岁幼儿教育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的一套科学范畴和理论体系,是为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提供一般规律性的知识或科学原理的。它跟实践之间有一定距离。它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调节作用是通过教学法及其中间环节来实现的,所以不能像要求学科教学法那样来要求幼儿教育学,期望通过幼儿教育学的教学来提高学生具体的教育教学技能。同样,我们也不能把教育实践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强加给幼师生,从而赋予幼儿教育学过重的社会责任。
(三)帮助学生确立幼儿教育学的学科价值观。
学科价值与学习者的需要紧密联系。只有当学生感觉到幼儿教育学确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内中有许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真正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时,才会产生一种学习需要,从而确认学科的价值。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更新和丰富教材内容,将当代许多从现实教育中总结出来的有价值的经验、理论引进课堂,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从而满足教育实践中多方面的需要。
(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
1.开展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把学生身边的人和事系统整编出来,用生动的案例模拟教学过程,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调动起来的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尝试扮演各个角色,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有条理地进行:
(1)系统整编教学案例。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案例都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整编,比如可以把《幼儿教育学》中出现的案例进行收集,还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整理等。
(2)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根据收集到的案例,给予学生讲解,在讲解《幼儿教育学》中出现的案例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案例,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分析解决,学生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要正确的运用教材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2.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1)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可以把校园内的空教室改幼儿园仿真实训室,以学生自身为对象,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轮流模拟教师,其他学生模拟幼儿的方式进行。比如,在开展“幼儿游戏”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模拟成幼儿去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等。通过这种模仿幼儿的游戏教学,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幼儿的情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一般是以本校附近的幼儿园或者是与本校关系较为密切的幼儿园为主,这类幼儿园可以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实战性场所。
3.课后布置具有实践性的作业。
(1)要布置探究性的作业。比如,在讲授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布置一些学生家访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获取调查信息后进行探索总结。通过这种形式的锻炼,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利用所学知识去提高探究意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因此,这样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要布置实践性的作业。比如,在对幼儿园教学环境这一部分讲授完毕后,先让学生去调查当前幼儿园环境中的问题及不足等现状,再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再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总之,在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面都切实努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努力促使自己成为合格的、优秀的幼儿教师。
关键词:中职学校;幼儿教育学;有效教学;方法策略
幼儿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幼师教育的必修学科,对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幼师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课程中所涉及到的不少内容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多年来,种种原因造成该学科的教学陷入了一种困境。如部分学生对学科不感兴趣,学习效果欠佳;不少教师对教学信心不足,缺乏积极探究精神;专业理论老化,不能适应幼教改革与实践发展要求,等等。
一、幼儿教育学基础教学的特点
(一)缺乏实践性。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是幼教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涉及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幼儿教育概论和基础知识、幼儿园教育中的各种要素和幼儿园教育的相关实施路径,通过递进的方式把这三个方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幼儿教育学的主要内容。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看,主要以理论知识介绍、教育教学方法为主,而较少的涉及到实践性的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该门课程教学呈现出缺乏实践性的特点。
(二)教师容易把握教育对象的规律。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的教育对象是中职生,该书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对幼儿、幼儿教育、幼儿园教学等都进行了一定规律的概括。因此,在幼儿教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总结出来的规律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降低了教学中的难度。因此,呈现出了容易把握教育对象规律这一特点。
二、提升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一)转变观念,提升素质。
幼儿教育学教师要不断坚持学习和更新教育观念,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和实验,并把幼教改革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好的作法及时地引进课堂,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多种教育能力。同时,也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着意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感情,让学生通过与实际的接触和教育理论知识的应用,来理解幼儿教育学的价值。
(二)明确教学目标。
幼儿教育学是幼师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其教学目标直接受幼师人才培养总目标和为实现这个总目标而设立的课程目标的制约。在这个课程体系中,幼儿教育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有关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帮助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培养积极的教育隋感。幼儿教育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以其学科的性质和它在课程体系中所担负的任务为依据的。对它的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因为幼儿教育学是研究3~6岁幼儿教育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的一套科学范畴和理论体系,是为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提供一般规律性的知识或科学原理的。它跟实践之间有一定距离。它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调节作用是通过教学法及其中间环节来实现的,所以不能像要求学科教学法那样来要求幼儿教育学,期望通过幼儿教育学的教学来提高学生具体的教育教学技能。同样,我们也不能把教育实践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强加给幼师生,从而赋予幼儿教育学过重的社会责任。
(三)帮助学生确立幼儿教育学的学科价值观。
学科价值与学习者的需要紧密联系。只有当学生感觉到幼儿教育学确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内中有许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真正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时,才会产生一种学习需要,从而确认学科的价值。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更新和丰富教材内容,将当代许多从现实教育中总结出来的有价值的经验、理论引进课堂,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从而满足教育实践中多方面的需要。
(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
1.开展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把学生身边的人和事系统整编出来,用生动的案例模拟教学过程,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调动起来的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尝试扮演各个角色,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有条理地进行:
(1)系统整编教学案例。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案例都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整编,比如可以把《幼儿教育学》中出现的案例进行收集,还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整理等。
(2)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根据收集到的案例,给予学生讲解,在讲解《幼儿教育学》中出现的案例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案例,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分析解决,学生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要正确的运用教材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2.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1)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可以把校园内的空教室改幼儿园仿真实训室,以学生自身为对象,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轮流模拟教师,其他学生模拟幼儿的方式进行。比如,在开展“幼儿游戏”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模拟成幼儿去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等。通过这种模仿幼儿的游戏教学,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幼儿的情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一般是以本校附近的幼儿园或者是与本校关系较为密切的幼儿园为主,这类幼儿园可以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实战性场所。
3.课后布置具有实践性的作业。
(1)要布置探究性的作业。比如,在讲授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布置一些学生家访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获取调查信息后进行探索总结。通过这种形式的锻炼,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利用所学知识去提高探究意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因此,这样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要布置实践性的作业。比如,在对幼儿园教学环境这一部分讲授完毕后,先让学生去调查当前幼儿园环境中的问题及不足等现状,再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再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总之,在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面都切实努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努力促使自己成为合格的、优秀的幼儿教师。